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达标卷(二)

试卷更新日期:2017-09-05 类型:单元试卷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1. 下列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月(xī)         藻(xìng)    苍(qióng)     山(yān) B、(shù)        日(wò)      雾(sōng)      荒(huì) C、引凄异(zhǔ)    京(yǐn)     公(xiàng)     锄归(hé) D、绿潭(cuǎn)   僦(lìn)     沆(hàng)      长(dī)
  • 2. 下列句子中“于”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B、至于夏水襄陵 C、相与步于中庭 D、标枪舞刀于水面者
  • 3. 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①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

    ②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

    ③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

  • 4.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B、晨兴/理/荒秽 C、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 D、实/是欲界/之仙都
  • 5. 下面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三峡七百里中                   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B、是日定矣                       湖中焉得有此人 C、空谷传响,哀转久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 D、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其奇者     相步于中庭
  • 6. 从表达方式看,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B、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C、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 D、是日更定矣,余孥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 7. 翻译下面的句子。

    (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

    (4)、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 8. 名著阅读。

    (1)、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在病榻上完成的著作是《》。

    (2)、保尔的“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一段名言,是他在(人名)等烈士的墓地上的内心独白。

    (3)、根据内容续写。

    课外阅读是提高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可以使我们获得许多有益的启示,充实我们的生活。读《三国演义》,我们可以领略到诸葛亮舌战群儒的风采;读《水浒传》,我们能感受到梁山好汉除暴安良的决心,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们能

二、阅读理解

  • 9.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山房春事(其二)

    (唐)岑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注释】梁园,西汉梁孝王刘武所建,方圆三百多里。梁孝王曾在园中设宴,一代才人枚乘、司马相如等都应召而至。

    (1)、诗歌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2)、请简要分析诗歌三,四两句运用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

  • 10. 按要求回答小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⑤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文中画线处应填的句子是

    (2)、“亭午”和“夜分”分别是指什么时候?中国古代以时辰来计算一天的时间,你能写出几个时辰的称谓吗?

    (3)、第一段中的两个“自”的意思一样吗?

    (4)、翻译下面的句子。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5)、第一段中侧面衬托山势高峻的句子是

    (6)、第一段第一句写水势浩大,险恶,而第二句侧重于写水流 , 从而印证了前一句。

    (7)、说说前一段写山与第二段写水的联系。

  • 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承拙斋家传

    (清)张惠言

        承君名任,字是常,自号拙斋先生。父兑,以孝闻,事在郡志。

    拙斋学于宜兴杭生,通五经四子书,泛览百家,为诗、古时文,然以躬行为务。补学生员,九试于乡,不得举。以所学授生徒,终其身。作《爱吾庐记》以自述,其辞曰:“爱吾庐者,拙斋先生读书处也。破屋数椽,不蔽风日;方庭偈武①,无佳葩奇卉,可从娱目。有书数千卷,先生昼夜讲习其中。有四子一孙,各授一经,日与辨析疑义。使为歌诗文辞,点笔②以为乐。役使无童仆,客有至者,则延入,蔬食相对,与之论古圣贤,若晤之几席也。先生以致知格物为基址,以身体力行为堂奥,以惩忿窒欲为墙垣,以推己及人为门户,以书策吟咏为园囿。保吾墨,全吾真,处而安焉,入而自得焉,盖不足为外人道也。”其指趣如此。常语学者曰:“文词小伎,于身心何所益,读圣贤书,如此尔耶?”子志,试礼部,濒行,命之曰:“行已有耻,立身之大端也。得失之际,慎之!”志兄弟皆恂谨力学,父之教也。著《四书质疑录》《拙斋集》若干卷,时文若干篇。年六十有六,嘉庆三年三月十五日卒。

    【注释】①儡武:空间逼仄、狭小。②点笔:圈画改订诗文。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九试于乡,不得           ②客有至者,则

    ③常学者日                 ④于身心何所

    (2)、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爱吾庐者,拙斋先生读书处也。

    ②使为歌诗文辞,点笔以为乐。

    ③处而安焉,入而自得焉,盖不足为外人道也。

    (3)、承拙斋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请概括文章内容分条说明。

  • 1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

    竺可桢  宛敏渭

        唐宋许多大诗人,善于       鸟语花香的暗示,把大自然的变化写进诗篇。其中许多诗句,经过千百年的         , 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至今还脍炙人口。明末的学者黄宗羲说:“月、露、风、云、花、鸟之在天地间,俄顷灭没,而诗人能结之不散。常人未尝不有月、露、风、云、花、鸟之咏,非其性情,极雕绘而不能亲也。”这就是说,只有对大自然        很深的人,才能领悟它的语言,和它亲密对话。

        唐白居易十五岁时,曾经写过一首《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从物候学角度来说,这首在当年就很轰动的诗,表现了两个重要规律:第一,草木的茂盛和凋谢,有一年一度的循环的规律;第二,这循环是随气候转化的,春风一到,头年枯黄的草木就苏醒了。

    春天来,临的信息是什么呢?从许多唐、宋人的诗中可以找到答案。李白诗曰:“东风已绿瀛州草,紫殿红楼觉春好。”王安石晚年住在江宁,有句诗云:“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洪迈《荣斋随笔》中指出:这首诗原作“春风又到江南岸”,几经推敲,改了几次才定了“绿”字。李白、王安石他们在诗中用“绿”字来象征春天的到来,这是符合物候学的规律的。王安石这句诗还能说明物候是有区域性的。若把它改成“春风又绿河南岸”,就很不恰当了。因为在大河以南开封、洛阳一带,春风挟带黄沙比吹绿草叶更有代表性,所以,李白《扶风豪士歌》中,有“洛阳三月飞胡沙”之句。虽此句中“胡沙”是暗指安史之乱,但河南春天风沙很大也是事实。

    (1)、依次填入文中画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领悟 考验  感悟 B、领略 考验  感觉 C、领悟 考证 感悟 D、领略 考证  感觉
    (2)、从文章内容看,本文作者认为江南春天来临的信息是什么?

    (3)、“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是诗人几经推敲才改定的,本文作者认为用“绿”字的好处是什么?

    (4)、文章引用李白《扶风豪士歌》中的诗句目的是什么?

三、作文

  • 13. 请从下面作文题中任选一个,按提示及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严禁抄袭,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题一:你最欣赏的某个人,也许就在你身边,也许在历史的长河中,也许在某部文学作品里……你欣赏的或许是他的美德,或许是他的睿智,或许是他的个性……

    请以“我最欣赏的一个人”为题,写一篇文章。

    题二:我们生活在这个多彩的世界,但匆匆前行的脚步,却让我们忽略了原来就在身边的美好:幸福、关爱、信任……温暖的亲情、纯真的友谊、美好的春天……

    请以“原来                                 一直都在我身边”为题,将题目补充完整后写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