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山东省日照市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17-08-10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
-
1. 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粮食酿酒 B、铁钉生锈 C、蜡烛燃烧 D、水的蒸发2. 下列整理的与化学有关的知识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食品保鲜的办法
B
灭火实例与原理
固态二氧化碳﹣﹣冷藏保鲜
放入生石灰﹣﹣防止受潮
充入氮气﹣﹣防腐
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隔绝空气
住宅失火时用水浇灭﹣﹣降低温度
扑灭森林火灾时设置隔离带﹣﹣隔离可燃物
C
物质的区别方法
D
化学中常见的“三”
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并搅拌
酱油和醋﹣﹣闻气味
氯化铵和磷矿粉﹣﹣观察颜色
三种可燃性气体﹣﹣H2、CO、O2
三种可加热仪器﹣﹣试管、烧杯、蒸发皿
三种构成物质的粒子﹣﹣分子、原子、离子
A、A B、B C、C D、D3.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 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C、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单质 D、元素的化学性质与该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最密切4. 下列叙述Ⅰ和Ⅱ都正确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叙述Ⅰ
叙述Ⅱ
A
碳具有还原性
焦炭可以还原Fe3O4
B
分子之间有间隔
浓氨水和浓盐酸接近时“空中生烟”
C
人体碘元素摄入量不足
易患有骨质疏松症
D
CO2不支持燃烧
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A、A B、B C、C D、D5. 下列物质的名称、俗名与化学式一致的是( )选项
名称
俗名
化学式
A
氢氧化钠
烧碱
NaOH
B
碳酸氢钠
苏打
NaHCO3
C
氢氧化钙
熟石灰
CaO
D
乙醇
酒精
CH3COOH
A、A B、B C、C D、D6.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B、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制氧气,剩余固体中锰元素的质量分数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C、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溶液pH与加入水的质量关系 D、相同质量的Mg、Fe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7.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比乙大 B、20℃时50g水中最多能溶解30g甲 C、t℃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将45℃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时,两溶液均会析出晶体8. 小明同学在总结酸、碱、盐之间的相互反应关系时发现,选用适当物质既可实现如图中所示的所有反应.若中间的物质为硫酸钡,那么对酸、碱、甲盐、乙盐四种物质的推断中,合理的是( )A、HCl NaOH BaCl2 Na2SO4 B、HCl Ba(OH)2 Na2SO4 BaCl2 C、H2SO4 Ba(OH)2 Na2SO4 BaCl2 D、H2SO4 NaOH BaCl2 Na2SO49. 如图中,①、④是紫色石蕊试液湿润的棉球,②、③是紫色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能说明CO2密度大于空气且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是( )A、①变红,③不变红 B、④变红,③不变红 C、①、④变红,②、③不变红 D、④比①先变红,②、③不变红10. 某无色气体X可能含有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甲烷四种气体中的一种或两种.为确认其组成,某同学取一定量该气体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假设每步都充分反应或吸收),结果装置①中无明显变化,装置③增重1.8g,装置④增重2.2g.下列关于气体X成分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A、一定没有二氧化碳 B、可能含有甲烷和氢气 C、可能只有甲烷 D、可能含有氢气和一氧化碳二、填空题
-
11. 用化学符号填空:(1)、标出五氧化二氮中氮元素的化合价;(2)、保持氨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3)、氢氧化钠溶液中的阴离子 .12. 小明帮助妈妈做家务,感受到化学知识就在身边.(1)、打开冰箱闻到一股异味,她建议放一包活性炭,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2)、午餐中的主食为米饭、馒头,其中富含的营养素为;(3)、用干布擦去铁锅表面的水珠,这样做的目的是 .13. 2015年8月12日晚11时30分左右,天津港国际物流中心区域内瑞海公司所属化学危险品仓库发生特大爆炸事件.消防队员在灭火时,一些化学品遇到水又发生二次爆炸.这次爆炸事件再次告诉我们,不同物质引起的火灾,应采取不同的灭火方法.
在国家标准《火灾分类》(GB﹣4968﹣85)中,将不同性质的火灾分为A,B,C,D四类:
A 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火灾等.
B 类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柴油、石蜡火灾等.
C 类火灾: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氢气火灾等.
D 类火灾: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铝镁合金火灾等.
请回答完成以下内容:
(1)、燃烧的条件是:①有可燃物;②;③与氧气(或空气)接触.(2)、乙醇失火属于类火灾,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3)、某学生将燃着的镁条迅速伸入盛满CO2的集气瓶中,发现镁条在集气瓶中继续燃烧,反应生成氧化镁和碳.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基本反应类型为 , 实验说明,D 类火灾不能使用灭火.14. “微观与宏观相联系”是化学独特的思维方式,请结合图示完成下列问题:(1)、物质性质反映其组成和结构.从宏观进入微观,探索物质变化规律.①不同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但性质也存在差异.图1中能体现酸的通性的是(填字母序号,下同);稀盐酸不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而稀硫酸则能与之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据图从微粒的角度分析写出该反应的实质是;
②一杯水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和1个水分子中氢原子与氧原子的质量比(填“相等”或“不相等”);
(2)、物质组成和结构决定其性质.从微观进入宏观,探索物质变化规律.①图2圆圈中表示这杯氯化钠溶液的构成,则该氯化钠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是;
②通过分析组成和结构,可以预测物质的某些性质.根据图3硫酸氢钠溶液的微观图示,分析推测NaHSO4的性质,其中合理的是 .
A.其水溶液能与金属钾发生置换反应,得到金属钠
B.其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C.其水溶液能与金属锌反应生成氢气
D.其水溶液与硝酸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
三、实验题
-
15. 根据初中所学的知识并结合下列仪器回答问题(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
a;f .
(2)、实验室选取d、c、h、j四种仪器制取并收集氧气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小曼同学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发生装置除了选用仪器b、g外,还需选择上述仪器中的(填写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16. 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老师引导下开展探究活动.以下是教学片段,请你参与学习并帮助填写空格(包括表中空格).【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的稀H2SO4加入到盛有NaOH溶液的小烧杯中.
(1)、【学生板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同学们产生了疑问:反应后的溶液中溶质是什么呢?【假设猜想】针对疑问,大家纷纷提出猜想.甲组同学的猜想如下:
猜想一:只有Na2SO4 猜想二:有Na2SO4和H2SO4
猜想三:有Na2SO4和NaOH 猜想四:有Na2SO4、H2SO4和NaOH
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有一种猜想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猜想是 .
(3)、【实验探究】①丙组同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CuSO4溶液,无明显变化,则甲组猜想中的不正确.
②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学习小组利用烧杯中的溶液,并选用老师提供的pH试纸、铜片、BaCl2溶液、Na2CO3溶液,进行如下三个方案的探究.
实验方案
测溶液pH
滴加Na2CO3溶液
滴加BaCl2溶液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试纸变色,对比标准比色卡,pH<7
产生无色气泡有气泡产生
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结论
溶液中有H2SO4
溶液中有H2SO4
溶液中有H2SO4
【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二是正确的.
【评价反思】老师指出【实验探究】②中存在两处明显错误,只有一个方案和操作都正确,请大家反思后,写出该方案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四、计算题
-
17. 请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计算.(1)、a、b的数值分别为、 .(2)、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为 .(3)、第二次加入ag 14.6%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至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