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市2018-2019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19-12-31 类型:期末考试

一、基础知识。

  • 1. 给下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qiáng  qiǎng)     (píng  pín)风     引(jìng  qíng)

    (chù  xù)生     提(gòng  gōng)       (mó  mú)

    (cí  chí)场   (zhēng  zhèng)

  • 2. 看环音,写词语。

        在 qīng  yōu的月光下,贝多芬chún  shú地弹奏着曲子,那动听的音乐从qín jiàn上流泻下来。皮鞋匠兄妹táo  zuì在这美妙的乐曲中。演奏结束,贝多芬回到自己的房间,jí  lù下了演奏的yuè  pǔ , 成就了这首zhù  míng的曲子----《月光曲》。

  • 3. 照样子写词语。
    (1)、断断续续(AABB式)
    (2)、虎视眈眈(ABCC式)
    (3)、无穷无尽(ABAC式)
    (4)、念念有词(AABC式)
  • 4. 给下面下划线的字、词选择恰当的意思,把序号填在横线上。
    (1)、讲究:①讲求,重视;②值得注意或推敲的内容;③精美。

    祭器很讲究     讲究卫生       做菜的火候大有讲究

    (2)、载:①年;②用交通工具装;③充满。

    三年五     怨声         满而归

    (3)、之:①往;②的;③代词,代替人或事物。

    赤子        锺子期必得      送孟浩然广陵

    (4)、坐:①坐下;②背对着某一方向;③因为;④乘,搭。

    北朝南            停车爱枫林晚

  • 5. 下列语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请填在后面的横线上。
    (1)、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
    (2)、我想,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
    (3)、“哦!”我恍然大悟,“墙壁当然比鼻子硬得多了,怪不得您把鼻子碰扁了。”
    (4)、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
    (5)、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
  • 6. 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空。

    宁可......也......        与其……不如……         尽管……还是……

    (1)、桑娜一家生活十分艰难,决定收养西蒙的孩子。
    (2)、渔夫和妻子自己多受些苦,要把西蒙的孩子抱回家抚养。
    (3)、桑娜觉得看着西蒙的孩子活活饿死,自己多受些苦,把他们抱回家。
  • 7. 把下面句子改成第三人称转述句。

    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 8. 判断下列句子的说法,用“正确”“错误”表示。
    (1)、“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这句话中的“一碧千里”是说草原上全是碧绿的望不到边的草。这句话写出了草原辽阔、碧绿的特点。
    (2)、“移舟泊/烟渚”这个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
    (3)、“我是诸元素之女:冬将我孕育;春使我开放;夏让我成长;秋令我昏昏睡去。”这句话是写花的生长,所采用的修辞方法只有比喻
    (4)、乾清宫、保和殿、坤宁宫合称“后三宫”。
    (5)、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体裁。主要有三种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 9. 【诗歌】
    (1)、描写天气的诗句:
    (2)、描写春光的诗句:
    (3)、含有节日的诗句:
  • 10. 【课文】
    (1)、北方农家的谚语说:“。”又说:“。”农作物到了该长的时候不长,或是长得太慢,就没有收成的希望。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
    (2)、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去。那渣却将身一 , 反从他的胯下走了。
    (3)、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光正从的地方升起来。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起了大风,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过来......
    (4)、农民一有了土地,就把整个生命投入了土地。活像 , 一见了水就连头带尾巴钻进水里。
  • 11. 【拓展】
    (1)、被称作我国戏曲国粹的剧种是。请写出一个与戏曲有关的词语
    (2)、《穷人》《桥》等文章的体裁是
    (3)、2019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周年。
  • 12. 阅读答题。

    华佗巧治

        有一郡守①病,佗以为其人盛怒则差(chài)②,乃多受其货③,而不加治,无何弃去,留书骂之。郡守果大怒,令人追捉杀佗。郡守子知之,属④使勿逐,守嗔恚(chēn  huì)⑤,吐黑血数升而愈。

    一选自[西晋]陈寿《三国志•方技传》

    【注释】①郡守:古时候的官名。②差:通“瘥”,病愈。③货:财物。④属:通“嘱”,嘱咐。⑤嗔恚:愤怒。

    (1)、解释下列下划线的词。

    ①留骂之

    使勿逐

    ③吐黑血数升而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郡守果大怒,令人追捉杀佗。

    (3)、用文中句子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华佗认为郡守的病怎样才能痊愈?

    ②为治好郡守的病,华佗采取了什么措施?

    (4)、你觉得华佗是个怎样的人?
  • 13.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2015年,我国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58本,人均电子书阅读量为3.26本,较2014年 略 有增加,仍远低于德国、俄罗斯、日本等国的平均水平。关于读书,很多人表示忙工作,忙家务,刷微博,读微信,赶饭局,打牌唱歌,很少看书。为数不少的人读报看杂志,只为关注奇闻异事和八卦新闻。

    【材料二】“浅阅读,是一个危险的信号。”近日,作家王蒙在上海图书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论坛上谈到网络阅读时指出。王蒙所指出的“浅阅读”的确已经成为一种潮流。互联网特别是微博的兴起,使人们的阅读变成了快餐式、跳跃式、碎片式。思维不连贯,思考不深入,有人因此调侃,网络使“知识分子”变成了“知道分子”。

    【材料三】德国是全世界人均书店密度最高的国度,免费书报亭遍布街头巷尾。俄罗斯颁布了《国家支持与发展阅读纲要》来促进群众阅读。日本全年有各种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晨读运动”“读书周”“儿童读书周”“图书馆亲子阅读推广”等。

    【材料四】有人说:“靠写段子是成不了作家的。”同样,只有浅阅读的民族,不可能真正强大。

    (1)、阅读材料一:其中的数字和“略”“远”说明了什么?
    (2)、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①谈谈什么是浅阅读?②哪些现象属于浅阅读?
    (3)、结合四份材料,谈谈你对阅读的思考和建议。
  • 14. 阅读理解

    可燃冰

        ①可燃冰是一种由天然气(主要是甲烷)和水组成的外形像冰的白色固体物质。由于它含有大量甲烷气体,可以直接燃烧,因而俗称可燃冰。

    ②形成可燃冰,第一是低温,一般要求温度低于10℃;第二是高压,一般要求压力大于10兆帕;第三是地层中要有充足的天然气供给;第四是地层中要有充足的孔隙空间。

        ③可燃冰有的分布在极地地区,它们主要是在低温和较低压力条件下形成的。已发现的极地可燃冰主要分布于北极圈内,例如加拿大北部、阿拉斯加和俄罗斯西伯利亚北部的永久冻土带。另一种则广泛分布于海洋中的海底,主要蕴藏于大陆水深较大的大陆坡、海山、边缘海深水盆地以及内陆海中。据透露,中国已在南海海底发现了巨大的“可燃冰”带。由于海洋的面积大于永久冻土带面积,而且气源供给更为充分,因此海底可燃冰的资源总量大于极地可燃冰资源量。

        ④可燃冰里蕴藏丰富的甲烷,极具开采价值。中国科学家从水深1.2千米的海底提取出样品。计算出1立方米的可燃冰等同于160立方米的气态天然气。汽车加100升天然气能够行驶300公里,而加入100升“可燃冰”理论上则可跑5万公里。显然,该技术完全可能使世界油气价格“崩溃”。全球可燃冰中蕴藏着大约280万亿到2800万亿立方米甲烷。这意味着,以目前的消费速度,可燃冰储量可以满足80至800年的全球天然气需求。

        ⑤然而,专家担忧可燃冰产业化开采,会造成甲烷泄露。甲烷可能造成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5倍。海底可燃冰的分解可能会造成海底地质灾害,给人类带来巨大危害。同时,可燃冰分解引起的海底地质灾害还会导致海底生态环境恶化而殃及海洋生物。

        ⑥但这样一种新能源并不会因此就远离我们。科学家预计,大约用十年时间,人类有望解决好“可燃冰”的开采和清洁燃烧的技术问题,届时大量的“可燃冰”便能用于应付能源危机。

    (1)、善于捕捉关键词语,有助于把握主要信息,快速理解内容。请分别用文中的一个词语列出第②到⑤自然段的小标题。

    一(价值)→

    (2)、根据短文内容判断,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由天然气(主要是甲烷)和水组成的外形像冰的白色固体物质就是可燃冰。

    ②可燃冰大部分分布在极地地区,还有少部分分布在海洋中的海底。

    ③全球可燃冰中蕴藏着大约280万亿到2800万亿立方米甲烷。这意味着,可燃冰储量可以满足80到800年的全球天然气需求。

    (3)、第④自然段画线句采用了的说明方法,突出说明了
    (4)、“海底可燃冰的分解可能会造成海底地质灾害,给人类带来巨大危害。”这句中的“可能”是否可以去掉?为什么?
  • 15. 习作。

    每个人在童年时都期待长大,向往外面的世界,渴望自由自在。你有这样的期待吗?你体会过成长历程中的酸甜苦辣吗?请以“成长”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题目自拟,内容具体,情感真挚,书写工整,卷面整洁,45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