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2018-2019年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0-01-10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
-
1. 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注音和划线词语的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我在每一个早晨醒来,我忘记苍桑岁月,齿序年轮。我蹒(pán)跚学步,我满眼新奇,我仍然是婴儿,是赤子,扑向崭(zhǎn)新的太阳。 B、成功的最大秘诀是拼搏,它践行在无数人栉(jié)风沐雨的开拓中,它融会在每一个成功者的点滴汗水中,其他法则与之相比未免相形见绌(chù)。 C、端午节当天,来自浙江大学的20多名留学生与当地居民一起包粽子、做香包,载(zài)歌载舞,嬉戏玩闹,体验中国亘(gèn)古流传的传统民俗。 D、杭州以她的山清水秀和人文墨香著称(chēng)于世。直到今天,杭州的魅力也丝毫没有消退,人们依然不吝将“天堂”之美誉馈(guì)赠予她。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未来的不同走向,决定着世界经济、民生福祉、中国发展和13亿多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B、为确保春运期间乘客顺畅出行,杭州公交集团将于2019年1月21日起开展“春运暖巴”“返乡定制公交线”等59项服务举措。 C、杭黄高铁不仅是带动包括杭州、黄山市在内的经济社会发展的高速路,而且是一条串联名城、名湖、名江和名山,方便人们出行的高速路。 D、面对新形势,如何在发展质量上更进一步,在全新的市场环境中找到健康持久的发展道路,是当下摆在民营企业家面前的重大课题。3.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我爱这土地》的作者艾青,号海澄,现代诗人,代表作有《大堰河——我的保姆》《向太阳》《天上的街市》等。 B、《世说新语》是南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C、消息是迅速、简要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件的一种新闻体裁,极为常见,运用广泛。消息的最大特点是时效性强和真实客观。 D、《愚公移山》中提到“山之阴”,山的南面叫作阴,山的北面叫作阳。我国古代刻在器物上的文字,笔画凸起的叫阳文,凹下的叫阴文。
二、基础知识综合
-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你欣赏江南佳人温婉风姿的时候,又怎能不忆起那位巾帼不让须眉的红颜。①在那个乌云遮月的年代,一代女侠——②秋瑾,行走在革命的前端,饮马江湖,风云驰骋。③最后血溅轩亭,埋骨西泠,其风云奔腾的事迹在历史的天空里荡气回肠。她那“秋风秋雨愁煞人”④的诗句直指当时的黑暗社会,至今被后人传颂不忘。
(1)、文段中划线的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A、温婉 B、风云驰骋 C、荡气回肠 D、传颂(2)、文段中画线的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① B、② C、③ D、④三、情景默写
-
5. 古诗文默写。(1)、角声满天秋色里,。(李贺《雁门太守行》)(2)、 , 路远莫致之。(《庭中有奇树》)(3)、不畏浮云遮望眼,。(王安石《登飞来峰》)(4)、一九一一年的中国,当时的形势正是“”(许浑《咸阳城东楼》),辛亥革命像一道闪电划过,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5)、入冬以来我省出现罕见阴雨寡照的天气,有如《岳阳楼记》中描写的那样“ , ”。气象部门温馨提醒要做好和阴雨天打持久战的准备。
四、名著阅读
-
6. 根据阅读积累,完成后面的题目。(1)、在横线上填写与名著内容概述相对应的书名(范围为指定的名著阅读书目)。
①《》:真实记录了作者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②《》:是我国清代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讽刺因热衷功名富贵而造成的极端虚伪、恶劣的社会风习。
(2)、分析经典名著中文学形象的性格缺点,有助于我们了解人性的弱点,也能促进我们自我反思。请从下列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故事情节用简洁的语言分析人物性格中的缺点。①孙悟空 ②林冲 ③祥子
五、现代文阅读
-
7.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烈日下的清凉
葛闪
①盛夏的阳光真像一盆燃旺的炭火,爆烤得沙粒砖块都在狂跳,甚至发出吱吱的脆响声。天气闷热得要命,一丝风也没有,稠乎乎的空气好像凝住了。
②他驾着载有桶装水的小货车,在距离工地还有百十米时,隔空就听到工地上工人们发出的欢呼声,声浪甚至要把小货车的发动机轰鸣声给淹没。
③看他的车到了,工人们又爆出一浪欢呼的热潮。他定睛一看,原来是上级领导今天莅临工地考察,考虑到高温酷暑的大热天,还给工人们带来了慰问品:成箱的面包、火腿肠、膨化饼干,还给每人发了一百块钱慰问金。
④他把车停好,看到领导正跟工人们逐个握手,一直握了十分钟才结束。领导走了之后,工人们一拥而上,喊着:“小李,水送来得正好,俺们正渴着呢!”
⑤他在上面将水一桶一桶地往下搬,下面的工人一桶一桶地伸手接。上面的他一口一个:“大哥,小心点,别砸着手!”下面的工人们也应和着:“谢谢小李兄弟!”
⑥他把车上的水全部运下后,便高兴地接过工人递过来的一支烟,点着了,透过氤氲在眼前的蓝色,他看到工人们或站或躺,或靠或立,一个个狼吞虎咽的吃相,一点都不显得难看,反而像极了梁山上的好汉模样。
⑦给这个工地送水还没到一个月,但这群工人却好像和他非常投缘。除了刚开始的那几天比较陌生,渐渐熟悉后,工人们就常常拉他坐下,天南海北地聊。工人们给他说乡村的蛙鸣和蝉叫,鸡是怎么飞的,狗是怎么跳的,娘儿们是怎么洗澡的。他呢?他就给工人们讲麦当劳、肯德基,还有院线里正上映着的电影大片,游乐园里的冲天炮,偶尔也说几个荤段子,直逗得工人们前仰后合,或者目瞪口呆。他常觉得,自己读了一辈子书,因为成绩差,没少被老师批评过。可和这群工人在一起,他常有一种当老师的感觉,心里乐开了花。
⑧今天的日头比往日更要毒上三分,外面像是下了火。工人们吃饱了,喝足了,聊也聊够了,便和衣席地而眠。他们得好好利用这个难得的午休时间,好攒够了精力干下午的活。他眼见正是大中午,便想,不妨躲躲当空的太阳,眯上一小会儿再走。于是,他也瞅着一处阴凉地儿,往地上铺了几张报纸,躺上面了。也许是天气太过闷热、人太乏累的原因,不到一分钟的工夫他便进入了梦乡。
⑨一时间,工棚下工人们的呼噜声,像是夏日里的闷雷,此起彼伏,滚滚而过。自我感觉并没睡多久的他被呼噜声惊醒后,漫不经心地看了下手表,已是下午两点。他慌忙起身,蹑手蹑脚地上了驾驶室。但是,他刚上了车,却好像想起了什么,又立马下来了。他轻轻走到卧倒的工人们中,瞅着几个平时比较熟络的,各自轻轻叫醒了他们。看着睡眼惺忪的他们,他朝自己的车指了指,低声说:“麻烦几位大哥,帮我推下车。”
⑩工人们按照小李的指挥,一起把车推到了工地外面的马路上。他向大家道谢后,跳上驾驶室启动了车。听到马达声,才有工人反应过来,马上冲他直喊:“小子,你这车不是没坏嘛!那干吗扰了我们的清梦,大热天的叫我们帮你推车?”
⑪他把头伸出窗外,狡黠一笑,冲工人们喊道:“我这车发动起来马达声特吵,一地人全得醒,就只好让哥儿几个辛苦一下啦。”说完,一脚油门踩下去,小货车很快绝尘而去。
⑫烟尘散尽,几个工人在马路上伫立了很久,眼眶里闪动着晶莹的泪光。他们忽然觉得,今天其实根本没有出太阳,天与地间一片清凉。
(有改动)
(1)、小说中小李对工人们的关心体现在哪几件事上?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2)、分析下列句子反映的人物心理。①他慌忙起身,蹑手蹑脚地上了驾驶室。但是,他刚上了车,却好像想起了什么,又立马下来了。
②烟尘散尽,几个工人在马路上伫立了很久,眼眶里闪动着晶莹的泪光。
(3)、品味下面语句,分析语言特点及其表达效果。盛夏的阳光真像一盆燃旺的炭火,爆烤得沙粒砖块都在狂跳,甚至发出吱吱的脆响声。天气闷热得要命,一丝风也没有,稠乎乎的空气好像凝住了。
(4)、小说题目以“烈日下的清凉”为题,有何妙处?8.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诡异的索契“橘雪”
黄增强
①2018年3月26日,在俄罗斯索契市,有游客纷纷将他们到2014年举办过冬奥会的一个著名滑雪场拍摄到的“橘雪”照片张贴上网。照片显示,滑雪场的山脉呈灰蒙蒙的“橘色”,原本白雪皑皑的斜坡变成了新月形沙丘,滑雪场被奇异的“橙色”降雪所覆盖。因此,有的游客将索契比作火星,如临世界末日。
②什么是“橘雪”?“橘雪”是沙尘暴的沙子与白雪、雨水混合而成的一种天气现象,它的形成与沙尘暴有直接关系。沙尘暴是沙暴和尘暴的总称,是荒漠化的标志,是指强风从地面卷起大量沙尘,使得水平能见度小于一千米,具有突发性和持续时间较短的特点,它是概率小、危害大的灾害性天气现象。其中,沙暴是指大风把大量沙粒吹入近地层所形成的挟沙风暴;尘暴则是大风把大量尘埃及其他细颗粒物卷入高空所形成的风暴。索契所降的“橘雪”,正是撒哈拉沙漠的沙尘暴移动至俄罗斯索契与白雪混合形成的。
③雪,在人们印象中是洁白无瑕的,那俄罗斯索契为何会下“橘雪”呢?原因很简单,因为撒哈拉沙漠的沙子与白雪、雨水混合导致。原来,从晚春到早秋季节,撒哈拉沙漠上空会形成富含沙尘的干燥气流,叫作“撒哈拉空气层”。混合云中的冰晶与冷却过的水滴相互碰撞,会使冰晶不断增大,成为雪花。当云下气温低于0℃时,雪花可以一直落到地面形成降雪。由于雪中冰晶的全反射作用,雪在人的眼中一般是白色的。一旦雪中掺杂了其他颜色的物质,如沙尘、煤屑、藻类等,雪的颜色就会发生变化。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象辑科技气象技术专家孔莹曾介绍说:“‘橘雪’这种现象约5年就会发生一次,只是索契的这场雪,沙子的密度高些,因此形成‘橘雪’。”雪之所以会变成橙色,是因为撒哈拉沙漠的沙粒被风带进了大气中,经过“长途旅行”,最终随着雨雪落到地面上。
④近一个月来,不单是俄罗斯索契市下过“橘雪”,保加利亚、乌克兰、罗马尼亚,以及东欧内陆国摩尔多瓦等国都下过罕见的“橘雪”。世界气象组织的研究表明,撒哈拉沙漠沙尘暴到达阿尔卑斯山以北的频率高达一月一次,但并不是每一次沙尘暴都会产生“橘雪”,“橘雪”的出现跟沙尘的强度、密度有关。只有沙尘暴强度较强且沙尘密度较大时,才可能到达降雪区域,并与雪混合显示出“橘色”。索契这次的大雪因为沙子的密度高些,才形成了“橘雪”。
⑤在2007年,西伯利亚地区也下过一场“橘雪”,覆盖面积达15000平方千米。对于此次天降“橘雪”,英国气象局的气象学家史蒂芬·基特斯曾告诉《独立报》的记者:“全球多个地方下过‘橘雪’,属于正常现象,对人畜无害,不必恐慌。”
⑥索契所降的这场“橘雪”都是沙尘暴惹的祸,这也在提醒人们:我们与自己所在的这颗星球的气候联系是非常紧密的,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只有对沙尘暴进行有效的防治,我们才能看到白色的雪,千万不要让看一场白色的雪成为奢望。
(摘自2018年第6期《知识窗》)
(1)、文章开头写游客在索契发现“橘雪”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阅读下列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①近一个月来,不单是俄罗斯索契市下过“橘雪”,保加利亚、乌克兰、罗马尼亚,以及东欧内陆国摩尔多瓦等国都下过罕见的“橘雪”。(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表达效果?)
②世界气象组织的研究表明,撒哈拉沙漠沙尘暴到达阿尔卑斯山以北的频率高达一月一次,但并不是每一次沙尘暴都会产生“橘雪”,“橘雪”的出现跟沙尘的强度、密度有关。(划线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
(3)、根据文章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述索契“橘雪”形成的原因。(4)、英国气象局的气象学家史蒂芬·基特斯曾告诉《独立报》的记者:“全球多个地方下过‘橘雪’,属于正常现象,对人畜无害,不必恐慌。”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六、文言文阅读
-
9.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毛德昭,名文,江山人。苦学,至忘寝食,经史多成诵。喜大骂剧谈①。绍兴初,招徕② , 直谏无所忌讳。德昭对客议时事,率不逊语,人莫敢与酬对,而德昭愈自若。晚来临安赴省试,时秦会之③当国,数以言罪人,势焰可畏。有唐锡永夫者,遇德昭于朝天门茶肆中,素恶其狂,乃与坐,附耳语曰:“君素号敢言,不知秦太师如何?”德昭大骇,亟起掩耳,曰:“放气!放气!”遂疾走而去,追之不及。
(选自南宋·陆游《老学庵笔记》)
【乙】
蹇材望,蜀人,为湖州倅④。北兵⑤之将至也,蹇毅然自誓必死,乃作大锡牌,镌其上曰:“大宋忠臣蹇材望。”且以银二笏⑥凿窍,并书其上曰:“有人获吾尸者,望为埋葬,仍见祀,题云:‘大宋忠臣蹇材望’。此银所以为埋瘗之费也。”日系牌与银于腰间只伺北军临城则自投水中且遍祝⑦乡人及常所往来者。人皆怜之。丙子正月旦日,北军入城,蹇已莫知所之 , 人皆谓之溺死。既而北装乘骑而归,则知先一日出城迎拜矣 , 遂得本州同知⑧。乡曲⑨人皆能言之。
(选自南宋·周密《癸辛杂识》)
【注】①剧谈:畅谈,指说话无遮拦。②招徕:同“招揽”,指毛德昭干的是招揽顾客的事。③秦会之:即秦桧,字会之,性阴险,晚年更加残忍。④湖州倅:湖州副知州。⑤北兵:元军。⑥笏:片。⑦祝:告知。⑧同知:知府。⑨乡曲:地方上偏远之处。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数以言罪人(多次) B、附耳语曰(靠近) C、此银所以为埋瘗之费也(浪费) D、蹇已莫知所之(到)(2)、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日系牌与银于腰间只伺北军临城则自投水中且遍祝乡人及常所往来者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①德昭对客议时事,率不逊语,人莫敢与酬对,而德昭愈自若。
②既而北装乘骑而归,则知先一日出城迎拜矣。
(4)、毛德昭与蹇材望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请结合文章,做简要分析。七、诗歌鉴赏
-
10.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江楼夕望招客
(唐)白居易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①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
【注】①就:近,到。
(1)、苏轼说“白公晚年诗极高妙”,主要是说作者在这首诗中运用了、这两个新奇的比喻,逼真而传神地写出了夏夜宁静清凉的风光。(2)、全诗以“望”字统领全篇,写出了黄昏时站在楼上所看到的杭州城外繁华景色,请结合全诗做简要分析。八、作文
-
11. 根据语境,完成任务。
最近一段时间,有关家长陪娃写作业的各种段子频出。“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我上辈子造了什么孽,要辅导孩子写作业”……一句句吐槽戳中了家长们的痛处,激起了共鸣。有人把陪娃写作业列入影响健康的“高危职业”,有人陪娃陪出了“新高度”,“顺便”拿下了教师资格证……面对这些,有人说家长就当“甩手掌柜”吧,也有人提出不支持家长过度参与,甚至充当老师的角色的观点。
请结合材料和上述看法,表达自己的观点并简述理由。(100字左右)
12. 有人说生活是脚踏实地的努力,否则就如看似美丽而容易破碎的泡沫;也有人说,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什么叫生活,如何对待生活,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观点、感受和经历。请讲述你的故事或见闻,分享你的感悟,写一篇600至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②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抄袭、套作;④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