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单元第4课《灯笼》同步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20-01-13 类型:同步测试

一、积累运用

  • 1.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身(fén)       神(kān)         旋(wò)        可(mǐ) B、(shāo)      炕(niào)        静(mù)        霍姚(piào C、洁(jiǎo)      司马(yì)        联(lóng)      公(féi) D、(wǎng)      然(jiāng)       争(sòng)      熙然(xī)
  • 2. 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灯蛾    咕噜    领域    夜深星澜 B、掌故    静穆    退色    翠羽流苏 C、怅惘    油坊    点缀    斗方大字 D、幽悄    霄夜    思慕    意味深长
  •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据调查,我国超80%左右的成年人全谷物摄入不足,导致维生素膳食纤维等的缺失。 B、这三年来,“一带一路”建设从无到有、由点及面,进度和成果都超出了预期效果。 C、通过在扬州钟书阁举办的“人间送小温”首发式,使更多年轻读者深入了解汪曾祺。 D、我们不仅要学习巴西人“用脑踢球”的理念,但也要大力发展我国青少年的足球事业。
  • 4. 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小孩子喜欢火,喜欢亮光,却仿佛是天性。 B、我爱皎洁的月华,如沸的繁星,同一支夜晚来挑着照路的灯笼。 C、那时自己对人情世故还不懂,好听点说,心还像素丝样纯洁。 D、真的,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
  • 5. 请依据语境,仿照画线句,补充一个恰当的句子。

    除夕是一盏灯,一盏用亲情呵护的明灯。它穿越时空走来,点燃每一个黑头发黑眼睛的人心中的火苗,为回家照明,为乡愁照明……心灵,在除夕夜得以回归;祝福,在除夕夜得以实现;和谐,在除夕夜得以绽放!

  • 6.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提起灯笼,就会想起三家村的 , 村中老头呵狗的声音;就会想起庞大的晃荡着的影子,夜行人的私语;想起祖父的胡须,同洪亮大方的;坡野里想起跳跳的磷火,村边社戏台下想起的观众,花生篮,冰糖葫芦;台上的小丑,花脸,《司马懿探山》。真的,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

二、综合题

  • 7. 某校为了深入开展“热爱家乡——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题教育活动,11月15日初三年级师生走进被誉为“京郊灯笼第一村”的怀柔区九渡河镇红庙村进行参观实践。请你根据要求,完成小题。
    (1)、下面是一位同学刚走进展厅的感受,请你结合语境选出对画线成语解释不恰当的一项(    )

    走进红庙村灯笼展厅,迎面而来的各式各样的宫灯、纱灯、走马灯等,让人目不暇接。若不是讲解员走来,还以为今天就是张灯结彩的正月十五了呢。

    A、目不暇接,形容灯笼样式多,有的是工夫看。 B、目不暇接中的“暇”,这里是空闲时间的意思。 C、张灯结彩,意思是张挂灯笼彩带,形容场面喜庆。 D、“张”在字典中有以下几个义项:①使合拢的东西分开②陈设;铺排③扩大;夸张④看;望⑤商店开业。张灯结彩中的“张”义是②陈设;铺排。
    (2)、请你阅读下面三组组长的活动记录,完成小题。

    离开展厅,我们走进灯笼制作厂房,恰好遇到了灯笼村的领头人红庙村村委书记,于是采访了他。

    “自从村里的灯笼挂上了2010年央视春晚的舞台,更多的人记住了这个小山村。红庙灯笼的销路越来越广,不但在国内的各大城市能见到红庙灯笼①        村委书记自豪地说②        甚至在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也能见到我们红庙灯笼的身影。我们红庙村的灯笼产业正带领村民走上致富的道路③        

    听了村委书记的介绍,顿时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同学们热爱家乡的情感yóu然而生。受气的熏与浸染,书法老师也是激情满怀,大笔一挥,为红庙灯笼厂送上了一副对联。

    a.横线处添加标点都正确的一项是

    A.①”,        ②:“       ③”。

    B.①”,        ②,“       ③”。

    C.①,”        ②:“       ③。”

    D.①,”        ②,“       ③。”

    b.语段中根据注音书写汉字和给划线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油然而生    气(fēn)    熏(táo)

    B.由然而生    气(fèn)    熏(tāo)

    C.由然而生    气(fèn)    熏(táo)

    D.油然而生    气(fēn)    熏(tāo)

    (3)、请你为老师的上联挑选出合适的下联。(    )

    上联:小村扬名千门富

    下联:________________

    A、勤劳致富奔小康 B、伟业腾飞更辉煌 C、红灯装点万家春 D、有志农民显神通
    (4)、在中国人眼中,大红灯笼象征着幸福、光明、活力、圆满与富贵,也有些灯笼不是大红色,却蕴含更丰富的民族文化底蕴。请你说说下面这只灯笼上的“梅”字是书体,请你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梅”字特点 , 你认为这只灯笼适宜挂在家中的位置,理由是

三、现代文阅读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虽不像扑灯蛾,爱光明而至焚身,小孩子喜欢火,喜欢亮光,却仿佛是天性。放在暗屋子里就哭的宝儿,点亮了灯哭声就止住了。岁梢寒夜,玩火玩灯,除夕燃滴滴金,放焰火,是孩子群里少有例外的事。尽管大人们怕火火烛烛的危险,要说“玩火黑夜溺炕”那种迹近恐吓的话,但偷偷还要在神龛里点起烛来。

        连活活的太阳算着,一切亮光之中,我爱皎洁的月华,如沸的繁星,同一支夜晚来挑着照路的灯笼。提起灯笼,就会想起三家村的犬吠,村中老头呵狗的声音;就会想起庞大的晃荡着的影子,夜行人咕咕噜噜的私语;想起祖父雪白的胡须,同洪亮大方的谈吐;坡野里想起跳跳的磷火,村边社戏台下想起闹嚷嚷的观众,花生篮,冰糖葫芦;台上的小丑,花脸,《司马懿探山》。真的,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

        记得,做着公正乡绅的祖父,晚年每每被邀去五里遥的城里说事,一去一整天。回家总是很晚的。凑巧若是没有月亮的夜,长工李五和我便须应差去接。伴着我们的除了李老五的叙家常,便是一把腰刀、一具灯笼。那时自己对人情世故还不懂,好听点说,心还像素丝样纯洁,什么争讼吃官司,是不在自己意识领域的。祖父好,在路上轻易不提斡旋着的情事,倒是一路数着牵牛织女星谈些进京赶考的掌故——雪夜驰马,荒郊店宿,每每令人忘路之远近。村犬遥遥向灯笼吠了,认得了是主人,近前来却又大摇其尾巴。到家常是二更时分。不是夜饭吃完,灯笼还在院子里亮着吗?那种熙熙然庭院的静穆,是一辈子思慕着的。

        “路上黑,打了灯笼去吧。”

        自从远离乡井,为了生活在外面孤单地挣扎之后,像这样慈母口中吩咐的话也很久听不到了。每每想起小时候在村里上灯学,要挑了灯笼走去挑了灯笼走回的事,便深深感到怅惘。母亲给留着的消夜食品便都是在亲手接过了灯笼去后递给自己的。为自己特别预备的那支小的纱灯,样子也还清清楚楚记在心里。虽然人已经是站在青春尾梢上的人,母亲的头发也全白了。

        乡俗还愿,唱戏、挂神袍而外,常在村头高挑一挂红灯。仿佛灯柱上还照例有些松柏枝叶做点缀。挂红灯,自然同盛伏舍茶、腊八施粥一样,有着行好的意思;松柏枝叶的点缀,用意却不甚了然。真是,若有孤行客,黑夜摸路,正自四面虚惊的时候,忽然发现星天下红灯高照,总会以去村不远而默默高兴起来的吧。

        唐明皇在东宫结绘彩为高五十尺的灯楼,遍悬珠玉金银而风至锵然的那种盛事太古远了,恨无缘观赏。金吾不禁的那元宵节张灯结彩,却曾于太平丰年在几处山城小县里凑过热闹:跟了一条龙灯在人海里跑半夜,不觉疲乏是什么,还要去看庆丰酒店的跑马灯,猜源亨油坊出的灯谜。家来睡,不是还将一挂小灯悬在床头吗?梦都随了蜡火开花。

        想起来,族姊远嫁,大送大迎,曾听过彻夜的鼓吹,看满街的灯火;轿前轿后虽不像《宋史·仪卫志》载,准有打灯笼子亲事官八十人,但辉煌景象已够华贵了。那时姊家仿佛还是什么京官,于今是破落户了。进士第的官衔灯该还有吧,垂珠联珑的朱门却早已褪色了。

        用朱红在纱灯上描宋体字,从前很引起过自己的喜悦;现在想,当时该并不是传统思想,或羡慕什么富贵荣华,而是根本就爱那种玩意,如同黑漆大门上过年贴丹红春联一样。自然,若是纱灯上的字是“尚书府”或“某某县正堂”之类,懂得了意思,也会觉得不凡的;但普普通通一家纯德堂的家用灯笼,可也未始勾不起爱好来。

        宫灯,还没见过;总该有翠羽流苏的装饰吧。假定是暖融融的春宵,西宫南内有人在趁了灯光调绿嘴鹦鹉,也有人在秋千索下缓步寻一脉幽悄,意味应是深长的。虽然,“……好一似扬子江,驾小舟,风狂浪大,浪大风狂”的汉献帝也许有灯笼做伴,但那时人的处境可悯,蜡泪就怕数不着长了。

        最壮的是塞外点兵,吹角连营,夜深星阑时候,将军在挑灯看剑,那灯笼上你不希望写的几个斗方大字是霍骠姚,是汉将李广,是唐朝裴公吗?雪夜入蔡,与胡人不敢南下牧马的故事是同日月一样亮起了人的耳目的。你听,正萧萧班马鸣也,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

        唉,壮,于今灯笼又不够了。应该数火把,数探海灯,数燎原的一把烈火!

    (1)、第一段叙写了小孩子喜欢火、光的情景,请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2)、结合文章,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①垂珠联珑的朱门却早已褪色了。

    ②雪夜入蔡,与胡人不敢南下牧马的故事是同日月一样亮起了人的耳目的。

    (3)、本文写于20世纪30年代,对于作者在本文中表现出的家国情怀,你是如何评价的?
  •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除夕情怀

    冯骥才

        ①除夕是一年最后一天,最后一个夜晚,是一岁中剩余的一点短暂的时光。古人不是说过:“黄金易得,韶光难留”吗?所以在这一年最后的夜晚,要用“守岁”——也就是不睡觉,眼巴巴守着它,来对上天恩赐的岁月时光以及眼前这段珍贵的生命时间表示深切的留恋。

        ②除夕是中国人最具生命情感的日子。所以此时此刻一定要和自己有着血缘关系的亲人团聚一起。首先是生养自己的父母。陪伴老人过年,有如依偎着自己生命的根与源头,再有便是和同血缘的一家人枝叶相拥,温习往昔,尽享亲情。腊月里到火车站或机场去看看声势浩大的春运吧。世界上哪个国家会有一亿人同时返乡,不都要在除夕那天赶到家去?他们到底为了吃年夜饭还是为了团圆?

        ③此刻,我想起关于年夜饭的一段往事——

        ④一年除夕,家里筹备年夜饭,妻子忽说:“哎哟,还没有酒呢。”我说:“我忙得都是什么呀,怎么把最要紧的东西忘了!”

        ⑤酒是餐桌上的仙液。这一年一度的人间的盛宴哪能没有酒的助兴、没有醉意?我忙披上棉衣,国土围巾,蹬上自行车去买酒。家里人平时都不喝酒,一瓶葡酒——哪怕是果酒也行。

        ⑥车行街上,天完全黑了,街两旁高高低低的窗子都亮着灯。一些人家开始年夜饭了,性急的孩子已经辟辟啪啪点响鞭炮。但是商店全上了门板,无处买到酒,我却不死心,无论如何也不能让这顿年夜饭没有酒。车子一路骑下去,一直骑到百货大后边那条小街上,忽见道边一扇小窗亮着灯,里边花花绿绿,分明是个家庭式的小杂货锗。我忙跳下车,过去扒窗一瞧,里边的小货架上天赐一般摆着一瓶红红的果酒,大概是玫瑰酒吧。踏破铁鞋终于找到它了!我赶紧敲窗玻璃,里边出现一张胖胖的老汉的脸,他不开窗,只朝我摇手;我继续敲窗,他隔窗朝我叫道:“不卖了,过年了。”我一急,对他大叫:“我就差一瓶酒了。”谁料他听罢,怔了一下,刷地拉开小小的窗子,里边热呼呼混着炒菜味道的热气扑面而来,跟着一瓶美丽的红酒梦幻般地摆在我的面前。

        ⑦我付了钱,对他千恩万谢之后,把酒揣在怀里贴身的地方。我怕把酒摔了,然后飞快地一口气骑车到家。刚才把酒揣进怀里时酒瓶很凉,现在将酒从怀间抽出时,光溜溜的酒瓶竟被身体捂得很温暖。

        ⑧当晚这瓶廉价的果酒把一家人扰得热乎乎,我却还在感受着刚才那位老汉把酒“啪”地放在我面前的感觉。他怎么知道我那时为年夜饭缺一瓶酒时急切的心情?很简单——因为那是人们共有的年的情怀。

        ⑨于是我又想起,一年的年根在火车站上。车厢里人满为患,连走道上也人贴着人地站着。从车门根本挤不上去,有人就从车窗往里爬。我看一个年轻人,半个身子已经爬进车窗,车里的熟人往里拉他,站台上工作人员往外拽他。双方都在使劲,这年轻人拼命地往车里挣扎。就在这时候,忽然站台上的人不拉了反倒笑嘻嘻把他推上去。我想,要是在平时,站台的工作人员决不会把他推上去,但此时此刻为什么这样做?为了帮他回家过年。

        ⑩年,真的是太美好的节日、太好的文化了。在这种文化氛围里,人人无需沟通,彼此心灵相应。正为此,除夕之夜千家万户燃起的烟花,才在寒冷的夜空中交相辉映,呈现出普天同庆的人间奇观。也正为此,那风中飘飞的吊钱,大门上斗大的福字,晶莹的饺子,感恩于天地与先人的香烛,风雪沙沙吹打的灯笼和人人从心中外化出来的笑容,才是这除夕之夜最深切的记忆。

    (有删节)

    (1)、请给本文两件事分别命名一个小标题,要求准确、新颖。(不超过四个字)

    (2)、结合文意,分析第⑥自然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3)、第⑥自然段中的“怔”和“梦幻般”各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情?

    (4)、第⑨自然段作者叙写第二件事的目的是什么?

    (5)、站台的工作人员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写出一个主要方面即可)

四、文言文阅读

  • 10.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记王忠肃公翱三事(节选)

    崔铁

    公夫人甚爱女,每迎女,婿固不遣,恚而语女曰:“而翁长铨 , 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且迁我如振落叶耳,固吝者乎?”女寄言于母。夫人一夕置酒,跪白公。公大怒,取案上器击伤夫人,出,驾而宿于朝房,旬乃还第。婿竞不调。

    公为都御史,与太监某守辽东。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也。后公改两广,太监泣别,赠大珠四枚。公固辞。太监泣曰:“是非贿得之,公固知某不贪也。”公受珠,内所著披袄中,纫之。后还朝,求太监后 , 得二从子。公劳之曰:“若翁廉,若辈得无苦贫乎?”皆曰:“然。”公曰:“如有营,予佐尔贾@。”二子心计,公无从办,特示故人意耳。皆阳应曰:“诺。”公屡促之,必如约。乃伪为屋券,列贾五百金,告公。公拆袄,出珠授之,封识宛然。

    【注释】①铨:量才授官。②白:告诉。③内:通“纳”,放进。④求太监后:寻找太监的晚辈。⑤贾:买。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实词。

    而语女日   

    ②内所著袄中   

    ③予而贾   

    ④出珠之   

    (2)、下列句子中“固”字的意义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婿固不遣 B、固吝者何? C、公固辞 D、公固知某不贪也
    (3)、翻译下列句子。

    ①夫人一夕置酒,跪白公。

    ②公屡促之,必如约。

    (4)、从文中找出一则实例进行概括,并据此写出王忠肃公的优秀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