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2020年历史新高考等级性考试适应性测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0-03-10 类型:高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20世纪初,某学者研究孔子思想时,从新的史观出发,认为孔子的学说是“适应政府二千余年未曾变动的农业经济组织反映出来的产物”,“经济上有他的基础”。下列历史结论符合上述史观的是(    )
    A、周期性的治乱更替是中国古代的历史规律 B、铁犁牛耕的使用影响了春秋战国社会转型 C、贞观之治的出现源于唐太宗的励精图治 D、尊崇儒学是西汉大一统局面发展的根基
  • 2. 曹丕继魏王后,颁制九品中正制,由中央委任中正官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共分九等,朝廷依此授以相应的官职。中正都由州郡的世家名门贵族官僚来担任,因而所定为上品者,无非世族名门。这表明九品中正制建立之初(    )
    A、克服了察举制的诸多弊端 B、打破了士族的特权垄断 C、兼顾了家世与才能的考量 D、弱化了中央的专制集权
  • 3. 朱熹认为“民富则君不至独贫,民贫则君不能独富”,请求朝廷省减赋税,以期实现“一方憔悴困穷之民,自此庶几复有更生之望矣”。他的这一思想(    )
    A、背离了儒家的传统思想 B、认识到南宋民生的凋敝 C、批驳了文人的空谈义理 D、抒发了经世济民的情怀
  • 4. 根据下表所列数据,能得出的结论是(    )

    时间

    人口数量(亿人)

    耕地面积(万公顷)

    人均耕地面积(亩)

    1753年

    1.84

    4901.50

    4.00

    1766年

    2.08

    5204.89

    3.75

    1784年

    2.86

    5070.49

    2.66

    1812年

    3.34

    5259.53

    2.36

    A、精耕细作继续发展 B、人口优势逐步显现出来 C、生产关系发生剧变 D、农副产品实现了商品化
  • 5. 1896年,谭嗣同曾说:“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既然君可以由民“共举之,则且必可共废之”。这表明谭嗣同宣扬变法的依据是(    )
    A、对国家起源的认识 B、传统民本主义的思想 C、西方民主共和理论 D、解决民族危机的教训
  • 6. 1872年至1873年间,恩格斯分析了当时德国出现住房短缺的原因,其中包括广大的劳动群众的工资只够勉强购买生活资料、机器和技术的不断改善造成大量工人失业、工人大批涌进大城市等。在这样的分析后,恩格斯将会(    )
    A、呼吁政府大力加快住宅建设 B、组织群众前往立法机关和平请愿 C、警告有产者们不要利欲熏心 D、指出这是资本主义社会必然产物
  • 7.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价格、利润普遍下降,经济危机更加频繁、深刻、持久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垄断组织出现。它以调节生产为目的,规定产品的总产量,在各垄断组织中间加以分配,并强制实行预先规定的价格。这反映了资产阶级认识到(    )
    A、计划经济的先进性 B、生产的社会性 C、科学技术的两面性 D、资本的有限性
  • 8. 1912年至1927年间,中国总共成立了186家银行。这些银行绝大多数以经营公债或向政府提供高利息的贷款牟取暴利,极少向工商业提供贷款。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    )
    A、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B、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 C、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D、官僚资本占主导地位
  • 9. 1919年9月,中国签署了对奥合约,取消奥地利的最惠国待遇,废止了《辛丑条约》中的中奥专约。1921年5月签订了《中德协约》,中国得到了战争赔款,收回德租界。这得益于(    )
    A、列强对华政策转变 B、国家综合实力上升 C、有利历史机遇出现 D、独立自主地位形成
  • 10. 与如图所示紧密相关的历史事件主要集中发生在(    )

    A、西欧地区 B、巴尔干地区 C、亚太地区 D、中东欧地区
  • 11. 下表所示为1956—1976年天津市收音机产量、零售量,综合分析可知,造成下表所示现象的原因是(    )

    年份

    1956

    1957

    1965

    1973

    1974

    1975

    1976

    产量(万台)

    3.22

    6.57

    6.64

    43.00

    61.50

    74.70

    76.45

    零售量(万台)

    1.0

    2.0

    4.0

    9.0

    9.6

    16.4

    13.6

    A、产量的逐年上升 B、市场需求的萎缩 C、生产技术的进步 D、计划经济的影响
  • 12. 1971年7月,当时的美国总统在讲话中指出:与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所处的地位相比,美国面临着我们甚至做梦也没有想到的挑战。在即将到来的世界中,美国将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据此,美国进行了战略调整,其中包括(    )
    A、退出和苏联的争霸 B、改善与中国的关系 C、放弃对西欧的控制 D、扩大在越南的战争
  • 13. 1978年5月7日,国务院发出通知,决定实行奖金和计件工资制度。此后,又恢复了稿费制度。这些措施的实施(    )
    A、对突破固有体制进行了尝试 B、标志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始 C、是深化经济改革的关键环节 D、完成了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
  • 14. 中日双方对1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后来,日本出版的海战史对此的研究结果是:“7点52分,彼我相距约3000米之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发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向济远轰击。”思考这一事例可以认识到(    )
    A、中方记载比日方叙述更具有史料价值 B、某些历史真相因史料杂乱而无法说清 C、辨析史料真伪是接近历史真相的前提 D、原始记录和研究文献是史料全部来源
  • 15. 意大利画家拉斐尔在16世纪初创作的《雅典学院》,以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举办雅典学院的逸事为题材,描绘了50多位不同领域的学者名人形象,画面中心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走在一起,一个指天一个指地,似乎还在进行热烈讨论。对这幅画作所蕴含的历史意义最深刻的理解是(    )
    A、哲学家探讨的问题关乎人类命运 B、文艺复兴的影响已跨越时空界限 C、意大利是希腊文明的最大受益者 D、时代精神的光大离不开历史传承

二、材料分析题

  •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代直至清代前期,中国无疑仍是世界上先进国家,在中国和西方的贸易中,中国是出超国,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等,每年有大量出口,西方只能以美洲白银支付。据估算,十六七世纪明朝白银流入量约为1亿两,合3000吨;而外国人的估算多得多,认为流入中国的白银有7000或1万吨。另一种估算是十七八世纪时,中国从国外输入6万吨白银,约占世界总产量的一半。

    ——马克壵《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1867—1894年中国进出口商品结构统计表(单位;千两海关)

    年份类别

    1867—1869

    1870—1874

    1875—1879

    1880—1884

    1885—1889

    1890—1894

    出口

    总值

    58041

    66720

    71332

    70804

    83484

    107083

    茶叶比重

    56.04%

    52.69%

    48.22%

    45.53%

    36.98%

    27.29%

    生丝比重

    31.44%

    33.67%

    31.25%

    26.66%

    23.57%

    24.09%

    进口

    总值

    64283

    66422

    72868

    79050

    102722

    141932

    鸦片比重

    39.81%

    39.12%

    41.84%

    37.49%

    27.48%

    21.10%

    棉制品比重

    28.86%

    32.30%

    26.82%

    29.43%

    34.70%

    34.98%

    ——姚贤镐《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

    材料三:20世纪80年代,中国出口商品中,初级产品增长依然高于工业制成品。到1990年,中国终于实现了从主要出口初级产品到工业制成品的转变。2001年以来,中国出口的工业制成品占出口产品总额的比重平均达到约9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口工业制成品的比重逐年下降,初级产品进口占比逐渐上升。1981年,中国出口贸易在世界出口贸易中升至第19位;1997年,跻身国际贸易前10位行列;2015年,中国对外贸易出口额居全球首位。

    ——孙玉琴主编《中国对外贸易通史》

    (1)、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发展历程。
    (2)、结合中外历史的相关内容,简析不同时期中国在世界贸易中地位变化的原因。
  •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十月革命前的俄国居民成年人中文盲占1/3以上,苏维埃政权建立后非常关注扫盲问题。列宁指出,“文盲是站在政治之外的,必须先使他们识字,不识字就不能有政治”。1919年,苏维埃政府颁布法令规定:凡8至50岁的不会读和写的共和国居民必须学习本民族语文或俄文。参加扫盲学习的工人可减少劳动时间,工资照付。凡逃避本法令规定的义务和阻碍文盲学习者,对其给予罚款、停止粮食供应、开除工会会籍、判处强迫劳动等惩罚。1920年,苏维埃政府组建了全国扫盲非常委员会;1923年成立了全苏“扫除文盲协会”,在各地设立相应的机构。奔赴各地的扫盲工作者,一面开展扫盲教育,一面协助当地居民开展经济建设。到1939年,全国约有5000万多人学会了读写,非文盲人数占全国人口的89%。

    ——摘编自于沛《苏联扫盲运动》(1919—1939)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时,文盲占全国人口的60%以上。党和政府认识到“国家的教育建设计划是与国家的经济建设计划密切配合的”。20世纪50年代,中央政府成立了中央扫除文盲工作委员会,作为全国扫盲的行政领导机关和统一机构;还成立了全国扫除文盲协会,协助政府更广泛地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按照国家计划如期完成扫除文盲的任务。扫盲教材除了识字之外,还包括拥护共产党、爱祖国、爱岗敬业等内容。1964年,15岁以上人口的文盲率下降到52%,一亿多人摘除了文盲的帽子。

    ——摘编自《中国教育年鉴》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扫盲运动的措施是如何适应苏俄和苏联不同时期历史环境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中国扫盲运动与苏俄、苏联时期扫盲运动的共同之处。
    (3)、结合上述材料,从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角度,阐述扫盲运动的意义。

三、论述题

  •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秦汉在制度上是先后承袭的。《史记》《汉书》凡是讲到各种汉朝制度,从经济政治以至文化学术,必首标汉袭秦制,如“汉因循秦制而未改”。

    “汉承秦制”之说由来已久,似乎已定论。然而考察秦汉时期的史实,这一论点与具体事实多有出入,不能不使人产生疑窦。

    ——摘编自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述秦汉制度的继承与发展。(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全面准确,认识有一定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