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百色市2020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2)
试卷更新日期:2020-03-10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
-
1. 历史上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其思想体系的核心是( )A、“仁”和“礼” B、“法治” C、“兼爱”和“非攻” D、“无为而治”2. 奠定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基本格局的中央集权制度形成于(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明朝3. 《史记·平准书》中记载:“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这是对哪一历史时期的描述( )A、商鞅变法时的秦国 B、光武帝的“光武中兴” C、西汉时的“文景之治” D、西汉汉武帝统治时期4. 中国近代史上,清政府被迫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该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九国公约》5. 孙中山将民族主义放在了三民主义的首位,把推翻清王朝同建立统一民族国家及共和制度相结合。这反映出三民主义( )A、适应了救亡图存的需要 B、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口号 C、推动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D、代表维新派的思想要求6. 1897年张謇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愿成一分一毫有用之事,不愿居八命九命可耻之官。”他由此弃官经商,开始倡导( )A、实业救国 B、维新变法 C、民主革命 D、民主科学7. 组图为1956年1月拍摄的照片。它反映了当时我国进行的( )A、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全行业公私合营 D、“大跃进”运动8. 邓小平说:“这些年来搞改革的一条经验,就是首先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把生产经营的自主权利下放给农民。”下列能够体现这一主张的是( )A、农业合作社 B、农业集体化 C、人民公社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9. 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这反映了我国( )A、开始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B、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 D、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10. “一国两制”方针的提出,不仅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方向,也成为解决国际争端的一个典范。下列选项中属于成功运用此方针的“典范”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香港、澳门回归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11. 外交是国内政治活动的延续,同时也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美国把中国排斥在国际社会之外的政策彻底失败的标志是( )A、“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C、中美正式逢立外交关系 D、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2. 下图是新航路开辟示意图。从航行路线上看,证明了“地球是圆的”这一学说正确性的是( )A、迪亚士船队 B、麦哲伦船队 C、哥伦布船队 D、达·伽马船队13. 1944年6月,盟军官兵在英国南部海岸集结,等待执行一项两栖作战任务。他们将要参加的是( )A、诺曼底登陆战役 B、莫斯科战役 C、斯大林格勒战役 D、柏林战役14. 小强对某一时期的历史特别感兴趣,收集到以下三幅图片,他感兴趣的是(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B、全球规模的战争 C、美苏“冷战” D、美国的崛起15. “它致力于通过多边贸易,促进各国市场的开放,处理贸易纠纷,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A、联合国 B、欧洲共同体 C、亚太经合组织 D、世界贸易组织
二、综合题
-
16.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的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西北面,击退了游牧部落;为了防止他们卷土重来,还修筑了世界闻名的长城。为了完成这一巨大工程,耗去了大量生命,以致2000多年后的今天,人们仍要谈起这一事实:有100万人为修筑长城而死去,长城的每一块石头都值一条人命,老百姓都为筑长城的事咒骂皇帝。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唐太宗宣称:“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三:清朝康熙、雍正、乾隆时期,为了加强对西藏、西北地区的管辖,先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①册封达赖和班禅;②建立金瓶掣签制度;③设置驻藏大臣;④设立伊犁将军。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皇帝”指的是谁?他“耗去大量的生命”修筑长城的目的是什么?(2)、材料二反映唐朝统治者实行了怎样的民族政策?请举两例说明。(3)、请从材料三中分别找出清朝管辖西藏和新疆地区的措施各一项。(填写序号)(4)、请你谈谈处理好民族关系的重要意义。17. 北京,见证了中华民族自近代以来的耻辱与荣耀,进步与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屈辱的见证
材料二:“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合约上签字”。“打倒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材料三:
材料四:新时期的北京,备受世界关注。
时间
重大国际活动
2008年
北京奥运会
2014年
北京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2017年
北京“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2018年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
2019年
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中国近代史上,侵略或占领过我国北京的战争。(2)、材料二中的口号分别出现于历史上的哪一事件?指出二者在民族意识上的共同点?(3)、材料三图片反映的是什么重大历史事件?(4)、根据材料四表格内容,指出新时期中国外交特点。(5)、了解北京的耻辱与荣耀,你有何深刻的感悟?18. 道路选择影响深远,战略决策根系国运!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导致英国迅速崛起的一个重要因素,便是在(1688年)宫廷政变之后,英国建立起了一个适合国情和生产力发展需要的政治体制。”
——《强国之路》
材料二:当日本在19世纪中叶开始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威胁时,能够以这些国家为榜样,顺利地实现本国的社会变革,走上独立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材料三:罗斯福新政时期,1933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了《联邦紧急救济法》,到1934年底,有大约200万个家庭得到了救济。
请回答:
(1)、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最终选择了“适合国情和生产力发展需要的政治体制”。这里的“政冶体制”是指什么?(2)、请说出材料二的“社会变革”在军事方面的措施。1968年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第二经济大国的内因是什么?(3)、面对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各国纷纷寻求出路。德日走上了法西斯道路,而美国选择了罗斯福新政。根据材料三指出新政的突出特点。简要评价罗斯福新政对当时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4)、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不同国家选择不同发展道路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