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那曲二高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0-01-16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春秋战国时期,某家学说用进化的观点解释历史,认为远古必不如当今,古代的政治制度必不如当今的政治制度。该学派是(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2. 孟子说:“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一思想的进步之处在于( )A、阐发以柔克刚的方法论 B、促进天人关系的体系形成 C、希望利用道德改造自然 D、将人际关系的规范义理化3. 百家争鸣中各学派虽发表自己的看法,批评别人的意见,但也包含了对其他学派某些思想的吸收,此即百家合流。最能体现百家合流现象的是( )A、福祸相依 B、选贤举能 C、礼法并用 D、道法自然4. 韩非子认为人类利益的需要尤其是私利乃是推动历史转变的原因,“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韩非子的历史观( )A、正确阐述了历史发展变化的根源 B、体现唯物主义和功利主义的思想 C、有利于民众摆脱儒家思想的東缚 D、揭示了道德败坏任性堕落的现实5. 董仲舒:“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故为人主之道,莫明于在身之与天同者而用之。”这一认识( )A、有益于贤明政治的出现 B、体现了老子“无为”思想 C、实现了汉初的稳定局面 D、代表了平民百姓的利益6. 楚平王杀害伍子胥之父,伍子胥被迫逃离楚国,进入吴国,后引吴军攻破楚国。汉代以前,对伍子胥复仇破楚的行为基本持肯定态度;宋代后,批判伍子胥复仇是不忠的观点愈演愈烈。这一变化说明( )A、宗法观念的削弱 B、市民阶层力量的壮大 C、程朱理学的影响 D、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7. 朱元璋即位后下诏访求“朱氏学者”,科举考试必须以朱熹的注经为标准答案,并大量印制儒家经典,还命人作《孟子节文》,删去民贵君轻、君臣相敬等几十条言论。这说明他( )A、借科举提高朱氏家族的地位 B、致力于维护孔子思想的权威 C、将理学作为控制思想的工具 D、彻底否定孟子“仁政”思想8. 明末清初,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他的真实意图是( )A、限制君权 B、消灭君主制度 C、宣扬“天赋人权” D、维护中央集权9. 明清之际,出现一批活跃的思想家,对传统思想进行猛烈批判,其中具有民主启蒙色彩的主张是(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经世致用 C、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D、工商皆本10. 围绕着人与神、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问题的思考,公元前6~5世纪,东西方社会几乎同时诞生了一批伟大的思想先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孔子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具有人文精神 B、老子注重探讨宇宙本原的问题,用以指导人生 C、普罗塔哥拉强调人是万物的尺度 D、苏格拉底着重讨论的是人与神的关系11. 古雅典智者学派普高尔吉亚提出:第一,无物存在;第二,如果有某物存在,人也无法认识它;第三,即使可以认识它,也无法把它告诉别人。材料主要说明智者学派( )A、忽视道德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B、其思想带有浓厚理性色彩 C、以怀疑的态度向传统提出挑战 D、力图纠正自己的理论缺陷12. 苏格拉底通过与学生循循善诱的对话,使学生明白了在特定情况下,盗窃和欺骗手段也可能是善行。材料表明苏格拉底认识到( )A、善恶之间可以相互的转化 B、社会环境影响人们认知 C、教育能助推人们明白道理 D、社会进步推动人们向善13. 维多里诺是14~15世纪意大利的教育家。他奉行“身心发展并重”的教育理想,注重发展学生个性,重视骑马、剑术、跳舞、游泳等方面的能力培养。他还要求学生研读古罗马作品和基督教作品,视之为道德教育重要内容。这反映出( )A、人文主义的教育理念 B、宗教制约着教育发展 C、教育摆脱了宗教束缚 D、文艺复兴尚未影响教育领域14. 在《十日谈》中,薄伽丘通过一个个故事来讴歌自由的爱情和婚姻,只要是人本身的个性得到了张扬,他就予以支持和歌颂。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自由的爱情成为唯一主题 B、薄伽丘思想充满理性色彩 C、密切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D、提升了人性的高尚与尊严15. “当反对者指责他的改革纲领违背了教会政策时,他宣称只有《圣经》是唯一的基督教权威来源,拒绝承认教会的等级制度。”由此可见,宗教改革者主张( )A、不再认同基督教权威 B、挑战罗马天主教会权威 C、维护欧洲的宗教统一 D、个人自由解释《圣经》16. “一场严肃的祷告,同样可以在草屋中或者猪圈里进行。……有说话声音的地方,就是上帝的所在。……只有在最后一个穷人得到照应后,才能考虑兴建教堂。至于教堂的建造、风格和装饰都无关紧要”。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A、旨在冲破封建专制制度的束缚 B、使人获得灵魂自救的自主权 C、使人开始摆脱基督教神学统治 D、构筑了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17. 文艺复兴思想家主张人们追求财富和现世的幸福,启蒙思想家考虑“要寻求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够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防御和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你认为后者思考的问题与前者相比,更加突出强调了( )A、构建民权政府 B、批判神权统治 C、鼓吹人性解放 D、主张自由平等18. 康德主张“理性的思考和独立的判断”,卢梭却认为“依靠情感、听任本能和情绪办事更可靠、更经常”。这表明( )A、康德比卢梭更倾向于理性 B、矛盾无处不在 C、卢梭认为理性主义已经过时 D、人文精神丰富多彩19. 从唐代到清代,中国生产的用纸,除了一般的纸张外,还有各种彩色的腊笺、冷金、错金、罗纹、泥金银加绘、砑纸等名贵纸张,以及各种宣纸、壁纸、花纸等。这表明( )A、造纸术推动了文化的繁荣 B、造纸的原料来源丰富 C、中国古代造纸技术的发展 D、书写材料出现了革命20. 同学们发现古装影视剧中经常出现了一些不符合史实的穿帮镜头。下列情景剧中属于穿帮镜头的是( )
①战国时期的秦国将军子岸说“纸是包不住火的”
②汉惠帝刘盈带皇后嫣儿在院中放烟花
③年迈的康熙皇帝兴高采烈地点看京剧名段《斩马谡》
④乾隆皇帝仔细研究《清明上河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21. 17世纪近代数学兴起、牛顿力学体系创立等,这是人类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巨大突破的时期。其取得重大突破原因不包括(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要求 B、科学家艰苦的实验钻研 C、人文主义的推动 D、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22. 为实现社会的转型,近代先进的中国人作出了不懈探索。下列太平天国运动中提出的主张,最符合社会转型趋势的是( )A、“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 B、“所有婿娶弥月喜事,俱用国库” C、“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 D、“每年纳银若干,有失则保人赔其所值”23. 1891年,康有为发表《新学伪经考》。“新学’是指古文经学,康有为认为,今文经是孔子流传下来的真经;古文经本不存在,它是王莽为了篡位而伪造的,湮没了孔子的微言大义,因此要”摧廓伪说”。康有为的观点( )A、旨在推动学术上的考证辨伪 B、基本上符合儒学发展历程 C、体现学术为政治服务的思想 D、动摇了传统儒学正统地位24. 19世纪末,汪康年指出:“四邻环伺不足惧,大变当前,而怡然无所动,斯为可惧也。割地赔偿不足耻,维新有机,而懵然无所知,为可耻也。”据此可知,汪康年主要强调( )A、民族危机的严峻性 B、救亡图存的重要性 C、思想启蒙的必要性 D、抵御侵略的可行性25. 一位英国外交官描绘道:“驻在南京的浙江部队,用很特殊的方式来庆祝孙文博士当选为临时大总统。白天,他们的队伍带着剪刀做武器,在各个主要街道上游行,对他们所遇到的所有那些仍然蓄着辫的中国人,一律用剪刀剪去辫子。“这反映了当时“剪辫”( )A、实现了社会上易风移俗 B、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 C、体现了人人平等的观念 D、破除了封建守旧思想26. 1367年,朱元璋命部将北伐,发布告谕称“驱逐胡虏,恢复中华”,指明“归我者永安于 中华”。近代孙中山创建同盟会,也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相号召。他们以“恢复中 华”为口号,主要是为了( )A、获得支持者 B、分化统治者 C、阐明民族国家观念 D、驱逐外国势力27. “……所最信的是定地价的法,比方地主有地价值一千元,可定价一千元,或多至二千,就算将来因交通发达涨至一万,地主应得二千,已属有益无损;盈利八千,当归国家。”这反映的是( )A、毛泽东的土地革命 B、洪秀全的平均分配土地 C、孙中山的民生主义 D、孙中山的民权主义28. 1928年,毛泽东发表了《井冈山的斗争》等一系列文章,总结了井冈山斗争和各地建立红色政权的经验,论证了中国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初步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这些文章( )A、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B、系统阐释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C、推动了国共合作初步实现 D、力图摆脱教条主义对中国革命的束缚29.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它们都( )①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
②反映了近现代中国的时代要求
③揭示了中国革命的特殊规律
④包含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30. 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我国确定全面发展教育方针是在( )A、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2小题,共40分,请根据题目要求完成各小题.
-
31. 对自由的追求是近代欧洲思想解放运动的重要目标。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处处提倡人性和人权,重新思考人和神的关系。他们认为人的情感和思想要摆脱神学的禁锢,尽可能走上一条自由发展之路。人文主义者指出天堂不在来世,而在现世。他们公开申明,追求个人的幸福和自由符合人性的要求。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二:路德的思想和教会成了自由的旗帜,因为路德的原则是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他将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开放的、可以按照自己心愿与神对话的信仰方式,使基督教徒获得了自由,特别容易在德国和欧洲流行开来。更为重要的是,新教置宗教和教会于政府行政和国家法律的掌管之下,从而消除了教会对于世俗权威的威胁,社会又恢复了它的秩序。
——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在卢梭看来,权利绝不是建立在暴力和强权之上,而只能建立在自由的契约之上。因此,社会契约是一切政治自由与权利的来源。康德则认为自由的个体具备自己决定自己的性质,在理性世界中,自己的意志成为主人。自由既要求不受别人约束,同时又不去约束别人,自由需要服从于理性的“法则”和“要求”。
——摘编自徐大同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兴起的经济和文化因素?(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所反映的路德的思想主张?分析宗教改革运动在追求自由方面的进步。(3)、据材料三,概括卢梭和康德关于自由的观点?归纳启蒙运动最大的价值和意义?32. 20世纪以来形成的三大理论成果,不断推动着中国社会进步。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孙中山出身贫农,十岁始入私塾,但儒家思想对其影响至深,后来他曾说:“真正的民生主义,就是孔子所希望之大同世界。”并多次亲笔书写《礼运•大同》的全文以激励全党……1896年广州起义失败后,孙中山移居英国。后来他对张国焘说:“我在欧洲的时候,与社会主义各派的领袖人物都有过接触,各派的理论也都研究过。我参酌了社会主义各派的理论,汲取它们的精华,并顾及中国的实际情形,才创立三民主义。”
——秦正为《孙中山与社会主义中国化》
材料二:以为不要城市工人而用农村包围城市可以取得胜利,这无论在理论上与事实上都是行不通的,假使没有城市做领导,则任何乡村都是不能“联合起来”的,并且,没有城市工人激烈斗争,则﹣切“包围城市”的计划完全是空谈。
——《红旗》(1930年5月24日)
材料三:毛泽东思想承担的具体历史使命主要是回答和解决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即新中国的建立及向社会主义过渡,并使社会主义在中国得以巩固和发展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承担的具体历史使命是,在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后,如何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
——摘编自张开年《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作用》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孙中山创立“三民主义”的思想渊源。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民主义”的实践成果。(2)、概括材料二中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的分歧并分析其实质。(3)、指出材料三中两种理论的不同历史使命,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理论成果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