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19-2020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专题10:课外阅读理解
试卷更新日期:2019-12-16 类型:复习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
-
1. 课外阅读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钻石,我们都知道它是天然矿物中硬度最高的物质。为此,有一段时间我就想,不知道是怎样特别的结构,使它如此坚硬和神奇。
也正是带着这样的好奇心,我查了一下钻石的化学成分和结构,才知道钻石的化学成分是碳,它是宝石中唯一由单一元素组成的,属等轴晶系。简单地说,钻石是在地球内部高压、高温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晶体。相反,其他材料都达不到这样的纯度。也正因为这样,钻石才有了其他物质所没有的硬度。
那么,接着就又有一个问题了,靠什么来切割打磨如此坚硬的物质呢?答案让我感到很意外,靠另一颗钻石。想想也对,如此坚硬的物质,也只有靠自己来打磨自己了。正如毕淑敏说过的一句话:钻石自己敲打自己,是为了更完美。也正因为这样,钻石才会拥有坚硬的外表和耀眼的光彩,也才会让世人喜爱。
其实,这正是钻石的品格。钻石的形成可以说是非常不容易,它深埋于地下,经过多少年高温、高压慢慢变化,最后在某一时刻随火山熔岩喷涌而出,又被泥沙夹带,接受风吹雨淋的考验,又经过多少年,才可能有幸被识货的人发现,才有可能变成一块儿真正的钻石毛料,再经过慢慢加工、打磨,才能渐渐地显现出光彩华美的一面。
在这漫长的过程中,既有长久深埋的寂寞,又有无人赏识的孤独,更有最后加工过程中经受的种种痛苦和磨难。也正因为这一切,最终钻石才成为一颗真正的钻石,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做人也是一样的,人们常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只是我们许多人只看到了别人成功的一面,却没有看到别人经受磨炼的一面。一个人如果有了钻石一样的品格,能吃苦,不怕吃苦,靠自己打磨自己,只要能坚持下来,也许某一天你的光环会被更多的人发现,你也会被更多的人赏识。只是,我们现在的许多人,总是羡慕钻石的完美和价值,却不知道学习钻石的优秀品质。为此,我们每个人都该多一些钻石的品质。
(1)、给短文选择一个恰当的题目,应是( )。A、钻石的品格 B、天然矿物——钻石 C、钻石的硬度 D、神奇的钻石(2)、钻石是一种怎样的物质?请用文中的话对它作一个适当的解释。(3)、钻石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几个过程:深埋于地下→→随火山熔岩喷涌而出→→被人发现→。(4)、“做人也是一样的”在文中起到的作用是( )。A、画龙点睛 B、总结全文 C、点明中心 D、承上启下(5)、在钻石漫长的形成过程中,要经历哪些艰难困苦?(6)、读了本文,你有什么感想与收获?2. 课外阅读题。哑巴渡
离家不远的地方有一个渡口,摆渡的人是一个( )的哑巴老头,乡亲们都管这儿叫哑巴渡。
哑巴老人的船总是干净而清爽,船舷擦得亮亮的,闪着桐油的光泽,一点也不像他( )的脸。哑巴老人的船摆得又快又稳,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只要在岸上一吆喝,他就会从船舱里出来,再( )地把过河人送到对岸去,春夏秋冬,从不间断。在这里过河的人,不用担心会耽搁行程。
河水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流淌着,日子在( )中逝去。哑巴老人在这里默默地把船摆过来,渡过去,人们已经习惯了河水、渡船和哑巴老人的存在,好像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
直到有一天,哑巴老人生病被送进了医院,大家才怀念起以前只用一双粗大的手说话的哑巴老人。人们想起他摆船的稳当。想起了他一毛钱的渡河钱。想起了他冬天半夜里穿衣解缆就为了送一个行人过河。哑巴不在了,人们觉得船上空落落的。
一天,乡里突然来了个老将军,手里捧着哑巴老人的骨灰盒。哑巴老人得的是肝癌,死在医院里。他把一生摆渡的钱全捐了出来,想在这条河上建一座新桥。
就在新桥建成剪彩的那天,老将军含泪讲述了一件让人震惊的往事:在红军长征的一次战斗中,为了拦截追击的敌人,还是“红小鬼”的老将军奉上级的命令配合班长炸掉石桥。摆渡的哑巴老人就是我的班长!
阳光下,洁白的桥身闪烁着三个大字:哑巴渡。一位老红军生前在这里炸掉一座桥,摆了一辈子渡,死后又留下了一座桥。
(1)、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文章中的括号里。A.干干瘦瘦 B.稳稳当当 C.平平淡淡 D.皱皱巴巴
(2)、哑巴老人的船 , 他摆得 , 从中可以看出哑巴老人。(3)、“好像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句中的“这一切”指的是。(4)、哑巴老人生病住院,人们怀念他的原因有哪些?(5)、通读全文,哑巴老人一生做了哪几件事?你觉得哑巴老人是个怎样的人?3. 课外阅读我能行。在云南境内有一颗耀眼的“绿色宝石”,它就是我国最大的热带植物宝库西双版纳。
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古木参天,藤萝蔽日,进入林中就像到了奇花异树的海洋,这里的望天树高达七八十米,( )仰头看天( )能看到它的树冠,是名副其实的“森林巨人”。这里的古椿树粗壮高大,就是几个人拉起手来也围不拢,这里有重量惊人的黑黄檀,有钢铁一样硬的铁力木,有能分泌毒液的箭毒木,也有能供应淀粉的西米树。
西双版纳的植物不但姿态万千,而且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油標被称为“世界油王”,可西双版纳的油瓜的含油量比油棕还要高出许多。这里的扁担藤简直就是一座座“天然饮料厂”。当你口干舌燥的时候,只要用刀砍断一根扁担藤,清甜可口的汁水就会像喷泉一样流出来,这里的黑心树是难得的“木材仓库”。这种树不怕砍,不怕伐,( )留下一段树桩,很快( )会萌生出许许多多的嫩芽,两三年的工夫,这些嫩芽就能长成碗口粗的大树。这种树的寿命特别长,一般可以活二百到四百年。
种类繁多、郁郁葱葱的植物,不仅美化了这里的山川,也给这片绿野中的珍稀动物提供了栖息、繁衍的场所。千百年来,生活在西双版纳的人们十分爱惜这块“绿色宝石”,使它永远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1)、联系上下文,将下列关联词分别填入文中的括号内。只要……就……只有……才……
(2)、从文中找出一句承上启下的过渡句,抄写在下面。(3)、读第2、3自然段,填空。①西双版纳奇异的树很多,有名副其实的“森林巨人” , 有粗壮高大的 , 有重量惊人的 , 有钢铁一样硬的 , 有能分泌毒液的 , 也有能供应淀粉的。
②作者把“扁担藤”比作 , 这是因为。
③黑心树的特点,一是 , 二是 , 所以人们称它为。
(4)、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填序号)A.打比方 B.列数字 C.举例子
①这种树的寿命特别长,一般可以活二百到四百年。
②这里的扁担藤简直就是一座座“天然饮料厂”。当你口干舌燥的时候,只要用刀砍断根扁担藤,清甜可口的汁水就会像喷泉一样流出来,
③西双版纳的植物不但姿态万千,而且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油棕被称为“世界油王”,可西双版纳的油瓜的含油量比油棕还要高出许多。
(5)、给短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4. 阅读下列内容,回答问题。(二)引路人
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在密密的雨中,街上行人稀少。我不禁加快了脚步向前走去。我只顾低头赶路,突然把身旁的一个行人撞了一下,我连忙抬起头来,只见他踉跄了一下,迅速扶住了路旁的墙壁,才没有倒下去。
“对不起,对不起!”我连声道撒。
“噢,噢,不要紧。”
哎呀!这时我才发现他竟是一位双目失明的人,我心里感到一阵不安,忙说:“大伯,我扶你回去吧!”说着,就伸手搀扶着他。
“太谢谢你了,小姑娘。”他很感动地说。我们一起向前走去。
突然。我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差点儿摔倒。我低头一看,是一块下水道水泥板,就不满地嚷着说:“谁把水泥板拿开了,也不放回原处,真缺德!”但一想到身旁的盲人,忙提醒说:“大伯,你走这边,小心绊倒。”他刚走了一步,随即又停了下来,挣开被我搀扶的手,把手中的拐杖放在一边,蹲下去一边摸索着,一边说:“还会有人经过这里,说不定
会绊倒的。”不一会儿,他摸到了那块水泥板,又摸到了下水道,小心翼翼地搬过去把它盖好。然后,慢慢地站起来,伸手到衣袋里去摸手绢。
这时,我的心灵受到了猛烈的一震,赶紧拿出自己的手绢,放在他那双沾满泥水的手中。他说了些什么,我一句也没有听清。我感觉到自己的眼睛湿润了。我仿佛看见他那模糊的眼睛在闪光。是的,我看见了他那颗火热透明的心,一颗时时能够想到别人的心。
雨仍在下着。雨中,我搀扶着他,继续向前走着,走着……在通往他家的这条路上我是他的引路人;而在学习做人的人生道路上,他——一个双目失明的人,却是我很好的引路人。
(1)、照样子,写词语。小心翼翼(ABCC式):
(2)、文中事件的起因是“我”撞到了 , 后来“我”发现他是一位双目失明的人,于是“我”决定。(3)、当发现水泥板被拿开后,“我”和“他”的做法分别是什么?(4)、题目“引路人”一是指 , 二是指。(5)、文中的“他”给你留下什么印象?5. 阅读短文。母 爱 的 力 量
那年,小妹因为受伤住进了医院,我去陪护。
同病房有一个女孩,她是因为车祸住进来的。自住进来的那天起,她就一直昏迷不醒。女孩在昏迷中不时地喊着:“妈妈,妈妈!”
女孩的爸爸手足无措地坐在病床前,神色凄楚地看着女儿痛苦地挣扎,不知该如何帮助女儿,只是不停地哀求医生:“救救我女儿,救救我女儿!”
他不知道,医生该用的药都已用了,而病人,有时候也是要自救的。能不能活下,既要看她对这个世界是否充满生的希望,也要看她的造化。
一个护士问那个男人:“孩子的妈妈呢?你为什么不叫她妈妈来?”
男人埋下头,低低地说:“我们离婚很久了,我找不到她。”
护士皱了皱眉头,默默地坐下来,轻轻握住女孩凉凉的手,柔声说:“女儿乖,妈妈在,妈妈在。”
男人抬起头,吃惊地看着护士,少顷,脸上流满泪说:“谢谢,谢谢!”
女孩唤一声“妈妈”,护士答应一声,而护士与那个女孩差不多年龄,还没结婚。
女孩像落水者抓到了一根稻草般死死攥紧护士的手,呼吸慢慢均匀下来。
在以后的日子里,那位护士像一位真正的妈妈那样,一有空就守在女孩病床前,握着她的手,跟她说话,讲故事,轻轻地唱歌……直到那女孩完全醒来。
医生说:“她能苏醒是个奇迹。”
女孩说:“我感觉到妈妈用一双温暖的手,一直牵着我,一直牵着我,把我从一个黑黑的冰冷冷的井里拉上来……”
人们把赞扬的目光投向那位充满爱心的护士,护士的脸微微红了说:“我记得读过一句名言,母爱可拯救一切。”
(1)、联系短文,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的手 地挣扎
地看着 的目光
(2)、这位女护士做了一件什么事呢?(3)、“女孩苏醒是个奇迹”,请问是什么创造了这个奇迹?(4)、歌颂母爱的名言或诗句很多,请你写一句:。(5)、读了这篇文章后,你最想对这位女护士说些什么呢?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色彩是健康的魔术师
不同的颜色会让人产生错觉。
为什么看到蓝色的汽车要小心追尾?因为即使处于同一位置,不同的颜色带给人的视觉感受也是不同的。像蓝色这种冷色调,总会给人相对较远的感觉,如果跟着一辆蓝色的车就更容易追尾,而像红色这样明亮的颜色,会时刻引起人们的注意,好像近在眼前。
为什么搬家要用浅色的纸箱,而保险柜大多是黑色的?其实色彩也是有重量的,相同的两个箱子,黑色的那个会使人感觉格外重,而浅色的就让人感觉稍微轻一些。有人通过实验对物体的颜色和重量进行了比较,发现相同的黑色箱子要比白色箱子看上去重(1)8倍。这就不难解释,搬家时浅色的纸箱会让工人们觉得不那么重,黑色的保险柜则会让小偷第一眼感觉“太沉了,我搬不动”。
色彩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将两个人分别放入蓝色系和红色系墙壁的房间,然后让他们凭自己的感觉在里面待上一个小时后再出来,结果发现红房间的人40分钟就出来了,而蓝房间的人70分钟后还没出来。人的时间感会被周围的色彩所扰乱,在红色等鲜艳的颜色充斥下,人会感觉时间过得特别慢,这也能解释为什么在装修艳丽的快餐店等人会觉得“度秒如年”。
美国著名的福特汽车公司也曾借助颜色来帮助提高生产效率,他们把车间原来带黑线条的深绿色重新油漆成浅蓝色和乳黄色,结果,工人劳动的效率大大提高,因为他们的疲劳感减轻了。
(1)、根据短文内容,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看到蓝色的汽车要小心追尾。 B、用黑色箱子要比用白色箱子装的东西多。 C、工厂可以借助颜色来提高生产效率。 D、在蓝色的房间里,人会感觉时间过得快。(2)、这篇短文的结构是( )。A、总—分—总 B、分—总 C、总—分(3)、结合文章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用“正确”“错误”表示。①文章标题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色彩能给人带来健康。
②作者举黑色的保险柜给小偷第一眼感觉重的例子,是为了说明保险柜大多是黑色的理由。
(4)、根据短文内容进行概括。不同颜色带给人不同的视觉感受,带给人不同的 , 带给人不同的带给人不同的。
(5)、第4段画线句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至少写出两种)有什么作用?7. 课外阅读。榆 树
我喜爱花草树木,但在众多的花草树木里,我更爱榆树。每当春暖花开的时候,那满山遍野的榆树,就好像与鲜艳的桃杏争艳竟美似的,柔软碧绿的枝条上挂满了微红的小骨朵,在春风的吹佛下,骨朵中间吐出嫩嫩的、圆圆的,惹人喜爱的小榆树荚。
榆树的生命力是很强的,人们捋完它的叶,扒光它的皮,你认为它再也不能活了吗?不!榆树只要有根,就能战胜死亡,倔强地生长。
榆树从不夸耀自己。在百花争艳的公园里,它并不招引游客,但它像哨兵一样,往往生长在公园四周,似乎在为百花挡风,驱赶寒冷。
榆树在不见人烟、一望无际的沙丘上,也能顽强地生长。它经得起寒冷、暑热和干旱,能在那里愉快地安家落户。榆树的品格勇敢、坚强,我赞美榆树!
(1)、根据拼音,找出文中相对应的词语。①luō ②jué jiàng
(2)、第1自然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你找出来,并改正。① ②
(3)、从文中摘抄出两个成语,并用这两个成语分别造一个句子。(4)、作者为什么说“在众多的花草树木里,我更爱榆树”?(5)、文章第2自然段中“你认为它再也不能活了吗?”改成“它也一样能活。”你认为好吗?为什么?(6)、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榆树的生命力是很强的?8. 课外阅读轩。庄重的乞讨
庄重,是人的尊严的一部分,你见过乞讨者的庄重吗?
那天,我乘20路电车,看见一位双目失明的中年男子坐在车上,神情凝重。不一会儿,他热情且有礼貌地介绍自己:“女士们、先生们,我是下岗的,有个儿子,刚进大学。现在生活发生点困难。我平时喜欢音乐,吹口琴是自学的。我为大家表演口琴独奏,愿大家途中愉快。” 说完,他便从洗得干干净净的灰色中山装口袋里摸出了口琴。随即,一车厢的人听到了熟悉的《喀秋莎》的旋律,他那精湛的吹奏技巧令人屏息细听。此曲终了,日本的《北国之春》又博得乘客们的点称好。吹奏完毕,他就托起小罐头瓶,扶着椅子,一步一步稳重地向前挪动脚步。当不断地有人把硬币往罐头瓶里扔时,他能根据硬币发出的清脆的声音,准确地朝投币人的方向点头致意。走完一圈后,他继续为乘客吹奏。《杜鹃圆舞曲》、《溜冰圆舞曲》和《采茶调》优美轻快的节奏,让人欢悦不已。乘客们静静地听着。他似乎感觉到了某种需求,又吹了首《在希望的田野上》。他的吹奏已达到了大师级水平,颤音和滑音的变化使人入迷。
电车将要到终点站了,他高兴地对大家说,我最后为大家吹奏一首《一路平安》。悠扬的旋律又一次打动了人们的心,不时地又有人朝他的小罐头瓶里掷下硬币。一对年轻夫妻带着自己才五六岁的儿子,让他把数枚硬币递到小罐头瓶里。这一切几乎是悄无声息的,令人惊奇的是盲人居然知晓了孩子的动作,说出一句“愿这位孩子健康成长,一生平安”的话,听得大人们面露喜色。
不知是音乐的力量,还是这位盲人得体的举止言行,或两者兼而有之,使人自始至沉浸在一种安详肃穆的气氛之中。
此情此景让我振奋,面对生活中一时的挫折,这位盲人能够有勇气正视它,庄重地行使自己的劳动权利。我有什么比不上他?我快步地下了车,觉得人行道比过去宽敞得多了。
(1)、“这一切几乎是悄无声息的,令人惊奇的是盲人居然知晓孩子的动作……”这一句中“居然”的意思是 , 作者有这样的感受是因为 , “这一切”是指。
(2)、“我快步下车,觉得人行道比过去宽敞得多了。”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3)、文中的乞讨者是一个怎样的人?(4)、从这个故事中,你懂得了什么?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又到秋天
初秋的早晨已变得沉静,太阳也姗姗来迟了。天空抹上了一层淡淡的青灰,略显着忧郁的神情。秋天收敛起张扬,进入了沉思。
我们每每会被季节里异彩纷呈的景致感染,陶醉其中,而不能自拔。而我,似乎对秋天情有独钟;到了秋天,心中会自然涌动起一股缠绵的情谊。并且,只有到秋天,才会产生浓浓的醉意。我在秋天里徜徉,在秋天里沉醉,又在秋天沧桑的目光中,去感受她的静谧与安详。
秋天深情的回眸,是否会把我们带到遥远的岁月?我们曾经蒙昧无知,我们曾经天真无邪;我们曾经在无忧无虑中沐浴灿烂的阳光,呼吸洁净的空气;我们又曾经在童年的梦里编织绚丽的彩虹。
(有删改)
(1)、根据上下文解释词语。①姗姗来迟:
②无忧无虑:
(2)、秋天的天空是什么样子的?在短文中找出来。(3)、“我”喜欢秋天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4)、对短文最后一段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A、主要写了作者对秋天的赞美。 B、写出了作者对童年的留恋。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苜蓿和中午的妙境(节选)
①我喜欢去植物园,是为了静。
②静,仿佛能使一切增加深度,不只是对那些抽象的东西如心灵、寂寞之类。它使我听见鸟声,听见水声,听见四脚爬虫在草叶间窸窸窣窣的“走路”声,听见A_______________……令耳朵听得更深。它使我看见叶面上的“血脉”,看见树顶间的青天,看见B_______________……令眼睛望得更远更细,仿佛可以看到天涯海角那无尽的脚边——也不过是一片极静的幽林。
③前几天,我偶然在中午的时候去了植物园。满溢的阳光到处洒上了金粉,连曲径上的小碎石都艳了起来。一切的静依然静着,却不知由哪儿飞来了许多花的访客——那些横飞的蜜蜂。草地上躲躲藏藏的苜蓿透露着若隐若现的紫色消息,一只淘气的蜜蜂把它传给旁边的野花。那野花像一朵淡黄的云,轻柔得仿佛轻风一吹就会散。那只蜜蜂一站到花心上去,花茎就不胜负荷地弯垂了下来。“太重啦!”仿佛有一声甜美的呼喊,________得蜂儿直________起来,花儿才又弹簧似的________回原位,________直了花梗。
(有改动)
(1)、结合文章,说说你对“静,仿佛能使一切增加深度”的理解。(2)、仿照前面一句的内容,在第②段中的两处横线上分别补写一个句子。(3)、在第③段中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动词。(4)、第③段的写作顺序是( )。A、动—静 B、静—动 C、静—动—静 D、动—静—动(5)、体会并写出下列句子中下划线词语的作用。①满溢的阳光到处洒上了金粉,连曲径上的小碎石都艳了起来。
②草地上躲躲藏藏的苜蓿透露着若隐若现的紫色消息,一只淘气的蜜蜂把它传给旁边的野花。
11. 课外阅读。三只兔子不可追
儿时,我家住在一个乡村学校附近。我们姐弟三人,跟着乡村的孩子捕鱼捞虾,我父亲端起我们捞的一盆鱼虾,全掀翻在河沟里。我们跟着其他的孩子上山打柴,我父亲一把火,将那堆柴火化为浓烟和灰烬。其实,那时我们家并不富裕。父亲在这样做之后,总恶狠狠地留下一句话:将军路上不追兔!对父亲的乖张行为,我们大惑不解。
后来,父亲给我们讲了一个楚王打猎的故事。在狩猎的现场,一只兔子从草丛中蹿出,楚王弯弓搭箭,正要射猎时,忽然从他的左边跳出一只山羊,于是他把箭头对准了山羊。正在此时,右边又跳出一只梅花鹿。楚王又重新掉转箭头对准了梅花鹿。忽然从树梢飞出了一只珍贵的苍鹰。楚王最终选择了苍鹰,待要瞄准时,苍鹰已迅速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远遁而去。待到楚王回头来找其他的猎物时,前面的目标早已无迹可寻。楚王拿着箭比画了半天,结果一无所获。
听懂了故事,才明白父亲前面说的话。自此姐弟三人心无旁骛,终以优异的成绩完成学业。人生有三只兔子不可追。少儿时代,教室之外嬉戏玩耍是一只诱人的兔子,你若去追赶它,它就带给你虚废的一生;青年时代,校园之外名利富贵是一只诱人的兔子,你若去追赶它,它就带给你虚荣的一生;中年时代,社会上灯红酒绿是一只诱人的兔子,你若去追赶它,它就带给你堕落的一生。
当你要赶路时,不要被草丛中蹿来蹿去的兔子弄得眼花缭乱,从而偏离了前进的方向,记着自己是赶路,唯一要干的是:看脚下,看前方。
(1)、根据意思写词语。①心里没有别的想法和念头。
②什么都没得到。
③事物太多或太复杂,眼睛看不过来了。
(2)、题目中“三只兔子”指的是什么?(3)、父亲为什么会有掀翻鱼虾盆和烧柴火的行为?( )A、父亲脾气不好。 B、父亲用这种方法告诉我们不要贪图玩乐。 C、父亲不想让我们与其他山村的孩子们玩。(4)、“听懂了故事,才明白父亲前面说的话”一句中“父亲前面说的话”是指哪句话?在文中找出来。(5)、“将军路上不追兔”是什么意思?这个故事对你有什么启示?12.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鲁迅与萧红
林贤治
一九三四年十月,一个二十三岁的东北姑娘,突然闯进鲁迅先生的生活来,她立即引起鲁迅先生的注意。先生待她如亲人,又视她如调皮的女儿,她就是萧红。
一个陌生的东北姑娘,从遥远的关外来到举目无亲的上海。原来一颗对未来充满憧憬的心,被几年的流浪生活打击得已经冰冷了。然而,①当她找到鲁迅先生以后,她的希望产生了,心里的冰块开始融化了。
在这以前,这世界上已经有了一个寂寞的萧红,一个在生活中挣扎搏斗的东北姑娘。萧红呢,从小得不到父爱,没有家庭的温暖她把鲁迅当作老师和父亲。原来的一双对人的家。
鲁迅先生一家同这个东北姑娘一见如故。鲁迅先生喜欢她,关怀她;许广平同情她,爱她,处处照应她;甚至连小海婴(周海婴,鲁迅先生的独生儿子)也不愿意离开这位年轻的、梳着两条小辫子的东北阿姨。萧红成了鲁迅先生家中的常客,亲密得宛如一家人。
萧红,正是由于鲁迅先生的帮助闯进了上海文坛。从此,一股沁人心脾、清新如朝霞的风便吹进了文艺界,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有才华的青年女作家诞生了。②萧红在文坛上健步地奔跑。人们看到她前进的脚印上,也流着一位慈祥老人的汗珠,这位老人正是伟大的鲁迅。
在那个艰苦的年代,没有鲁迅先生,也就没有萧红。她很可能默默无闻地寂寞下去,甚至颓唐地毁灭自己。是的,没有鲁迅先生在荆棘满地的前面为青年们开路,萧红同时代的一批青年作家也就不可能冲出牢笼走进文坛。三十年代出现的一批生龙活虎的青年作家,有谁没有受过鲁迅的哺育呢?在建立我国现代文学队伍方面,鲁迅先生立下了不朽的功勋。鲁迅是中国青年作家之父,他一生对青年的帮助,是人们万世所感念的。
(1)、解释下面的下划线的字。举目无亲:
一见如故:
(2)、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画线的句子。①“心里的冰块”是指;“心里的冰块开始融化了”是因为。
②“健步地奔跑”是指;“汗珠”喻指。
(3)、用“/”将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划分为三个层次,并写出每个层次的意思。(4)、文章歌颂的是( )。①鲁迅对青年人的帮助 ②萧红才华出众 ③鲁迅与萧红的友谊
(5)、对于鲁迅,你听老师讲过,也读过介绍他的文章,那么你心目中的鲁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1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记忆中的父亲(节选)
周海婴
父亲鲁迅先生离开我们已经整整70年了。
1936年10月19日清晨,7岁的我从沉睡中醒来,觉得天色不早,阳光比往常上学的时候亮多了。我十分诧异:保姆许妈为什么忘了叫我起床?我连忙穿好衣服,这时楼梯上响起了轻轻的脚步声,许妈来到三楼,只见她眼圈发红,却强抑着泪水对我说:“爸爸没了,侬现在勿要下楼去。”我没有时间思索,不顾许妈的劝阻,急忙奔向父亲的房间。父亲仍如过去清晨入睡一般躺在床上,那么平静,那么安详,好像经过彻夜的写作以后,正在作一次深长的休憩。母亲流着泪,赶过来拉住我的手,紧紧地贴住我,像是生怕再失去什么。我只觉得悲哀从心头涌起,挨着母亲无言地流泪。父亲的床边还有一些亲友,也在静静地等待,似乎在等待父亲的醒来。时钟一秒一秒地前进,时光一点一点地流逝,却带不走整个房间里面的愁苦和悲痛……
70年过去,这个场面在我的脑海里还是很清晰,仿佛可以触摸。在我幼年的记忆中,父亲的写作习惯是晚睡迟起。早晨不常用早点,也没有在床上喝牛奶、饮茶的习惯,仅仅抽几支烟而已。我早晨起床下楼,蹑手蹑脚地踏进父亲的房间,他床前总是放着一张小茶几,上面有烟嘴、烟缸和香烟。我取出一支香烟插入短烟嘴里,然后大功告成般地离开,似乎尽到了极大的孝心。每次许妈都急忙地催促我离开,怕我吵醒“大先生”。偶尔,遇到父亲已经醒了,他只眯起眼睛看着我,也不表示什么。就这样,我怀着完成一件了不起的大事一样的满足心情上幼稚园去。
(1)、在文中找出描写鲁迅先生逝世时情态的句子。(2)、概括一下选文最后一段话的意思。(3)、选出对下列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①时钟一秒一秒地前进,时光一点一点地流逝,却带不走整个房间里面的愁苦和悲痛……( )
A.希望时间能带走房间里面的愁苦和悲痛。
B.用时间带不走愁苦和悲痛这个说法形象地渲染了当时的悲痛气氛。
C.希望时间过得快一些,早点将愁苦和悲痛驱散。
②70年过去,这个场面在我的脑海里还是很清晰,仿佛可以触摸。( )
A.“触摸”一词在句中的意思是对于过去的一些物件“我”还可以触摸到。
B.“触摸”一词形象地表现了对父亲逝世这个场面的清晰记忆。
C.“触摸”一词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当时悲痛心情的刻骨难忘。
14.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时间就是生命
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他用笔做武器,写文章激励广大群众起来革命。他在从事写作的三十年间,写作和翻译了六百多万字。有人说鲁迅是天才,可是他自己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他的知识和成就,是由于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得来的。
鲁迅充分利用时间,总想在较少的时间内为革命做更多的事情。他曾经说过:节省时间,就等于延长一个人的生命。他工作起来从不知道疲倦,常常白天做别的工作,晚上写文章,一写就写到天亮。他在书房里,总是坐在书桌前不停地工作。有时,也靠在躺椅上看看书,他认为这就是休息。鲁迅不仅珍惜自己的时间,也珍惜别人的时间。他参加会议,从来不迟到,绝不叫人等他。就是下大雨,他也总是冒着雨准时赶到。他曾经说过:时间就是生命,无缘无故耗费别人的时间和谋财害命没有什么两样。
鲁迅珍惜时间,为的是认真学习和写作,他几十年如一日,把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革命事业。
(1)、“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这句话表明。(2)、鲁迅把忙碌后看书当作是;把耗费别人的时间看作是;把节省时间看作是。(3)、文章第自然段写鲁迅先生珍惜自己的时间,第自然段写他珍惜别人的时间。(4)、文章赞扬了。1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致颜黎民的一封信(节选)
颜黎民君:
昨天收到十日来信,知道那些书已经收到,我也放了心。你说专爱看我的书,那也许是我常论时事的缘故。不过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专看文学书,也不好的。先前的文学青年,往往厌恶数学,理化,史地,生物学,以为这些都无足重轻,后来变成连常识也没有,研究文学( )不明白,自己做起文章来也胡涂,所以我希望你们不要放开科学,一味钻在文学里。譬如说罢,古人看见月缺花残,( )泪下,是可恕的,他那时( )科学还不发达,( )不明白这是自然现象。但如果现在的人还要下泪,那他就是胡涂虫。
其次是可以看看世界旅行记,藉此就知道各处的人情风俗和物产。我不知道你们看不看电影;我是看的,但不看什么“获美”“得宝”之类,是看关于非洲和南北极之类的片子,因为我想自己将来未必到非洲或南北极去,只好在影片上得到一点见识了。
鲁迅
四月十五夜
(1)、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写到文中的括号里。(填序号)A.固然 B.当然 C.自然 D.黯然
(2)、读画横线的句子,完成练习。这个句子以来比喻,“许多花”比喻 , “蜜”比喻。
说明。
(3)、这是写给的信,信中的几段文字主要讲的是 , 从中可以看出鲁迅先生是一个的人。(4)、鲁迅先生就读书问题提出哪三点建议?① ② 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