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Q21联盟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质量检测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19-12-31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 1.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过:“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
    A、埃及奴隶制国家建在尼罗河边上 B、尼罗河促进了古埃及的统一 C、尼罗河定期泛滥,为古埃及的农业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D、尼罗河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古埃及
  • 2. 阿育王在位时,孔雀王朝成为印度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国家。按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划分,阿育王应该属于(    )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
  • 3. 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下列符合史实的是(    )

    ①今天世界上大部分地区使用的字母文字首先产生在西亚地区

    ②古代北非地区产生了象形文字

    ③《汉谟拉比法典》用楔形文字书写

    ④中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夏朝开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4. 在雅典城邦具有参加公民大会资格的是(    )
    A、全体居民 B、雅典成年男性 C、雅典成年男性公民 D、外邦人和奴隶
  • 5. 有一位欧洲人,他不出国,就能浏览地中海各地风光,他应该生活在(    )
    A、罗马帝国时期 B、古代希腊 C、古代埃及 D、罗马共和国时期
  • 6. 下列事件中,为教皇国的产生奠定了基础的是(    )
    A、丕平献土 B、查理帝国诞生 C、查理曼帝国分裂 D、城市的兴起
  • 7. 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所作的贡献包括(    )

    ①创造出体现阿拉伯艺术的建筑风格

    ②创作出世界名著《天方夜谭》

    ③发明了阿拉伯数学

    ④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8. 下列有关人类早期文明和它们的重要文明成就,搭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古埃及文明——金字塔和阿拉伯数字 B、古代中国文明——分封制和星期制度 C、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汉谟拉比法典》和太阳历 D、古代印度——种姓制度和佛教
  • 9. 世界三大宗教都产生于这个大洲,它还孕育了早期的人类文明,这个大洲是(   )
    A、非洲 B、亚洲 C、欧洲 D、美洲
  • 10. 日本大化改新的社会根源是(    )
    A、遣唐使欲学习中国,富国强兵 B、日本民族危机深重,闭关自守 C、大唐王朝高度繁荣,吸引日本 D、日本社会矛盾尖锐,皇权旁落
  • 11.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使“公天下”变为了“家天下”,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的国王是(    )
    A、夏启 B、 C、夏禹 D、商汤
  • 12. 下面是一位同学制作的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年代尺,其中③处应该是 (   )

    A、夏朝 B、商朝 C、东周 D、西周
  • 13. 提出“有无相生,难易想成,长短相形,高低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观点的中国古代思想家是(    )
    A、孔子 B、老子 C、墨子 D、韩非子
  • 14. 成语典故中蕴藏着丰富的历史知识。“问鼎中原”、“围魏救赵”、“远交近攻”等成语直接反映春秋战国时期的特征是(    )
    A、奴隶制度瓦解 B、诸侯兼并争霸 C、经济快速发展 D、封建制度确立
  • 15. 战国某时期,秦国的军队特别富有战斗力,有“虎狼之师”之称。其主要原因是(    )
    A、作战武器锋利先进 B、将领冲锋在前的表率作用 C、战略战术应用得当 D、战场立功国家赐予田宅和爵位
  • 16.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许多措施,其中,对促进我国古代经济、文化的发展有巨大贡献的措施是(    )
    A、建立专制集权统治 B、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C、焚书坑儒 D、北击匈奴,修筑万里长城
  • 17. 诗歌和童谣是我们了解历史的一种途径,在秦朝时期,流行这样一句童谣“阿房,阿房,亡始皇”。这句童谣暗指(    )
    A、阿房将发动起义灭亡秦朝 B、秦朝滥用民力,以致民怨沸腾 C、秦朝刑法特别残酷 D、秦始皇将葬于阿房宫
  • 18. 西周统治阶级巩固其统治的制度工具有(    )

    ①分封制    ②县制    ③古代礼乐制度    ④世袭制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 19. 下列事件与匈奴无关的是(    )
    A、秦修长城 B、昭君出塞 C、白登山之围 D、七国之乱
  • 20. 贾谊在《治安策》中认为: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这一思想启发了西汉政府实施(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推恩令 D、刺史制
  • 21. 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横跨公元前后的朝代是(    )
    A、西汉 B、王莽政权 C、东汉 D、南北朝
  • 22. 下列战争在《史记》中有记载的是(    )

    ①赤壁之战    ②牧野之战    ③淝水之战    ④楚汉战争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 23. 我国涌现出众多优秀的科学家,他们创造了灿烂辉煌的科学成就,对世界文明产生了重要影响。以下关联错误的一项是(    )
    A、蔡伦——改进造纸术 B、祖冲之——写成《九章算术》 C、华佗——制成“麻沸散” D、贾思勰——写成《齐民要术》
  • 24. 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的改革的共同作用是(    )
    A、促进了民族的融合 B、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C、加速了封建制度的瓦解 D、学习了汉族先进文化
  • 25. 下列历史时期时代特征符合“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的是(    )
    A、夏商 B、两汉 C、三国两晋南北朝 D、隋唐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50分)

  • 26. 古代东西方文明多元发展,交相辉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19世纪西欧最伟大的法学家、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说:“罗马帝国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唯有法律是征服世界最为持久的征服。”

    (1)、根据材料一中的两幅图分别指出古代欧洲文明的起源地,并列举图一所指区域的文明成就两项。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古罗马“法律的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的原因。
    (3)、春秋战国时期,造就出以诸子百家为代表的文化巨匠,对后世影响深远,完成表格。

    诸子观点

    体现的思想(主张)

    所属学派

    对中华文化发展的影响

    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赋敛。

    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道家

    明法者强,慢法者弱

    强调“法治”

  • 27.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东西方文明的交流,自古有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初,骞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

    材料二:伴随着东来西往的阵阵驼铃声,图中的这条商路也把黄河文明、恒河文明、两河文明和希腊文明等重要文明串联在一起,成为古代世界历史展开的主轴。

    材料三:以下是丝绸之路上出土的文物图片:

    (1)、材料一反映了西汉时期的哪一事件?材料二中的地图呈现的是古代世界哪一中西交往的重要商路?
    (2)、请将材料二中的地图中的A和F补充完整,为了保护这条商路畅通,当时的西汉政府分别在军事和政治上采取什么措施?
    (3)、综合上述材料,说说这条商路在经济文化方面产生了什么影响?
  • 28. 人类文明在变革中探索前进,在变革中铸就辉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强国之变】《史记·商君列传》记载:“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仟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

    材料中的变法在当时产生了什么影响?举出其内容中影响至今的一项。

    (2)、【融合之变】《中国通史》记载:“从今以后要禁绝鲜卑语和北方其他少数民族语言,一律使用汉语。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或许难以骤然改变;三十以下,凡朝廷中一切人等,不得使用旧语。”

    这是哪一次改革?有何历史意义?

    (3)、【仿效之变】公元7世纪中期,日本仿效中国的制度推行改革,把日本历史推入一个新时代。

    材料反映的是日本历史上的哪一事件?这之后日本成为了一个怎样的国家?

    (4)、三个变法的结果共同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 2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制度的起源

    材料二:制度的发展

    武帝“用主父偃谋,令诸侯以私恩裂地,分其子弟,而汉为定制封号,辙别属汉郡。汉有厚恩,而诸侯地稍自分析弱小云。”

    ——《汉书·景十三王传·中山靖王刘胜》

    (1)、图一中A是指古代希腊城邦,图二中B是指古代中国朝。
    (2)、图一和图二分别代表古代西方和中国哪两种政治体制,并分别说明这两种政治体制对后世的影响。
    (3)、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为了进一步巩固大一统,武帝在政治上采取了哪些措施?
  • 3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民失作业,而大饥馑。……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注:四匹颜色一样的马),而将相或乘牛车。上于是约法省禁,轻田租,什五而税一。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南朝时)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衣覆天下。

    ——《宋书》

    (1)、材料一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方面发生了什么变化?
    (2)、材料二反映了西汉初期什么样的社会经济状况?当时的统治者推行了什么政策?
    (3)、根据材料三指出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的变化,并分析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出能够促进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人文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