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0-02-13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仅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选对者得1分,共40分。)

  • 1. 下列几组中学生物学常用实验器材,用于观察实验的器材是(    )

    A、甲组 B、乙组 C、丙组 D、丁组
  • 2. 饭后不能从事剧烈的体育运动,主要是因为剧烈运动会使(    )
    A、胃肠蠕动减弱,不利消化吸收 B、胃肠蠕动加快,容易饥饿     C、血液循环加快,养料运输充分 D、消化腺分泌能力增强
  • 3. 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燃料中的能量最终来自(     )
    A、亿万年前动植物的遗体 B、亿万年前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积蓄的太阳能 C、亿万年前地壳中特殊的岩石和液体 D、亿万年前地壳中特殊的液体和气体
  • 4. 立夏之后,天气渐热,人们的食欲开始减退,此时的苏州人开始期待一种咸中带甜的“味道”甪直萝卜干。它源于清朝道光年间,传承古法记忆,如今更是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腌制萝卜初期,萝卜发生的主要变化为(     )
    A、细胞吸水,萝卜变硬挺 B、细胞吸水,萝卜变皱缩 C、细胞失水,萝卜变硬挺 D、细胞失水,萝卜变皱缩
  • 5. 馒头是我们的主食,其中的淀粉等大分子物质必须经过消化才能被人体吸。人体内参与淀粉消化的消化液有(    )
    A、胃液、胆汁、胰液 B、唾液、肠液、胰液 C、胆汁、肠液、胰液 D、唾液、胃液、肠液
  • 6. 蔬菜、水果放在冰箱冷藏柜中贮存时间会更长,其主要原因是低温条件下(    )
    A、有利于细菌、霉菌等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B、可降低水分的蒸发 C、呼吸作用弱,有机物消耗少 D、抑制光合作用
  • 7. 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城市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
    A、能量是循环流动的 B、物质和能量需靠外界输入 C、生产者超过消费者 D、食物链复杂,分解功能完全
  • 8. 科学研究发现,用适量的“汽水”(一种能释放二氧化碳的溶液)浇灌植物,能促进植物的生长.原因是它能(  )

    A、增强呼吸作用 B、增强光合作用 C、增强蒸腾作用 D、促进水分吸收
  • 9. 下列关于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
    A、ATP是一种含有高能量的物质 B、ATP有能量的“贮存库”和“传递员”之称     C、ATP是生物体进行各种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 D、ATP在生物体内会不断地消耗,但不能再生
  • 10.

    高姐的烤地瓜软香甜、口感好、易消化,且营养丰富,很受市民的欢迎,可你知道地瓜中的淀粉来自(  )

    A、根细胞利用无机物自身合成的 B、根细胞从土壤中吸收并积累而成的 C、叶肉细胞制造后运输到根部的 D、根细胞合成后并进一步转化而成
  • 11. 下图表示“探究阳光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实验的部分操作步骤,实验首先进行的处理步骤是(     )

    A、 B、 C、 D、
  • 12.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尝试探究水温的变化对金鱼呼吸的影响,他们设计了如下表所示奢方案,该探究活动的实验变量是(     )

    A、水量 B、温度 C、鱼数量 D、鱼呼吸次数
  • 13. 有些植物如桃树、杏树在春天开花时,叶子尚未长出。开花时期植株需要的能量可能来自(     )
    A、春天植株从土壤中吸取的无机盐 B、春天植株从土壤中吸收的有机物 C、上一年贮存在植株体内的有机物 D、花瓣利用太阳能进行的光合作用
  • 14. 下图为某装置的实验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装置是用来模拟人体呼吸运动的 B、该装置中气球代表肺,橡皮膜代表膈 C、甲图演示呼气,膈肌收缩       D、乙图表示吸气,膈肌收缩
  • 15. 下列物质中不能被消化道壁直接吸收的成分是(     )

     

    A、葡萄糖 B、麦芽糖 C、维生素 D、含钙的无机盐
  • 16. “食品安全”是近年来两会的热点问题之一。购买食品时要注意是否有质量安全图标,下图中属于质量安全图标标志的是(     )
    A、 B、 C、 D、
  • 17. 用人工呼吸急救溺水者,是帮助他完成(     )
    A、肺与外界气体的交换 B、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C、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D、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 18. 在奥运赛场,马拉松赛道上每隔一段距离就会设立喷雾降温设备为运动员降温,防止运动员因体温过高而出现意外。剧烈运动中,运动员体温升高的根本原因是(     )
    A、呼吸频率加快,能量释放多 B、肌肉收缩、舒张的次数过多     C、血液流动过快 D、运动员本身就比普通人体温高
  • 19. 遇到高温就会凝固成白色固态物质的是(     )
    A、无机盐 B、蛋白质 C、脂肪 D、淀粉
  • 20. 堆放时间较长的蔬菜会因产热而腐烂,与蔬菜细胞产热直接相关的生理作用是(     )
    A、呼吸作用 B、蒸腾作用 C、光合作用 D、运输作用
  • 21. 周末妈妈准备了丰盛的晚餐:米饭、大闸蟹、红烧甲鱼、炸猪排、鲫鱼汤。从膳食均衡角度来看,应适当增加的食物是(     )
    A、牛肉 B、羊肉 C、青菜 D、鸡肉
  • 22. 苏州作为著名的江南水乡,自古以来就有着良好的湿地环境.湿地生态系统对于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和延续城市文明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湿地生态系统特点与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能调节区域小气候 B、能净化水源 C、能蓄洪抗旱 D、生物群落都由水生生物组成
  • 23. 某兴趣小组欲“观察猪的小肠绒毛”,正确的操作方法是(    )

    A、将四厘米长的小肠段横剖开,放在生理盐水中观察 B、将四厘米长的小肠段纵剖开,放在清水中观察 C、将四厘米长的小肠段横剖开,放在清水中观察 D、将四厘米长的小肠段纵剖开,放在浓盐水中观察
  • 24. 膳食中不搭配蔬菜、水果会造成身体缺乏(     )
    A、蛋白质和淀粉 B、蛋白质和纤维素 C、淀粉和维生素 D、维生素和无机盐
  • 25. 我们把绿色植物称为生物圈中的生产者,那是因为绿色植物能产生(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无机物 D、有机物
  • 26. 对于一条食物链中,具有捕食关系的两种生物(消费者),若捕食者被大量捕杀后,则被捕食者在数量(纵坐标)上的变化与时间(横坐标)的关系是下图中的(     )
    A、 B、 C、 D、
  • 27. 膳食纤维对人体的作用不包括 (      )
    A、提供丰富营养 B、促进肠道的蠕动 C、有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 D、不会增加体重,有利于保持体形
  • 28. 下列下表各选项间的关系符合左图所示关系的是(     )

    A、A B、B C、C D、D
  • 29. 根尖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     )
    A、分生区 B、成熟区 C、伸长区 D、根冠
  • 30. 下图中,表示叶片肯定在进行光合作用的是(      )
    A、 B、 C、 D、
  • 31. 若A→B→C→D→E表示的是一条食物链,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为生产者,E为分解者,BCD为消费者   B、BC为消费者,ED为生产者,A为分解者 C、A为生产者,BCDE为消费者 D、BCD为分解者,A为生产者,E为消费者
  • 32. 每年的5月20日是中国学生营养日。有关数据表明,我国学生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的状况令人担忧。下图表示不同人群每天摄入的食物比例。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水果、蔬菜只为人体提供水和无机盐两类营养       B、粮谷类食物中含蛋白质较多      C、肥胖患者应减少粮谷类及肉类的摄食量        D、营养不良的原因是水果、蔬菜摄入量较少
  • 33. 将置于黑暗环境中的绿色植物移至适宜光照条件下,CO2的吸收量发生了相应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曲线AB段表示绿色植物没有进行光合作用 B、曲线BD段表示绿色植物仅进行光合作用 C、在B点显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速率相等 D、整段曲线表示,随着光照强度递增,光合作用递增,呼吸作用停止
  • 34. 植物带土移栽是为了(     )
    A、防止植物不适应环境 B、保护幼根和根毛        C、防止植物散失水分 D、保持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
  • 35. 为了探究“温度对唾液消化淀粉的影响”,某小组同学们设计了多种实验操作步骤,如下列表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 36. 请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材料一:2014年1月8日苏州《城市商报》报道:去年全年我市共有152天出现雾霾天气。其中,1月中旬和12月上旬分别出现区域性持续霾天气,空气质量明显下降,对人体健康和道路交通造成一定影响。

        材料二:雾霾是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尤其是PM2.5(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研究表明,直径在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不易被阻挡,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等方面的疾病。

    (1)、PM2.5颗粒物能通过呼吸系统进入血液,危害人体健康。PM2.5颗粒经过鼻、咽、喉以后,在进入血液之前,还会经过的结构依次是(     )
    A、气管、支气管、肺泡 B、气管、肺泡、支气管   C、支气管、肺泡、气管 D、肺泡、气管、支气管
    (2)、人体完成呼吸运动的主要呼吸肌是 (     )
    A、胸大肌 B、肋间肌和膈肌        C、背部肌肉 D、腹部肌肉
    (3)、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   ▲   来实现的,肺泡与其外部毛细血管的气体是通过

       ▲   来实现。( )

    A、呼吸作用  呼吸运动 B、呼吸运动  呼吸作用 C、扩散作用  呼吸运动 D、呼吸运动  扩散作用
    (4)、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好的原因不包括(     )
    A、鼻腔前部生有鼻毛 B、鼻黏膜能分泌戮液 C、鼻黏膜中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D、鼻腔黏膜中有嗅细胞
    (5)、氧气进人人体后,最终在    ▲     被利用(     )
    A、 B、血液 C、细胞 D、心脏

二、双项选择题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全选对者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其他情况得0分,共10分。)

  • 37. 下列对生物生存影响的因素中,属于非生物因素的是(    )
    A、放在阳台上的盆栽植物,枝叶常弯向光源生长 B、初冬,大雁往温暖的南方迁徙 C、蝴蝶采花蜜,同时传播花粉,使植物结出果实 D、蚂蚁利用触角将找到食物的信号传递给其他的蚂蚁
  • 38. 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将天竺葵的绿色叶片放在暗处12小时,再将此叶片一半曝光,一半用锡箔遮光。经过一段时间光照后,用碘液处理叶片,结果发现叶片的曝光部分显蓝色,遮光部分显棕色(见下图),从该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    )

    A、 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         B、光合作用需要光照    C、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D、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 39. 在冬天里,人体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相比,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
    A、水分减少 B、温度升高 C、氧气含量增加 D、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 40. 对于饮食与健康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合理膳食,并做到一日三餐,按时就餐 B、中学生学习重要,不吃早餐上学,抓紧时间学习 C、饭菜多加盐和辛辣物质,吃起来才有味道 D、某同学牙龈经常出血,吃蔬菜和水果对缓解此症状有益
  • 41. 下图表示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中各部位(依次用A,B,C,D,E表示)被消化的程度。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X曲线代表脂肪消化的过程,Y曲线代表淀粉消化的过程              B、淀粉、蛋白质、脂肪主要消化的部位是C胃 C、食物在消化道内开始消化的先后顺序是淀粉、蛋白质、脂肪 D、食物进入大肠前,X被分解成葡萄糖,Y被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