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统一调研测试试卷(二)

试卷更新日期:2020-01-09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今天,改革精神更饱满,改革士气更          。40年改革开放,为亿万中国人烙下鲜明的精神印记,成为当代中国昭彰的精神标识。把新时代改革开放继续推向前进,我们有发展的心气,有奋斗的劲头,有凝心聚力的“中国精神”。必须以少年心气、青春姿态,坚定改革激情、唤起改革壮志、激发改革决心,闯难关、啃硬骨头、蹚险滩,在实践中求真知,推动改革航船行稳致远。

        今天,改革价值更笃定,改革力量更          。“没有人民支持和参与,任何改革都不可能取得成功。”40年来,(        )。过去6年多,中国的改革用一项项          的举措,回应百姓呼声,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它们让公平可及、让群众受益。新时代改革开放,让创造活力不断迸发,创新源泉充分涌流。

        改革开放40周年的时间节点,交汇着历史与未来,影响着中国与世界。今天的中国,国家的现代化与民族伟大复兴           , 走的是一条改革开放之路。未来,中国仍然要靠“关键一招”赢得明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将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得以实现。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顽强  雄伟  掷地有声  众彩纷呈 B、振奋  澎湃  掷地有声  交相辉映 C、振奋  雄伟  铿锵有力  众彩纷呈 D、顽强  澎湃  铿锵有力  交相辉映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激发改革激情、坚定改革壮志、唤起改革决心,啃硬骨头、闯难关、蹚险滩,在实践中求真知,推动改革航船行稳致远。 B、唤起改革激情、坚定改革壮志、激发改革决心,蹚险滩、啃硬骨头、闯难关,在实践中求真知,推动改革航船行稳致远。 C、唤起改革激情、激发改革壮志、坚定改革决心,闯难关、蹚险滩、啃硬骨头,在实践中求真知,推动改革航船行稳致远。 D、坚定改革激情、激发改革壮志、唤起改革决心,闯难关、啃硬骨头、蹚险滩,在实践中求真知,推动改革航船行稳致远。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无数劳动者渴望美好明天,用双手推动改革的进程,更书写下自己精彩的人生。 B、无数渴望美好明天的劳动者用双手推动改革的进程,也书写下自己人生的精彩。 C、无数渴望美好明天的劳动者书写下自己精彩的人生,也用双手推动改革的进程。 D、无数劳动者渴望美好明天,书写下自己人生的精彩,也用双手推动改革的进程。

二、现代文阅读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风水

    宋子平

        车近边城,窗外的景物葱郁起来,一直跟着山转的小溪也宽阔了许多,有了江河的味道。溪水清冽,遇有阻碍,滚雪般溅起叠叠浪花,真是个好地方,风水――

        杜吉祥心底蓦地升起一股愧疚,人是不能违背良知做事的,只要你背着良心做下了,你心里就会亏欠一辈子。有很长一段时间,他不敢提及甚至不敢听风水两个字,他怕多年前玩笑似的做下的这件事会真的成为一种必然。所以这些年来他一直回避回这里来发展。

        如今,作为成功人士,他被政府邀请回乡发展,几经斟酌之后,才有了这次行程。人家都说衣锦还乡,在杜吉祥心里是找不到一点儿感觉的。不知道坏小子丁三现如今怎么样了?还那么没皮没脸没正行儿吗?

        想到丁三杜吉祥就又气又恼又恨又悔,这个从小一起长大的玩伴儿简直就是他的克星,无论从学习,还是玩耍,杜吉祥一直不是丁三的对手,他既服气,又羞恼。在杜吉祥跟丁三近半生的PK中,杜吉祥惟一赢的一次就是自己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公务员变身为一个家资上亿的老板。杜吉祥不是个小气的人,但在对待丁三的问题上,始终是很纠结的。这种纠结就伴生了很多东西,比如那个叫妒忌的情绪。

        杜吉祥就是在这种情绪与心理作用下做出那件违背良心的事的。

        怕什么来什么!远远地,杜吉祥一直在寻找人群中那颗聪明绝顶的脑袋,他感觉自己的呼吸都有些僵硬了。杜吉祥经见过比这大得多的阵势,还从来没有这样怯过,就像站在悬崖边,一脚踏空,人整个头朝下折了出去。

        下车了。镇领导扒开堵在前面的丁三,热情地几乎是抱着他向前边一幢新起的酒楼走去。但杜吉祥的心思不在这里,他想着丁三和自己的过去,心里七上八下。

        山乡的夜阙寂无声,只有草虫在黑暗中低吟。闻着久违的家乡的味道,饭后的杜吉祥竟有些唏嘘了,他想到丁三家里去看看。

        深一脚浅一脚的,杜吉祥努力辨别着方向,费了好大周折才找到那一处院落,灰瓦白墙,门楣上手书的“坐看云起”。门半掩着,透出灯光,水一样铺展了半个院子。院子里栽着一些植物,在植物的掩映下,院子就有些古朴,有些悠远。杜吉祥正思考着要不要捅开那层窗户纸,就听到有说话声从里面渐渐清晰,一会儿便扩大到了眼前:“阎王、阎王――”

        丁三那颗非常光亮的脑袋从灯光带里走出来,杜吉祥下意识地闪进墙角的阴影里。

        “这个活阎王,又跑哪儿去了?”丁三叉腰站在门口,一行骂着一行往四下里张望。杜吉祥这才听清楚丁三叫的是阎王,而不是他以为的“愿望”,杜吉祥刚还在想丁三这么有文化,怎么给孩子起了这么个名字呢?原来如此!杜吉祥醍醐灌顶般明白了丁三孩子名字的寓意之后,差点儿没失声叫出来。

        丁三喊着朝坡下走去,不多会儿,就传来啪哒啪哒的跑步声,一个童声奶声奶气地说:“爸爸,咱们的野鸡少了两只,你又给他们吃了啊?”

        杜吉祥乐了,还是原来的丁三:“你孩子?”

        丁三摩挲着孩子的头说:“阎王,快叫叔――”

        “你孩子叫什么?”

        “阎王――啊,不,丁平。”

        杜吉祥抓住阎王这个名字不放:“阎王?”

        “这小子跟我小时候一样,贼胆大,鬼都不怕!”

        杜吉祥彻底服了,悬起多年的一颗心放了下来:“胆大好,世上本来没鬼,鬼都是人制造出来的……”

        多年以前,丁三决定回乡创业,他在选址盖房时请杜吉祥来给看风水。杜吉祥闹玩儿似的给他看了个“鬼门”,等事后清醒过来,已经连后悔的缝隙都没有了。他寄希望于这是一种迷信,当然,他本是不信的,可做过了之后,又半信半疑了。

        那个晚上,自从懂事以来就一直暗自较劲的两个人说起话来少有的轻松,这是杜吉祥的感觉,没有包袱真好!

    (本文为选段,有删改,原文摘自《风水》)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以主人公杜吉祥回乡的经历为明线,以其心路历程为暗线,过去的故事与现在的经历时分时汇,最后完美融合。 B、对杜吉祥“鬼门”的恶作剧,丁三四两拨千斤,用给小儿取名“阎王”的方法轻松化解,这是他暗中对杜吉祥的反制措施。 C、作者笔下的丁三,着墨不多,却笔笔着力,恰到好处。门楣上手书“坐看云起”的细节,暗示出他豁达洒脱的处世态度。 D、小说善于设置悬念,作者不断点出“违背良知做事”“违背良心的事”,结尾才真相大白,情节曲折,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2)、小说在刻画杜吉祥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
    (3)、小说以“风水”为题,这有什么寓意?请简要分析。

三、文言文阅读

  • 3.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迁哲,字孝彦,安康人也。世为山南豪族,仕于江左。父元真,仕梁。迁哲少修立,有识度,慷慨善谋画,起家文德主帅,直阁将军。武贲中郎将。其父为衡州,留迁哲本乡,临统部曲事。时年二十,抚驭群下,甚得其情。及侯景篡逆,诸王争帝,迁哲外御边寇,自守而已。大统十七年,太祖遣达奚武、王雄等略地山南。迁哲率其所部拒战,军败,遂降于武。然犹意气自若。武乃执送京师。太祖谓之曰:“何不早归国家,乃劳师旅?今为俘虏,不亦愧乎?”答曰:“世荷梁恩,未有报效,又不能死节,实以此为愧耳。”太祖深嘉之。魏恭帝初,直州人乐炽、洋州人田越、金州人黄国等连结为乱。太祖遣雁门公田弘出梁汉,开府贺若敦趣直谷。炽闻官军至,乃烧绝栈道,据守直谷,敦众不得前。太祖以迁哲信着山南,乃令与敦同往经略。炽等或降或获,寻并平荡。仍与贺若敦南出狥地。军次鹿城,城主遣使请降。迁哲谓其众曰:“纳降如受敌,吾观其使视瞻犹高,得无诈也?”遂不许之。梁人果于道左设伏以邀迁哲,迁哲进击,破之。自此巴、濮之民,降款相继。迁哲每率骁勇为前锋,所在攻战,无不身先士卒,凡下十八州,拓地三千余里。时信州为蛮酋向五子王等所围弘又遣迁哲赴援比至信州已陷五子王等闻迁哲至狼狈遁走。迁哲入据白帝。贺若敦等复至,遂共追击五子王等,破之。信州先无仓储,军粮匮乏。迁哲乃收葛根造粉,兼米以给之。迁哲亦自取供食。时有异膳,即分赐兵士。有疾患者,又亲加医药。以此军中感之,人思效命。建德二年,进安康郡公。三年,卒于襄州,时年六十四。赠金州总管。谥曰壮武。

    (节选自《周公》卷四十四)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时信州为蛮酋/向五子王等所围弘/又遣迁哲赴援/比至/信州已陷/五子王等闻迁至/狼狈遁走 B、时信州为蛮酋向五子王等所围/弘又遣迁哲赴援/比至信州/已陷五子王等/闻迁哲至/狼狈遁走 C、时信州为蛮酋向五子王等所围/弘又遣迁哲赴援/比至/信州已陷/五子王等闻迁哲至/狼狈遁走 D、时信州为蛮酋/向五子王等所围弘/又遣迁哲赴援/比至信州/已陷五子王等闻迁哲至/狼狈遁走
    (2)、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江左 , 又称“江东”因长江在安徽境内向东北斜流,古人以东为左而得名。 B、 , 指职务调动,意义相近的词语还有“调”“徒”等,而“迁”一般指官职提升。 C、大统是年号,年号是帝王为纪其在位之年而立的名号,起算之年称为“建元”。 D、是帝王对贵戚功臣的封赐,周代设置王、侯、伯、子、男五等,后代因时改制。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迁哲少年英雄,有所作为。二十岁时,其父担任衡州刺史留他镇守本乡,他能安抚驾驭部下,很得军心。 B、李迁哲沉稳从容,耿直信义。兵败被俘,面对太祖的质问,仍慷慨陈词,不卑不亢,以气度和真诚赢得太祖的敬重。 C、李迁哲骁勇善战,所向披靡。山南一带叛乱,叛兵据险顽抗,太祖派他前去平乱,叛军闻风归服,余寇也被迅速荡平。 D、李迁哲关心下属,宅心仁厚。军粮匮乏之际,他用葛根磨粉代替米,分给兵士们吃,又亲自为病患医治,受到拥戴。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世荷梁恩,未有报效,又不能死节,实以此为愧耳。

    ②纳降如受敌,吾观其使视瞻犹高,得无诈也?

  • 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虞谦,字伯益,金坛人。洪武中,由国子生擢刑部郎中,知杭州府。 建文中请限僧道田,人无过十亩,余以均给贫民。从之。永乐初召为大理寺少卿。时有诏,建文中上言改旧制者悉面陈。谦乃言前事请罪。帝见谦怖,笑曰:“此秀才辟老、佛耳。”释弗问。而僧道限田制竟罢。都察院论诓骗罪准洪武榜例枭首以徇谦奏比奉诏准律断罪诓骗当杖流枭首非诏书意帝从之天津卫仓灾,焚粮数十万石。御史言主者盗用多,纵火自盖。逮几八百人,应死者百。谦白其滥,得论减。

        八年,偕给事中杜钦巡视淮、凤,抵陈州灾伤,免田租,赎民所鬻子女。明年,谦请振,太子谕之曰:“军民困极,而卿等从容请启,彼汲黯何如人也。”寻命督两浙、苏、松诸府粮,输南、北京及徐州、淮安。富民赂有司,率得近地,而贫民多远运。谦建议分四等:丁多粮最少者运北京,次少者运徐州,丁粮等者运南京、淮安,丁少粮多者存留本土。民利赖之。

        仁宗即位,召还,改大理寺卿。帝方矜慎刑狱,谦等亦悉心奏当。凡法司及四方所上狱,谦等再四参复,必求其平。尝语人曰:“彼无憾,斯我无憾矣。”尝应诏上言七事,皆切中时务。有言其奏事不密,市恩于外者。帝怒,降少卿。一日,杨士奇奏事毕,不退。帝问:“欲何言,得非为虞谦乎?”士奇因具白其诬,且言谦历事三朝,得大臣体。帝曰:“吾亦悔之。”遂命复职。

        宣宗立,谦言:“旧制,犯死罪者,罚役终身。今所犯不等,宜依轻重分年限。”报可。宣德二年三月卒于官。

    (节选自《明史·虞谦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都察院论诓骗罪/准洪武榜例/枭首以徇/谦奏比奉诏/准律断罪/诓骗当杖流枭首/非诏书意/帝从之/ B、都察院论诓骗/罪准洪武榜例/枭首以徇/谦奏/比奉诏准律断罪/诓骗当杖流枭首/非诏书意/帝从之/ C、都察院论诓骗罪/准洪武榜例枭首以徇/谦奏/比奉诏准律断罪/诓骗当杖流/枭首非诏书意/帝从之/ D、都察院论诓骗罪准/洪武榜例/枭首以徇/谦奏比奉诏准律/断罪/诓骗当杖流/枭首非诏书意/帝从之/
    (2)、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国子生”,即国子监学生。国子监是封建时代的教育管理机构和最高学府。晋时始设,与太学并立。 B、“出”,指出京受任,官职可升可降。《张衡传》中“永和初,出为河间相”中的“出”与此处意义相同。 C、“大理寺”,官署名。相当于现代的最高法院,掌刑狱案件审理,长官名为大理寺卿,明时与刑部、 都察院并称为“三法司”。 D、“秀才”,是汉以来荐举人才的科目之一,唐初置秀才科,后亦作为学校生员的专称。文中虞谦上言改旧制时就被举荐为秀才。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虞谦深受三朝皇帝倚重。他因曾上奏改革旧制而向皇帝请罪,皇帝都没有追究他的过错。即使他因奏事不密而被贬,经杨士奇稍加劝谏,仁宗就将他官复原职。 B、虞谦关心百姓疾苦。亲自前往灾区赈灾,安抚灾民。为便利百姓,还根据丁粮的多寡制定了运粮远近的具体措施。 C、虞谦执法公正。处理案件时谨慎得当,依罪定刑。他向宣宗建议改变过去犯了死罪都要终身服役的做法,主张根据犯人所犯罪行的轻重划分服役年限。 D、虞谦敢于直言,善于说理。多次向皇帝进言,因他所奏之言有理有据,又能切中时务,因此被皇帝采纳。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逮几八百人,应死者百。谦白其滥,得论减。

    ②凡法司及四方所上狱,谦等再四参复,必求其平。

四、诗歌鉴赏

  • 5.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暑旱苦热

    王  令

    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

    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

    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

    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屠”字写得尤为精妙。“屠” 本为“屠杀”之意,这里意为止住、驱除,有力地表现了作者对酷热的极度怨恨。 B、“之高”“之远”的清凉世界尽管遥不可及,却对饱尝酷热的作者产生了无穷的吸引力。 C、“手提天下”表现了作者想要得到天下,大展宏图的豪情,只可惜这一壮志无法实现。 D、在诗的最后一句中,王令称,如果只是自己一个人去享受那清凉世界,他宁愿不去。
    (2)、本诗运用了多种手法表现“暑旱”,请找出来并作简要分析。
  • 6.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晨雨

    杜甫

    小雨晨光内,初来叶上闻。

    雾交才洒地,风折旋随云。

    暂起柴荆色,轻沾鸟兽群。

    麝香山一半,亭午未全分。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从正面切题,精心绘出一幅甜美的晨雨图,充分显示了诗人摹景状物的笔力。 B、首联釆用了视听结合的描写手法,将雨置于晨曦、树木的背景中,富有诗情画意。 C、本诗反映出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力,在写景状物中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D、本诗较好地体现了杜甫“沉郁顿挫”的主要艺术风格,表现出了凝重的历史意识。
    (2)、这首诗紧扣一个“小”字来写雨,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 7. 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和董传留别

    苏轼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粗缯大布”指出友人董传的外貌特征,“囊空不办”指出他生活贫困。 B、董传饱读诗书、满腹经纶、学业有成,气质才华自然横溢,高雅光彩。 C、董传厌恶了陪伴老儒烹瓠叶的日子,想和举子在槐花飘落大地的时候去游玩。 D、“寻春马”暗用《登科后》的典故:“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2)、诗歌尾联有什么含意?请简要分析。

五、情景默写

  • 8.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屈原用“”两句直抒胸臆、表明心志;自己对美好德行的追求,至死不改。
    (2)、《赤壁赋》中,苏轼用“”两句,慨叹人生短暂,羡慕自然无穷。
    (3)、《劝学》中,荀子用“”两句阐明:只要不停地雕刻,即使是金属和石头也能在上面刻出图案。

六、材料作文

  • 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华夏中学准备举行一场“高中生上网的利与弊”辩论赛。正方观点:高中生上网利大于弊。反方观点:高中生上网弊大于利。

    请以正方一辩或反方一辩的身份写一篇辩词。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