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0年中考生物专题10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试卷更新日期:2020-03-08 类型:一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夏季,绿色植物在光下进行的是(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前三种作用均有
  • 2. 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把一棵2.5千克的柳树苗种在木桶里,每天用雨水浇灌。5年后,柳树质量增加了80多千克,而土壤只减少了不到100克。此实验能够证明的是( )
    A、绿色植物能净化空气 B、光合作用能合成淀粉 C、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D、水是使植物增重的物质
  • 3. 一绿色植株在黑暗中放置24小时,选择一片绿叶,把主叶脉剪断(如下图所示),然后将植株放在阳光下照射2~4小时,发现B区不能正常制造淀粉,其中原因是B区叶片缺少(     )

    A、叶绿素 B、 C、二氧化碳 D、
  • 4. 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放在阳光下30分钟后,会看到金鱼藻上冒出许多气泡,当气体充满试管一半时,从水中取出,将带火星的木条迅速插入试管中,发现木条复燃。该实验说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有(  )

    A、氧气 B、淀粉 C、二氧化碳 D、氮气
  • 5. 严重干旱时会造成庄稼颗粒无收,从光合作用的角度看,该事例表明(    )
    A、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B、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C、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D、氧气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 6. 溴麝香草酚蓝遇二氧化碳后,溶液会由蓝色变成黄色。向养有金鱼的鱼缸中放入适量的溴香草酚蓝溶液,一段时间后,鱼缸中的水变成了黄色,是因为下列哪项生命活动引起的(   )
    A、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 C、分解作用 D、吸收作用
  • 7. 为探究绿色植物和种子的生命活动,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并实施了以下实验。下列有关实验设计和分析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甲装置中叶片的遮光和非遮光处理形成对照 B、乙装置中试管收集的气体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丙装置中试管内的澄清石灰水会逐渐变浑浊 D、丁装置中的现象说明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
  • 8. 同学们在探究植物呼吸作用实验中设计的实验装置和主要操作步骤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验证了植物呼吸作用产生氧气 B、验证了植物呼吸作用消耗二氧化碳 C、甲组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乙组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9. 生物小组为了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将萌发和煮熟的小麦种子分别装入甲、乙两瓶中,放到温暖地方,一天后进行如图所示的检验,结论与分析不正确的是(  )

    A、乙瓶是为了设置对照组 B、实验证明了煮熟的种子不能产生二氧化碳 C、选择等量的种子是为了控制变量 D、甲瓶的蜡烛熄灭说明种子的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
  • 10. 下图所示是研究植物某一生命活动过程的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该实验可用于检验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B、装置甲的作用是吸收通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避免对实验造成干扰 C、装置丙中的植物换成萌发的种子,装置丁中也会出现浑浊现象 D、若装置丙不遮光,从装置丁出来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 11. 下图为小麦叶肉细胞内部分代谢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过程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一氧平衡 B、同时促进①②过程,小麦才能增产 C、①②过程分别在光下与黑暗条件下进行 D、①过程在线粒体进行,②在叶绿体时行
  • 12. 生产生活中,下列采取的措施与目的不一致的是(    )
    A、水淹后的农田及时排涝促进根部对无机盐的吸收 B、给玉米植株进行人工辅助授粉避免其果穗出现缺粒现象 C、利用冰箱冷藏新鲜蔬菜、水果,降低蔬菜、水果的呼吸作用 D、园艺工人在移栽树苗时去掉部分枝叶降低移栽树苗的蒸腾作用
  • 13.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B、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时刻进行 C、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只在夜晚进行 D、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只在有光时进行
  • 14. 下图表示二氧化碳、氧进出植物叶片的情况,你认为哪幅图所示的现象可能发生在夜间:(    )
    A、 B、 C、 D、
  • 15. 植物在白天吸入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而在夜间吸入氧,呼出二氧化碳,这是因为(   )
    A、白天光合作用强于呼吸作用 B、白天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停止 C、叶片进行光合作用,不进行呼吸作用 D、呼吸作用在夜间进行,光合作用在夜间停止
  • 16. 对农作物进行合理密植主要是为了(     )
    A、提高农作物对水分的吸收 B、提高农作物对土壤中肥料的利用 C、提高农作物的蒸腾作用 D、提高农作物的光能利用率
  • 17. 在晴朗的白天,天竺葵光合作用强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0时天竺葵一定进行呼吸作用 B、10时天竺葵制造氧气的速率一定是最大的 C、12时天竺葵叶片部分气孔一定缩小或闭合 D、一昼夜内天竺葵在18时有机物总量一定最多
  • 18.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请据图判断出错误的一项是(    )

    A、甲图叶片正在进行光合作用,①②分别代表二氧化碳和氧气。 B、甲图③④所代表的物质分别通过叶脉的导管和筛管运输。 C、图乙的M点时,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 D、图乙中植物要积累有机物,大棚内光照强度至少应大于P点。
  • 19. 如图表示农作物种植密度与光合作用的呼吸作用强度的关系,系列分析错误的是(   )

    A、A点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 B、种植密度越大,光合作用强度越大 C、种植密度为m2时,有机物积累最多 D、种植密度在m4之后,有机物积累减少
  • 20. 下列做法中,不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的是(     )
    A、合理使用燃料,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B、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增加绿化面积 C、倡导“使用一次性木筷”和“互赠贺卡” D、对草原实施轮封、轮牧并控制载蓄量

二、实验探究题

  • 21. 实验一“探究植物生长是否需要无机盐?”的装置如图一;实验二“探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的装置如图二。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1)、请针对实验一提出的问题作出假设:
    (2)、实验一中的A和B形成了一组对照实验,其变量是
    (3)、实验一中为了减少实验误差,还可增设组。
    (4)、实验二中,若要探究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应该选择的实验装置组合是
    (5)、实验二中,甲装置试管中收集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卫生香复燃,说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释放出;该气体对维持生物圈中的相对平衡起了重要作用。
  • 22. 叶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请回答问题。

    (1)、光合作用所需的水通过植物根尖的区吸收进入体内。
    (2)、空气从叶片的气孔进入,为光合作用提供的原料是
    (3)、把盆栽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如上图1所示,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半遮光,光照几小时后摘下叶片,去掉黑纸片。叶片脱色后滴加碘液,发现遮光部位不变蓝,未遮光部位变蓝,说明绿叶
    (4)、如上图2所示,将天竺葵和点燃的蜡烛置于透明的钟罩内并密封,钟罩①用黑布遮光,钟罩②不遮光。将两者放在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后①和②相比,(填“①”或“②”)内蜡烛应先熄灭。请简述原因:
  • 23. 有报道称清晨到林间锻炼身体对健康不利。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此产生了兴趣,并进行了一系列探究。

    探究一:兴趣小组的同学从同一植株上选取大小、长势相似的两片叶子,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

    (1)、此实验的变量为。此实验在光下进行一段时间后,用手挤压塑料袋,使气体通入烧杯,观察到的现象是装置A , 装置B
    (2)、实验过程中,塑料袋内壁出现的水珠是植物体通过叶片上的(填结构名称)散失的。 

    探究二:同学们又将装置B连通二氧化碳浓度测定仪,在室外测定一天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并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曲线,图丙表示叶片内进行的生理活动。

    (3)、图乙中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的时间点是 , 此时叶片进行的生理活动有(填名称)。植物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丙中的生理过程是(填字母)。
    (4)、从图乙可以推理出,一天中点左右林间氧气浓度最高,这是适宜到林间锻炼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