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19-12-31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动物的呼吸器官不是鳃的是(   )
    A、河蚌 B、 C、鲫鱼 D、鲨鱼
  • 2. 下列动物中不属于鱼类的是(    )
    A、章鱼 B、泥鳅 C、黄鳝 D、海马
  • 3. 朱龙翔同学养了许多家鸽,他发现家鸽排粪频繁,通过学习明白了其原因是(    )
    A、口腔内没有牙齿,食物消化不全 B、体温高而恒定 C、直肠短,食量大,消化能力强 D、缺乏控制排便的完善结构
  • 4. 下列各组动物中,相似特征最多的一组是(   )
    A、蜜蜂和蜘蛛 B、黄鳝和蛇 C、牛和羊 D、蝙蝠和麻雀
  • 5. 下列哪一特征是两栖动物从水中能够到陆地生活的重要保证(    )
    A、体外受精 B、皮肤裸露 C、成体用肺呼吸 D、卵生
  • 6. 从动物的行为获得途径来看,下列行为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A、刚出生的小羊遇到母羊乳头吮吸乳汁 B、失去蛋的企鹅把鹅卵石当成企鹅蛋孵化 C、乌贼遇到敌害时释放出大量的墨汁 D、马随着音乐的节奏跳起优美的舞步
  • 7. 有些成群生活的动物并不具有社会(社群)行为,如下列动物中的(   )
    A、蚂蚁 B、蝗虫 C、蜜蜂 D、狒狒
  • 8. 如果你在贾鲁河清澈且水草茂盛的地方仔细寻找,你可能会发现水螅和涡虫,两者的共同特征是(   )
    A、身体辐射对称 B、背腹扁平 C、有口无肛门 D、有内外两层细胞构成
  • 9. 发现一种细长的圆柱形动物,要判断其在分类上属于环节动物还是线形动物,主要依据是(    )

    A、是否有口 B、是否有肛门 C、身体是否分节 D、体表是否有黏液
  • 10. 周六上午小明和妈妈一起去菜市场买鱼,发现卖鱼的阿姨不断向鱼池里通入气体,这样做的目的是(     )
    A、使鱼向四周散开,充分利用水体 B、提高水温,使鱼生活的时间长一些 C、增加水中的含氧量,使鱼获得足够的氧气 D、减少水的阻力,促进鱼的运动
  • 11. 鸟类是人们的好朋友。它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有(    )

    ①人类食物中动物蛋白的重要来源        ②供人们观赏        ③防治环境污染  ④调节气候        ⑤防治农林害虫

    A、①②⑤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 12. 下列关于胎生、哺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哺乳为幼崽成长提供优越的营养条件 B、胎生、哺乳大大降低了幼崽的死亡率 C、胎生提高了哺乳动物的产仔率 D、绝大多数哺乳动物以胎生的方式繁殖后代
  • 13. 当你中午放学回家看到妈妈精心准备的美味鸡腿,你忍不住拿起一个送入口中。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

    A、在此运动过程中,图二中⑥肱二头肌舒张,⑦肱三头肌收缩 B、把鸡腿送入口中的过程中,肘关节起支点的作用 C、③中的滑液使关节非常牢固 D、肘关节由图一中②③④组成
  • 14. 巴斯德是伟大的生物学家,被世人尊称为“微生物学之父”。下列哪项不是他的主要贡献(    )
    A、发现了细菌的存在 B、提出了防止手术感染的方法 C、通过实验否定了细菌自然发生说 D、创建了巴氏消毒法
  • 15. 馒头是大家常吃的食物,制作的一般方法是:取适量的面粉、水、干酵母(或上次做馒头时留下的“老面”)放入容器中,混合成生面团,将盛有生面团的容器放在温暖的地方。数小时后,取出面团做成馒头状,上火蒸熟。此过程中,放入干酵母(或“老面”)相当于培养细菌和真菌的哪个步骤?(    )
    A、配制培养基 B、高温灭菌 C、接种 D、恒温培养
  • 16. 下列对表中探究动物绕道取食实验结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动物种类

    完成取食前的尝试次数

    51

    28

    4

    A、动物的绕道取食是一种学习行为 B、丙的学习能力最强 C、动物的行为与遗传物质无关 D、动物越高等,“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
  • 17. “得了灰指甲,一个传染俩”。灰指甲学名“甲癣”,是一种由真菌感染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与细菌细胞相比,真菌细胞结构上的最大特征是具有(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遗传物质 D、成形的细胞核
  • 18. 小明同学建立了一个关于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特点的分类图(见下图)。请指出甲、乙、丙依次代表 哪类植物( )

    A、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 B、苔藓植物、藻类植物、蕨类植物 C、蕨类植物、藻类植物、苔藓植物 D、藻类植物、蕨类植物、苔藓植物
  • 19. 小明同学从《植物志》检索到白菜、萝卜在生物分类上都属于被子植物的十字花科,你认为他们属于被子植物的主要依据是(  )
    A、能进行光合作用 B、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 C、营养方式为自养 D、有根、茎、叶的分化
  • 20. 洛阳牡丹品种繁多,有王冠、冠世墨玉、白玉、豆绿、赵粉等一千多个品种,这体现了(    )
    A、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B、植物种类的多样性 C、基因的多样性 D、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二、综合题

  • 21. 下图是与运动有关的形态结构图,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动物的运动有许多不同的形式。如:①鱼类可依靠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与[]的协调作用游泳;②昆虫大多依靠翅飞行,依靠足爬行,有的还能跳跃;③鸟的前肢进化成了[] , 可自由飞行,后肢适于飞行、跳跃或攀援等;④人类主要依靠、肌肉和关节的协调配合,完成各种精细而灵活的动作。
    (2)、动物的运动器官有许多共同的结构特征。如:①多具有发达的 , 能为运动提供动力;②多具有牢固的支持和附着结构,如昆虫体表的、鸟类的龙骨突、人体四肢的骨骼;③多具有便于灵活运动的分节和支点,如蝗虫的足分节、人的四肢有许多[]
    (3)、动物的运动器官与生存环境相适应。如大多数鱼的鳍、鸟的翼、昆虫的翅,都具有较大的 , 有利于划水游泳和煽动空气飞行。
    (4)、动物的运动对其生存有重要意义。对于各种动物来说,运动都能扩大其活动和生存范围,因而也就增大了其、躲避敌害、争夺栖息地和繁殖后代的机会。
  • 22. 下图为某些微小生物的形态结构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生物与图2生物的结构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图2生物的细胞内有。培养它们用的培养皿、养料在接种前要用高温处理的目的是
    (2)、酿酒、做馒头时离不开图生物,观察该细胞制作的玻片时需要用染色。
    (3)、没有细胞结构的是图 , 该生物的生活方式是
    (4)、图4生物可以通过其中的[](填标号)繁殖。
  • 23. 下表为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的部分数据(表中的“百分比”是我国已知种类占世界种类的百分比),请根据表中的内容回答:

    类群

    我国已知种类

    世界已知种类

    百分比(%)

    哺乳动物

    581

    4342

    13.38

    鸟类

    1244

    8730

    14.25

    鱼类

    3862

    19056

    20.27

    蕨类植物

    2200

    10000

    22.00

    裸子植物

    240

    850

    28.24

    被子植物

    30000

    260000

    11.54

    (1)、表中资料显示,我国在世界上种类占有百分比最高的一类生物是
    (2)、上表中的动物类群体内都有脊柱,所以都属于动物。
    (3)、上表中的资料说明了“生物多样性”中的的多样性。你认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
  • 24. 凯巴森林中生活着黑尾鹿、狼等动物。为了发展野生黑尾鹿群,1906年人们开始大肆捕杀以黑尾鹿为食的狼,结果黑尾鹿种群的数量变化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生物构成的食物链是:草→黑尾鹿→狼。在这条食物链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 , 数量最少的生物是
    (2)、大肆捕杀狼之前,黑尾鹿生活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大肆捕杀狼之后,黑尾鹿的数量先是因为狼群数量的骤减而 , 后则因为植被的而减少。
    (3)、通过上述事例,我们可以看出:自然状态下的生态系统能够保持相对稳定,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能力。人们应该尊重生态规律,不能随意灭杀某种动物,因为动物对维持起着重要作用。

三、实验探究题

  • 25.     2013年5月以来网上有许多有关小龙虾的传闻。
    (1)、很多网友都在转发《小龙虾是虫不是虾》的帖子,提醒大家都不要再吃小龙虾了,那么它究竟是什么呢?小龙虾如图,你认为它是________

    A、腔肠动物 B、软体动物 C、环节动物 D、节肢动物
    (2)、小龙虾是否如网上所传“爱吃腐烂性食物”呢?针对这个问题,某中学学生活动小组的同学做了如下探究:

    ①提出问题:小龙虾爱吃腐烂性食物吗?

    ②作出假设:

    ③设计并实施实验:选取若干只健康状况良好、大小一致的同种小龙虾,平均分为两组分别置于水量等环境状况相同的容器中,并标号为1号和2号,在1号容器中饲喂腐烂食物,则在2号容器中饲喂(“等量”或“过量”)新鲜食物。将1号、2号容器中的小龙虾放在相同条件下饲喂一段时间,观察并记录1号、2号容器中食物的消耗情况。

    ④预测实验结果和结论。

    (3)、实验中分两组的目的是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