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静安区2020年高考历史一模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0-01-16 类型:高考模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 1. “从(二里头遗址)新发现中,人们几乎可以触摸到中国第一个王朝的脉动了。”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队长的上述言论(   )
    A、否认了夏王朝的存在 B、证实了夏王朝的存在 C、揭示了二里头文化与中国国家起源的关系 D、揭示了原始农耕与文明起源的关系
  • 2. 商朝的历史之所以被认为是“信史”主要是因为(   )
    A、青铜铸造技术的成熟 B、甲骨文发现并识读 C、《史记》的明确记载 D、神话传说得到验证
  • 3. “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从语意判断,该史料最可能出自(   )
    A、《魏书》 B、《隋书》 C、《汉书》 D、《晋书》
  • 4. “唐、宋时宰相的总办公处。 唐初始有此名,初设在门下省,后迁到中书省”。材料中的“此”指的是(   )
    A、枢密院 B、宣政院 C、理藩院 D、政事堂
  • 5. 诗句“迄今井邑犹荒凉,居民生资唯榷场。马军步军自来往,南客北客相经商”中 “榷场”作为互市场所主要存在于(   )
    A、  西周和东周时期 B、西汉和东汉时期 C、  西晋和东晋时期 D、北宋和南宋时期
  • 6. 李约瑟称“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中国曾保持令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技术水平。”其中的公元3世纪就“令西方望尘莫及的”是(   )
    A、造纸术 B、雕版印刷术 C、火铳 D、旱罗盘
  • 7. 清代的金瓶掣签制度,主要适用于(   )
    A、蒙古 B、西藏 C、新疆 D、台湾
  • 8. 西欧中世纪末期常常被称为“‘人’的发现和‘世界’的发现时代”。这里的“‘人’的发现和‘世界’的发现”分别是指(   )
    A、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 B、启蒙运动和殖民扩张 C、启蒙运动和新航路开辟 D、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 9. 如图为学生笔记。笔记评价的历史事件是(   )

    A、英国圈地运动 B、美国“宅地法” C、俄国1861年改革 D、日本明治维新
  • 10. “1863年元月1日起,凡在当地人民尚在反抗合众国的任何一州之内,或一州的指明地区之内,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从内容判断,上述材料出自(   )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 11. “德意志帝国与其说是建立在铁和血上,不如说是建立在煤和铁上”。材料中“铁和血”“煤和铁”分别喻意(   )
    A、武力手段、工业基础 B、暴力战争、国家垄断 C、强权政治、商品经济 D、专制统治、自由竞争
  • 12. 日本明治维新通常被视为一场改革,但也有人说它是一次革命。说它是革命的主要依据是(   )
    A、爆发了武装倒幕运动,事实上出现了统治权力的转移 B、日本经济发展,成为亚洲首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 C、推动了社会进步,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D、发展工商业,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国家体制
  • 13. 南京,常常被视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和终点”。这里的“起点”和“终点”分别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
    A、鸦片战争爆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B、《南京条约》签订、南京国民政府覆灭 C、太平天国定都天京、日本制造南京大屠杀 D、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国民政府从重庆迁回南京
  • 14. “不但一个王朝,而且一个文明看来已经崩溃了,但由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一些杰出人物的非凡努力,它们终于死里求生,再延续了六十年。”美国汉学家芮玛丽上述评价中的 “非凡努力”当指(   )
    A、清末新政 B、维新运动 C、 太平天国 D、洋务运动
  • 15. “中国认明朝鲜国确为完全无缺之独立自主国。故凡有亏损其独立自主体制,即如该国向中国所修贡献典礼等,嗣后全行废绝”。作为条约条款,上述内容当出自(   )
    A、《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 16. 美国总统麦金莱(W.Mckinley)在1898年年终的国情咨文中担保: “采取与我国政府的一贯政策相适合的一切手段,维护我们在那一地区(中国)的巨大利益”。与这一担保一致,美国推出了(   )
    A、“门户开放” B、“十四点建议” C、绥靖政策 D、“扶蒋反共”
  • 17. 明确揭示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重要会议是(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 18. 中国战场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不仅是因为中国实际参与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谋划与指挥,而且还在境外协助盟军作战。中国军队协助盟军作战的最主要境外地是(   )
    A、苏联 B、越南 C、印度 D、  缅甸
  • 19. 英国“脱欧”近年来闹得纷纷扬扬。受英国“脱欧”影响最大的是(   )
    A、经济全球化 B、世界多极化 C、欧元国际化 D、西欧一体化
  • 20. 我国一位核心领导人曾风趣地说:“是非洲兄弟把我们抬进去的”。 领导人所说的“非洲兄弟”把我国“抬”进了(   )
    A、国际联盟 B、联合国 C、上海合作组织 D、亚太经合组织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60分)

  • 21. 丝路风雨

    丝绸之路最初是军事路、外交路……之后是民生路、商业路、世贸路,再之后发展成了当时世界上最繁忙的物流大通道。由长安到西域,到中亚,到西亚,再绵延至欧洲。物质交流的同时,中国文化、印度的佛文化、伊斯兰文化、基督文化也相互间交集共生。丝绸之路是中国融入世界,并渐而有发言权和影响力的一条大国之路

    ——穆涛:《丝绸之路是世界观》,载《文汇读书周报》,2017年7月3日

    (1)、结合汉、唐史实,说明丝绸之路是一条“中国融入世界”之路。
    (2)、历史上,丝绸之路虽多次受阻,但在更长时间内保持通畅。以唐代为例,简要概述丝绸之路保持畅通的原因。
    (3)、明清时期,丝绸之路的地位有所下降,简析其下降原因。
  • 22. 思想启蒙

    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为辛亥革命补上理念一课。虽然人们把“启蒙运动”的桂冠赠与了它,但它与欧洲启蒙运动,无论是思想谱系还是前因后果,都有着完全不同的DNA,无法相提并论。中国新文化运动,肇远因于鸦片战争、甲午战争,承近因于辛亥革命,从一开始就以民族主义为前提,以救亡为己任。所以当我们追溯那段历史时,不难发现,亡国灭种的阴影,一直盘桓在知识分子的心头,也成了新文化运动一个转贯穿始终的主要话题。

    ——叶曙明《重返五四现场》

    (1)、为什么说新文化运动“肇远因于鸦片战争、甲午战争,承近因于辛亥革命”?
    (2)、既然新文化运动“与欧洲启蒙运动,无论是思想谱系还是前因后果,都有着完全不同的DNA”,为何它还会赢得“启蒙运动”的桂冠?
    (3)、你是否同意“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为辛亥革命补上理念一课”?简要说明理由。
  • 23. 双元革命

    材料一:18世纪下半叶,欧洲爆发了两场影响深远的革命,进一步推动了欧洲乃至世界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这两场革命分别是18世纪60年代从英国发起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和1789爆发的法国大革命。这两场革命的方式虽然不尽相同,但却都摧毁了各自国家原有的社会秩序。同时英国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都产生了巨大的扩散效应,后来波及到整个欧洲乃至世界。

    所有近代国家几乎都是18世纪双元革命的产物。其一,工业革命奠定了工业化的经济体制,它塑造了一种崇尚效率与数量的文化;其二就是法国大革命所塑造出的现代民主制。前者在资本主义不断追求经济成长与全球扩张的带动下,创造了具有无限潜力的生产制度;后者建立了资本主义社会公共制度的主要模型。

    ——改写自英国历史学家艾瑞克·霍布斯鲍姆《革命的年代 :1789—1848》

    材料二: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的《革命的年代:1789—1848》封面

       

    (1)、霍氏所说的“革命的年代”为何始以1789年,终以1848年?
    (2)、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的《革命的年代 :1789—1848》封面上配上“一场世界革命从英国和法国这对孪生火山口向外喷发”意在表达怎样的信息?
    (3)、对霍氏所言“双元革命”的历史影响,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