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大同市矿区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17-08-09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制度,价值取向和国家的认同,便是对文化的认同。西周所处时代,体现出这些文化认同的主要特征是(    )

    A、封建邦国,制礼作乐 B、社会变革,百家争鸣 C、国家分裂,民族交融 D、皇权强化,闭关锁国
  • 2. 《贞观律》规定“:对官员、地主“占田过限”“在官侵夺私田”等不法行为,予以惩罚;擅自加重赋税的要坐以赃罪或枉法罪。这反映了(    )

    A、唐太宗时社会出现的治世局面 B、唐代初年政府征收苛捐杂税 C、唐朝对官员的刑罚过于严苛 D、唐朝官员贪赃枉法后果严重
  • 3. 山西是我国古代历史上北方多民族交融的重要区域,以下历史事件与山西有关的是(    )

    ①张骞出使西域  ②北魏孝文帝改革  ③北宋与辽的和战  ④明设奴儿干都司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4. 元朝时,管辖今山西地区的是(    )

    A、甘肃行省 B、陕西行省 C、河南江北行省 D、中书省
  • 5. 下列哪项不属于研究历史的第一手材料(    )

    A、遗址 B、甲骨文 C、《史记》 D、《西游记》
  • 6. 唐末民变中,历时最久,遍及最广,影响最深远的一场农民起义是(    )

    A、安史之乱 B、黄巢起义 C、陈胜吴广起义 D、红巾军起义
  • 7. 乾隆皇帝信中曾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让洋人的日常得益于天朝的余润。”这体现了统治者的观念(    )

    A、盲目自大 B、闭关锁国 C、重农抑商 D、对外开放
  • 8. 下列对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阶段及其特征的归纳描述,正确的是(        )

    A、秦汉时期——中华文明的起源 B、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C、宋元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D、明清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 9. 表中户数变化最能说明这一时期(    )

    朝代

    西汉

    西晋

    唐代

    北宋

    北方

    965万户

    149万户

    493万户

    459万户

    南方

    111万户

    65万户

    257万户

    830万户

    A、经济重心南移趋势 B、政府统治比较开明 C、城市经济趋于活跃 D、民族融合逐渐加强
  • 10. “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纱,教我布,二只筒子,两匹布。”这是一首上海(古称松江)一带的人们世代相传的歌谣。人们歌颂的是一位对我国棉纺织业作出巨大贡献的妇女的事迹。请你判断,歌谣中的“黄婆婆”生活的朝代是(    )

    A、西汉 B、隋朝 C、唐朝 D、元朝
  • 11. “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反映了那位人物的心愿(    )

    A、岳飞 B、文天祥 C、戚继光 D、郑成功
  • 12. 下列不属于晚明科技成就的是(    )

    A、《本草纲目》 B、《农政全书》 C、《天工开物》 D、《齐民要术》
  • 13. “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与此对应的思想应该是(    )

    A、道家—无为而治 B、法家—严刑峻法 C、墨家—兼爱,非攻 D、儒家—仁政,德治
  • 14. 康乾盛世后不久,一方面“无业游民,数百万计居于川楚深山老林”,另一方面“地主田虽买,无人为耕”这段话反映了(    )

    A、人口剧增 B、耕地面积增加 C、土地兼并恶性发展 D、重农抑商
  • 15. 乾隆年间的苏州,拥有十万烟火,财富甲天下,有的地段地值千金。从中我们不能得到的信息是(    )

    A、苏州人口众多 B、苏州商业繁荣 C、苏州地价上涨 D、苏州农业发达

二、综合题

  • 16.

    阅读年代尺,回答问题

    (1)、写出AB两处王朝的名称

    (2)、AB王朝的共同点有哪些?写出两点即可。

  •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后世人嘲讽明朝以来考取功名的人说:“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第。可知道三通、四史是何等文章,汉祖、唐宗是哪一朝皇帝?……辜负光阴,白白昏迷一世,就叫他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

    材料二: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缜密者入缮写。地处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近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1)、造成材料一所说的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写出明清为加强皇权在政治,文化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金本巴瓶即金瓶,珍藏于西藏拉萨大昭寺。为乾隆五十七年(1792)所赐。通高34厘米。通体以莲瓣纹、如意头纹、缠枝纹等图案组成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朝代与哪个地区的少数民族关系?

    (2)、材料二时期,为加强对这一地区的管理采取了什么措施?

  • 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马克思

    (1)、材料一中郑和的船队最远到达何处?有何意义?远航为什么被废止?

    (2)、材料一到材料二发生了什么变化?导致了怎样的后果?

    (3)、上述材料对我们有何启示?

三、填空题

  • 20. 请将下列选项分类,(只填序号),并谈谈你对“工匠精神”的理解

    ①瓷器   ②秦兵马俑      ③故宫    ④云冈石窟     ⑤唐三彩   ⑥赵州桥

    手工业品:

    建筑工程:

    雕塑艺术:

    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