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2016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社会思品期中联考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17-08-15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 1. 当我们进入青春期,感受到自己身体有着明显的变化,下列变化不属于我们青春期身体变化主要表现的是(    )
    A、身体外形的变化 B、自我意识的膨胀 C、性机能的成熟 D、内部器官的完善
  • 2. 人的一生都是一个成长的过程,思维的独立性与批判性总是相伴而行的。下列不体现思维批判性的是(    )
    A、敢于穿着另类,“酷”显个性 B、敢于对不合理的事情说“不” C、敢于表达不同的观点 D、敢于向权威挑战
  • 3. 七(2)班帅气的小刚和漂亮的小莉同桌,小刚经常向小莉请教学习上的事,班上开始出现了小刚追求小莉的流言。此时,你认为他们应该正确处理的态度是(    )
    A、断绝交往,阻止流言 B、改变方法,不再在公众场合请教,改为私下相互帮助 C、对传流言的同学进行报复 D、继续正常交往,坦诚相处,把握好分寸
  • 4. 小梅的苦恼:“以前我看到男生就烦,从这学期开始,我忽然变得愿意和男生说话了,在各种活动中有男生在场才觉得有劲儿,总想显示自己,引起男生注意。”这告诉我们小梅(    )
    A、体现了心理闭锁现象 B、体现了青春期的心理萌动现象 C、是生理发育成熟的标志 D、出现了勇敢与怯懦的心理现象
  • 5. 七年级学生小杰上课不认真听讲,经常做小动作,影响了周围同学的学习。有一次,他邀请同学到家里玩,同学都说:“不愿和不爱学习的孩子玩。”这句话刺痛了他。从那以后,他认真听讲,努力学习,勤学好问,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这告诉我们(    )

    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弱点,要努力克服弱点  ②每个人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③自强的人是勇于克服自身弱点的                ④能够战胜自己的人,必定能自强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6. 下列关于“止于至善”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                               ②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

    ③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    ④是告诫我们,做人要停止做善事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 7. 人的情绪具有感染性,一个人的情绪状态很容易影响到周围的人,我们调节情绪时应该(    )

    ①合理发泄情绪                 ②将心比心,站在对方的角度想问题

    ③去网吧通宵玩游戏          ④注意他人的情绪感受,表达自己的情绪感受时,不忘关心他人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 8. 4月2日是国际“枕头大战”日,当天,活动参加者自带枕头互相击打。“大战”结束后,大家一起把“战地”清理干净。这种缓解压力、调控情绪的方法是(    )

    A、改变认知评价法 B、转移注意法 C、合理宣泄法 D、放松训练法
  • 9. 对下面漫画中落榜者和劝说者的言行理解正确的是(    )

    ①挫败感会带来不舒服、不愉快的负面感受

    ②挫折也是人生的一部分,要善于面对挫折

    ③挫败感是无法消除的,只能任其影响自己  ④某些负面情感体验对我们的成长也有意义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 10. 情绪带有极大情境性和暂时性,常常由某一时刻、某些特定情境引起,时过境迁,就会意转情移;情感则不随情境改变而转移,带有很大深刻性和持久性。这表明(    )

    ①情绪与情感有区别也有联系   ②情感具有稳定性

    ③人类情绪丰富,情感不丰富   ④情绪具有不稳定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1. 关于我国(中国)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深居亚洲腹地,与世界各国联系不便 B、我国的大部分处在热带,热量条件不好 C、南回归线穿过我国的南部四个省级行政区 D、我国跨纬度近50°,南北气候差异大
  • 12.

    下列省区轮廓与对应的简称完全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 13. 我国少数民族集中分布的地区是(    )

    A、东北、东南、西北 B、西南、西北、东北 C、西南、西北、东南 D、东北、西南、东南
  • 14. 关于我国地形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地形多种多样 B、山地面积广大 C、地势平坦,起伏和缓 D、地势西高东低
  • 15. 下列属于季风气候对我国影响的是(    )

    A、提供了有利于生产和生活的优越条件 B、使全国夏季普遍高温多雨 C、减弱了我国北方的严寒 D、使青藏高原成为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
  • 16. 治理黄河的关键是(    )

    A、引黄灌溉 B、加固黄河大堤 C、中游治理泥沙 D、防治凌汛
  • 17.

    中央电视台“北纬30°·中国行”摄制组从舟山市出发,途经多个省区,到达日喀则地区,全面记录北纬30~中国段瑰丽的自然风光和多彩的人文风情。据此回答小题。

    (1)、舟山市和日喀则地区分别隶属于(    )

    A、安徽省、四川省 B、江苏省、青海省 C、浙江省、西藏自治区 D、福建省、内蒙古自治区
    (2)、从东往西,一路风光旖旎。摄制组沿途可能拍摄到的镜头有(    )

    ①鱼米之乡,河网密布  ②哈尼梯田,山高谷深③牦牛成群,草原辽阔④“转场”文化,天山为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8. 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有(    )

    ①年降水量大,位于湿润区②人们过度开发,使植被遭到严重破坏

    ③地表破碎,缺乏植被④黄土土质疏松,多孔隙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19. 下列地区农业生产的做法符合因地制宜原则的是(    )
    A、长江中下游地区发展淡水养殖业 B、西北地区开垦草原发展种植业 C、东北平原利用黑土地种植甘蔗 D、青藏高原大力发展蚕桑养殖业

二、非选择题

  • 2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的身心也在迅速变化。他们与社会交往增多,对家庭的依附性减少,要求独立,摆脱成人控制的思想情绪日益上升。因此,他们不满足于家长、教师及其他成年人对事物现象的描绘和解释,不轻信家长、教师和书本上的现成结论,喜欢独立探索事物的根源,喜欢怀疑、辩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材料二:教育承载着民族的希望和未来。2017年各省份高考改革方案已经陆续公布,中考、小升初改革方案也在陆续推进。这意味着新一轮课程改革正一步步推进和走向完善。伴随着新课程改革,也要求我们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探索适应不同年龄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的多媒体教学与学科课程相结合的方法,更新教学理念,创设情境,趣化教学过程,互动愉快学习,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1)、材料一中的“要求独立”是一种什么独立?你是如何理解这种“独立”的?
    (2)、材料一中还反映了中学生的哪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在我们的成长中有什么作用?
    (3)、材料二中提出“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为什么要“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青春期的我们该怎样开发自己的创造潜能?
  • 2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11月份的月考考场上,同学小A在考数学时,因紧张过度导致许多原本会做的题目做不出来,她一怒之下把试卷撕了,并哭着离开考场。

    材料二:初一某班同学小C在一次期中考试时,本属于自己强项的英语考砸了,他难过得流下了眼泪。试卷发下来之后,他冷静地分析了自己考砸的原因,认认真真地把试卷改了一遍,并把做错题的原因记录在册,使这次失误成为鞭策自己的动力。

    (1)、这两位同学的情绪表现有什么不同?

    (2)、你认为这两种不同情绪状态各自会产生什么不同的行为后果?

    (3)、结合所学知识,你对当时的小A,最想说什么?

    (4)、你还知道哪些调节情绪的方法,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学习实际说明。

  • 22.

    读下列《中国及周边地区示意图》,完成相关题目。

    邻国:A , B

    隔海相望的国家:C , D

    岛屿:E , F

    海域:G , H

    海峡:I , J

    大洋:K , L

  • 23.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高原)、B(盆地),

    C(河流),D(平原)。

    (2)、B盆地和D平原存在着众多的差异,请根据所学知识,列表比较两者在气候、耕地类型、主要农作物、耕作制度方面的差异。

    (3)、A高原和C河流的上游面临相同的环境问题,请说出这一环境问题。并针对这一环境问题提几条合理化的建议(至少两条)。

  • 2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南疆地区图

    材料二:2010年5月,中央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喀什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喀什所在的南疆地区,矿产资源丰富,绿洲农业发达。

    (1)、写出材料一地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山脉,B山脉,C河。其中A山脉和B山脉都是走向。

    (2)、喀什所在的新疆有一种古老的地下引水工程,请写出它的名称。并说说喀什在发展绿洲农业的过程中如何合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至少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