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石景山区2019年中考数学一模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0-04-16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分,每小题2分)第1-8题均有四个选。正确选项只有一个.

  • 1. 在北京筹办2022年冬奥会期间,原首钢西十筒仓一片130000平方米的区域被改建为北京冬奥组委办公区.将13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为(  )
    A、13×104 B、1.3×105 C、0.13×106 D、1.3×107
  • 2.

    如图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该几何体是(  )

    A、三棱柱 B、三棱锥 C、长方体 D、正方体
  • 3. 实数a,b,c在数轴上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则正确结论是(  )

    A、a>﹣2 B、|b|>1 C、a+c>0 D、abc>0
  • 4. 下列图案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为(  )
    A、 B、 C、 D、
  • 5. 如图,直线AB∥CD,直线EF分别与AB,CD交于点E,F,EG平分∠BEF,交CD于点G,若∠1=70°,则∠2的度数是(  )

    A、60° B、55° C、50° D、45°
  • 6. 为了保障艺术节表演的整体效果,某校在操场中标记了几个关键位置,如图是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画出的关键位置分布图,若这个坐标系分别以正东、正北方向为x轴、y轴的正方向,表示点A的坐标为(1,﹣1),表示点B的坐标为(3,2),则表示其他位置的点的坐标正确是(  )

    A、C(﹣1,0) B、D(﹣3,1) C、E(﹣2,﹣5) D、F(5,2)
  • 7. 下面的统计图反映了我国五年来农村贫困人口的相关情况,其中“贫困发生率”是指贫困人口占目标调查人口的百分比.

    (以上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

    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

    A、与2017年相比,2018年年末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了1386万人 B、2015~2018年年末,与上一年相比,全国农村贫困发生率逐年下降 C、2015~2018年年末,与上一年相比,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减少量均超过1000万 D、2015~2018年年末,与上一年相比,全国农村贫困发生率均下降1.4个百分点
  • 8.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AOB可以看作是由△OCD经过两次图形的变化(平移、轴对称、旋转)得到的,这个变化过程不可能是(  )

    A、先平移,再轴对称 B、先轴对称,再旋转 C、先旋转,再平移 D、先轴对称,再平移

二、填空题(本题共16分,每小题2分)

  • 9. 请你写出一个大于2小于3的无理数是
  • 10. 如图所示的网格是正方形网格,点P到射线OA的距离为m,点P到射线OB的距离为n,则mn.(填“>”,“=”或“<”)

  • 11. 一个不透明盒子中装有3个红球、5个黄球和2个白球,这些球除了颜色外无其他差别.从中随机摸出一个球,恰好是红球的概率为
  • 12. 正多边形的一个内角为135°,则该正多边形的边数为 

  • 13. 如图,在△ABC中,D,E分别是AB,AC上的点,DE∥BC.若AE=6,EC=3,DE=8,则BC=

  • 14. 如果m2﹣m﹣3=0,那么代数式 (m1m)÷m+1m2 的值是
  • 15. 我国古代数学著作《算法统宗》中记载了“绳索量竿”问题,其大意为:现有一根竿和一条绳索,用绳索去量竿,绳索比竿长5尺;如果将绳索对半折后再去量竿,就比竿短5尺.求绳索和竿的长度.设绳索长x尺,竿长y尺,可列方程组为
  • 16. 如图,AB是⊙O的一条弦,P是⊙O上一动点(不与点A,B重合),C,D分别是AB,BP的中点.若AB=4,∠APB=45°,则CD长的最大值为

三、解答题(本题共68分,第17-22题,每小题5分,第23-26题,每小题5分,第27,28题,每小题5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证明过程.

  • 17. 下面是小立设计的“过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平行线”的尺规作图过程.

    已知:如图1,直线l及直线l外一点A.

    求作:直线AD,使得AD∥l.

    作法:如图2,

    ①在直线l上任取一点B,连接AB;

    ②以点B为圆心,AB长为半径画弧,交直线l于点C;

    ③分别以点A,C为圆心,AB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D(不与点B重合);

    ④作直线AD.

    所以直线AD就是所求作的直线.

    根据小立设计的尺规作图过程,

    (1)、       使用直尺和圆规,补全图形;(保留作图痕迹)
    (2)、完成下面的证明.(说明:括号里填推理的依据)

    证明:连接CD.

    ∵AD=CD=BC=AB,

    ∴四边形ABCD是).

    ∴AD∥l().

  • 18. 计算: 2cos30°+12(π+2)0+|3|
  • 19. 解不等式组: {x1<3(x3)xx+52
  • 20. 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m+3)x+m+2=0.
    (1)、求证:方程总有两个实数根;
    (2)、若方程的两个实数根都是正整数,求m的最小值.
  • 21. 如图,在△ABC中,∠ACB=90°,D为AB边上一点,连接CD,E为CD中点,连接BE并延长至点F,使得EF=EB,连接DF交AC于点G,连接CF.

    (1)、求证:四边形DBCF是平行四边形;
    (2)、若∠A=30°,BC=4,CF=6,求CD的长.
  • 22. 如图,AB是⊙O的直径,过⊙O上一点C作⊙O的切线CD,过点B作BE⊥CD于点E,延长EB交⊙O于点F,连接AC,AF.
    (1)、求证:CE= 12 AF;
    (2)、连接BC,若⊙O的半径为5,tan∠CAF=2,求BC的长.

  • 23.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函数 y=kx(x<0) 的图象经过点A(﹣1,6),直线y=mx﹣2与x轴交于点B(﹣1,0).

    (1)、求k,m的值;
    (2)、过第二象限的点P(n,﹣2n)作平行于x轴的直线,交直线y=mx﹣2于点C,交函数 y=kx(x<0) 的图象于点D.

    ①当n=﹣1时,判断线段PD与PC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②若PD≥2PC,结合函数的图象,直接写出n的取值范围.

  • 24. 如图,Q是 AB 上一定点,P是弦AB上一动点,C为AP中点,连接CQ,过点P作PD∥CQ交 AB 于点D,连接AD,CD.已知AB=8cm,设A,P两点间的距离为xcm,C,D两点间的距离为ycm.(当点P与点A重合时,令y的值为1.30)

    小荣根据学习函数的经验,对函数y随自变量x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进行了探究.

    下面是小荣的探究过程,请补充完整:

    (1)、按照下表中自变量x的值进行取点、画图、测量,得到了y与x的几组对应值:

    x/cm

    0

    1

    2

    3

    4

    5

    6

    7

    8

    y/cm

    1.30

    1.79

    1.74

    1.66

    1.63

    1.69

    2.08

    2.39

    (2)、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描出以补全后的表中各组对应值为坐标的点,画出该函数的图象;

    (3)、结合函数图象,解决问题:当DA⊥DP时,AP的长度约为cm.
  • 25. 为了调查学生对垃圾分类及投放知识的了解情况,从甲、乙两校各随机抽取40名学生进行了相关知识测试,获得了他们的成绩(百分制),并对数据(成绩)进行了整理、描述和分析.下面给出了部分信息.

    a.甲、乙两校40名学生成绩的频数分布统计表如下:

    成绩x

    学校

    50≤x<60

    60≤x<70

    70≤x<80

    80≤x<90

    90≤x≤100

    4

    11

    13

    10

    2

    6

    3

    15

    14

    2

    (说明:成绩80分及以上为优秀,70~79分为良好,60~69分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

    b.甲校成绩在70≤x<80这一组的是:70 70 70 71 72 73 73 73 74 75 76 77 78

    c.甲、乙两校成绩的平均分、中位数、众数如下:

    学校

    平均分

    中位数

    众数

    74.2

    n

    85

    73.5

    76

    84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表中n的值;
    (2)、在此次测试中,某学生的成绩是74分,在他所属学校排在前20名,由表中数据可知该学生是校的学生(填“甲”或“乙”),理由是
    (3)、假设乙校800名学生都参加此次测试,估计成绩优秀的学生人数.
  • 26.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y=kx+1(k≠0)经过点A(2,3),与y轴交于点B,与抛物线y=ax2+bx+a的对称轴交于点C(m,2).
    (1)、求m的值;
    (2)、求抛物线的顶点坐标;
    (3)、N(x1 , y1)是线段AB上一动点,过点N作垂直于y轴的直线与抛物线交于点P(x2 , y2),Q(x3 , y3)(点P在点Q的左侧).若x2<x1<x3恒成立,结合函数的图象,求a的取值范围.
  • 27. 如图,在等边△ABC中,D为边AC的延长线上一点(CD<AC),平移线段BC,使点C移动到点D,得到线段ED,M为ED的中点,过点M作ED的垂线,交BC于点F,交AC于点G.

    (1)、依题意补全图形;
    (2)、求证:AG=CD;
    (3)、连接DF并延长交AB于点H,用等式表示线段AH与CG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 28.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正方形ABCD的顶点分别为A(0,1),B(﹣1,0),C(0,﹣1),D(1,0).对于图形M,给出如下定义:P为图形M上任意一点,Q为正方形ABCD边上任意一点,如果P,Q两点间的距离有最大值,那么称这个最大值为图形M的“正方距”,记作d(M).
    (1)、已知点E(0,4),

    ①直接写出d(点E)的值;

    ②直线y=kx+4(k≠0)与x轴交于点F,当d(线段EF)取最小值时,求k的取值范围;

    (2)、⊙T的圆心为T(t,3),半径为1.若d(⊙T)<6,直接写出t的取值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