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 第二节 细胞 同步训练
试卷更新日期:2017-08-24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我们要换用不同倍数的物镜,需要转动( )A、遮光器 B、转换器 C、粗准焦螺旋 D、细准焦螺旋2. 要使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最大,小琳应选用显微镜镜头组合是图中的( )A、甲和丙 B、乙和丁 C、甲和丁 D、乙和丙3. 要除去目镜上的灰尘,应用下列哪种物品擦拭目镜( )A、纱布 B、绒布 C、擦镜纸 D、手绢4. 关于显微镜使用及玻片标本制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要通过显微镜观察到叶片的表皮、叶肉和叶脉,则我们使用的标本类型为切片 B、下降镜筒时,眼睛应从侧面注视目镜 C、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应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D、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小,视野中看到细胞数目越少5. 某物体在显微镜下被放大了50倍,则使用的镜头组合应该是( )A、物镜10×,目镜5× B、物镜40×,目镜10× C、物镜25×,目镜25× D、以上三组都有可能6. 在使用显微镜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外界光线较弱时,用平面镜反光 B、在调节镜筒使它下降时,眼睛注视着目镜 C、使用完毕后,应用纱布擦拭干净显微镜外表 D、观察时要闭上左眼,用右眼注视目镜7. 草履虫是一种身体很小,只由一个细胞构成的圆筒形的单细胞动物,草履虫雌雄同体,用肉眼很难观察到它的结构.张鹏同学想要观察草履虫的生长过程,下列仪器可以帮助他的是( )A、显微镜 B、近视镜 C、放大镜 D、以上三种都可以8. 使用显微镜对光时,下列那些结构应在一条直线上?( )A、目镜 物镜 通光孔 反光镜 B、目镜 镜筒 通光孔 反光镜 C、目镜 镜筒 物镜 通光孔 D、目镜 物镜 转换器 反光镜9. 在显微镜的操作中,下列操作与结果不相符的是( )A、转动转换器﹣﹣更换目镜 B、转动反光镜﹣﹣调节视野亮度 C、转动粗准焦螺旋﹣﹣较大幅度升降镜筒 D、想左上角移动标本﹣﹣物像向右下角移动10. 欲将图(一)的影像「
」由右上角移到视野中央,则应将玻片向哪一方移动( )
A、向右上角 B、向左下角 C、向右下角 D、向左上角11. 使用显微镜时,对光完成的标志是看到一个( )A、黑暗的圆形视野 B、明亮的圆形视野 C、明亮的半圆形视野 D、黑暗的半圆形视野12. 用显微镜观察细小物体时,物体若被放大400倍,这里“被放大400倍”是指细小物体的( )A、体积 B、长度或宽度 C、表面积 D、像的面积13. 下列显微镜操作,正确的是( )A、对光 B、
取镜 C、
观察 D、
降镜筒
14. 在用低倍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时,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如图所示.你认为( )同学的观察效果最好.A、甲 B、
乙 C、
丙 D、
丁
15. 下表是四位同学在进行显微镜观察西红柿果肉实验中所使用的镜头组合,你认为哪位同学所看到的细胞数量最少?( )小丁
小黄
晓东
李林
目镜
5ⅹ
10ⅹ
15ⅹ
5ⅹ
物镜
10ⅹ
40ⅹ
10ⅹ
40ⅹ
A、小丁 B、小黄 C、晓东 D、李林二、探究题
-
16.
如图是两类细胞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表示 细胞,图乙表示 细胞。你判断的依据是 。(2)、写出它们的结构及对应的功能:[1]细胞膜: ;
[2]细胞质: ;
[3]细胞核: 。
(3)、西瓜和葡萄的汁水存在于[4] 中。(4)、光合作用发生在[5] 中。(5)、植物细胞一般呈立方体或多面体的形状,是因为它具有[6] ,其主要成分是。
17. 小明同学在制作和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玻片标本”的实验时进行了如下操作:①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②用凉开水漱口后,用消毒牙签的一端在口腔内侧壁轻轻刮几下;
③将牙签上附着的碎屑涂在水滴中,并用镊子分散;
④盖上盖玻片;
⑤用稀碘液染色;
⑥用低倍镜观察。
请你根据小明的操作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的操作过程中有一处明显错误,请你指出来并更正:错误:;更正:。
(2)、过程②中,取材料之前,要先用凉开水漱口,你能说出这是为什么吗?。(3)、请你写出过程④盖盖玻片的方法:三、填空题
-
18. 显微镜遮光器上大小不等的圆孔叫 .19. 显微镜的反光镜有两面,光线强时用 , 光线弱时用 .20. 将写有“P”字的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看到的象是 .21. 有一台显微镜,目镜有10×,5×,物镜有10×,40×,那么这台显微镜的最小放大倍数和最大放大倍数分别是 .22. 使用显微镜对光时,应使目镜、镜筒、、通光孔、在一条直线上.23. 使用同一架显微镜观察同一玻片标本的同一部位时,600倍视野比200倍视野看到的细胞个体(填“大”或“小”),细胞数量(填“多”或“小”).若要把显微镜视野左下方的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应将玻片往方移动.
四、解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