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0-05-15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 1.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判断下列各题。

    (1)、山顶A的海拔可能是( )
    A、900米 B、800米 C、1 050米 D、1 000米
    (2)、关于此等高线地形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等高线地形图上缺少方向,因此无法判断河流丙的流向 B、C处容易发育河流,D处不容易发育河流 C、C处为山脊,D处为山谷 D、若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为3厘米,那么甲乙两地的实地距离为15千米
  • 2. 多国联合科考报告指出:随着全球变暖,北极地区升温明显。判断下列各题。

    (1)、中国北极黄河站( 78°55′N,11°56′E), 是图中的(    )
    A、甲点 B、乙点 C、丙点 D、丁点
    (2)、北极航线能够顺利通航的原因是(    )
    A、淡水资源丰富,航行条件优越 B、沿途都是发达国家,经济实力雄厚 C、航道沿途港口众多,便于停靠 D、全球变暖,航线通航时间变长
    (3)、8 月,某航线探测队正在北冰洋沿岸考察,下列现象不可信的是(    )
    A、白昼时间很长 B、白熊在海冰上觅食 C、大群的企鹅在游泳 D、因纽特人正在捕鱼
  • 3. 亚洲地域十分辽阔,是我们生活的大洲。读下图,判断下列各题。

    (1)、亚洲河流的流向大多(    )
    A、自南向北流 B、自东向西流 C、自东南向西北流 D、从中部呈放射状向四周流
    (2)、由亚洲大河流向和分布的特点,可知亚洲地势的基本特征是(    )
    A、中部高,四周低 B、东南高,西北低 C、南部高,北部低 D、东西高,中部低
    (3)、图中地形单元甲是(    )
    A、青藏高原 B、伊朗高原 C、蒙古高原 D、德干高原
  • 4. 读“非洲示意图”和“非洲某地气候资料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非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被称为“热带大陆” B、气候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 C、非洲的居民都是黑色人种 D、非洲矿产资源丰富
    (2)、东非高原的很多野生动物具有定期迁徙的习性。根据东非高原上A地降水特点,推断该地野生动物大规模向北迁徙的月份最有可能是(     )
    A、1月 B、3月 C、5月 D、8月
  • 5. 读日本简图,判断下列各题。

    (1)、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原因有(   )
    A、靠近原料产地 B、远离地震带 C、港口优良,利于船舶停靠 D、水能丰富,能够满足生产需要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代表东海 B、东京位于本州岛 C、有6个国家濒临①海洋 D、日本位于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 6. 建三江占整个黑龙江垦区面积的22%,有“中国绿色米都”之称。图中阴影部分示意建三江的位置与范围。读下图判断下列各题。

    (1)、如图是我国局部地区图,有关该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地势中间高,南北低,沃野千里 B、夏季高温多雨,农作物一年两熟 C、是我国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 D、三江平原的湿地应继续开垦,扩大耕地面积
    (2)、建三江农场的主要农作物是(   )
    A、水稻 B、小麦 C、玉米 D、大豆
    (3)、建三江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是(    )
    A、春秋季节常受寒潮影响 B、全年高温多雨,热量充足 C、地形崎岖,土壤较贫瘠 D、河流稀少,缺乏灌溉水源
  • 7. 读我国台湾岛地形示意图,判断下列各题。

    (1)、下列台湾省农业区或景点与序号代表的地区,搭配正确的是( )
    A、①—位于热带的甘蔗种植园 B、②—群山环抱的日月潭 C、③—稻田连片的大米仓 D、④—回归线上的茂密林海
    (2)、对台湾省影响最大的气象灾害是(    )
    A、地震 B、寒潮 C、台风 D、干旱
    (3)、下列关于台湾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河流短急,内河航运发达 B、铁路环岛分布主要受地形影响 C、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沿海及西部平原 D、出口贸易一直是台湾重要的经济命脉
  • 8. 某大学生骑自行车对图示区域进行了旅行考察。判断下列各题。

    (1)、旅行考察途中发现①→②→③地降水量越来越少,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因素 B、纬度位置 C、海陆位置 D、人类活动
    (2)、到达A地,发现这里的瓜果特别甜,其原因是(  )
    A、品种优良 B、灌溉水源充足 C、土壤肥沃 D、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3)、西北地区由于降水少,以灌溉农业为主,其中利用黄河水发展灌溉农业、被誉为“塞外江南”的是()
    A、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 B、河套平原和河西走廊 C、宁夏平原和河西走廊 D、内蒙古高原和河西走廊
  • 9. 三江源位于青海省南部,是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自然保护区,也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和三江生态最敏感的地区。

    读下图判断下列各题。

    (1)、“中华水塔”水量最丰盈的时期,最可能出现在(    )
    A、1 月 B、4 月 C、7 月 D、11 月
    (2)、游客乘火车沿青藏铁路经过三江源地区时,可能看到的景观是( )
    A、大地碧绿翠无瑕,草原宽阔有人家 B、羚羊飞奔在天边,牦牛信步在山间 C、千里冰封河成桥,万里雪飘梅傲立 D、十里西畴熟稻香,槿花篱落竹丝长
  • 10.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地属于(    )
    A、湿润地区 B、半湿润地区 C、干旱地区 D、半干旱地区
    (2)、与杭州、上海相比,祁连山区种植“高原夏菜”的优势条件是(    )
    A、地势低平 B、夏季温凉 C、土壤肥沃 D、降水充沛

二、非选择题

  • 11. 下图是某地等高线示意图,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地形以为主。
    (2)、图中最高处的海拔范围是 , 能观测到瀑布的山峰是
    (3)、量得山峰B到山峰E的图上距离是2厘米,则实地水平距离是
    (4)、甲、乙两村中发展旅游业条件更好的是村,并分析其发展旅游业有哪些有利条件?
    (5)、如果A点位于北纬39°N,东经118°E,A点有无太阳直射现象?
  • 12.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美国本土地形图和美国本土主要农业带图。

    材料二 澳大利亚气候图和澳大利亚农牧业分布图。

    (1)、阅读材料一,两国都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员,共同濒临的海洋是。写出美国首都华盛顿的经纬度位置大致是
    (2)、阅读材料二,两国地形均分为东、中、西三部分,澳大利亚A、B两种气候类型呈南北狭长分布,主要影响因素是。两国都是农业高度发达的国家。对比两国农业分布图,可知它们的共同特征是
    (3)、澳大利亚的农牧业区①②两地是粗放牧业区,③④两地是混合经营带,形成的差异主要是受    因素的影响。
    A、地形 B、纬度 C、气候 D、市场
    (4)、美国是世界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但是需要大量进口咖啡、可可等农产品,主要原因是
    (5)、澳大利亚生活着许多古老的动物,有“世界活化石博物馆”之称, 其主要原因是            。(选择填空)
    A、独占一块大陆,相对孤立 B、地广人稀,畜牧业发达 C、有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群 D、有世界上最大的大自流盆地
    (6)、属于澳大利亚著名的建筑景观是          。(选择填空)
    A、 B、 C、 D、
    (7)、王先生了解到,美国信息技术产业是美国对经济发展贡献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简述美国信息技术产业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 13. 下图为“金砖国家”的两个成员国略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根据地形剖面图判断俄罗斯地势特征为 , 其中 B 地形区为 , 俄罗斯属于洲。
    (2)、“俄罗斯矿产资源和工业分布图” 中, A 山脉以东的三条河流其流向大致为 , 最显著的水文特征是
    (3)、巴西人口构成的显著特征是 , 简述巴西东南沿海地区人口较为稠密的原因。
    (4)、俄罗斯是世界上少有的几个资源大国,石油开采量居世界第3位,有“世界加油站”之称。读图说明俄罗斯主要工业区与矿产资源分布的关系。
  • 14. 读“黄河流域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2019年8月19-2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甘肃省考察调研。从京城出发,习近平首站即到敦煌,随后,沿河西走廊自西向东,经嘉峪关、张掖、武威,穿越河西走廊东部地理分界线乌鞘岭,来到此行最后一站兰州,专程考察了黄河治理兰铁泵站项目点,并在黄河边提出“黄河之滨也很美”。

    (1)、河西走廊是甘肃省的粮仓,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农业用水主要靠浇灌。
    (2)、图中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的分界线是。黄河的含沙量较大,但不同河段含沙量的大小并不相同。判断黄河在兰州河段和郑州附近河段含沙量较大的是 , 请分析原因。
    (3)、黄河源头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地区,该地区发展种植业的主要限制因素是
    (4)、请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的气候原因。
    (5)、过去黄土高原某省水土流失尤为严重,现在已基本实现可持续发展。请结合“黄土高原地区某省农产品产量与销售变化图”,分析其土地利用类型的调整方向与农业部门发展方向。

  • 15. 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材料二:三江源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澜沧江总水量的15%均来自这里,被誉为“中华水塔”.但近年来,由于过度放牧,乱采滥挖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该区出现了水土流失加剧,草地沙化严重等问题。

    (1)、三江源位于(地形区),农业部门以业为主;而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下游地区,农业部门以业为主。
    (2)、三江源地区的环境恶化会对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带来哪些不利影响?
    (3)、长三角地区人口稠密、城镇众多,将对一体化的推进起到重大作用。结合上图,列举长三角地区人口稠密的四个自然条件。
    (4)、从自然条件分析长江三角洲成为“鱼米之乡”的原因(至少写出2条)
    (5)、长江三角洲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分析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交通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