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2.腊八粥 课时练
试卷更新日期:2020-02-03 类型:同步测试
一、基础知识
-
1. 文学常识。
《腊八粥》一文的作者原名沈岳焕,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説《》《》、散文集《》等。
2. 给多音字注音。(1)、蕃蕃咽喉肿痛,什么食物都难以下咽。(2)、球场遇到劲敌,反倒使他干劲更足了。(3)、他圈十亩地作为牧场,准备用来圈养牛群。(4)、塞外并不闭塞。3. 看拼音写汉字。
(1)、她把那丝chóu般的秀发扎起来,开始喝妈妈为她熬的浓chóu的粥。(2)、杯zhǎn碗里chéng放食物。4. 理解词语。(1)、嘟囔:(2)、:没有办法;没有办法可想。(3)、:肌肉、皮肤或黏膜等组织由于发炎、瘀血或充血而体积增大。(4)、糊糊涂涂:5. 感知课文。《 腊八粥 》一文以“”为线索,写了八儿粥——粥——猜粥——粥的情节,表现了一家人的其乐融融。
二、品读达标。
-
6.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1)、“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叫洋车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胡的老孩子,提到腊八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请赏析语句。7. 下列加下划线的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油腻(nì) 嘟囔(dū) 腊肉(là) B、肿胀(zhǑng) 沸腾(fèi) 孥孥(nú) C、锅铲(chǎn) 搁置(gē) 栗子(sù) D、唾沫(tuÒ) 焖饭(mèn) 奈何(nài)8. 写出下列语句运用的修辞手法。(1)、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2)、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叫洋车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胡的老孩子,提到腊八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3)、你们想,妈的命令,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9. 写出下列语句运用的描写人物的方法。(1)、“要不然我吃三碗半,你就吃两碗半…… ”(2)、锅中的一切,对八儿来说,只能猜想:……要是真的干红枣也有那么大,那就妙极了!……(3)、于是妈妈就如八儿所求的把他抱了起来。10.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腊八粥
冰心
从我能记事的日子起,我就记得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母亲给我们煮腊八粥。
这腊八粥是用糯米、红糖和十八种干果掺在一起煮成的。干果里大的有红枣、桂圆、核桃、白果、杏仁、栗子、花生、葡萄干等等,小的有各种豆子和芝麻之类,吃起来十分香甜可口。母亲每年都是煮一大锅,不但合家大小都吃到了,有多的还分送给邻居和亲友。母亲说:“我的母亲是腊八这一天逝世的,那时我只有十四岁。我伏在她身上痛哭之后,赶忙到厨房去给父亲和哥哥做早饭,还看见灶上摆着一小锅她昨天煮好的腊八粥。现在我每年还煮这腊八粥,是为了纪念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是1930年1月7日逝世的,正巧那天也是农历腊八!那时我已有了自己的家,为了纪念我的母亲,我也每年在这一天煮腊八粥。虽然我凑不上十八种干果,但是孩子们也还是爱吃的。抗战后南北迁徙,有时还在国外,尤其是最近的10年,我们几乎连个“家”都没有,也就把“腊八”这个日子淡忘了。
今年“腊八”这一天早晨,我偶然看见我的第三代几个孩子,围在桌旁边,在洗红枣,剥花生,看见我来了,都抬起头来说:“妈妈说这腊八粥可好吃啦。您从前是每年都煮的。”我笑了,心想这些孩子们真馋。我说:“那是你们妈妈小时候的事情了,在抗战的时候,难得吃到一点甜食,吃腊八粥就成了大典。现在为什么还找这个麻烦?”
他们彼此对看了一下,低下头去,一个孩子轻轻地说:“妈妈和姨妈说,您母亲为了纪念她的母亲,她每年煮腊八粥,您为了纪念您的母亲,也每年煮腊八粥。现在我们为纪念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周爷爷,我们也要每年煮腊八粥!这些红枣、花生、栗子和我们能凑来的各种豆子,不是代表十八罗汉,而是象征着我们这一代准备走上各条战线的中国少年,大家紧紧地、融洽地、甜甜蜜蜜地团结在一起……”他一面从口袋里掏出一小张叠得很平整的小日历纸,在1976年1月8日的下面,印着“农历乙卯年十二月八日”字样。他把这张小纸送到我眼前说:“您看,这是妈妈保留下来的。周爷爷的忌辰,就是腊八!”
我没有说什么,只泫然地低下头去,和他们一同剥起花生来。
(选自《冰心七十年代文选》,有删改)
(1)、这篇文章的内容共涉及“我”家几代人?写到了煮腊八粥的哪些人?(2)、文章的线索是什么?文章通过这条线索把哪三件事串联在了一起?11. 请你在括号里分别填上一个字,然后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读一读,你会有意外的惊喜。你能照样子也来写一写吗?一衣带落石生入里逃离死别
牛鬼蛇通广快人口如览无余
手无寸证如清水而不事求是
虎口余死存羊补不可门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