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南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0-04-01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当前正处于创建之中,我们总是对生活中的不文明现象有很多不满,但我们是否深刻反思过自己乱扔垃圾、横穿公路、随意插队等不可理喻的行为呢? B、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便具有扶助他人的热心肠,做善事,从善如流 , 这些美好的品德代代相传,直至今日。 C、春天的舜耕山,垂柳袅袅,花香阵阵,置身于这柳暗花明的静谧中,立感远离尘世的喧嚣。 D、有人把那些只读书而不假思索的人称为“书橱”,也有人称这种人为“书虫”、“书迷”、“书呆子”。
  •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当前淮南市正积极创建文明城市。创建文明城市,要注重发挥文化的滋养涵育作用,不仅要用人文精神增添城市魅力,还要凭借建筑风格提升城市品位。 B、毒品的流行往往与其他社会病害、不良风气纠缠在一起,如果不同时改变不良风气和其他社会病害,就难以使毒品彻底禁绝。 C、在《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问题上,美国继续坚持称,除非中国等新兴市场大国也接受强制减排指标,否则,不接受的话,美国不可能签第二承诺期。 D、城市发展空间狭小已成为我市发展的瓶颈,为此,市政府科学调配资金,加大了对新区建设的投资力度,山南新区的建成并投入使用很好地解决了我市发展的问题。
  • 3. 下列对联不适合悬挂在府衙的一项是(    )
    A、看阶前草绿苔青无非生意听窗外鸭啼雀噪恐有冤民 B、善恶施报,莫道竟无前世事利名争竞,须知总有下场时 C、与百姓有缘才来到此期寸心无愧不负斯民 D、但愿民安若堵何妨署冷如冰

二、文言文阅读

  • 4.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兰亭集序》)

    (1)、下列加下划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列坐其次:旁边 B、可乐也信:相信 C、舍万殊趣:趋向,取向 D、之所欣向:过去
    (2)、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A、茂林 B、死生亦 C、有泉 D、火尚足以
    (3)、下列对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癸丑:古人常用“天干”十个字和“地支”十二个字循环相配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这里用“癸丑”来纪年,指永和九年。 B、流觞:古人于弯曲的水渠旁集会时,把盛酒的杯浮在水面从上游放出,循曲水而下,流到谁的面前,谁就取来饮酒。 C、禊事:禊,一种祭礼。禊事,古代的一种风俗,四月四日人们到水边洗濯,嬉游,以祈福消灾。 D、“不知老之将至”语出《论语·述而》。《论语》是一部重要的儒家经典,和《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
    (4)、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从良辰、美景、贤人、雅事等方面描写兰亭聚会的盛况。 B、第三段主要辨析“生”与“死”的关系,主张珍惜生命,及时行乐。 C、选文以聚会欢愉,叹人生短暂、造化无情,“乐”与“痛”对比鲜明。 D、语言骈散结合而以散句为主,顿挫有致,音韵和谐,富于感染力。
    (5)、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②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三、诗歌鉴赏

  • 5.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唐]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颭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注释】①共来:指和韩泰、韩华、陈谏、刘禹锡四人同时被贬远方。②百越:指当时五岭以南各少数民族地区。③文身:古代南方少数民族有在身上刺花纹的风俗。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写作者登高临远,看到高楼与荒野相接,触景生情,只觉愁绪如茫茫海天扑面而来。 B、本诗用词生动,“楼”前之“高”,突出城楼之雄伟,也有力地烘托了诗人品格的高尚。 C、颔联有深意:惊风、密雨影射敌对势力,芙蓉、薜荔比喻自己,两句感慨仕途风波险恶。 D、末句“犹自”意为“仍旧”,强调了虽然相距很近,但朋友间互通音讯的希望依然难以实现。
    (2)、本诗中间两联的写景运用了哪些手法?请简要分析。

四、现代文阅读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小题。

    乡村的节奏

    路军

        ①我喜欢乡村的节奏,每次回乡,就像离巢久了的鸟儿,落在那儿,被一种浸润心魂的温暖融化,缓缓地、静静地拥抱乡村。古老的乡村像一块沉积了千年的磁石,不管外界怎样喧嚣,内心的尘垢都在那一瞬间剔除掉了。乡村,我的乡村,你的脚步不会慌乱,不会迷茫,不会在现代的包裹中逝去,她坚定地走着,内心的包容力量谁也不可小觑。

        ②我不喜欢时下乡村会走向没落的荒诞论调,即使城市再无限制地扩延,也难以吞没乡村的广袤。

        ③行走于乡村,既是一种膜拜,也是一种回归,精神宁静的安养,心灵倾斜的抚慰,思想的反刍与咀嚼。

        ④炊烟依然,缓缓地上升,在早晨的阳光里散发着植物的味道,玉米味、槐树味和松香味混合在空气中,随着时光的飘转发酵,扩散到村庄四面的丛林中。一代一代的坚守,虽然偶有烟煤的污气从远远的城市飘来,试图包裹山野的昏暗,但在山山川川的绿色的屏障中,在原始一般的炊烟中还是败下阵来,灰溜溜地走了。我试图从生物学的循环系统中找到答案,那是很遥远的解释,只有眼睛和思维落在泥土地中,落在乡村强大的生命力上,谜底也就不成为谜底。

        ⑤在雾霾如此猖獗的时刻,多看一看乡村的早晨的炊烟脚步,或许有所裨益。虽然我隐隐还有些担心。街巷中,老头、老太太安详地坐在树下,坐在石台上,细数着岁月的影像,饱经沧桑的脸庞就像意蕴深厚的诗行,他们的语调如平缓流淌的溪水,舒缓的波痕轻轻卷过你的心头。那是岁月沉积的大度与包容,是酸甜苦辣咸——人生滋味浸润的智慧。

        ⑥不知何时,孩子们蹦蹦跳跳出来了,仿佛一个个小精灵钻来钻去,又像一只只轻盈的蝴蝶时而安静,时而翩翩而飞。一位女孩子的马尾辫在清风中左右甩着,如蝴蝶头上触摸春天气息的触角。有的孩童滚着铁圈,有的抛着纸飞机,有的吹着柳笛,还有的放着风筝,一根长长的线系着一颗放飞的梦想。老与少,安详与灵动,在乡村融合成一幅和谐的图景。

        ⑦农田里,古老与现代的音符飘来飘去。从春天飘到冬天,从冰冻飘到花开。在暖洋洋的天气,春天的田野热闹起来,乡亲们有的手扶犁杖,犁杖弯弯的尖头上顶着圆圆的柳筐,筐里压着一块厚重的河卵石,以手紧紧地握住犁杖前的横柄,沿着整齐的田垄弹拨音节,那新翻开的泥土气息在田垄上微微荡漾,与不远处山上的春草花香融化在心底,就在农人的心头氤氲起一个个美丽的秋收之梦,仿佛那一株株迎风而立的饱满玉米就在他们的眼前炫耀。若是累了,便蹲下身子,坐在地边矮矮的石墙上,吸一袋纸烟;或者目视太阳打几个响响的喷嚏,从地头的柳筐里取出早早预备的山泉水,咕咚咕咚驱赶劳累。

        ⑧快到中午了,太阳爬得老高,一位位小商贩好像赴约而来,在杨树底下,在街巷中,放开喉咙吆喝,粗犷的,高亢的,悠长的,沙哑的,“小米煎饼呦!”“家做的大豆腐。”此起彼伏,一些农妇步出家门,买好食物,很快消失在街巷深处。袅袅炊烟渲染乡村的祥和与温暖。

        ⑨短暂的静谧在太阳的游走中悄悄流逝,不久,乡村又回到了她自己的节奏中行走。

        ⑩我喜欢乡村的节奏,那是纯净无瑕的,是沉淀许久的厚重与瓷实,是历经沧桑后的大度与从容,每当我的双脚踩在生我养我的乡村,我都喜欢融入这种节奏的行走中。

    (选自《廊坊日报》2014年3月28日)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A、作者用“像离巢久了的鸟儿”这个比喻形象地写出了自己回乡的喜悦之情,作者坚信城市再怎么扩张,乡村也不会走向没落。 B、作者用“你的脚步”“她坚定地走着”“乡村又回到了她自己的节奏中行走”来写乡村,运用拟人,变换人称,给人一种亲切感。 C、作者在文章开头、结尾点题,首尾照应,并且含蓄蕴藉地抒发了对乡村的节奏的喜爱之情。 D、文章借助一幅幅画面来刻画乡村的和谐与温馨,也写了“小商贩放开喉咙吆喝”这一打破乡村宁静的不和谐的情境。 E、作者用饱含深情的笔触写出了乡村节奏的纯洁无瑕、厚重与瓷实、大度与从容的特点。
    (2)、理解下列句子在文中的含意。

    ①古老的乡村像一块沉积了千年的磁石,不管外界怎样喧嚣,内心的尘垢都在那一瞬间剔除掉了。

    ②行走于乡村,既是一种膜拜,也是一种回归,精神宁静的安养,心灵倾斜的抚慰,思想的反刍与咀嚼。

    (3)、作者在文章主体部分描绘了哪几幅乡村图景,请简要概括。
    (4)、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在不断地扩张,乡村在不断地被挤压,不少农民离开土地,涌进城市。有人认为“乡村会走向没落”,请结合本文内容和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你的认识。

五、句子默写

  • 7. 补写出下面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氓》中以桑叶的枯黄飘落,比喻女子容颜憔悴的句子是:
    (2)、在《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草蕙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坚定地表示:
    (3)、《归园田居》中表明作者不随波逐流,固守节操,回乡开荒种地,过田园生活的句子是:
    (4)、苏轼在《赤壁赋》中写自己朗诵《诗经·陈风·月出》的两句诗是:

六、语言表达

  • 8. 请用五个短语准确概括“太平猴魁”的特点,每个短语不超过6个字。

        太平猴魁,中国历史名茶,创制于1900年。产于黄山北麓的黄山区,产地低温多湿,土质肥沃,云雾笼罩。此茶具有清汤质绿、水色明、香气浓、滋味醇、回味甜的特征。采摘标准为一芽三叶初展,谷雨前后,当20%芽梢长到一芽三叶初展时,即可开园。太平猴魁精工细制,分杀青、毛烘、足烘、复焙四道工序。太平猴魁茶叶有利尿、减肥、防龋齿、美容护肤等多种功效。

七、命题作文

  • 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进入高中阶段已半年,回首人生的旅途,我们走过了春夏秋冬,经历了风霜雨雪,总有一些人、一些事、一些场景和画面让我们一次次驻足回首,感受永不褪色的温度。多少往事,总在不经意间被风轻轻吹起,飘向那遥远的美丽。

    请以“有一种记忆叫温暖”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不少于700字。3.有真情实感,不得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