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濮阳市2019年高考历史模拟试卷(5月份)

试卷更新日期:2020-01-15 类型:高考模拟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48.0分)

  • 1. 《唐律名例疏议释义》说:“中华者,中国也。亲被王教,自属中国,衣冠威仪,习俗孝悌,居身礼仪,故谓之中华。”“中华”的主要内涵是(   )
    A、地域 B、文化 C、法律 D、种族
  • 2. 根据张履祥《补农书》中所载资料,明朝末期江南地区农村家庭的投资结构如图所示:

    这反映出此时江南的农业(   )

    A、经营更趋市场化 B、减少犁耕依赖 C、生产日趋专业化 D、注重精耕细作
  • 3. 宋明时期民间自愿组织制定了许多道德公约、互助公约,旨在劝诱人心向善,广数化而厚风俗,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王守仁制订的《南赣乡约》。这说明当时(   )
    A、社会风气日益败坏 B、心学成为当时儒学中的主流思潮 C、儒家伦理逐渐普及 D、王守仁的思想成为官方正统儒学
  • 4. 甲午战后有人认为:“欲图自强,莫亟于广兴学校,而学校中本原之本原,尤莫亟于创兴女学”。1898年维新志士创办经正女学,以期“相夫教子、宜家善种、兴国智民。”这表明女学兴办(   )
    A、是民族救亡途径之一 B、开启了教育近代化进程 C、服务于维新变法运动 D、提高了妇女的社会地位
  • 5. 下表信息表明五四运动前夕,当时中国(   )

    1894年

    中国产业工人10万人

    1871~1911年

    有记载的罢工斗争达105次

    1912~1919年

    罢工斗争达130多次

    至1919年

    中国产业工人约200万人

    中国还有1000万左右手工业工人和店员工人

    1915~1920年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黄金时代”

    A、工人阶级政治觉悟程度很大提高 B、具备接受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基础 C、工人阶级成为中国的主要领导力量 D、主要矛盾正在发生质的变化
  • 6. 如表是近代上海《申报》和重庆《商务日报》两份报纸发行的广告量

    1926.12

    1930.11

    1932.5

    1934.6

    《申报》

    洋货商品广告量(条/天)

    30

    29

    43

    17

    占总商品广告比例(%)

    27

    21.8

    53.8

    22.4

    《商务日报》

    洋货商品广告量(条/天)

    15

    15

    17

    20

    占总商品广告比例(%)

    41.7

    46.8

    41.5

    38.5

    据表推断(   )

    A、传统的生活物资被洋货取代 B、重庆报刊业的西化程度较上海高 C、重庆广告业比上海更加发达 D、重庆地区民族工业发展弱于上海
  • 7. 1953年9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城市建设中几个问题的指示》。凡是工业建设比重较大的城市,要迅速组织力量,抓紧城市规划设计工作;中小城市一般不再扩大基本建设,只进行一些必要维修工作。据此可知当时(    )
    A、集中资源建设工业化基础 B、限制城市入口的过快膨胀 C、优先发展沿海的工业城市 D、将工业城市进行重新规划
  • 8. 古代雅典公民对于城邦戏剧活动非常热心,据说每年都有一千多雅典公民参加戏剧演出。演出的经费由城邦来负责,各项剧目在城邦的有序组织下进行。上述城邦集体活动(   )
    A、保证了雅典各阶层的权利 B、意在培养雅典人的艺术素养 C、成为传播民主思想的舞台 D、增强了雅典公民的公民意识
  • 9. 在19世纪初的法国,忍受污染还被宣传为一种“爱国行为”,而到了l9世纪六七十年代,“洁净的空气和饮用水开始不再仅被视为一种单纯的享受,而被视为公民的权利”。这表明(   )
    A、民众环境保护意识觉醒 B、法国工业革命进程加快 C、政局变化推动环境保护 D、法国生态环境全面恶化
  • 10. 二战后五十年代中期到七十年代中期,许多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纷纷出来论证资本主义的长命百岁,有的称之为“后工业化社会”“后期资本主义社会”或“超级技术社会”。其原因在于(    )
    A、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成立 B、美苏冷战格局的客观推动 C、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 11. 美国学者亨廷顿指出,冷战结束后,主导引发冲突的根源不再是政治因素或者经济因素,而将是文化上的差异,是不同文明之间的矛盾,“西方文化”同“非西方文化”之间的冲突将是“未来世界政治轴心”。对此评论正确的是(   )
    A、冷战结束使世界政治经济冲突趋缓 B、引发国家冲突的根源是文明之间的差异 C、国家冲突是文明进程中的必然现象 D、亨廷顿意在为美国霸权主义政策辩护
  • 12. 国际大豆种植者联盟(ISGA)成立于1960年,由来自巴西、美国等国的种植者以及行业代表组成,是世界大豆生产与销售的主要组织。1971年成立的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CGIAR)由国家、区域组织、私人基金会组成,致力于为全球创造公共福利并让所有人共享。这表明(   )
    A、经济外交有利于消除贸易壁垒 B、经济全球化推动国家间合作 C、单边贸易主义已退出历史舞台 D、发达国家主导农业生产消费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2.0分)

  • 13. 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今天的国家观和以前的国家观内容不一样。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很特别“自古一统吾氏之称禹域也,谓之为“天下”,而不谓之为“国”……而且周围没有很大的挑战者,所以从东周起很快就过渡到普世世界。这一普世规则,就是儒家思想,因为它没有有形的教堂,所以就和文化结合在一起……从秦到清,国家观念的核心总是这个或那个具体王朝,对于皇帝个人和本朝的忠诚与对国家的忠诚,大多数场合是一致的。

    一一许倬云《风雨江山》

    材料二:20世纪,梁启超发表《少年中国说》,将造成当时“老大中国”之责归罪于一班“老朽之人”。海内外遂涌现出“少年中国之革命军”、《少年中国晨报》等团体及刊物。由于进化论风靡,少年必然代表未来的希望似乎成为一种常识,但在建构“少年中国”过程中,国人对中国的“文化认同”和“制度认同”出现危机:要复兴民族,却要抛弃传统;痛恨帝国主义,却又对其文化情有独钟。在“少年中国”旗号下,聚集着持各种不同乃至相对立的观点、主义的知识分子……“少年中国”始终是一个虚幻的理想。时人对这一概念的珍爱,恰恰映衬出内心的无所皈依。

    --摘自《近代中国的国家形象与国家认同》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你认为中国古代的国家认同有什么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少年中国”之说出现的背景,并分析“少年中国”在当时无法成为一种国家认同的原因。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是怎样认识国家认同观念的?
  •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日本作家末广铁肠创作的小说《哑旅行》著于1889-1891年间,其中许多情节反映了世界近代晚期的重大历史现象,小说梗概如下:

    日本绅士隐太郎因慕“西文西学最合时趋”,又听得游历西洋的人都有名望,乃乘汽船从日本横滨出发,先后游历了美、英、法等国。期间虽偶有懂外语者或者友人帮助,但因时有失散,或者翻译水平低,导致语言不通,在饮食、居住、交通、游玩等方面闹出许多笑话。在纽约参观蜡人馆时,误以真人为假人;在伦敦,因寻人不遇,险被马车撞倒,还因“Bath”读音不正,误至“Bus”站;去往法国时,又误买了至比利时的船票,复从比利时乘船至法国的加伦,再从加伦转乘火车前往巴黎。虽然多有曲折,但是隐太郎也见识了伦敦的“地底铁路”以及立在当路上的“电信电话杆子”,还有巴黎“男人收税-法郎,女人无税”的舞场。在巴黎游玩后,隐太郎乘船取道东南亚,来到当时世界“四大埠头”的末站上海,住进日本人在美租界铁马路开设的东亚洋行,遍游上海滩的风花雪月后,始返回日本。

    结合世界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晚期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小说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 15.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20世纪30年代初,很多中国学者认为“统制经济”、“计划经济”已变成了时代标语,经济统制的呼声日高,“拯救这末日的厄运最普遍有力的手段就是所谓的‘计划经济’或‘统制经济’”。1934年上海商会向南京国民政府提出实行统制工业政策的要求。自1935至1937年,南京政府及其官员加强了参加商业、工业和银行业的活动,政府举办的工商业迅猛增长,掌握了工商业和金融业的领导权。1938年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了名为“计划经济”的战时经济方针,使国民经济实现计划化和军事化,其实质就是经济统制;1939年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正式提出“统制经济”,1941年确立起统制经济体制,并全面实施;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随着《国家总动员法》的颁布,国民政府战时统制经济进入其强化阶段。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国民政府实行统制经济政策的背景。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国民政府实行的统制经济政策。
  • 16.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德国的赔款问题是凡尔赛和约中悬而未决的最复杂的问题之一。一战之后的凡尔赛条约上规定,德国应在1921年5月1日前交付200亿金马克赔款,并成立赔款委员会解决赔款总额和分配比例问题。但德国拖延支付,德国以财政危机为理由,要求延期支付其余款项。英国政府支持德国的要求,提出减少赔款总数和延期付款的方案,但遭到法国的强烈反对。于是不仅英法在赔款问题上的分歧加剧,而且德法矛盾也迅速激化,法国于是决定对德国采取军事行动。

    1923年1月11日,法国联合比利时,以德国不履行赔款义务为借口,出动10万军队占领德国的鲁尔工业区,酿成“鲁尔危机”。讨此,德国实行“消极抵抗”的政策。德国出现了企业停工,工业生产下降,资金大量外流,失业工人激增,通货膨胀达到天文数字;柏林工人罢工,德国政局动荡不安。这就是鲁尔危机。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指出“鲁尔危机”产生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别说明“鲁尔危机”对主要当事国(英美、法国、德国)各自有何影响?
  • 17. 材料:约翰•洛克在1689年出版的《政府论》中强调:“亚当并不是基于父亲身份的自然权利或上帝的明白赐予,享有对于他的儿女的那种权威或对于世界的统辖权。统治者要想从亚当的个人统辖权和父权为一切权力的根源的说法中得到任何好处,或从中取得丝毫权威,就成为不可能了。”他指出:国家或政治社会是基于人们的同意而建立的,但是,人们并没有把所有的自然权利都放弃,生命、自由、财产等权利,人们并没有放弃也不能放弃。“最高权力,未经本人同意,不能取去任何人的财产的任何部分”,如果“最高权力”侵犯人们没有转让的自然权利,人们就有足够的理由包括用武力推翻他。他的“不可转让的人的自然权利”理论的传播就很广泛,许多资产阶级国家的宪法反映和确认了这一原则。

    --吕世伦、谷春德《西方政治法律思想史》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约翰•洛克的国家思想。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约翰•洛克的国家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