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湖北省十堰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17-08-10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

  • 1. 2016年12月,我国首颗“碳卫星”发射升空,使我国在大气二氧化碳监测方面跻身国际前列.下列发射步骤中,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加注燃料 B、火箭点火起飞 C、卫星与火箭分离 D、进入预定轨道
  • 2. 下列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21%的是(   )
    A、稀有气体 B、二氧化碳 C、氧气 D、氮气
  • 3. 实验室里的下列仪器,能作为化学反应容器的是(   )
    A、量筒 B、漏斗 C、烧杯 D、玻璃棒
  • 4.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冰水 B、汽水 C、海水 D、泥水
  • 5. 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是因为球内的气体分子(   )
    A、体积增大 B、间隔增大 C、质量增大 D、个数增多
  • 6. PM2.5是雾霾天气的“元凶”之一.下列做法不利于改善空气中PM2.5污染的是(   )
    A、空中喷雾 B、植树造林 C、绿色出行 D、扬尘施工
  • 7. 水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长期饮用蒸馏水不利于人体的健康 B、过滤可除去水中所有杂质 C、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D、将水加热煮沸能降低水的硬度
  • 8. 石墨烯是单层的石墨,它是已知世界上最薄、最坚硬的新型材料,有良好的导电性,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下列有关石墨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与C60是同一物质 B、属于新型的化合物 C、硬度小于金刚石 D、在氧气中燃烧可能生成CO2、CO或二者的混合物
  •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催化剂可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B、焊锡、黄铜、铁是常见的合金 C、不同元素的中子数不同 D、所有原子都有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
  • 10. 以下是对四组无色溶液成分的记录,其中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
    A、CaCl2、Na2CO3、KNO3 B、KNO3、NaCl、FeCl3 C、Ba(OH)2、NaCl、Na2SO4 D、K2SO4、Na2CO3、NaNO3
  • 11. 下列实验方案中,设计合理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所用试剂或方法

    A

    比较Zn、Cu、Ag的金属活动性

    将Zn和Cu分别放入AgNO3溶液中

    B

    除去CO中的O2

    通过灼热的铜网

    C

    除去硫酸镁溶液中含有的少量硫酸

    加入过量氢氧化镁,过滤

    D

    鉴别AgNO3、Na2CO3两种无色溶液

    稀盐酸或氯化钡溶液

    A、A   B、B   C、C   D、D
  • 12. 某黑色固体粉末可能是Fe、CuO、C中一种或几种.为了探究其成分,某同学按照如图所示流程进行了实验.

    关于该实验有以下说法:

    ①若溶液甲呈浅绿色,则原黑色固体粉末中只含有Fe;

    ②若步骤Ⅱ中无明显现象,则固体乙中最多只能有四种物质;

    ③若步骤Ⅱ中有气泡产生,则固体乙一定是C;

    ④若步骤Ⅱ中有红色固体析出,则固体乙中一定无CuO.

    以上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二、填空题

  • 13. 用化学符号填空:
    (1)、钙离子
    (2)、2个氮原子
    (3)、导致酸雨的一种气体
    (4)、标出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 14. 如图1是元素周期表中硒元素的部分信息,图2 是硒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硒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的第周期;
    (2)、图2中n的值为
    (3)、根据以上信息,结合已学的知识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硒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硒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34 C、硒元素与氧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D、硒原子在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 15. 生产、生活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请完成下列各题.
    (1)、红枣含有蛋白质、糖类及维生素等营养素,其中起到调节人体新陈代谢、预防疾病作用的营养素是
    (2)、大蒜中含有一种有效成分辣素“硫化丙烯”,其化学式为C3H6S.硫化丙烯分子中碳、氢、硫原子的个数比是
    (3)、固定和利用二氧化碳能有效减少空气中的温室气体.例如工业上在一定条件下利用CO2和物质X反应生产尿素,化学方程式是CO2+2X═CO(NH22+H2O,则X的化学式为
    (4)、酒精灯是初中化学常用的实验仪器.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其灭火原理是
  • 16. 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1)、t2℃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g.
    (2)、p点的含义是
    (3)、将t2℃A,B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成为不饱和溶液的是(填A或B).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①t2℃时,A,B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分数A>B;

    ②t2℃时,用等质量的A,B分别配制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A>B;

    ③通过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可使A,B的饱和溶液同时析出晶体;

    ④t2℃时,将150gA的饱和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20%的溶液需加水100g.

  • 17.

    A,B,C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物质间可以直接转化,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A,B,C均为氧化物,且三种物质常温下状态均不同,其中C为液态,A是红棕色固体,则C的化学式为 , A→B的化学方程式为

    (2)、若A,B,C是三种不同类别的物质,都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且组成元素分别为三种、两种和一种,常温下C为气态,则B→C的化学方程式为 , A→C的反应属于反应类型.

三、实验探究题

  • 18. 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2)、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CO2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应该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分别是 . 检验二氧化碳收集满的方法是
    (3)、图F装置可用于气体的收集、检验、除杂和体积的测量等,用该装置不能完成的实验是        (填序号).
    A、气体从b端通入,收集氧气. B、瓶内装有澄清石灰水,气体从a端通入,检验氧气中是否混有二氧化碳. C、瓶内装有氢氧化钠溶液,气体从a端通入,吸收一氧化碳中混有的二氧化碳. D、在b端接量筒,瓶内装满水,氧气从a端通入,测量气体的体积.
  • 19. 实验小组在探究“酸与碱能否发生反应”时,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请根据实验回答:

    (1)、【探究实验一】酸能否与可溶性碱发生化学反应

    甲同学进行了实验一,能观察到的明显现象是 , 同时测定反应后溶液的pH=2,说明酸能与可溶性碱发生化学反应.

    (2)、【探究实验二】酸能否与难溶性碱发生化学反应

    乙同学进行了实验二,当滴入几滴稀盐酸后,发现试管②中无明显变化,于是得出“酸不能与难溶性碱反应”的结论.

    丙同学对此产生质疑,并利用实验后的物质继续探究:

    【分析】丙同学测定试管②中上层清液的酸碱度,读出pH=12,说明上层清液中的溶质是

    (3)、【解释】丙同学由此认为乙同学的结论不正确,原因是
    (4)、【验证】丙同学利用上述实验后的废液继续实验,将试管②中物质全部倒入一大烧杯中,静置,再将实验探究一所得溶液逐滴加入,能说明酸与难溶性碱发生化学反应的现象是
    (5)、【拓展】实验探究一、二中,均涉及到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丙同学将实验一所得溶液缓慢滴加的过程中,除上述现象外,大烧杯中还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四、计算题

  • 20. 某同学在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26.0g制取氧气.加热至混合物固体质量不再减少为止,冷却后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16.4g,将剩余固体全部倒入大烧杯,并加水充分溶解,烧杯内物质总质量150.5g,过滤后得到滤渣和一定量的不饱和滤液(假设溶液无损失).请计算:
    (1)、生成氧气的质量是g.
    (2)、所得不饱和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