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市第十四中教育集团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毕业班阶段性测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0-04-01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
1. 2019年春节期间,最受中国观众欢迎的电影当属《流浪地球》。影片中,流浪的地球差一点就被木星引力捕获而毁。编者编写此情节的理论依据是( )A、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B、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 C、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 D、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2. 1889年之后,在日本社会生活中时常能见到这些情景:西服流行的同时,和服被当作最华丽的礼服保留下来;酒吧多起来了,茶室依然是人们的精神净地。材料表明明治维新(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保留了日本传统文化 C、实现了富国强兵 D、加深了日本民族危机3. 历史学家使用“城市化的浪潮”“教育的大众化”“人口数量的激增”等来描述19世纪后期( )A、西欧封建社会的演变 B、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C、欧洲早期资本主义的萌芽 D、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巨变4. 在罗斯福“新政”的所有计划中,受到最严厉批评的是农业政策。这种在千百万人处于饥饿的情况下去减少粮食生产的设想,在人道主义者看来,是极其错误的。但农业政策的实施,不仅使农业生产得到恢复,也推动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这是因为该政策( )A、增加了新的就业机会 B、使银行的信用得到了恢复 C、缓解了生产过剩的状况 D、消除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矛盾5. 19世纪末,某一同盟条约规定:“如果意大利遭到法国进攻,德、奥匈两国应全力援助,如果德国遭受法国侵略,意大利也担负同样的义务。”该同盟是( )A、三国协议 B、三国同盟 C、法西斯同盟 D、北约6. 史料的类型多种多样,价值各有不同。在下列探究“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的史料中,可信度最高的是( )A、英国首相丘吉尔的二战回忆录 B、关于二战的电影《最长的一天》 C、长篇小说中关于德国闪电战的描述 D、当时拍摄的德国通过华沙街头的照片7. 印度的章西女王和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的玻利瓦尔,两人的相同之处是( )A、都是殖民扩张和掠夺的代表 B、都为自己的国家赢得了民族独立 C、都为民族独立而英勇牺牲 D、都是反抗殖民统治的英雄8. 巴黎和会上签订的《凡尔赛和约》内容中最能反映会议分赃性质的是( )
①严格控制德国军事实力的发展
②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被日本攫取
③德国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瓜分
④阿尔萨斯和洛林归于法国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②④9. 某班同学在学习两次工业革命相关知识的过程中,排演了历史剧《交通的变革》。以下他们设计的情节中符合史实的是( )A、斯蒂芬森在电灯下绘制火车机车图纸 B、卡尔·本茨首先在汽车生产中使用了流水线装配工艺 C、亨利·福特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辆汽车 D、美国莱特兄弟制造的飞机试飞成功10. 某历史公众号准备推送一期专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列各项可以放进专题资源包的是( )①论文:《德国为什么被排除在巴黎和会之外》
②视频:《联合国的成立》
③图片:《丘吉尔、罗斯福、斯大林参加雅尔塔会议》
④文件:《九国公约》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④11. 某学者说“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但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据此可知,该学者( )A、完全赞同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B、客观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认为斯大林模式有合理之处 D、否认赫鲁晓夫改革的必要性12. 下表为1880-1913年部分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制造业产量中所占的相对份额(%)。国家
年份
英
法
德
美
1880
22.9
7.8
8.5
14.7
1900
18.5
6.8
13.2
23.6
1913
13.6
6.1
14.8
32.0
对上表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美国已成为世界霸主 B、英国逐渐丧失“世界工厂”地位 C、美德在制造业上已超过英法 D、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这种变化13. 20世纪30-40年代,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主要因素是( )A、封建专制主义 B、法西斯主义 C、世界经济危机 D、黑人奴隶贸易14. 1921年,列宁提出“我们真正需要的是美国的资本和技术。这样就可以让我们的车轮再次转动起来”。为此,苏俄采取的措施是( )A、实行余粮收集制 B、部分企业允许资本家经营 C、优先发展重工业 D、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15.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洲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掀起了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其中,影响深远,颇具特色的是( )①甘地领导的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②扎格鲁尔领导埃及人民开展的华夫脱运动
③凯末尔领导的土耳其革命和改革④卡德纳斯领导墨西哥改革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二、辨析改错题(每题2分,共8分)
-
16. 辨析改错
(1)、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南方农奴制度严重阻碍了北方资本主义发展。
(2)、1928-1937,苏联先后完成两个五年计划,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3)、1929年经济大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也就是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4)、1942年1月1日,中、美、英、苏等国家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宣言》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最终形成。三、材料解析题(17题10分,18题9分,共19分)
-
17. 近代以来,大国崛起深刻影响着世界的历史进程。探究它们的崛起过程,总结它们的成功经验,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导致英国迅速崛起的一个重要因素,便是在(1688年)宫廷政变之后,英国迅速建立起了一个适合国情和生产力发展的政治体制。这个体制保证了英国社会有一个相对宽松与和平的环境,从而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摘自《强国之鉴》
材料二:大约在150年前,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国日本,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
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并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成为唯一一个挤入帝国列强行列,靠侵略扩张在自己的国土外建立过殖民地的亚洲国家。
——摘自《大国崛起》的解说词
材料三:美国崛起于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上半期。美国首先集中解决了国内的统一和制度问题。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这个新兴的工业国家以重大科技发明为基础,在19世纪末迅速赶超欧洲强国。通过两次世界大战,美国获得了对欧洲的巨大债券和战争赔偿,实现了世界范围的财富从欧洲向美国的转移。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标志,美国完成了崛起的过程,取代英国成为世界霸权国家。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期,美国主导着全球经济、政治、科学和文化。
——摘自黄仁伟《大国兴衰的历史比较》
材料四:大国之谜,当然还有另外的答案,那就是体制创新……列宁说:“当我们用‘强攻’的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后,我们则必须改变”。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又加了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从此“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交相作用,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
——摘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1)、材料一中英国建立的“政治体制”是什么?这一体制的建立与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的哪一部历史文献密切相关?(2)、材料二中日本“弃旧图新”指的是哪次重大改革?并概述其对日本发展产生的最重要历史影响。(3)、依据材料三,分析归纳美国成为世界霸权国家的主要原因。(4)、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20年代的苏俄和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为了解决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分别实施了什么政策?有何共同的积极作用?(5)、综上所述,大国崛起的历程,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何启示?1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世纪后半期,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它们之间的冲突也日益加剧。1914年爆发了一场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这场战争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战后签署的《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等一系列条约,暂时调整了战胜国在欧洲和东亚太平洋地区的关系,建立了国际新秩序。
——部编九年级《世界历史》下册
材料二:当二战的序幕刚刚揭开,世界反法西斯力量,显然占有绝对的优势,但是分成英法、美国、苏联和世界各国人民几股力量,没有形成拳头。德意日法西斯侵略扩张势力虽然处于劣势,却狼狈为奸,先后在东非、东亚和中欧燃起战火。
——摘编自《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1)、哪一暴恐事件直接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什么性质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什么国际新秩序?该秩序彻底崩溃的标志是什么?(3)、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二战初期反法西斯力量没能阻止法西斯侵略的原因。之后,哪一国际组织的建立改变这种状况?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使德国陷入东西两面受敌,顾此失彼困境的事件是什么?(4)、20世纪初期以来爆发的两次世界大战硝烟已经殆尽,却给整个人类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创伤。请结合实际,就如何避免战争,维护世界和平谈一谈你的看法。四、活动探究(13分)
-
19. 2019年是中俄建交70周年。中俄关系日臻稳定、成熟,既为两国人民带来巨大福祉,也为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近代以来,俄国的改革不断推进其近代化进程,但也步履蹒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彼得一世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历程。他在力图使俄国欧化的同时,也继承和强化了传统的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俄国农民不仅在经济上为彼得一世的政策承受了沉重的负担,而且在人身方面受到更残酷的奴役。
——据《现代化通病》改编
材料二:……现行的农奴制不能一成不变,与其等待农奴自下而上地起来解放自己,倒不如从上面来废除农奴制度,解放农奴为好。
——亚历山大二世,1856年3月
材料三:年因两个事件——俄国革命和美国参战—―而被证明是决定性的一年。因为革命,俄国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列宁说“在战争(指苏俄粉碎国内外敌人的武装干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仗走动了!”这个结果就是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材料五苏联在1929年时,不能生产一架飞机,不能生产一辆联合收割机,也不能生产一辆汽车。到1941年时,已经拥有了最好的技术,这些都是当时世界上最好的。
——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彼得一世改革的目的是什么?彼得一世改革的哪一措施最能体现“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历程”?(2)、材料二说明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这场改革对俄国的影响。(3)、材料三的横线上应该填写哪一年?“俄国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因为什么“革命”?这次革命在世界史上有何地位?(4)、请分析是什么原因使俄国从“被打得半死”到“能够拄着拐仗走动了”?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它的创造性的“新”体现在哪里?(5)、材料五中,1929年到1941年苏联经济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在此期间形成了什么政治经济体制?该体制的形成对苏联有何消极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