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同步训练
试卷更新日期:2017-08-09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如图所示,打开“雪碧”瓶,把从饮料中溢出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发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该实验验证了从饮料溢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D、水蒸气2. 把一根火柴梗平放在蜡烛火焰中,约1秒钟后取出,可观察到火柴梗( )A、均匀地被烧黑 B、放置在外焰部分被烧黑最重 C、放置在内馅部分被烧黑最重 D、放置在焰心部分被烧黑最重3. 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中,含量有较大差别的三种气体成分是( )A、氢气 氧气 氮气 B、二氧化碳 水蒸气 氧气 C、氧气 氮气 二氧化碳 D、水蒸气 氧气 氢气4. 已知淀粉遇碘变蓝色.小军同学在做唾液淀粉酶实验时,向热的面粉糊中加入碘酒,发现未变蓝色.面对“异常”现象,他不应该采取的做法是( )A、向老师请教 B、查找相关资料,探究原因 C、认为自己做错了,继续做其它实验 D、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5. 做实验时,要严格按一定顺序进行,右图是加热烧杯内液体的装置,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1)固定铁圈 (2)放好酒精灯 (3)点燃酒精灯 (4)放石棉网 (5)将烧杯放在石棉网上.
A、(1)(4)(5)(2)(3) B、(1)(3)(2)(4)(5) C、(2)(1)(4)(5)(3) D、(1)(2)(3)(4)(5)6. 小明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人体呼出的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是否比吸入的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多”的探究实验.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如图所示,那么小明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空气中不含二氧化碳 B、人体只呼出二氧化碳 C、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不含有氧气 D、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的二氧化碳比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多7. 把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装有呼出的气体和普通空气的集气瓶内,观察到木条的火焰在呼出的气体中会熄灭,由此说明( )A、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 B、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多 C、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含量比空气中高 D、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空气中小8. 人们呼出的气体中,含量比空气中同种气体的含量更高的是( )A、氧气 B、氮气 C、水蒸气 D、稀有气体9.根据维生素C能够使淀粉﹣碘溶液蓝色褪去的原理,应用如图实验可以测定果汁中维生素C含量的多少.要得出正确的结论,实验过程中不需要进行控制的条件是( )
A、烧杯中淀粉﹣﹣碘溶液的浓度 B、胶头滴管出的果汁的滴数 C、烧杯中淀粉﹣﹣碘溶液的体积 D、两个胶头滴管滴出的每滴果汁的体积10. 某化学小组按照如图探究蜡烛及其燃烧实验:有下列实验现象或说法,其中正确的有( )
①实验Ⅰ中c处最先变黑
②实验Ⅱ中若用干冷的烧杯时,可以观察到烧杯内壁有水雾
③实验Ⅱ中能够观察到干燥烧杯内壁熏黑
④实验Ⅲ中,若用燃着火柴点导管另外一端,无火焰产生
⑤实验Ⅳ中,蜡烛又被点燃是因为火柴直接将蜡烛点燃的缘故
⑥蜡烛熄灭时的白烟不是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A、2个 B、3个 C、4个 D、5个11. 下列是“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活动得出的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A、石蜡浮于水面,说明石蜡的密度小于水 B、用小刀可将石蜡切下,说明石蜡的硬度较小 C、蜡烛被吹灭有白烟,说明蜡烛燃烧现象:有大量白烟产生 D、将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有水雾出现,说明蜡烛燃烧有水生成12. 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白烟的成分是( )A、水蒸气 B、二氧化碳 C、蜡烛蒸气凝固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 D、氧气13. 蜡烛(足量)在如图密闭的集气瓶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蜡烛燃烧前瓶内只有氧气 B、蜡烛燃烧既是氧化反应又是化合反应 C、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 D、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14. 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活动中,你体会到化学学习的主要特点( )①关注物质的变化;②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③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和比较,得出有价值的结论;④关注物质的性质.
A、②④ B、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15. 实验桌上有一包黑色粉末,为验证该粉末是否为铁粉,有同学提出将磁铁放在黑色粉末上方.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猜想假设 B、收集证据 C、设计实验 D、得出结论二、解答题
-
16. 当空气里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达到1%时,对人就有害处;达到4%~5%时,会使人感到气喘、头痛、眩晕;达到10%时,能使人不省人事,呼吸停止,以致死亡.一个久未开启的菜窖、干涸的深井容易积存二氧化碳气体,为保证人身安全,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来确定人是否能直接进去.17. 实验室有一盖有玻璃片的集气瓶装有一瓶无色气体.请你做出一种假设(猜想),并按你的假设填表,完成探究过程.
假设(猜想)
验证方法及操作
可能看到的现象
结论
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18.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空气中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含量是否相同,设计了简单的实验方案,其主要操作步骤如图所示.请根据图示回答:下表是他们的探究方案,请你填写完整:
探究内容
实验方法及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二氧化碳含
量是否相同
分别向呼出的气体和空气中滴入几滴澄清的石灰水,振荡.
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比空气中的多
氧气含量是
否相同
在呼出的气体中燃着的木条熄灭
水含量是否
相同
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哈气
三、填空题
-
19. 科学探究通常包括 这样几个环节.20. 小明和小刚在厨房中发现了一瓶无色液体,小明认为“可能是白醋”.小刚说“可以闻一闻”.对于“可能是白醋”应该是科学探究中 ,对于“闻一闻”是科学探究中的 .21.
化学兴趣小组的小明、小刚、小军等三位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
探究一:蜡烛火焰哪一部分温度最高.
小明同学点燃一支蜡烛,仔细观察蜡烛火焰的分层情况后,取出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酒精灯火焰中(如图),1~2s后取出,观察火柴梗碳化情况.
【观察与思考】
发现火柴梗的 (填“a”、“b”或“c”)处最先碳化.
【反思与结论】
实验结论: 的温度最高.这层火焰温度最高的原因是 .
探究二:探究石蜡的成分.
小刚同学点燃的一支蜡烛并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烧杯(如图),观察到烧杯内壁出现水珠,然后将烧杯迅速倒转过来,通入澄清石灰水,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分析与结论】根据上述实验现象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 ,由此说明石蜡中一定含有 和碳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