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市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综合检测试卷一

试卷更新日期:2020-05-08 类型:中考模拟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 1. 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nì)        动(cuán)          头(náo)            随声附(hè) B、(mì)              然(mù)                    瑟(xiāo)            人忧天(qǐ) C、皱(zhě)            辩(chěng)        记(jǐn)        转弯角(mò) D、梁(jí)         池(qí)               好(pì)        诚诚恐(huáng)
  • 2. 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缀学              蓑衣              拈轻怕重              见义思迁 B、嫉妒              携手              相题并论              面面相嘘 C、宗祠              荧光              独占鳖头              谈笑风声 D、钢盔             皎洁              励精图治              流连忘返
  • 3. 下列加下划线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随着衡阳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的深化,各类学校创文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这些活动既提升了广大师生的文明素养,又丰富了学校的发展内涵。 B、在这个草长莺飞的日子里,由衡阳市某单位主办的“有一种幸福叫.我陪爸妈去远足”大型孝行活动,大力弘扬了“孝老敬老”的社会风尚。 C、森林公园峰峦峭拔,谷壑幽深,郁郁葱葱的树木鳞次栉比。这个大型天然氧吧,让市民有了驻足流连愉悦身心的处所。 D、在第七届衡阳市读书节系列活动“名家讲坛”中,著名学者蒙曼教授以生动幽默的措辞、鞭辟入里的品析,使听众全方位领略了唐诗之美。
  •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一个人是否善良取决于他能用自己的爱心去包裹这个世界。 B、福楼拜家的客厅里常常回荡着爽朗的笑声和深情的眼神。 C、读汪曾祺散文的时候,就像是欣赏一幅幅清新淡雅的素描。 D、无论是在二十四节气中还是在人们的生活中,“白露”都是一个诗意的存在。
  • 5.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分类恰当的一项是( )
    A、谦辞:家君、在下、愚见、寒舍 B、法国:莫泊桑、普希金、法布尔、雨果 C、小说:《儒林外史》《水浒传》《朝花夕拾》《骆驼祥子》 D、律诗:《游山西村》《春望》《木兰诗》《钱塘湖春行》
  • 6. 名著阅读
    (1)、下列不是评论艾青诗歌的项是( )
    A、这是一首长诗,用沉郁的笔调细写了乳娘兼女佣(大堰河)的生活痛苦...我不能不喜欢《大堰河》。-------茅盾 B、归真返璞,我爱好他的朴素、平实,爱读他那用平凡的语言,自由的格式,不事雕琢地写出的激动人心的诗篇。------唐弢 C、他的诗把我们从怀疑、贪婪的罪恶的世界,带到秀嫩天真的儿童的新月之国里.去....它能使我们在心里重温着在海滨以贝壳为餐具,以落叶为舟,以绿草上的露点为圆珠的儿童的梦。-------郑振铎 D、在国难当头的年代,诗人歌唱“土地”具有格外动人的力量,而诗人那种不断转折和强化的抒情方式,当然也是和充满险阻坎坷的时代相吻合的。------孙光萱
    (2)、艾青被称为“太阳与火把”的歌手,他常用“太阳”的意象,表达对光明、自由、胜利的不懈追求。保尔·柯察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江姐(《红岩》)、贝多芬(《名人传》)都能体现这种追求。请选择一位,结合作品分析。
  • 7. 综合性学习

    材料一:新学期开学,伴随的是学校教室的打扫和布置。2019年2月,在开学前两天,浙江杭州多家家政公司接到了来自学生家长的订单,这些学生家长都是预约钟点工到学校做教室卫生。对于这件事,网友们开启了一轮辩论。有人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也有人说,假期开学打扫教室的要求很高,边边角角都要打扫一遍,对低年级学生来说存在困难.....

    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并对我国教育方针作了全面阐述。习总书记在教育方针中强调劳动教育,丰富了教育方针的内涵,“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材料三:日本教育大纲规定,小学从五年级起开设家庭课。家庭课是小学高年级和中学生的必修课,有系统的教科书和相关实践用材。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家庭生活与家人、家常饭菜的炊事基础、舒适的衣服与家居、身边的消费生活与环境。俄罗斯于1993年重新制定了劳动课教学大纲,大纲对中小学劳动技术课程的内容、目的、要求等做出了详细的规定。其中针对初中学生,课程内容有:设备材料与机器零部件的加工、家政技术、缝纫、食品加工、手工艺制作等。

    (1)、  针对材料一中“雇人打扫教室”一事,某班同学准备以“该不该雇人打扫教室”为辩题,进行场辩论赛。 正方的观点是“应该雇人打扫教室",假设你是反方辩手,请陈述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至少说出两点理由)。
    (2)、请你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给“雇人打扫教室”的家长发一条微信,对他们进行劝阻。要求:微信中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30个字。
  • 8. 根据要求填空
    (1)、峨眉山月半轮秋, 。(李白《峨眉山月歌》)
    (2)、王安石《登飞来峰》中表现诗人高瞻远瞩的远大政治抱负的诗句是:
    (3)、《木兰诗)冲描写木兰奔赴战场时矫健英姿的句子是:
    (4)、宫中府中,俱为一一体, , 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
    (5)、苏轼在(水调歌头》中集中表达词人对亲人的怀念、祝愿和慰藉的词句是:

二、阅读与鉴赏(44分)

  • 9. 诗词鉴赏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先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    本词上阕描写边塞 , ,下 图抒情。全词写景和抒情完美结合,表现出一种 , 的艺术风格。
    (2)、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是作者边地生活经历的写照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表达了戍边将士思念家乡、为国建功的情怀。 B、这首词通过“塞下”长烟落日”“霜”词语写出 了边塞秋季的景色特点。 C、“衡阳雁去无留意”一句是说,衡阳的大雁飞去,没有丝毫想留下来的意思。 D、“千峰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形象描给了坐落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夕阳西下时,便紧紧地关闭城门的情景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同时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 10. 古文阅读。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台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下列语句中加下划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可爱者甚(多) B、山不在高,有仙则(出名) C、不蔓不(旁生枝茎) D、亭亭净(种植)
    (2)、下列句子中的“之”字与例句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子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A、呼尔而与之 B、孔子云:何陋之有 C、往之女家 D、无案牍之劳形
    (3)、翻译下列句子。

    ①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②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4)、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 )
    A、“铭”和“说"都是古代的一种文体,“铭”的文辞精练,般都用韵,读来铿锵有力、朗朗上口;“说”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 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 B、《陋室铭》用比兴开头,以山水引出陋室,突出“德馨”二字;《爱莲说》第一句泛写“水陆草木之花”,再举陶渊明爱菊、世人甚爱牡丹作陪衬,突出“予独爱莲”。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句从交往 人之儒雅的角度论证了陋室不陋,表现居室主人情怀高洁傲岸,不屑与平民来往。 D、“莲之爱,同予者何人”一句与前文“予独爱莲”相照应,表现出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生活态度,同时也慨叹世间与自己志趣相同的人太少。
    (5)、周敦颐“独爱莲”,是爱其“出淤泥而不染”的人世态度;陶渊明“独爱菊”,是爱其“花之隐逸者也"的隐者风度。你认为刘禹锡是“莲”那样的君子,还是“菊”那样的隐士呢?请结合《陋室铭》中相关内容说说你的理由。
  • 11. 说明文阅读

    大洋中脊的特殊地质结构

    梁鑫峰

    ①自古以来,人类就知道陆地上有山脉;其实海洋里也有山脉,这些山脉被称作大洋中脊。

        ②人们意识到海底也有山脉,只不过100多年的时间。大洋中脊的发现,可以追溯到1872年英国“挑战者号”的全球调查。“挑战者”号上的科学家利用探测锤发现大西洋中部有一处高高隆起的地方。1925- 1927年,在德国“流星”号考察期间,科学家利用声学回声测深法再次确认了这条山脉的存在。他们还发现,这条位于大西洋底的山脉竟然通过好望角,延伸到了印度洋。

        ③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间,印度洋中脊和东太平洋中脊也陆续被发现。二战后,船载声学设备的发展极大促进了人们对大洋中脊的研究。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地质学家已经知道地球上每个大洋的洋底都有山脉,并且这些山脉连成一个巨大的海底山脉系统。

        ④大洋中脊的发现使得人类对地球的认识也向前迈出了一大步。正是因为大洋中脊的发现,让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开始得到重视,诞生了海底扩张学说,并进一步发展成现在被人们普遍接受的板块运动理论。

        ⑤大洋中脊既是海洋深处的巨大山脉,又是新的海洋洋壳生成的地方。大洋中脊的中轴线上坐落着众多的“火山口”。在那里,灼热的岩浆由地幔向上涌,逐渐冷却,结合周围已软化的岩石,形成新的洋壳。新生成的洋壳挤压大洋中脊两边已有的地壳,不断向外扩张,并最终在板块的交界边缘俯冲回地幔去。因此,洋壳在大洋中脊出生,在板块与板块的撞击中消亡。在过去的几十亿年里,大洋洋壳就这样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⑥研究发现,大洋中脊相对其中轴线几乎是对称的。从中轴线往外,水深逐渐增加。比如大西洋中脊的中轴线处水深大约为2500米,但其外沿的水深则有5000多米。究其原因,中轴线处的洋壳刚刚形成,温度最高,因此其密度较小,所以也就升得最高。在几百万年的地质时间尺度上,中轴线处的洋壳往外移动,其温度逐渐降低,密度增加,随之也就慢慢沉了下去。于是,这些高大的海底山脉就形成了。有时,这些山脉还会露出海面形成岛屿,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冰岛。

        ⑦虽然同为巨大的山脉,但是海底山脉和陆地山脉的生成机制不同。陆地山脉大多是由板块相互挤压形成的,大洋中脊则是新的海洋洋壳生成的地方。大多数大洋中脊的中轴线处存在一个被称为中央裂谷的特殊结构,形态类似山谷。大洋中脊就像是被从中轴线处劈开来一样。不过,不同的大洋中脊,其中央裂谷的形态也不同。比如,大西洋中脊的中央裂谷非常巨大,大概有25-30千米宽,且有1000-2000米深:而位于东太平洋中脊的中央裂谷只有不到1000米宽,深度也不到100米。这些差别主要是由于不同大洋中脊处新生成地壳的扩张速度不同。扩张速度快的(大于5厘米/年)大洋中脊会呈现出如东太平洋隆起样的结构,扩张速度慢的(小于5厘米/年)则更像大西洋中脊。

        ⑧大洋中脊以其特殊的地质结构吸引着众多的地质学家、海洋学家和生物学家。他们的发现和研究极大推动了人类对于地球和生命的认识进程。(选自《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略有删改)

    (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德国“流星”号考察期间,科学家利用声学回声测深法再次发现大西洋底的山脉通过好望角,延伸到印度洋。 B、二战后,船载声学设备的发展极大促进了人们对大洋中脊的研究,东太平洋中脊和印度洋中脊陆续被发现。 C、大洋中脊的发现,让大陆漂移学说开始得到重视,诞生了海底扩张学说,并进一步发展成为板块运动理论。 D、大洋中脊中轴线上众多“火山口”喷出的灼热的岩浆,由地幔向上涌,逐渐冷却成为岩石,形成了新的洋壳。
    (2)、大洋中脊的特殊地质结构有哪些特点?
    (3)、请分析第⑦段画波浪线句子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 12. 议论文阅读

    灵感并不那么值钱

    万维钢

    ①人们对“创造性思维”的认识有三个迷信:创新的关键是某个绝妙的灵感,灵感非常难得,想法越离奇越有价值。其实,这些迷信是不符合创造性思维的。

    据说阿基米德洗澡时福至心灵 , 想出了测量皇冠体积的方法,大喊“Eureka"(意思是“我发现了”,从此,有人把凡是通过神秘灵感获得重大发现的时刻叫作“尤里卡时刻”)。人们熟知:牛顿看到苹果落地发现万有引力;门捷列夫梦见蛇咬住自己的尾巴(另一个说法是梦见一张张扑克牌被放进一个大表中),醒来制成元素周期.表....

    ③人们由此形成了对“创造性思维”的传统认识:创造性思维是一种神秘思维,其中,辛苦工作不重要,灵感才是关键。然而事实是,伟大的发现都是慢慢地得出来的

        ④阿基米德的故事已不可考。牛顿的苹果故事完全是传奇。在他之前就有多人有过万有引力的设想,我们有充分理由推测牛顿的引力思想是“学”来的一一借鉴了 前人的想法,使用了前人的数据,然后做了无数计算验证。在门捷列夫制成元素周期表之前,给元素分类已是显学,英国化学家纽兰兹已经发现用原子量大小进行排序具有明显的周期性,把这种周期性称为“八音律”,这已经非常接近门捷列夫的周期表了。

    ⑤斯蒂芬●约翰逊在《好想法从哪里来?》一书中提出“慢直觉”的概念。他说,伟大的发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系列小想法慢慢连接起来的结果,研究一个问题,开始有个模糊的直觉,选择一个方向往下走,随着研究深入,新想法连接起来,得到新事实支持,慢慢长大。由此看来,“尤里卡时刻”其实是慢直觉积累到一定程度导致突破的时刻。生物学家克里格。娄在他的《怎样成为成功的科学家:科学发现的战略思维》这本书中指出:不要指望灵感,要指望汗水。

        ⑥发明大王爱迪生的大部分工作是试错和积累经验,他的秘诀在于使用简单、步骤少、并行、可以反复修改的方案,然后在实验室泡着,有庞大的助手团队帮着干。发现电磁感应的物理学家法拉第每周做好几十个实验,大部分想法被证明是错的,这没关系,架不住他做得多!不管做什么研究,都会产生各种想法,也许一百个想法里面只有一个最后被证明是有用的。只要愿意把想法一个个拿来尝试,失败就是常态,成功则是失败的副产品。

        ⑦从“想法验证”这个策略来看, 创造性思维虽然不怕离奇,但不应追求离奇,因为越是离奇,失败的可能性越大。但是离奇的灵感有更大的戏剧性,所以往往被人们记住,接着人们误以为一个想法如果不离奇就不配称为灵感,误以为要想创新,就必须刻意追求离奇的想法。真正的职业人员所做的大部分日常的创新,都是在当前基础上的改进。

        ⑧灵感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值钱。创造性思维必须“生之有根,长之靠谱”。所以,鼓励创造性思维应当鼓励尝试,鼓励失败,而不是鼓励妄想。

    (选自《青年文摘》总第608期有删改)

    (1)、下列对原文内容和写法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辛苦工作不重要,灵感才是关键,这是人们对创造性思维的传统认识。 B、作者有理有据地批驳了对创造性思维的错误认识,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C、作者认为在创造性思维中,要想创新就必须刻意追求离奇的想法。 D、作者认为鼓励创造性思维,不应该鼓励妄想,而应该鼓励尝试,鼓励失败。
    (2)、第②段画线句中“据说”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3)、作者认为对“尤里卡时刻”的正确理解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4)、作者用四个事例论述了“伟大的发现都是慢慢地得出来的”这一观点,请用简明的语言指出这四个事例。
  • 13. 记叙文阅读

    合欢树

    史铁生

    十岁那年,我在一次作文比赛中得了第一。母亲那时候还年轻,急着跟我说她自己,说她小时候的作文作得还要好,老师甚至不相信那么好的文章会是她写的。“我那时可能还不到十岁呢。”我听得很扫兴,故意笑:“可能?什么叫可能还不到?”她就解释,我装作根本不再注意她,把她气得够呛.不过我承认她聪明,承认她是世界上长得最好看的女的。她正给自己做一条蓝底白花的裙子。

    二十岁,我的两条腿残废了。为了我的腿,母亲的头上开始有了白发。尽管医院已明说我的病目前没办法治,但母亲不死心,她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钱买来些稀奇古怪的药,让我服用,让我洗、敷、熏、负。“别浪费时间啦!根本没用!”我说。我一心只想着写小说,仿佛那东西能把残疾人救出困境。可母亲仍不放弃,直到最后一回我的胯上被熏成烫伤,这对于瘫痪病人实在太悬了。后来母亲发现我在写小说,她跟我说:“那就好好写吧。”我听出来,她对治好我的腿也终于绝望,但又抱了新的希望。

               “你小时候的作文不是得过第一?”她提醒我说。她到处去给我借书,顶着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电影,像过去给我找大夫、打听偏方一样锲而不舍。

        三十岁时,我发表了第一篇小说,母亲却已不在人世。 过了几年,我的另一篇小说又侥幸获奖,母亲已经离开我整整七年。

    获奖之后,登门采访的记者就多。大享都好心好意,认为我不容易。但是我只准备了一奔话,说来说去就觉得心烦。我摇着车躲出去,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想:母亲为什么早早地走了呢?进速糊糊中,我似乎听见回答:“她心里大苦了,老天爷可怜她,就召她回去了。”“这让我心里得到一,要慰,睁开眼睛,风正在树林里吹过。

    几年前,老街坊们就提醒过我:“到小院儿去看看吧,你妈妈种的那棵合欢树今年开花了!”我听了心里一阵抖。还说,我家原来住的房子里现在住了小两口,刚生了个

        儿子,孩子不哭不闹,光是瞪着眼睛看窗户上的树影儿。

               我没料到那棵树还活着。那年,母亲到劳动局去给我找工作,回来时在路边挖了一棵刚出土的小苗,以为是含羞草,种在花盆里长起来,竟是一棵合欢树。母亲从来喜欢那些东西,但当时心思全在别处。第二年合欢树没有发芽,母亲叹息了一回,还不舍得扔掉,依然让它长在花盆里。第三年,合欢树却又长出叶子,而且茂盛了。母亲高兴了很多天,以为那是个好兆头,常去侍弄它,不敢再大意。又过一年,她把合欢树移出盆,栽在窗前的地上。再过一年,母亲去世,我们搬离了同母亲住过的那个小院儿,悲痛弄得我把那棵小树忘记了。

    与其在外边瞎逛,我想,不如就去看看那棵树吧。来到老院子,老街坊们还是那么欢迎我,东屋倒茶,西屋点烟,送到我眼前。大伙都不知道我获奖的事,也许知道,但不觉得那很重要;还是都问我的腿,问我是否有了正式工作。我问起那棵合欢树。大伙说,年年都开花,长到房高了。但我再难看见它了,因为老院里扩建了小厨房什么的,过道窄,摇车进不到里面的小院儿。我挺后悔前两年没有自己摇车进去看看。

               我告别了老街坊,摇着车在街上慢慢走,不急着回家。人有时候只想独自静静地呆一会。悲伤也成享受。

               有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会想起童年的事,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会想起他自己的妈妈。他会跑去看看那棵树。但他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是怎么种的。

    (1)、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儿子作文比赛得了第一,母亲却说她小时候作文写得还要好。她这样说是为了激励孩子成为作家。 B、母亲本来喜欢花木,“但当时心思全在别处”。这“别处”指的是为儿子治病和找工作。 C、母亲以为合欢树第三年的复生“是个好兆头”。作者写这-点是暗 示母亲因为操心儿子的病以至有点迷信了。 D、在质朴的老街坊眼中,生活、健康与工作显然比文学、比获奖更重要。 E、“悲伤也成享受”,是说人在独自静静地怀念逝去的亲人时,即便悲伤,也会有某种温馨的感觉。
    (2)、本文一开头就写了儿子小时候与母亲的一场小冲突。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特别的作用?
    (3)、作者在文章中三次提到自己的年龄。你认为他在二十岁以后和三十岁以后对母爱各有怎样的理解?
    (4)、文章在对那个看树影儿的孩子的拟想中结束。作者这样写想要表现什么?

三、作文(50分)

  • 14. 成长路上,我们不断迎接挑战,努力完成各式各样的作品。这些作品或有形或无形,都是我们成长的印迹,也许其中就有自已心中最好的作品,也许最好的作品还在追寻的路上。

    以上文字给你什么联想和感悟,请以“最好的作品”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      ①要有真情实感;

                  ②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

                  ③用规范汉字书写;

                  ④不得抄袭、套作;

                  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