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20年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仿真试卷(三)

试卷更新日期:2020-04-29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 1. 北京人打到了一只老虎,他们应该用什么工具来切割肉块(    )
    A、打制石器 B、磨制石器 C、耒耜 D、青铜刀具
  • 2. 右图的“利簋”是一件重要的历史文物。簋腹内底铸铭文4行33字如下: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辛未,王在阑师,赐有事利金,用作檀公宝尊彝。由此可见,这一文物可以用来印证

     

    A、纣王残暴 B、武王伐约 C、分封诸侯 D、武王问鼎
  • 3. 《商君书·画策》中记载:“民之见战也,如饿狼之见肉,则民用矣…强国之民,父遗其子,兄遗其弟,妻遗其夫。皆曰:‘不得(敌首),无返!’。”此材料的思想付诸实践有利于(    )
    A、发展生产 B、发展商业 C、增强军事实力 D、上地私有和买卖
  • 4.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西汉贾谊《过秦论》)。秦朝由不可一世到土崩瓦解,两千多年来留给后人无尽的思考。秦朝迅速灭亡的原因不包括(  )

    A、推行郡县制 B、繁重的徭役 C、沉重的赋税 D、严酷的刑法
  • 5. 2000多年前,我们的先辈们开辟了古丝绸之路,开启了人类文明史上的大交流时代。下面关于丝绸之路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张骞出使西域奠定了丝绸之路开辟的基础 ②郑和七下西洋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

    ③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④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虚廊向西到达西亚,最远到达欧洲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6. 对下列图片反映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

    A、我国宗教盛行 B、我国古代善于吸收外来艺术 C、我国雕塑艺术的多样性 D、我国木结构建筑艺术的发展
  • 7. 关于大运河的评价,自古以来褒贬不一,众说纷纭。下列古人评价大运河的诗句中,持完全否定态度的是(    )
    A、“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唐]胡曾《汴水》) B、“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唐]皮日休《汴河怀古》) C、“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唐]皮日休《汴河铭》) D、“天下转漕,仰此一渠。”(元脱脱《宋史》)
  • 8. 易中天总结道:“中央集权,春秋是准备,战国是实验,秦汉是完成。之后的唐宋元明清,是调整、巩周、充实、提高。”以下选项符合“中央集权”这一主题的是(   )
    A、楚汉之争 B、秦始皇推行郡县制 C、丝绸之路的开通 D、闭关锁国政策
  • 9. 小刚拟办一份历史手抄报,准备了如下图所示素材,据此推断这份手抄报的主题是(    )
    ①戚继光抗倭             ②顺治帝册封五世达赖为“达赖喇嘛”

    ③康熙帝平定三藩叛乱    ④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A、民族关系的发展 B、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C、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加强 D、封建社会的危机
  • 10.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指出:“当时的人对于这些条款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来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材料中所涉及的条约给中国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

    A、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 C、列强对华开始大规模资本输出 D、清政府已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
  • 11. 1865年,有英国人不听清政府劝阻,在上海架设了长约21千米的电报线路。不久,地方官遵照指示,密令公差带领百姓于夜间“悉数拔毁”。英国人提出索赔并要求复造,上海通商大臣李鸿章则将拔除电杆一事归为民间自发行为,称乡民认为竖立木柱致人病亡,有碍风水,以致众情汹汹,故难以允其设线要求。材料主要反映出(    )
    A、近代中国的殖民地化 B、晚清政府官员精妙的外交智慧 C、社会变革的步履维艰 D、国人对新技术既拒亦迎的心态
  • 12. 下表是一场学术研讨会的活动安排。据此推测,此次研讨会的主题应该是(    )

    9:00—10:00

    朝鲜与东学党起义

    10:10—11:00

    北洋海军的悲歌

    11:10—12:00

    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A、虎门销烟与林则徐 B、甲午中日战争及影响 C、西化思想与洋务运动 D、抗美援朝与工业化
  • 13. 汪林茂在《层级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中评论某一历史事件时说:“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强兵’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近代化这辆列车。”据此可知(    )
    A、洋务运动的进步作用主要体现在开辟了近代化道路 B、戊戌变法冲击了陈旧腐朽的旧文化,具有启蒙意义 C、辛亥革命乃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 D、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 14. “红军在所经过的许多地区,帮助各民族群众建立了革命政权,组织了革命武装,而且留下许多红军干部和战土与他们一起战斗。仅在少数民族地区建立的红色政权,著名的就有黔边南腰界土家苗汉各族苏维埃、大凉山葬汉人民联合政府—冕宁县革命委员会、茂县回族苏维埃、陕甘宁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等。这些民族自治政府有许多都建立了革命武装,在红军走后仍然坚持斗争。”上述材料说明长征(    )
    A、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B、广泛地播下了革命的火种 C、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D、是中国共产党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
  • 15. 《我的抗战》一书中写道:“北平沦陷后,城门紧闭,教室里已没有了《礼记·礼运》的读书声,取而代之的是学生们刚刚学会的日本国歌。”与此现象相关的历史背景是(    )
    A、《马关条约》的签订 B、九一八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南京大屠杀
  • 16.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1947年年中似乎标志着战争形势的一个转折点,取得了充分胜利的政府军队出现了问题,部分原因是越来越多的部队担任起守戍其占领地区的职责,实际作战部队便相应地减少了。”由此可见,“转折点”指的是(    )
    A、刘邓大车十里挺进大别山 B、国民党车队的主力基本破消火 C、中国共产党军队人数超过了国民党军队人数 D、国民党军队的实际作战部队从此减少
  • 17. 春联能反映历史的变迁。下列春联能反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是(    )
    A、斧头开辟新世界,镰刀割断旧乾坤 B、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C、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D、过年储米十余担,压岁存款上千元
  • 18. 下图是一幅创作于1953年的宣传画,该宣传画反映出当时我国(    )

    合作社养猪

    农业合作有分工,男女老幼齐劳动。

    老汉养得肥猪好,爱国增产真光荣!

    A、人民公社获得了广大群众拥护 B、农业合作化运动出现“浮夸风” C、家庭副业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D、人民群众建设祖国的热情高涨
  • 19. 下面为20世纪80年代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数据表,这种增长趋势主要得益于当时(    )

    A、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建立经济特区和开放沿海城市
  • 20. 2019年9月28日,《人民日报》登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1949年10月—2019年9月)》中记载:“1987年10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有关接待探亲台胞的办法。11月2日,第一批探亲台胞经香港赴大陆。”这说明(    )
    A、“一国两制”成共识 B、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 C、“九二共识”已达成 D、两岸“三通”已实现
  • 21. 1977年,时任可口可乐公司总裁的马丁访问北京,再次表达了可口可乐希望重返中国的愿望。马丁说,他们在中国设厂,重点不是卖给中国消费者,主要是针对到中国旅游的外国人,特别是欧美游客。1978年12月,撤离中国大陆30年的可口可乐公司与中国有关单位签订合作协议,成为港资之外第一家进入中国大陆的外企。对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经济全球化是可口可乐提出并能够重返中国大陆的主要原因 B、马丁的说辞反映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徘徊和犹豫 C、市场经济体制的最终确立是可口可乐返华的基本保证 D、可口可乐与中国市场的离合折射了近现代的中美关系
  • 22. 2119年11月1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希腊时引用希腊文学家卡赞扎基斯的话说:“苏格拉底和孔子是人类的两张面具,面具之下是同一张人类理性的面孔。”苏格拉底和孔子共同追求的理性是(    )
    A、知识与道德 B、伦理与规范 C、民主与人权 D、救世与责任
  • 23. 起初,法国的沙龙是贵族阶层的交际场所。到18世纪初期,沙龙逐渐开放,贵妇人彼此竞争,以招揽谈吐不凡、妙语横生的文人雅士为荣。沙龙的开放(    )
    A、促进了近代科学的兴起 B、复兴了古希腊罗马文化 C、有利于启蒙思想的传播 D、推动狠漫主义文艺发展
  • 24.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为顺应时代潮流,世界上许多国家不约而同地进行了改革或革命。某班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并得出结论,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史实

    结论

    A

    我国废除农奴制

    彻底消除了封建残余

    B

    中国洋务运动

    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C

    日本明治维新

    是一次资产阶级改革

    D

    美国南北战争

    实现了美国的独立

    A、A B、B C、C D、D
  • 25. “一个极端残暴腐败透顶的帝国(奥匈帝国)为了在欧洲争夺霸权,就凭借武力奴役另一个弱小但倔强的民族,并驱使其成员参加一场由于分赃不均而引起的大屠杀。”材料中的“大屠杀”是指(    )
    A、亚历山大东征 B、美国独立战争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第二次世界大战
  • 26. 1931年,斯大林说在四年零三个月的时间内,按照计划建成了1500多个大企业,工业产值相当于1913年工业产值的234.5%,其中机器制造业产值比1913年增加3倍,农业机器增加了4.5倍。由此可见.当时的苏联( )
    A、新经济政策解决了粮食供应问题 B、扭转了轻重工业发展失调局面 C、五年计划有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 D、以指导性计划促进民生的改善
  • 27. 下表反映的主题是(    )

    时间

    事件

    1931年9月

    日本发动了侵华战争。接着,日本迅速占领中国的东北三省

    1935年10月

    意大利入侵埃寒俄比亚

    1938年9月

    德国占领苏台德区

    1939年9月

    德国突袭波兰

    A、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B、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形成 C、雅尔塔体系的逐步建立 D、绥靖政策带来巨大恶果
  • 28. 2019年5月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通过推特称,从本周五(5月10日)开始,美国对中国价值2000亿美元的输美商品所征收的关税将从目前的10%增加到25%。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加入到中国“一带一路”的朋友圈。材料说明(    )
    A、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B、中美两国操控世界经济 C、政治多极化格局已经确立 D、经济全球化局部受阻.但全局发展
  • 29. 2018年,美国认为叙利亚政府军使用了化学武器,造成平民死伤。然而,化学武器事件并没有确凿证据,在这种情况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绕过联合国出兵叙利亚。这表明当今(    )
    A、“一超多强”格局进一步强化 B、强权政治威胁世界和平 C、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题 D、国际恐怖主义日益泛滥
  • 30. 美国学者都斯在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中列出了导致“人类困境”的一系列全球问题:人口问题、粮食问题、资本投资问题、环境污染和资源耗竭问题,引起国际社会强烈反响。要解决人类面临的这些全球问题,必须(    )

    A、维护本国利益 B、优先发展农业 C、加强国际合作 D、转向海外投资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31小题14分,32小题12分,33小题14分,共40分)

  • 31. 广州的缠变见证着中国的历史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汉以后)古代所称的东、西洋航线,大抵都以广州为始发港,东去可以到吕宋(今菲律宾),西去可以到东南亚、印度洋、波斯湾,以至东非等国。广州港地当东、西、北三江汇合点,是海港兼河港码头;广州很早就有很多外国人留居,隋唐时尤甚。宋时官府设“荐坊”,建造房屋供外国人居住,并设“判官”一职,负责外侨管理和接待工作。宋代重修南海神庙碑文中也说:“先是此民,与海中蕃夷,四方之商贾杂居。”“蕃坊”所居多是阿拉伯人和波斯人,在“蕃坊”修建有伊斯兰教寺院一怀圣寺。据阿拉伯史籍载,公元879年黄巢进城时,波斯、阿拉伯等国的商人就有12万人。

    ——摘编自重鉴泓《中国城市建设史》

    材料二:1922年9月,陈独秀发表文章指出,“中国还在“造国’时代”,造国的方法,就是“组织真正的国民军创造真正的中华民国”。这个国民军“应该由全国被压迫的各阶级爱国者而不为私利私图的有力分子集合起来,号召全国各阶级觉悟的大群众组织而成”。中国现阶段“决不是哪一个阶级的群众在短期内能够壮大到单独创造国家的程度”,只有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联合的国民革命”。

    ——朱汉国《<国民革命与北伐>序言》

    材料三:建国以来,关于广州市经济建设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曾经有过八次提法……(4)1961年提出“把广州建设成为一个具有一定重工业基础的、轻工业为主的生产城市”……(6)1979年提出“把广州建设成为一个以轻工业为主,原材料工业、支农工业协调发展,科学文化、对外贸易和旅游事业发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8)1986年提出“以外经外贸为导向,以工农业为基础,以科技进步为依靠,以轻纷工业和第三产业为重点,把广州建设成为具有强大的内外辐射能力、高度文明、多功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心城市”。

    ——吴振坤《对外开放经济发展战略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述广州在当时中外经济交往中的地位。
    (2)、根据材料二,指出陈独秀提出了怎样的救国方案?请结合20世纪20年代发生在州的中国革命实践,论述这一方案的实际效果。
    (3)、在广州的发展方向上,材料三中的第八次提法与前几次提法有何不同?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和所学知识,概述这些不同得以出现的历史和现实因素。
  • 32. 有学者提出,二战以来,美欧关系经历重大调整,实现了从“特殊关系”向“正常关系”的转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二战后)至1949年,美国和西欧国家最终建立了大西洋联盟,战后美欧关系的基本框架由此确定。20世纪50年代,尽管双方在西德重新武装、对苏态度以及苏伊士运河危机等问题上出现分歧,但……美欧仍存在根本利益的一致,加上这一时期保守主义在大西洋两岸盛行以及美欧领导人之间的友谊,大西洋联盟的运转基本正常。

    材料二:曾几何时,戴高乐的独立外交政策在西欧不受欢迎,但到了20世纪60年代末,大多数西欧国家都主张在外交政策上同美国拉开一定距离。……里根政府时期,法德英等国还坚决反对美国阻挠西欧与苏联进行石油管道交易的“治外法权”行径,并顶住压力同苏联履约。……1986年,里根政府事先未与欧洲盟国磋商,差点就削减战略核武器问题同苏联达成协议,令西欧国家大为震惊……20世纪60年代以后,美欧关系从战后初期的绝对依附状态向控制与反控制的状态转化。但尽管如此,美欧“特殊关系”的大逻辑依然存在……

    材料三:今天的美欧(盟)关系是超越传统的大西洋同盟的框架发展起来的包括经济、政治及安全关系在内的一种新型双边关系。……如果说冷战期间美国主导了大西洋同盟的话,那么,欧盟在冷战后美欧“正常关系”的演进终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美欧关系态势的变化,导致这一关系实质的改变……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赵怀普《从“特殊关系”走向“正常关系”——战后美欧关系纵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二战后初期美欧“特殊关系”及“根本利益的一致”?分析影响二战后初期美欧“特殊关系”形成的国际性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20世纪60年代以后美欧关系为什么出现转化?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冷战后美欧“正常关系”的实质。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影响美欧关系演变的主要因素。
  • 33. 铁路是近现代文明发展的缩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张家口距京师驿路计四百余里,既属重镇,又当孔道,不但互市之要区,实亦西北之屏藩……以此项路工实关大局,窃谓我国地大物博,而于一路之工必须借重外人,引以为耻,更不得力任其难,勉副众望。

    ——詹天佑《京张铁路工程纪略》自序

    材料二:1931年,蒋介石拟定交通建设五年计划,规定到1937年完成85000公里铁路建设任务。1934年公布公营铁道条例和民营铁路条例,鼓励省办、民营商办铁道。建设新路的同时修补整理旧路:加固铁路桥梁、添购机车车辆、装设调度电话、增设防空设施等。交通建设为国防建设奠定了基础,也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摘编自宗玉梅《1927-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的经济建设述评》

    材料三:从1955年起,京广铁路开始修建复线,至1988年,全线宣告完成全部复线的建设,经过多次提速后,自北京至广州的容车,旅行时间已由过去的90多小时缩短到21小时,武汉到广州的时间也缩短到11个小时左右……2005年6月,京广高速铁路武广段开始建设,于2009年11月全线建成,建设工期用了4年半,设计时速350公里,武汉到广州的全程最短运行时间3小时。2012年,京广高速铁路北京一武汉段全线建成.北京至广州

    全程运行时间将缩短至8小时。

    ——《三条粤汉铁路见证巨变》

    材料四             世界主要国家铁路网密度统计表

    铁路网密度

    按人口计算

    按国土面积计算

    总里程/千米

    统计年份

    单位

    千米/每万人

    千米/万平方千米

    中国

    0.84

    114

    91000

    2012

    美国

    5.55

    538.3

    226427

    2007

    加拿大

    16.18

    1009.2

    57216

    2007

    俄罗斯

    5.9

    699.1

    128000

    2006

    法国

    5

    533.62

    29901

    2008

    ——《世界铁路发展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京张铁路修筑的必要性。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这一时期国民政府铁路交通建设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80年代以来京广铁路发展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
    (4)、根据材料四,比较中国在世界铁路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并谈谈你对21世纪中国大力发展铁路交通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