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同步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0-03-12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逐渐推开尘封已久的大门,开启了改革开放的革命性征程,进入到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开启这一“征程”的标志是(    )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B、“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C、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D、中共十四大的召开
  • 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历史性决策的会议是(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五大
  • 3. 有人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了中国经济腾飞的里程碑式的时代,主要是因为它( )
    A、纠正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B、掀起了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C、平反了冤假错案 D、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 4. 我国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过程中经历了不少成功和曲折,下列历史史实按出现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三大改造    ②改革开放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文化大革命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③④② D、①④②③
  • 5.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以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是(    )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恢复邓小平全部职务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 6. 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在(    )
    A、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B、五届人大五次会议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三大
  • 7. 1987年11月12日,美国快餐业巨头肯德基在中国内地的第一家餐厅在北京前门正式开业,这也是第一家进入中国的外国快餐店。这得益于(    )
    A、中国实行改革开放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C、中美关系的正常化 D、世界多极化潮流的大力推动
  • 8.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人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相互激荡、观念创新和实践探索相互促进。这充分显示了(    )
    A、思想引领的强大力量 B、制度保障的强大力量 C、科技创新的强大力量 D、独立自主的强大力量
  • 9.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这里拉开序幕……社会主义在遭受严重挫折之后开始在这里重新焕发生机。”材料中的“这里”是指(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B、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 C、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的建立 D、农村人民公社制度的彻底废除
  • 10. 新中国成立以来,哪次会议是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
    A、中共“八大” B、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九大”
  • 11. 大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博,端正了指导思想,使广大干部和群众从过去盛行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中解放出来,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恢复和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这次大会是(   )
    A、中共七大 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中共八大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 12. 中华民族在近百年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历程中,通过“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实现了国家的独立与富强。“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分别是指(   )
    A、新中国诞生,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B、新中国诞生,三大改造完成 C、抗战胜利,新中国诞生 D、新中国诞生,中共十五大召开
  • 13. 高考的内容有时会反映出政治的方向。1977年的某市高考作文题目是《在抓纲治国的日子里》,但这个“纲”在1978年底被果断停止使用。题目中的“抓纲”是指(   )
    A、以经济建设为纲 B、以阶级斗争为纲 C、以文化建设为纲 D、以思想建设为纲
  • 14. 在新中国历史上,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的会议是(   )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 15. 1978年11月,邓小平曾语重心长地说:“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这一讲话成为开辟新时期道路的宣言。随后召开的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是(    )
    A、中共七大 B、万隆会议 C、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二、非选择题

  • 16. 习近平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019年)。根据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中国的统一,不会损害任何国家的正当利益包括其在台湾的经济利益,只会给各国带来更多发展机遇,只会给亚太地区和世界繁荣稳定注入更多正能量,只会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和平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一一习近平2019年1月2日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中方愿同非方携手努力,以落实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果为契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同落实非洲联盟{(2063年议程》、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以及非洲各国发展战略深入对接,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习近平2019年2月10日致非洲联盟第32届首脑会议的贺电

    材料三:在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要始终从发展的视角看问题,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项目选择、实施、管理的方方面面。我们要致力于加强国际发展合作,为发展中国家营造更多发展机遇和空问,帮助他们摆脱贫困,实现可持续发展。

    ——习近平2019年4月26日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阅读材料一,概括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对世界的正面影响。
    (2)、依据材料二分析,为促进亚非之间的团结与合作,20世纪50年代,周恩来率代表团参加了哪一国际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哪一方针,促进了会议圆满成功。
    (3)、根据材料三分析,在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为解决发展问题,摆脱贫困,召开了哪一次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这次会议开启了什么伟大征程。
    (4)、综合上述材料,你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有什么认识。
  • 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1984年,有国际媒体评论:“中国政府开放了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半个中国,它是三十五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的行动。”从此,我国对外开放呈现出“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开放格局。

    材料二:2018年4月10日,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在海南省博鳌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开放共创繁荣 创新引领未来》的主旨演讲。习近平指出,实践证明,过去40年中国经济发展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的条件下进行。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这是中国基于发展需要作出的战略抉择,也是在以行动推动经济发展造福世界人民。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回答:“过去的40年”指的是从哪一年开始?“中国经济发展”得益于哪一次重要会议的召开?
    (2)、(论述题)根据材料,提取关于中国对外开放的一项信息,结合所学加以说明。
  •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78年5月10日,中央党校的内部刊物《理论动态》第60期,刊登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5月11日,《光明日报》公开了这篇文章……到5月13日,全国多数省级党报都转载了此文……在全国引起强烈的反响,由此引发了一场大讨论。

    材料二:十一届三中全会所作出的这些在领导工作中具有重大意义的转变,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使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从过去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束缚中解放出来……将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引向健康发展的道路。

    (1)、材料一中这篇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的发表及引发的这场大讨论有什么积极作用?
    (2)、材料二中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何时何地召开的?这次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3)、这次会议前后,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4)、你能说说为什么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的历史转折吗?
    (5)、上述材料中的两个事件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