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学期第九单元测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0-01-11 类型:单元试卷

一、单选题

  • 1. 下列清洗方法中,利用乳化作用的是(  )
    A、用自来水洗手 B、用汽油清洗油污 C、用洗涤剂清洗油膩的餐具 D、用食醋清除水垢
  • 2. 如图装置所示,胶头滴管中盛有液体a,广口瓶内盛有固体b,如果将a滴加到b上后,气球会逐渐变瘪的是(  )

    选项

    液体a

    固体b

    A

    氢氧化钠

    B

    过氧化氢溶液

    二氧化锰

    C

    硝酸铵

    D

    氯化钠

    A、A B、B C、C D、D
  • 3.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均为50 B、t1℃时,等质量的甲、乙溶液中含有溶质的质量相等 C、t2℃时,可以配制出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0%的甲、乙溶液 D、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不含未溶物)分别恒温蒸发水,析出晶体的质量一定是甲大于乙
  • 4. 向接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逐渐加入氯化钠固体,边加边搅拌。下列图形中变化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 5. t℃时,欲使一接近饱和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分别采取下列措施:①降低温度,②升高温度,③加水,④加入足量的溶质,其中能达到目的的是( )
    A、只有① B、只有④ C、①③ D、②④
  • 6. 以下是量取8mL蒸馏水并溶解食盐的实验操作过程,其中错误的环节是()
    A、 向10mL的量筒中加水近8mL    B、 再用滴管加水至8mL C、 读取水的体积    D、 溶解食盐
  • 7. 夏季,鱼虾养殖池内常设置一些水泵,把水喷向空中,从化学角度分析,喷水的目的是(   )
    A、降低养殖池内水的温度 B、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便于氧气溶解 C、增加观赏性 D、便于太阳照射,杀灭水中的病菌
  • 8.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具有均一性、稳定性 B、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增大而减小 D、医用酒精是75%的乙醇溶液,乙醇作溶剂
  • 9. 下列各因素不会影响固体溶解度的是()
    A、溶质的种类 B、溶剂的种类 C、溶剂的质量 D、温度的变化
  • 10. 20℃时,15gA与30g水混合正好形成饱和溶液,40℃时,20g水最多能溶解5gB物质,则A、B两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
    A、SA>SB B、SA<SB C、SA=SB D、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

  • 11. 硝酸钾和氯化钠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请回答。

    温度/℃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硝酸钾

    31.6

    63.9

    110

    169

    246

    氯化钠

    36.0

    36.6

    37.3

    38.4

    39.8

    (1)、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g。
    (2)、若硝酸钾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提纯硝酸钾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3)、20℃时,将硝酸钾和氯化钠两种固体各36g分别加入盛有100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后可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

    ①烧杯A中溶解的物质是

    ②若向烧杯A中加入一定量的水使剩余固体刚好全部溶解变为饱和溶液,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③若将A、B烧杯中的物质同时升温至80℃,则A、B中溶质的质量(填“一定”或“不一定”)相等。

  • 12. 生命的孕育和维系需要水,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1)、电解水实验如右图所示。x是电源的极(填“正”或“负”),检验b试管中所得气体的方法是

    (2)、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20℃时,将A、B两种固体各50g,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2所示;升温到50℃时,A、B两种固体在水中的溶解情况如图3所示。(A、B两物质均不含结晶水)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从20℃到50℃的变化过程中,一直处于饱和状态的是(填“A”或“B”)的溶液。

    ②图1中能表示A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是(填“甲”或“乙”)。

    ③图1中P点的含义

    ④图3中A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精确到0.1%)

  • 13. A,B,C三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请回答:

    (1)、P点表示的意义为
    (2)、t2℃时,将18gA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为g;
    (3)、将t3℃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三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4)、A中混有少量的B,要提纯得到A,应采用的结晶方法是(填降温或蒸发溶剂)。
  • 14. 如图,向烧杯中加入试剂 A,发现烧杯中水温明显升高。

    (1)、试管中产生的现象是;原因是
    (2)、试剂A可能是(写一种即可)

三、实验探究题

  • 15. 溶液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用途。小刚在实验室里配制100g10%的氯化钠溶液,操作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操作顺序为(填序号)。配制该溶液时需要NaCl固体g,需要水mL(水的密度为1g/mL),需要用的量筒(填“50mL”、“100mL或“200mL")量取。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
    (2)、配制该溶液的主要步骤有计算、称量、;操作①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3)、经检验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低。请从实验操作上分析造成原因(写一点即可)。
    (4)、取上述溶液10g加水稀释到g,可得到5%的氯化钠溶液。

四、综合题

  • 16. 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N点对应的是物质A的(“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t1℃时在50克水中加入10克A,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要使该溶液中 A 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可进行的操作是
    (3)、除去A中少量的B的方法是
    (4)、t1℃时,将 A、B、C各8g分别加入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所得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
    (5)、用(3)提纯的A配制t1℃时50g质量分数为6%的A溶液。其操作步骤为:、称量、量取、溶解装瓶贴标签。下列情况会导致上述所配制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大的是(填字母序号)。

    a.所用A仍然不纯

    B.量取水所用量筒用蒸馏水润洗后有少量水残留在量筒中

    C.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D.配好的溶液装瓶后,烧杯内有溶液残留

    (6)、t1℃时分别在100克水中配置成A,B,C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不考虑水分蒸发),所得三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

五、计算题

  • 17. 病人输液时常用的葡萄糖,其化学式为C6H12O6
    (1)、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其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2)、葡萄糖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25mg葡萄糖中含碳元素的质量
    (3)、若将溶质质量分数20%的葡萄糖溶液用水稀释成50g8%的葡萄糖溶液,请你计算稀释所需水的质量。
  • 18. 文文想通过实验测定稀硫酸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他分四次向182.5g稀硫酸(包含硫酸和水)中加入含有杂质的锌粉(杂质不溶于盐酸也不与盐酸发生反应),记录所加锌粉质量与产生氢气的质量如下才

    (1)、M的数值为.
    (2)、请计算稀硫酸中硫酸所占的质量分数,
    (3)、含杂质的锌中锌的质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