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右玉县二中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地理第二次月考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0-03-23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 1. 有关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大陆南部有南回归线穿过 B、我国大部分在温带,小部分在寒带 C、领土最北端在帕米尔高原,最南端在曾母暗沙 D、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 2. 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   )
    A、韩国 B、朝鲜 C、俄罗斯 D、缅甸
  • 3. 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的特点是(  )
    A、冬春多,夏秋少 B、冬春少,夏秋多 C、全年降水多 D、全年降水少
  • 4. 下列关于我国水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资源丰富,无需节水 B、水资源分布不均,东南多西北少 C、西北地区水资源丰富 D、北方地区人均水资源居全国首位
  • 5. 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耕地、林地少,草地最多 B、各类土地所占的比例不尽合理 C、土地利用类型单一 D、人与耕地的矛盾特别突出
  • 6. 藏族主要分布在以下哪一个图示的省级行政区中(   )
    A、 B、 C、 D、
  • 7. 我国南、北方差异显著,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
    A、水稻 B、小麦 C、玉米 D、花生
  • 8. 今年国庆长假期间,小明与家人到“蜀味人家”火锅店,从该店名称判断其风味最有可能是下列哪个省份的特色(   )
    A、 B、 C、 D、
  • 9. 我国各地出产不同的水果,如辽宁、山东的苹果、梨,湖南、江西的柑橘,广东、海南的芒果、香蕉等。这说明我国(    )
    A、全国降水丰富 B、夏季普遍高温,热量丰富 C、气候复杂多样,适宜大多数植物生长 D、季风气候显著
  • 10. 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    )
    A、工业 B、农业 C、畜牧业 D、交通运输业
  • 11. 我国自然资源的最基本特征是(    )
    A、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很少 B、资源丰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C、总量丰富,所以人均占有量多 D、总量贫乏,所以人均占有量少
  • 12. 读我国夏季风来源示意图,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主要是①和②,它们分别是(   )

    A、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 B、东北季风和东南季风 C、东北季风和西北季风 D、西北季风和西南季风
  • 13. 贝贝和玲玲谈论我国少数民族的文化特色,下列说法与实际不符的是(   )
    A、傣族——泼水节 B、蒙古族——那达慕节 C、朝鲜族——火把节 D、壮族——歌墟节
  • 14. 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的地形以(  )为主。
    A、高原、山地 B、高原、盆地 C、山地、盆地 D、山地、丘陵
  • 15. 下列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
    A、土地 B、 C、煤炭 D、森林
  • 16. “大兴安岭,雪花飘飘;长江两岸,柳树发芽;海南岛上,鲜花盛开。”这三句话反映了初春季节我国南北自然景观的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我国跨经度广 B、我国跨纬度广 C、我国地形复杂 D、距海远近不同
  • 17. 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下列生产行为中不合适的是( )
    A、在西藏建立水产品加工基地 B、在内蒙古建立皮毛、乳制品加工厂 C、在黑龙江省建立豆制品加工基地 D、在山东大力开展海洋水产养殖
  • 18. 南水北调工程东线方案的主要优势是(    )
    A、输水线路较多 B、可以利用已有河道和天然湖泊 C、人口少,最为经济 D、地形南高北低,方便引水
  • 19. 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是(  )
    A、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B、由西南向东北递减 C、由西北向东南递减 D、由东北向西南递减
  • 20. 与我国南方地区相比,北方地区缺水的气候原因是(   )
    A、降水集中在冬季,季节变化大 B、降水集中在夏季,年际变化小 C、降水总量较小,年际变化大 D、降水总量较大,季节变化小
  • 21. 下列哪种经济作物在我国南方和北方都有较大面积的种植(  )
    A、甜菜 B、油菜 C、棉花 D、水稻
  • 22. 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下列地形区适宜发展的主要农业生产类型是(    )
    A、黄土高原 ——渔业 B、大兴安岭——林业 C、内蒙古高原——种植业 D、东北平原——畜牧业
  • 23. 直接利用土地、气候和水资源所从事的生产活动,让“土地奉献”的产业是(    )
    A、农业 B、工业 C、交通运输业 D、旅游业
  • 24. 中央电视台“绿水青山看中国”的节目中多次提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使“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前提条件是   (   )
    A、开采出山中的金银矿 B、全面禁伐树木,以保护环境 C、保护好山区生态环境 D、将山区人口迁移到平原地带
  • 25. 读我国某牧区轮廓图,完成下面小题。

    图中所示的牧区是(   )

    A、内蒙古牧区 B、新疆牧区 C、青海牧区 D、西藏牧区
  • 26. 南水北调中线输水路线的水源地是(   )
    A、鄱阳湖 B、洞庭湖 C、太湖 D、丹江口水库
  • 27. 在生产生活中,下列水资源利用方式可取的是(    )
    A、直接排放废水 B、大水漫灌农田 C、一水多用,废水利用 D、大量使用地下水
  • 28. 北方人喜面食,南方人喜食米饭,造成这一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因素 B、气候因素 C、海陆位置 D、人类活动
  • 29. 我国土地利用的基本国策是(    )
    A、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B、坚持科学发展观,珍惜每一寸土地 C、严格保护基本农田,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D、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
  • 30. 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  )
    A、兴修水利工程,进行跨流域调水 B、平原地区大力开采地下水 C、兴修大、中、小水库,拦洪蓄水 D、采用喷灌与滴灌的技术,节约用水
  • 31. 为了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我们不该做的是(     )
    A、科学规划用地 B、大量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 C、合理放牧 D、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
  • 32. 以下水果是主要生产在我国北方地区的是(    )
    A、芒果 B、苹果 C、香蕉 D、橘子
  • 33. 漫画《飞来的山峰》反映的现象是(    )

    A、乱砍滥伐 B、过度放牧 C、乱占耕地 D、环境污染
  • 34. 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耕地的是(    )
    A、大力开垦荒地,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B、用工业污水灌溉农田 C、发展城镇建设,占用大量耕地 D、提高耕地的生产力水平,变低产田为高产田
  • 35. 我国半湿润地区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
    A、旱地 B、水田 C、草地 D、林地
  • 36. 我国四大牧区不包括(  )
    A、青海牧区 B、西藏牧区 C、甘肃牧区 D、内蒙古牧区
  • 37. 李浩同学的家乡地处渤海沿岸,渔业资源丰富。从自然条件考虑,他的家乡最适宜发展(  )
    A、畜牧业 B、林业 C、渔业 D、种植业
  • 38. 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很多,下列不是主要因素的是(  )
    A、国家政策 B、民族分布 C、人们的生产习惯 D、市场需要
  • 39. 图为我国局部地区油料作物、糖料作物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问题。

    ①-④代表的作物分别是(     )

    A、甜菜、花生、甘蔗、油菜 B、甜菜、油菜、花生、甘蔗 C、甜菜、花生、油菜、甘蔗 D、甘蔗、油菜、花生、甜菜
  • 40. “我们新疆好地方,天山南北好牧场,…戈壁沙滩变良田,积雪灌农庄。”“天山南北好牧场”,该牧场的优良畜种是(   )
    A、三河马 B、细毛羊 C、牦牛 D、三河牛
  • 41. 小明说他们家每天早餐吃馒头、包子和稀饭等,中餐和晚餐以面食为主,他们可能住在(   )
    A、台湾省 B、广东省 C、浙江省 D、黑龙江省
  • 42. 下列关于我国人口、民族描述错误的是( )

    A、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B、我国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 C、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东南、东北地区 D、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 43. 从“物以稀为贵”的角度看,下列地区淡水鱼价格最低的是(  )
    A、青藏地区 B、黄河流域 C、新疆地区 D、长江中下游地区
  • 44. 《晏子使楚》故事中: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产生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土壤 B、气候 C、水源 D、地形
  • 45. “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反映了(    )
    A、降水与农业 B、降水与生活 C、降水与工业 D、降水与交通
  • 46. 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发展农业生产最主要的限制条件是(    )

    A、土地资源不足 B、化肥农药不足 C、劳动力不足 D、水资源不足

二、解答题

  • 47. 读“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和中国的径流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表示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 ②表示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 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非季风区)的平原及低缓的丘陵地区。
    (2)、土地后备资源中,最重要的是后备土地资源。
    (3)、我国从保障粮食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出发,提出了坚守的目标,可采取“”的措施。
    (4)、我国水资源最贫乏的地区是华北地区和地区。
    (5)、以下地形区中位于多水带的是_______

     

    A、塔里木盆地 B、东北平原 C、内蒙古高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6)、从干湿情况看,草地主要分布在中西部的地区。
  • 48.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长江和黄河均发源于我国的高原,自西向东注入海洋,说明我国的地势特征是
    (2)、长江和黄河丰富的水能资源都集中在游,在长江我国建有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是工程,黄河中游流经高原,使其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下游成为“”。
    (3)、长江最大的支流是
    (4)、长江宜宾以下航运便利,被誉为“”。
    (5)、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道是
  • 49. 我国东部是以种植业为主的农区,西部是以畜牧业为主的牧区.西部牧区主要分布于非季风区,主要是利用天然牧草放养马、牛、羊、骆驼、牦牛等牲畜。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曲线是我国农耕区和畜牧区的界线,此线大致沿 毫米等降水量线。
    (2)、图中A处北部是我国七大农业主产区中的主产区,B处是河,C处是我国四大牧区中的牧区,D处是我国三大林区中的林区。
    (3)、从图中可以看出,东北平原种植的糖料作物是 , 南部沿海种植的糖料作物是
    (4)、我国东部种植业区的人口分布特点为。(填稠密或稀疏)
    (5)、目前我国农业主要面临的问题是(______)
    A、科学技术落后 B、劳动力短缺   C、自然环境差异大 D、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粮食生产不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