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 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 1.1 指南针为什么指方向
试卷更新日期:2020-01-08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如图所示的磁体两极间磁感线的画法正确的是( )A、 B、 C、 D、2. 如图所示是课本中一些有关磁现象的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甲实验说明通电直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B、图乙中铁屑分布情况显示了磁体两极磁性最弱 C、图丙中的磁体自然静止后,磁体的北极指向地理南极 D、图丁中铁棒靠近小磁针时,二者相互吸引,说明铁棒一定存在磁性3. 小科在课外兴趣活动课中将数枚一元硬币按如图所示放在两根平行的条形磁铁上,搭成了一座漂亮的“硬币桥”,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硬币桥”上左右两端的硬币没有磁性 B、“硬币桥”中间磁性最强 C、“硬币桥”的搭建利用到了磁化的原理 D、两枚硬币相邻的部分是同名磁极4. 如今,说我们的生活是由磁铁支撑着并不为过。史上最强力的钕磁铁广泛用于手机、电脑、冰箱等。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用钕磁铁和曲别针进行的实验。通过实验情景,可以判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钕磁铁对放入其磁场中的曲别针有力的作用 B、钕磁铁周围各点的磁场方向都是竖直向下的 C、钕磁铁周围存在磁感线,不存在磁场 D、钕磁铁周围的磁场分布是均匀的5. 为了判断一根铁棒是否具有磁性,小明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根据实验现象不能确定该铁棒具有磁性的是( )A、 将悬挂的铁棒多次旋转,静止时总是南北指向 B、 将铁棒一端靠近小磁针,相互吸引 C、 将铁棒一端靠近大头针,大头针被吸引 D、 水平向右移动铁棒,弹簧测力计示数有变化6. 如图所示甲、乙两小磁针放在一根条形磁铁上下附近正中间位置处,丙、丁两小磁针放在该条形磁铁左右附近位置处,甲、乙、丙、丁四个小磁针静止时,甲、乙两小磁针的N、S极如图所示。关于丙、丁两小磁针和条形磁铁a、b两端的极性,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条形磁铁a端是S极,b端是N极 B、丙小磁针左端是S极,丁小磁针左端是N极 C、丙小磁针左端是N极,丁小磁针左端是N极 D、丙小磁针左端是S极,丁小磁针左端也是S极7. 一根钢棒接近一根悬挂的磁针,当他靠近磁针S极时,磁针被吸向钢棒,如图所示,据现象可以得出下面哪一条结论( )A、钢棒原来一定具有磁性,接近磁针的一端是N极 B、钢棒原来一定具有磁性,接近磁针的一端是S极 C、钢棒原来一定不具有磁性 D、钢棒原来不一定具有磁性8. 早在北宋时期,我国人民就认识了地磁的存在,并据此做出了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宋代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卷二十四中写道:“方家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这是我国和世界上关于地磁偏角的最早记载。若把地磁场假想成是由地球内部一块大条形磁铁产生的,下图的四个示意图中,能合理描述这块大条形磁铁的是( )A、 B、 C、 D、9. 下图弹簧秤下挂一条形磁铁,沿着另一条形磁铁自左向右水平方向移动时,弹簧秤的示数将( )A、不变 B、逐渐增大 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10. 关于磁场和磁感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磁感线总是从磁体的北极指向南极 B、同一条磁感线上各点的磁场方向相同 C、磁体周围没有磁感线的地方没有磁场 D、磁场是客观存在的,磁感应线是不存在的,但它能形象地描述磁场的分布情况和方向11. 小明同学不小心将一颗铁质的小螺丝掉入细小狭长的小洞中,使用下列方案不能取出小螺丝的是( )A、 B、 C、 D、12. 如图所示的三个铁块,正确的判断是( )A、都是磁体 B、都不是磁体 C、只有两个是磁体 D、可能都是磁体,也可能只有两个是磁体13. “悬空的磁环”实验中,若所用的磁环都一样,中间的塑料管是光滑的。当甲、乙两个磁环处于静止状态时,它们之间的距离为h1 , 如图所示。 再往乙的正上方套入丙磁环,当丙悬空并静止后,甲、乙之间的距离变为h2 , 乙、丙之间的距离为h3。已知磁环间的斥力随它们距离的减小而增大,则h1、h2、h3之间的大小关系满足( )A、h1>h2 h2>h3 B、h1>h2 h2<h3 C、h1<h2 h2=h3 D、h1<h2 h2<h314. 如果地磁南极和地磁北极颠倒,在以下现象中不能发生的是( )A、将条形磁铁吊起来静止时,磁铁现在的北极将指向地理的南极 B、司南的勺柄将指向北方 C、指南针不能使用 D、地磁两极和地理两极并不重合,存在一个偏角15. 如图所示,用磁体的一极在钢棒上沿同一方向摩擦几次,可以使钢棒磁化。关于钢棒的磁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用磁体N极去摩擦钢棒,则钢棒左端为N极,右端为S极 B、若用磁体N极去摩擦钢棒,则钢棒左端为S极,右端为N极 C、若用磁体S极去摩擦钢棒,则钢棒左端为N极,右端为S极 D、以上说法都不对
二、填空题
-
16. 如图为条形磁体及其周围的一条磁感线,则该条形磁体的右端为极,小磁针静止时 a 端为极。17. 如图所示,磁悬浮地球仪的工作原理是:磁极相互排斥。磁悬浮地球仪悬浮静止时,底座对地球仪的斥力与地球仪受到的重力(选填“是”或“不是”)一对平衡力。18. 指南针之所以能指南北是因为受到的作用。科考人员把一条形磁铁带到地球某极地后,用细绳悬挂,其在水平位置平衡的情景如图所示,由此可知所在位置为地理(选填“南”或 “北”)极。19. 如图所示,将磁体M固定在桌面用手将两枚一元硬币叠在一起,竖立在磁体上端。如将手指松开之后,将观察到两个硬币的上端将(填“合拢”或“分开”),这是由于。20. 如右图所示的是用来描绘某一磁体周围磁场的部分磁感线,由磁感线的分布特点可知,b点的磁场比a点的磁场(选填“强”或“弱”);若在b点放置一个可自由转动的小磁针,则小磁针静止时,其S极指向处(选填“P”或“Q”)。21. 如图所示,甲、乙为两根外形相同的钢棒,当乙从甲的左端水平向右移到右端,若两根钢棒间吸引力的大小不变,则棒有磁性;若两钢棒间吸引力先由大变小,然后由小变大,则棒有磁性。
三、实验探究题
-
22. 磁铁具有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小蕊和小昌同学想探究磁体对回形针的吸引力的大小与放入它们之间的物体的那些因素有关,请你参与探究并解决一些问题。(1)、如图(1)所示,保持磁体和纸片间的距离一定,在纸片上放入不同的物体时,通过比较 , 来显示磁体对回形针吸引力的大小。回形针的放置有图(2)中的甲、乙两种方法,依据的原理,回形针在磁场中某点受到的吸引力等于它的重力,应选择图(2)中的方法。(2)、选择正确的方法后,他们在纸片上分别放入形状、面积和厚度相同,测量不同的铁板、铝板等观察能吸引的回形针个数,多次实验后将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磁体与纸片之间放入的物体
不放物体
铁板
镍板
铝板
陶瓷板
玻璃板
塑料板
吸引回形针数量/个
4
1
1
3
3
3
3
①分析数据,可以得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放入铁板或镍板,吸引回形针的数量较少
(或明显减少),说明铁板和镍板对吸引力的影响 , 即对磁性屏蔽效果明显。
②铁、镍、铝都是导体,而铝对磁性屏蔽效果不明显,原因可能是。
23. 小李同学参加了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探究“研究磁体的磁性强弱是否与温度有关”的课题。他做的实验如下:将一条形磁铁的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另一端吸着一些小铁钉,用酒精灯给磁铁加热,如图甲所示,经过一段时间后,当磁铁被烧红时,发现铁钉纷纷落下。(1)、从小李的实验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2)、根据这一结论,小李大胆设计了一个温度报警器,如图乙所示。请简述它的工作原理:当温度逐渐升高时,从而使电铃报警。(3)、同组的同学却认为小李设计的温度报警器没有如图丙所示的这种设计好。请你比较两种温度报警器,指出小李设计中的不足之处:。24. 在研究两个靠近的异名磁极周围磁感线的分布时,几位同学提出了以下四种猜想:(1)、利用所学知识,断定猜想2和猜想4肯定是错误的。你判断的依据是磁体外部的磁感线都是。(2)、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验证剩下的两个猜想是否正确。简述你的实验方案:主要器材:;
简要做法:;
判断方法:。
四、解答题
-
25. 小明同学在用小磁针做“探究条形磁铁周围的磁场分布”的实验时惊奇地发现,小磁针A出现了如图所示的现象。课后小明同学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探究,发现:有些小磁针A实际的“N”极和“S”极与标识的“N”极和“S”极相反。(1)、你认为小明是怎样得知小磁针A实际的“N”极和“S”极与标识的“N”极和“S”极相反,请简述探究过程。(2)、小明同学还了解到前几节课的同学用这些器材做实验时,并没有出现这一现象,说明小磁针A在这段时间内“N"极和“S”极出现了反转。你认为出现“N”极和“S”极反转的最可能原因是什么?26. 如图a所示当弹簧测力计吊着一磁体甲(该磁体的重力为G),沿水平方向从水平放置的条形磁铁乙的A端移到B端的过程中,请在图b中画出表示测力计示数与水平位置的关系变化图 , 并简要说明弹簧测力计在A点、O点、B点位置示数情况及理由。
A点:O点:B点:。
27. 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磁铁,在不同的磁极上各吸引一只铁钉,如图所示。如果将两磁铁靠近,直至两个磁极相接触,在整个过程中会有哪些现象发生?分析产生有关现象的原因。28.巨磁电阻效应
1988年阿尔贝·费尔和彼得·格林贝格尔发现,在铁、铬相间的三层复合膜电阻中,微弱的磁场可以导致电阻大小的急剧变化,这种现象被命名为“巨磁电阻效应”。
更多的实验发现,并非任意两种不同种金属相间的三层膜都具有“巨磁电阻效应”.组成三层膜的两种金属中,有一种是铁、钴、镍这三种容易被磁化的金属中的一种,另一种是不易被磁化的其他金属,才可能产生“巨磁电阻效应”。
进一步研究表明,“巨磁电阻效应”只发生在膜层的厚度为特定值时.用R0表示未加磁场时的电阻,R表示加入磁场后的电阻,科学家测得铁、铬组成的复合膜R与R0之比与膜层厚度d(三层膜厚度均相同)的关系如乙图所示。
1994年IBM公司根据“巨磁电阻效应”原理,研制出“新型读出磁头”,将磁场对复合膜阻值的影响转换成电流的变化来读取信息。
(1)、以下两种金属组成的三层复合膜可能发生“巨磁电阻效应”的是________A、铜、银 B、铁、铜 C、铜、铝 D、铁、镍(2)、对铁、铬组成的复合膜,当膜层厚度是1.1nm时,这种复合膜电阻(选填“具有”或“不具有”)“巨磁电阻效应”。(3)、“新型读出磁头”可将微弱的信息转化为电信息。(4)、铁、铬组成的复合膜,发生“巨磁电阻效应”时,其电阻R比未加磁场时的电阻R0(选填“大”或“小”)得多。(5)、丙图是硬盘某区域磁记录的分布情况,其中1表示有磁区域,0表示无磁区域.将“新型读出磁头”组成如图所示电路,当磁头从左向右匀速经过该区域过程中,电流表读数变化情况应是丁图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