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17-08-24 类型:中考真卷
一、积累与运用
-
1. 用正楷或行楷将下面文字抄写在横线上中,要求:正确、美观、流利。
德行如宝石,朴素最美;其于人也,则有德者但须形体悦目,不必面貌俊美,与其貌美,不若气度恢宏。﹣﹣培根《谈美》
2.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庖代(páo) 腆着(tiǎn) 抽噎(yī) 断壁残垣(yuán) B、土砾(lì) 堕落(zhuì) 倒坍(tān) 一抔黄土(póu) C、挑剔(tī) 戏谑(xüè) 锃亮(zèng) 秩序井然(zhì) D、沉湎(miǎn) 蜕化(tuì) 闷热(mēn) 君子好逑(hǎo)3.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恻隐 帐蓬 造型 不知所措 B、骊歌 辩解 璀璨 来势汹汹 C、帷幕 笨拙 归咎 周到如砥 D、慰藉 安祥 焦躁 再接再励4.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2014年6月2日,一场创意音乐分享会亮相湖北省博物馆,编钟古乐和西洋乐首次混搭合奏,振聋发聩 , 令不少观众大呼过瘾。 B、当人们还在津津乐道“余额宝”给传统银行业带来的冲击时,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开拓者们已经敏锐地察觉到新一轮机会的来临。 C、城市是农民工的谋生之地,也应该是他们的幸福家园.要让他们真正在城市安居乐业 , 在同意片蓝天下幸福生活,关键是破除制度藩篱,解决“身份”背后的社会管理和基本公共服务问题。 D、任何一个国家在安全面前都难以独善其身 . 只有通过对话与合作,亚洲各国才能共同应对挑战,共维稳定,共享安全。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近两年来,随着“微博”这一交流方式的发展和兴起,全球越来越多的政府机构人员纷纷开通微博,及时公布信息,以提升政府在民众中的形象。 B、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系列举措以来,从中央到地方,从党政机关到社会公众都积极响应号召,一时间,厉行节约深入人心,资源集约利用蔚然成风,良好的社会风尚正在形成。 C、彻底改善大气污染,既是一个长期艰苦的,也是时不我待的工程.既要打攻坚战,又要打持久战。 D、一年一度的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搭建了世界华人的谒祖圣地、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随州城市的文化名片、对外开放的交流平台。6. 系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可以想象,类似谷歌眼镜这样的全媒体比现在已有的信息媒介更吸引注意力.但关键问题也没有解决:谁需要信息?需要什么样的内容?由什么样的人提供? B、加西亚•马尔克斯(1927年3月6日﹣2014年4月17日)将现实主义和幻想结合起来,创造了一部风云变幻的哥伦比亚和整个南美大陆的神话般的历史。 C、“歼﹣15”飞机是我国第一代多用途舰载战斗机,具有作战半径大,机动性能好,载弹量多等特点;该机装载两台大功率发动机,被誉为凶猛强悍的空中飞鲨。 D、“嗯,你不用管我,我相信你.”妈妈走到地图面前,眯着眼睛看,一只手搂在比她高一个半头的靖靖的肩上,我们家靖靖想考哪里啊?指给妈妈看看。”7. 下列作家、作品等文学常识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A、司马光﹣北宋﹣《资治通鉴》﹣纪传体通史 B、余光中﹣台湾诗人﹣《多愁》﹣新诗 C、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小说﹣若瑟夫 D、魏明伦﹣《变脸》﹣川剧﹣水上漂8. 名著阅读(1)、《安徒生童话》里有不少与公主有关的故事。请写出下面两段文字所属的篇目。①“噢,睡得糟透了!”她(公主)说,“我简直通宵没有合过眼。只有天知道床上到底有什么,但是我躺在一样硬邦邦的东西上面,弄得我浑身青一块紫一块的。真可怕。”
②她(公主)美丽的头发披散在肩头上,脸颊苍白可怕,双唇无声地翕动,而她的手指仍旧在织着绿色的麻。甚至在去死的路上她也不放弃她的工作。十件男袍在她的脚下,她正在拼命织第十一件。
(2)、安徒生童话魅力无穷,“可以让人从小读到老”。请你以《小伊达的花》为例,选取感受最深的一个方面谈谈体会。9. 结合语境,补写两个句子,使之与前后句子构成排比句。三月,你一定要来大洪山。细雨过后的大洪山就像刚刚梳洗罢的少女,灵秀而妩媚。青山是她蹙起韵眉毛, , , 桃花是她腮边的嫣红……
10.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如果它早已变成漂亮的小湖,奇丽的深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它却终于把粗壮的双臂伸向光明的天顶,把伟岸的成材无私奉献给人们,得到了自己期待已久的荣光。
①它懂得阳光虽然嫌弃它,时间却是公平的
②尽管阳光一千次对它背过脸去
③也许早就免除了这“地下”的一切艰辛
④它在黑暗中苦苦挣扎向上,爱生命竟爱得那样热烈真挚
⑤但是它不愿意
⑥为此它宁可付出几万年的代价。
A、⑤⑥③①②④ B、⑤①⑥③④② C、③⑤①⑥④② D、③⑤⑥①②④11. 古诗词名句默写(1)、 , 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2)、 , 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3)、晴空一鹤排云上,。(刘禹锡《秋词》)(4)、报君黄金台上意,。(李贺《雁门太守行》)(5)、 , 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6)、 , 风多杂鼓声。(杨炯《从军行》)(7)、不畏浮云遮望眼,。(王安石《登飞来峰》)(8)、?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美示侄孙湘》)二、阅读理解
-
1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江夏送倩公归汉东序
李白
昔谢安四十,卧白云于东山;桓公累征,为苍生而一起。常与支公游赏,贵而不移。大人君子,神冥契合,正可乃尔。仆与倩公一面,不忝古人。言归汉东,使我心痗。夫汉东之国,圣人所出,神农之后,季梁为大贤。尔来寂寂,无一物可纪。有唐中兴,始生紫阳先生。先生六十而隐化,若继迹而起者,惟倩公焉。蓄壮志而未就,期老成于他日。且能倾产重诺,好贤攻文。即惠休上人与江、鲍往复,各一时也。仆平生述作,罄其草而授之。思亲遂行,流涕惜别。今圣朝已舍季布,当征贾生。开颜洗目,一见白日。冀相视而笑于新松之山耶?作小诗绝句,以写别意。
【注释】①江夏:今武昌一带。倩公:随州名僧贞倩。汉东:今随州。此序中李白高度赞美古代圣贤谢安与名僧支循(支公)的交游,又极力称颂鲍照、江淹与名僧惠休的交往,以衬托自己与倩公交游的非同寻常。②起:(谢安)应(桓公)征召出山。③忝:辱没。④痗:忧伤。⑤紫阳先生:云游随州的道教大师紫阳道人。⑥隐化:委婉语,指死。
(1)、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仆与倩公一面愚以为宫中之事(《出师表》) B、季梁为大贤贤能为之用(《隆中对》) C、始生紫阳先生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 D、以写别意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蓄壮志而未就,期老成于他日。
(3)、下列各句中,全都表现李白与情公深厚情谊的一项是( )①仆与倩公一面,不忝古人。②言归汉东,使我心痗。③若继迹而起者,惟倩公焉。
④且能倾产重诺,好贤攻文。⑤仆平生述作,罄其草而授之。⑥思亲遂行,流涕惜别。
⑦作小诗绝句,以写别意。
A、①②③⑥ B、②④⑤⑦ C、②⑤⑥⑦ D、③④⑤⑥13.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下列各题。江夏送倩公归汉东
李白
彼美汉东国,川藏明月①辉。
宁知②丧乱后,更有一珠归。
【注释】①明月:传说中的“随侯明珠”,与“和氏璧”齐名。②宁知:谁也没有想到。③丧乱:安史之乱。
(1)、简要赏析“更有一珠归”中“珠”字的妙处。(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浪漫去哪儿了
﹣﹣聚焦转型期社会的“过度现实”
刘维涛
①中国人不懂浪漫,似乎已是被坐实的事情。打开搜索,输入“中国人+浪漫”,结果大多是“中国人天生不浪漫”“中国人为什么不浪漫”……
②中国人之所以给人“不浪漫”的印象,愿因大概有以下几点:首先是文化性格,一个民旅的文化性格只能从大概上说,身体里流淌着儒家文化血脉的中国人,含蓄内敛不张扬,讲究“发乎情止乎礼”。如果进一步,把“浪漫”理解为一种生活态度或生活方式,那么说中国人不浪漫,更直接的原因,是我们现实生活的样子。当“压力山大”成为网络流行词,折射出的是一种普遍社会心态。不只是“80后”“90后”年轻人,整个国家都处在负重爬坡的状态,经济转型升级、社会转型发展,接踵而至的变化让不确定性和不安全感成为普遍情绪。因此,尽管物质生活已大大改善,生活方式却并未有太大的改观。很多人还只是延续以前的习惯﹣﹣“过日子”。如果为我们的生活找些关键词,“忙”“急”“快”“躁”之类的词入选的几率应该很高。“急匆匆地生活,来不及感受”,这些词背后的生活态度,恰恰是浪漫的死敌。
③在后现代主义者的视野中,秉持现代生活方式的人是一群不懂浪漫为何物的“可怜虫”:他们对生存事实深度屈服,对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过度迷恋,对征服自然有着痴迷的兴趣,以为掌握着生活的真理,却总是视缺乏创意,人云亦云的生活为常态……
④当下中国,这样的生活方式,不乏市场。现代化进程中,我们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不少国人有“补课”意识和“赶超”意识。于是,尽管我们是发展中国家,但对奢侈品的消费热情却令发达国家望尘莫及,甚至有奢侈品品牌分析报告称:“中国人天生就是奢侈品的受众”。“土豪”一词,应运而生。
⑤与此相映照,是人们对精神追求的忽视。畸低的国民阅读率徘徊不前,便是最好的证明。在这样的叙述中,我们看到的是人被物化的隐忧。要重拾浪漫,必频超越现在的生活方式,找回自我。
⑥途径无非两种,一是赓续传统,一是开拓新路。
⑦中国人真的不浪漫吗?尽管“浪漫”一词基本是外来语,实际上,“浪漫”作为一个固定的词语搭配,早已被中国古代的文人使用过,苏东坡有诗云:“年来转觉此生浮,又作三吴浪漫游。”只是在古人那里,词义略有不同,更强调与自然相亲和心灵的自由。
⑧事实上,不管是文人还是民间,中国人的古典生活中都充满着浪漫情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天人合一的朴素信仰,让中国人的生活充满惊奇与灵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万物皆有生命,组成一个顾盼神飞的有机世界,精神故乡与现实故乡合二为一,人们真正“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⑨开拓新路,则必须引入诗性与创意,来对抗功利和平庸。因此,对年轻人中流行的“小清新”“小确幸”不妨以宽容的心态待之,毕竟是他们反抗物质主义、冲破整齐划一,追求更有意义生活的一种姿态,尽管他们仍然缺少一种更为广大的情怀。
⑩有一种看似非常“理性”的人,这种人在甘地那里被描述为:心肠刚硬、想象力匮乏、同情心萎缩,受过良好的理性教育,“就像用模子刻出来的一样,他们具有显微镜般精细的特点,然而一遇到大事就变得呆若木鸡……”
⑪有学者犀利地指出:“这种毫无灵性,感性匮乏的‘两脚书橱’,注定与浪漫无缘。”
(选自2014年5月8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先提出问题,再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思路清晰,结构严谨。 B、当下中国人不浪漫的根本原因是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 C、“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也可放在第⑧段作论据。 D、⑨﹣⑪段,作者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1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解元”漫谈
高玉林
①当谈起中国的科举制度,不少人会把“解jiè元”错读成“解xiè元”。
②元:第一。解元:封建时代称地方(明、清指省一级)科举考试第一名。唐、宋科举制度规定,参加全国性科举考试(礼部试)的人必须经地方考试选送,这种地方考试称“解试”,解试第一名就稚解元,由所在州郡发遣解(jiè)送至京参加礼部会试,称“发解”。这里,“解”取“发遣解送”之义,当然要读成ji了。明代的唐寅就是因为考中乡试第一名,而被人称作“唐解元”。
③宋元以后,解元逐渐演变为对读书人的尊称或通称。如元•王实甫《西厢记•惊艳》:“(张珙唱词)分明打个照面,疯魔了张解元。”再如“董解元”。董是金代戏曲作家,生卒年月、字号、籍贯均不详,因其为读书人,故人称董解元。他根据唐代元稹的《莺莺传》创作了长篇讲唱文学《西厢记诸官调》,为元杂剧《西厢记》所本,世称《董西厢》。
④《幼学琼林》中提到了“解元”:“中状元,曰独占鳘头;中解元,曰名魁虎榜。”与此相关的,说说“五魁首”。明代科举分五经试士,每经所取第一名谓之经魁。乡试中每科前五名必须分别是某一经的经魁,故称五经魁。其后五经试士制虽废,但习惯上仍称乡试所取前五名为五经魁。也叫“五经魁首”,亦省称“五魁”。现在人们饮酒划拳时喊的“五魁首”就源于此。
⑤历史上,我国江苏无锡曾有过“一榜九进士,六科三解元”的盛事。所谓“六科三解元”,是指明代隆庆四年和万历元年、四年、七年、十年、十三年中,无锡吴汝伦、顾完成、周继昌在乡试中连获第一名,彰显出无锡文风之盛。
⑥京剧中有一出《苏三起解》,非常有名。这里的“起解”指犯人被押送上路,“解”同样读jiè。
⑦我在报纸上看过这样一篇文章,或许能够帮助我们记住“解元”的读音。
⑧相传明代解缙参加乡试考了第一名,称解元,闻名远近。一次他游山口渴,向一位老者讨茶喝。老者问他身份,解缙直报自己是“解解元”。老者想挫挫解缙的锐气,说他出一个对子,解缙对得上方能喝茶,因以出句:一碗清茶,解解解元之渴。此句古今称绝,难在联中三个“解”字。三个“解”字字同义异,三字三用,应对颇难。后来解缙知道老者姓乐,曾在朝廷乐府为官,后隐居山林,抚琴乐山乐水,便灵机一动对出下联:七弦妙曲,乐乐乐府之音。对句三“乐”对三“解”,词性、功用分别对应,对仗工整,即景应对,切人切事切情。
⑨在上文中,三个“解”字与三个“乐”字的正确读音为:解(jiè)解(xiè)解(jiè)元之渴。第一个“解”是“消除”的意思;第二个“解”是姓氏;第三个“解”与“元”台起来表示乡试第一名﹣﹣“解元”。
⑩乐(lè)乐(yuè)乐(yuè)府之音。第一个“乐”是“快乐”的意思;第二个“乐”是姓氏;第三个“乐”与“府”合起来表示汉代封建王朝建立的管理音乐的一个宫廷官署﹣﹣“乐府”。
(选自2014年5月14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下列有关“解元”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解元”的“解”与《苏三起解》的“解”读音相同。 B、明代唐寅因参加省级科举考试取得第一名而被人称作“唐解元”。 C、宋元以后,未参加科举考试或参加科举考试,未取得第一名的读书人也能叫“解元”。 D、“六科三解元”的盛事是说无锡吴汝伦、顾宪成、周继昌在乡中获并列第一名。(2)、旁征博引是本文的一大特色。请简要分析⑦﹣⑩段引用解缙与老者对对子故事的作用。1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北京的爷
倪萍
①上了出租车我就跟师傅说:“前面红绿灯往右拐。”说了三遍,师傅也没应声。
②“师傅,你睡着了?”
③“在昆仑饭店这儿堵一上午了,这车就没动换,我都快睡着了。大街上跑的全是送年货的车。”
④电话响了。
⑤“眼珠子是摆设啊?没看见水池子上有条带鱼……怎么不够?剁五段,我吃两段,儿子一段,头尾你一收拾,焖上一锅大米饭……买什么黄瓜,这几天齁贵的!”
⑥电话挂了。
⑦“师傅,你爱人的电话吧?她也是开车的?”
⑧“全职太太。”
⑨我倒吸了一口气。做得起全职太太的,丈夫都是所谓的成功人士,至少一个人可以养活全家呀!
⑩“那你一个人挣钱挺辛苦吧?一天在车上多久?”
⑪“十二三个钟头吧。”
⑫电话又响了。
⑬“二十八再买……贵也得买,今年多买!那脆黄瓜一咬,满车清香,想困都睡不着了!要是下雪,七八个钟头都到不了,多备上点儿,五斤差不多吧……你愿意吃柿子可以买俩,我不吃,齁酸的……儿子吃黄瓜!”
⑭电话又挂了。
⑮“师傅,你这是要去哪儿啊?七八个小时?”
⑯“内蒙古,丈母娘家。哥们儿年年去,十六年了,一年也没落下。”
⑰“你对丈母娘不错呀!”
⑱“嘿,人家把闺女给咱了,一年就见这么一回,还不麻利儿的!老太太好几个闺女,就我们这么远,咳,老太太就喜欢我们家这位,打从小年老太太就盼,好吃的恨不能给我们留上一年。”
⑲“也挺好,在内蒙古过年比在北京有意思吧?”
⑳“忒有意思了!那大锅里煮一块羊肉就够全家十来口子吃的。”师傅双手松开方向盘比画着。天哪,比挡风玻璃还大,真夸张。
㉑“那才叫吃肉呢!一天三顿酒,早起我丈母娘就把酒烫上了,喝得差不多了在热炕上眯一觉,舒坦!逮空我就在院里点上挂鞭,噼里啪啦一响,热闹啊,旺兴啊!”
㉒“没事我就拉着老太太出去转,一里的路我也开上车,显摆呀!车不咋地,可那是村里独一份!见谁我丈母娘都叫停车,不管去哪几都拉上人家一段,‘坐坐北京的车啊’!”
㉓“有一回我拉上了八个人,跑了五里路都不知人家要上哪儿,反正就是瞎跑呗!”
㉔“那你得打表啊!”我逗师傅。
㉕“这哪是咱北京人干的事儿?得装阔气,北京爷嘛!”
㉖“你丈母娘特为你骄傲吧?”
㉗“不是我丈母娘骄傲,是我媳妇骄傲。嗬,那几天对我那好啊,小眼都眯成一条缝了,扒都扒不开!”
㉘“那在北京她对你不好啊?”
㉙“必须好啊!只要我进了门,她就啥也不干,全伺候我了。别看我在外头是孙子,在家里绝对爷!这不,买个菜都得问我。”
㉚“那你老婆挺幸福的,这么年轻就不工作了,全职太太。”
㉛“行吧。我一天多干俩小时就让她全职了。一女的起早贪黑的上什么班啊,齁累的,还得管孩子学习。这全职太太多好啊,风吹不着,日晒不着的。”
㉜电话又响了。
㉝“就这么点屁事,费多少电话钱,挂了!”师傅语气很霸道。
㉞“对媳妇够横的啊?”
㉟“她没啥事,就是想听听我声儿,黏人!”
㊱我半天无语,一直看着师傅的后脑勺,脑袋里满是胶。黏人,多幸福的一对儿啊!这不也没比那些大企业家们差哪里去吗?不也是一言九鼎的老大吗?这不也是家里藏着个幸福的妻子吗?不就是挣的钱小数点点得不在一个位置上嘛,重要吗?不也是一日三餐吗?不也是过年走亲访友吗?
㊲我快下车了,竟有些恋恋不舍,师傅的幸福很黏人。
㊳师傅提前把计价器抬起来了,我说:“别,还得几百米呢!”
㊴“打印票忒慢,耽误工夫。我这会儿还得上我妈那儿躺会儿。”
㊵“累了吧?”
㊶“不是,这不要上内蒙古过年吗,年前多去几趟我妈那儿,老太太心里不是舒坦点儿嘛!事儿多着呢,下午还得去稻香村买点心。跟你说吧,年年回内蒙古,我这车都跟货车似的,后备厢恨不得都盖不上。”
㊷“都拉什么好货啊?”
㊸“二锅头、粉丝、酱鸡架、烤鸭、排叉……什么都有,这不老太太看着高兴嘛!”
㊹高兴。
(选自2013年12月19日《人民文摘》,略有改动)(1)、师傅是一位怎样的“北京的爷”?请简要概括。(2)、出租车师傅的媳妇很“黏人”,一连给丈夫打了三次电话。请你根据第⒀段文字,拟写她“请示”丈夫的问题。(3)、结合第㊱段划线句子,谈谈你对“幸福”的理解。(4)、试从语言的角度简要分析本文的特点。三、作文
-
17. 请以“爱上语文”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书写规范,卷面整洁。②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