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0-03-19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中国古典园林兴起于秦汉,繁荣于唐宋,全盛于明清,是一种独具中国特色的建筑形式,叶圣陶先生在《苏州园林》一文中以“拙政园”为例详细地介绍了苏州园林的特征。 B、词是一种韵文形式,由五言诗、七言诗和民间歌谣发展而成,起于隋唐,盛于宋代,又叫作长短句,李清照的《渔家傲》、欧阳修的《采桑子》等就属于词。 C、司马迁是西汉历史学家,他撰写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共三千年的史事,《周亚夫军细柳》就是选自《史记》 D、“月”是古诗文中常见的意象,其意蕴丰富,如北宋诗人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中以“积水空明”的月色既表达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又表达自我排遣的悠闲与旷达。
二、基础知识综合
-
2.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步履铿锵,气冲斗牛;铁流滚滚,_____________(zhèn)耳欲聋;“东风”浩荡 , 锐不可当;银翼咆哮 , 气吞山河……一个个方阵傲然“走”过天安门,“声驱千骑疾,气卷万山来”,顿时,全世界在它面前都_________(àn)然失色。大阅兵现场,观众时而屏息敛声,翘首而望,时而欢腾起跃,心潮澎湃:壮丽七十载,中国人民用苦难淬炼意志,用不屈冲破禁__________(gù),用坚韧书写传奇,用奋斗镌刻荣光,用改革铸就腾飞。
(1)、根据拼音,在词语空缺处填写汉字。①(zhèn)耳欲聋
②(an)然失色
③禁(gù)
(2)、给语段中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①哮(xiāo xiào)
②屏(pìng bǐng)
③镌(juān juàn)
(3)、下列对语段中画横线的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气冲斗牛”在语段中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 B、“浩荡”在语段中指风势大的意思。 C、锐不可当:指气势凶猛,不可阻挡。 D、淬炼:指反复经受考验,磨练或锤炼。三、情景默写
-
3. 古诗文名句填空。
古诗文中对偶手法的运用,使诗句既富有音律美,又富有意蕴。《与朱元思书》中“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 ”绘声绘色地描写山林美景,组成了一部奇妙的大自然交响曲,令人神往;晏殊《烷溪沙》中“无可奈何花落去,”声韵和谐地唱叹花落春逝,蕴含着惋惜与欣慰交织的生活哲理,含蓄深婉;王维《使至塞上》中“ , ”别出心裁地勾勒大漠黄昏景象,构成一幅广袤旷廓而又雄奇壮丽的塞外图,诗中有画;杜甫《春望》中“ , ”移情于物抒写花鸟同悲,表达了无尽的亡国之愁、离别之恨,忧国忧民。
四、名著阅读
-
4. 阅读《红星照耀中国》中“别了,红色中国”的片段,回答后面问题。
然后我转身趟过溪流,向他们挥手告别,很快骑上马跟着我的小旅队走了。我当时心里想,也许我是看到他们活着的最后一个外国人了,我心里感到很难过。我觉得我不是在回家,而是在离家。
片段中的“我”就是《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的作者是国的(填写人名)。请结合整本书阅读,简要分析作为外国记者的作者“我觉得我不是在回家,而是在离家”的原因:.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材料一)
《昆虫记》的片段:
一只蜜蜂过来喝蜜了。时机来了,蟹蛛猛扑上去,用毒钩抓住这冒失鬼的翅尖,而长长的爪子则笨拙地将其勒住。几秒钟过去了,蜜蜂尽力反抗,可是攻击者在它的背上,它的针刺不到。这样的肉搏不能持续很久,否则蜜蜂会逃脱。于是,蟹蛛松开了蜜蜂的翅膀,迅猛而准确地咬住它的颈部。毒钩一旦刺入,战斗也就结束了,死亡随之而来。蜜蜂就像是被雷突然击中一样。它原来还在猛烈地扑腾,可现在只剩下跗骨还在微微颤抖,这是最后的抽搐,接着它便不动了。
(材料二)
名家对《昆虫记》的点评:
①这个大科学家像哲学家一般地想,美术家一般地看,文学家一般地感受和书写。——罗斯丹
②法布尔是掌握田野无数小虫子秘密的语言大师。——罗曼·罗兰
请结合(材料一)所选片段的内容和语言特点,谈谈你更赞同(材料二)中哪一位名人的评价,并说明理由。
五、现代文阅读
-
6.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潇洒走一回
耿艳菊
①早晨的公园,明媚清新。红砖道上,稀稀疏疏有一些遛弯的人。一位老者走在我的前面,白衣白裤,清瘦、精神、步态矫健,颇有道骨仙风的模样。他的右手腕上戴着个小巧的录音机,正放着歌曲:“天地悠悠,过客匆匆,潮起又潮落,恩恩怨怨,生死白头,几人能看透……”是叶倩文的《潇洒走一回》,很老很熟悉的歌。看着老者清瘦、潇洒的背影,我突然想起郑老师,想他如今也应依旧这般洒脱吧。十几年前,我们小镇中学里郑老师,便最喜欢唱这首歌。
②郑老师那时四十多岁,从市里的重点中学调到我们这个偏僻的小镇。传言说郑老师脾气又坏又执拗,才被下调。可是,我们见到的郑老师却没有失意人的落寞和惆怅,而是笑呵呵地哼着歌,意气风发。
③郑老师被安排教语文,又担任班主任,新来乍到,很是忙碌。学校开设了音乐课,却没有音乐老师,音乐课总被其他科老师占去,要我们做习题。不久,郑老师就自告奋勇,向学校毛遂自荐,又做起我们的音乐老师。
④郑老师教我们的第一首歌就是《潇洒走一回》。后来这首歌简直成了郑老师的代言,只要学校举办活动,让表演才艺,他就会潇洒地唱一回。
⑤郑老师不仅喜欢唱歌,还喜欢看书,写写画画,一手毛笔字写得更是行云流水。学校当时把大门口旁边的那一排平房给他分了两间,一间厨房,一间卧室,其实已经很宽裕了。可他的一车书放哪里呢?郑老师发愁,那是他的心肝宝贝呀。他转来转去,忽然灵机一动,有了主意。卧室在那排平房的最边上,他买来红砖青瓦水泥等材料,借卧室外面的那面墙自搭自建了一个八九平方米的小书房。
⑥起初,很多人看不上郑老师的这种讲究,还嘲笑了他一阵。郑老师依旧保持着他笑眯眯的风度,对谁都是一团和气。郑老师在他的小书房周围种了好几种植物,爬山虎、蔷薇、扁豆、红梅……春天,蔷薇花幽香静谧;夏天,爬山虎青碧葱郁,爬满了书房的墙壁房顶,书房成了最清凉养眼的地方;秋天,扁豆也爬上了墙,紫色的扁豆花在秋风里恣意悠闲;冬日里,梅花绽放,映着门前大雪,清美绝伦。
⑦郑老师的小书房成了校园里最别致的一道风景,而书房里也别有洞天。郑老师最崇拜他的本家郑板桥,洁白的墙壁上到处贴着郑老师自己写的郑板桥的对联诗词,如“难得糊涂,吃亏是福”。还有他临摹的墨竹图和题诗:“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
⑧郑板桥的很多故事都是郑老师讲给我们听的。有一回,班里两个男生因前后桌空隙问题动手打了起来。郑老师没有问原因,也没有批评他们,只淡淡一笑,在黑板上写了一首诗:“千里捎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然后讲起郑板桥做官时,他的弟弟为了盖房子与邻居争地,彼此互不退让,各自向前抢修围墙,以致阻断道路。弟弟修书给他,希望他帮忙打赢官司。郑板桥回信时便做了这一首诗。而邻居知悉此诗后,非常感动,双方遂各自退让三尺。
⑨真正让很多人对郑老师刮目相看的是那次教师评优。郑老师为了让年轻的小赵老师评上优秀,竟放弃了竞争。有人笑他傻,郑老师不多做解释,只是按他一向的作风和气地淡淡一笑,说,小赵年轻,又这么优秀,本该有更好的发展空间。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小赵老师家在城里,孩子又年幼,来回跑着很是辛苦。如果评上优秀,他有可能调到城里,一家人就可以团聚了。这全是郑老师的一片厚朴善意。
⑩后来,我们离开小镇,到外面读书,又踏入社会,同学们偶尔相聚,谈起过去,总要提到郑老师。他的为人风度和人生态度,在岁月里像一颗颗明珠,散发着温暖明亮的光芒。一辈子那么短,何不潇潇洒洒,抖落满身的风尘仆仆,细赏这人间万象、日月升沉呢?
(《羊城晚报》) 2019年09月29日第9版)
(1)、文章回忆了郑老师的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2)、第①段中,为什么详细描写一位老者?请做简要分析。(3)、阅读下面的文字,结合文章内容按括号里的要求作答。①春天,蔷薇花幽香静谧;夏天,爬山虎青碧葱郁,爬满了书房的墙壁房顶,书房成了最清凉养眼的地方;秋天,扁豆也爬上了墙,紫色的扁豆花在秋风里态意悠闲;冬日里,梅花绽放,映着门前大雪,清美绝伦。(分析这段环境描写的特点)
②有人笑他傻,郑老师不多做解释,只是按他一向的作风和气地淡淡一笑 , 说,小赵年轻,又这么优秀,本该有更好的发展空间。(赏析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4)、在回忆性散文中,结尾部分往往会用象征手法来集中表达情感,试比较下面两句话并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象征手法在回忆性散文中的效果。①他的为人风度和人生态度,在岁月里像一颗颗明珠,散发着温暖明亮的光芒。
②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背影》)
7.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人造肉”将被端上餐桌,你吃还是不吃?
人类发明“人造肉”,实属迫不得已的创举。根据科学家的研究统计,若按照人类的需求来计算,全球需要每年宰杀700亿只动物,而饲养这些动物需要占用全球大约70%的农业用地,耗费全球约60%的谷物资源。除了耗费地球资源之外,禽畜养殖还对环境造成极大压力。相关报告显示,若按照现阶段的趋势发展,到2030年,禽畜养殖产业排放的CO2气体将占据全球排放温室气体量的一半,这将对地球的生态平衡也造成极大负担。
“人造肉”有望缓解这些问题。人造肉采用的是细胞体外培养技术,科学家从生物体内取出组织或是细胞,将其放置于模拟的体内生理环境中,在无菌、适当温度和一定的营养条件下,使其生存和生产,最终制造出“人造肉”。
“人造肉”相比普通的肉类,其形态不是常见的完整块状,而是呈肉糜状,因此其作为食物的烹饪形式多为肉饼、肉丸、肉条等。除此之外,其色泽、口味也比正常的肉类要淡很多。
由于“人造肉”为人工培育,其营养成分比普通的肉类更为可控。在培育的过程中,人们可以通过控制加入脂肪细胞的多少来调节成品肉中的脂肪含量,从而培育出更适宜人类各种需求的肉质。
“人造肉”的产量比普通养殖高,甚至高出普通养殖业39倍。据波斯特教授介绍,理想情况下,通过“人造肉”技术,仅通过1小块牛肉组织就可培育出10000公斤“人造”牛肉。按照每头牛的净宰率在45-50%来估算,一头估重为500公斤的肉牛,其净肉的重量最多仅为250公斤,即要达到“人造肉”技术所达到的产量,至少需要40头肉牛!
不过,人造肉的成本仍然很高,在2013年,在实验室培育1磅(约0.45公斤)牛肉需要120万美元(约人民币845万元)。但得益于技术的高速发展,如今成本已大幅下降,最新数据表明,在美国市面上已推出的“人造牛肉饼”定价为每磅12美元一16美元(每斤约合人民币84元一112元),可是这个价格仍比普通牛肉贵得多。
由于“人造肉”市场发展刚刚兴起,这种肉类属于新型肉类,有关监管部门时于其属性的划分尚不明确,现有的监管法规范围也不适用于人造肉。
11月16日,美国农业部和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正式建立了实验室制造的肉制品商业化监管框架,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或许不久后在中国市面上就能买到这种人造肉。
(1)、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缓解禽畜养殖对地球资源的大量耗费和对环境造成的极大压力问题,发展“人造肉”不失为一种不错的选择。 B、由于“人造肉”的营养成分比普通的肉类更为可控,因此“人造肉”比普通肉类更富有营养价值。 C、“人造肉”的产量甚至比普通养殖业高出39倍,“人造肉”的利润如此之高,其发展前景让人感到乐观。 D、虽然“人造肉”的形态呈肉糜状,但因为它是由从生物体内取出的组织或是细胞培养而成的,因此其味道与普通肉类是完全一样的。(2)、阅读全文,概括“人造肉”与普通肉类的区别。(3)、联系全文,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探究“人造肉”能成为未来肉类市场上肉质来源的一大趋势的原因。(链接材料)
11月 12日,据外媒报道,汉堡王开卖人造肉汉堡在美国试点成功后,汉堡王即将在欧洲2500多家门店推出植物肉汉堡——叛逆皇堡。
在上海第二届进博会期间,Impossible Foods也首次亮相中国大陆,除了植物肉汉堡,这家公司还带来了以植物肉为主要原料的狮子头和烧卖。
“人造肉”显然已成为未来肉类市场上肉质来源的一大趋势。很多人依然相信,技术进步以及批量生产等因素,最终还是会成就“人造肉”。
六、对比阅读
-
8.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甲)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乙)
孟子见梁襄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然①问曰:‘天下恶②乎定?’吾对曰:‘定于一③。’‘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孰能与④之?’对曰:‘天下莫不与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⑤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⑥ , 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⑦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选自《孟子·梁惠王上》)
注释:①卒然:通“猝”,突然。②恶(wū)乎:怎样,如何。③一:统一④与:此处为归顺,随从之意.⑤悖(bò)然:此处形容禾苗蓬勃生长的样子,⑥人牧:管理民众的人,即统治者.⑦由:通“犹”。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①委而去之
②亲戚畔之
③语人曰
④就之而不见所畏焉
(2)、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停顿处用“/”线划开(限断2处)。天 油 然 作 云 沛 然 下 雨 则 苗 悖 然 兴 之 矣
(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①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②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
(4)、甲、乙两文表现了孟子怎样的政治主张?请结合两段文字内容分别做简要分析。七、诗歌鉴赏
-
9.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相见欢
宋·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①悲风吹泪过扬州②。
注释:①倩:请人代自己做。②扬州:当时为南宋杭击金兵的前线。
(1)、词中一个“”字,概括了国土沦丧的现实;“簪缨”一词运用借代手法,代指。(2)、“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借物抒情,读来催人泪下,请简要赏析。八、综合性学习
-
10. 综合性学习
2019年11月12日是白求恩逝世80周年纪念日,为赞颂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班级开展以“感恩白求恩”为主题的纪念活动,请你为活动设计一段150字左右的开场白。
九、作文
-
11.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当你不小心妨碍到别人时,一句真诚的“对不起”,就会化干戈为玉帛;当你不明就里误解朋友时,一句真挚的“对不起”,就会化解心结与朋友情好日密;当你由于自己的不懂事顶撞了父母后,一句真心的“对不起”,就会获得父母加倍的爱。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是一种担当,是一种尊重,更是一种爱。
这段话唤起了你的什么回忆?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
请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文章。可以记叙故事,可抒发情感,可以发表见解。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②不得套作,抄袭;③文中不得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真实人名、校名、地名等。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