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城区片六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19-12-06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
1. 下列各句中,所引用的古诗文名句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A、随着各路高精尖新国际企业的撤离,这个城市正陷入了工厂关闭、工人下岗的浪潮之中,正如“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描述的,前景一片暗淡。 B、“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虽然你远渡重洋留学,天各一方,但作为好友将永远牵挂着你,心与你相随。 C、小王上课总是迟到,为了让他记住,老师便在他的桌角贴了《论语》中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一句,来勉励珍惜时间,努力求学。 D、面对美国政府对华为企业各种无耻的禁令,任正非祭出了“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的气概,毫无畏惧地展开了反击。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老师用和蔼的语气和慈祥的目光注视着我们。 B、文明是一种修养,这种修养是从日常生活的细节中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 C、通过加强校园周边道路交通安全的管理,使学生的人生安全得到了保障。 D、大约在46亿年前后,地球刚刚形成,那时候地球的温度气温很高,地面的环境与现在完全不同。3. 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老舍先生,他是我国现代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 B、当代作家莫怀戚以“散步”来表现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这是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 C、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之别。“愚见”“鄙人”“家父”“贤弟”是谦辞,“惠顾”“赐教”“寒舍”“垂问”是敬辞。 D、《再塑生命的人》选自美国作家海伦·凯勒的代表作《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她在家庭教师安妮·莎莉文的教育引导下,懂得“什么是爱”。4. 根据你对名著作品的了解,选出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A、读经典作品,会丰富我们的人生感受和经验,帮助我们思考许多人生问题,让自己的思想与大师们联网接轨。 B、《荷花淀》《芦花荡》是孙犁小说《白洋淀纪事》的“姊妹篇”,两篇小说以白洋淀为背景,讲述了冀中人民机智英勇地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故事,表现了战争中的人情、人性美。 C、沈从文“20岁以前生活在沅水边的土地上;20岁以后生活在对这片土地的印象里”,湘西,一直让他魂牵梦萦,最终,有了《湘行散记》。 D、《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一部回忆性小说集,其中有温暖的回忆,也有理性的批判,其中《五猖会》反映的是对“孝道”的思考与批判。
二、基础知识综合
-
5.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白求恩为中国抗日事业而殉职的故事,改变了当下思想狭(ài)的自私者。原先那些面对班集体的事拈轻怕重、袖手旁观的同学,现在心灵变得(chéng)清,对大扫除也给予了极大的热情。一个异国他乡的人都能为自己的国度献身,何况我们自己?
书籍是人生重要的伴侣。一书在手,行天下不至于寂寞。读书犹如与思想者交流,坦诚而热烈。慵懒者读书,尽废其时;粗(guǎng)者读书,如牛负重,气喘吁吁;情滥者读书,浸淫书中,寻寻觅觅;唯真爱者读书,不求甚解却懂其人生百味。
(1)、根据拼音,在词语空缺处填写汉字。①狭(ài) ②(chéng)清 ③洒粗(guǎng)
(2)、给语段中加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①拈
A. zhān B.niān
②给
A.gěi B.jǐ
(3)、下列对语段中画横线的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殉职”是指职务人员因公务事而死亡。 B、“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既不过问,也不协助别人。 C、“伴侣”这里指相互扶持的夫妻。 D、“不求甚解”指只领会全文大意,不在字句上过分追究。三、句子默写
-
6. 古诗文名句填空。(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 。(曹操《观沧海》)(2)、正是江南好风景,。(杜甫《江南逢李龟年》)(3)、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4)、“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女曰:“。”(《世说新语·咏雪》)(5)、远离故土总难免让人伤感,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表现游子思乡之情的名句是“ , 。”
四、名著阅读
-
7. 经典作品中的人物常常给人深刻的印象,你最欣赏《朝花夕拾》中哪个人物形象,结合事件谈谈你喜欢的理由。
五、现代文阅读
-
8.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别欺负最爱你的那个人
①他又一次坐上了这趟回家的夜行列车。
②他的座位对面坐着父子俩,从上车起,少年就和父亲闹着别扭。那父亲脾气极好,也不急躁,极有耐心地哄劝。少年嘟着嘴不理,脸上是厌烦。列车快停靠站时,父亲又急步向外走去,准备下车给儿子买吃的东西。他对少年说:“你父亲真好。”
③少年看了一眼他,不说话。他忍不住继续说:“小伙子,别欺负最爱你的那个人。”本来是随口说的一句话,说完,他的心却倏地疼了起来。
④别欺负最爱你的那个人——他忽然觉着这句话其实是对多年前的自己说的!在他过往的青春岁月里,他曾翻来覆去地伤害最疼爱他的人,而那人即使伤心到心碎,也停不下爱他的脚步。
⑤他幼年丧母,父亲在电器厂做工,每天夜里12点多才下班。但每天刚蒙蒙亮,小巷深处一响起卖牛奶的敲梆声,父亲就会立即拿起缸子,轻手轻脚下楼,为他打上半斤新鲜的牛奶。每当他捧起碗把牛奶喝完,父亲总会拿毛巾为他擦净嘴角的奶渍,喜滋滋地说:“俺小嘉肯定能长高个儿。”
⑥那淳香的牛奶滋养了他的生命,贯穿了他整个童年、少年的快乐时光,可是他从没有用心注意过父亲困倦的双眼,疲累的身体和身上那件洗得发白的旧外套。
⑦读初中后,他的身高果然向上猛蹿了很多,只是处在青春期的他,极度叛逆,尤其是迷上网络游戏后,学习一落千丈,和父亲的话也少了许多。看他荒废学业痴迷游戏,父亲打过骂过也求过他,但他不为所动。高考前,他还是一如既往地上网。父亲找到他,拉着他回家。他愤怒地冲父亲喊:“回家我也不学!”父亲的脚步趔趄了两下,站在昏黄的路灯下回头看他,嘴唇气得发抖,眼中满是无助和绝望。
⑧高考后,他毫无悬念地落榜了。父亲送他到省城高中复读。但他的心思仍不在学习上,常找借口向亲戚要钱上网。在穿着打扮上,他留最酷的发型,非名牌不穿;省城到家只三个小时的车程,每次也是必坐动车。一次他和同学因为一点小事动起手来,老师斥责他,他和老师吵。那天下午,父亲被通知来到学校时,一脸的惶恐不安,额头上沾满细密的汗珠,不停地跟在老师身后赔笑脸,说好话。
⑨看他毫不在乎,父亲气得颤声问:“小嘉,如果将来你的孩子这样气你,你会怎样?会不会像我一样难受?”他像个胜利者,头发一甩,没心没肺地说:“我不结婚,不要孩子,他气不着我!”父亲怒不可遏地拿起身边的扫帚要打他,他脖子一伸:“给,你打!”父亲举起的手在空中晃了晃,最终又无奈地放下。
⑩他哪里知道,父亲的心在滴血。他把父亲的心伤成一片片的。
⑪他复读了两年,也让父亲失望了两年。看他不思进取,父亲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送他到国外读大学。父亲花了毕生的积蓄,卖了还没有住进的新房,才凑够他去韩国读书的费用。
⑫有一天晚上,姑姑陪父亲一起回家。他在卧室睡觉没有开灯,他们以为他没有在家。“天这么晚了,你坐在楼下干啥?”姑姑问。“没啥,就是想静一静。”父亲说。“是不是后悔送小嘉上学了?现在后悔还来得及,别让这钱打了水漂。”“没后悔,兴许……出去锻炼锻炼,他能学好。只要他有学好的可能,我就不怕这钱打水漂。”
⑬那晚,他很久没有睡着,第一次认真思考父亲的话。
⑭异国4年,离开了父亲温暖的怀抱,他尝到了人生的酸甜苦辣。对生活,对父亲,对爱,他有了重新的认识和感悟。毕业后,他在北京一家韩资企业工作,每天就像一只旋转的陀螺,只有不断提高自己,才能跟上快节奏的生活。不知什么时候,他变得越来越像父亲,处处精打细算,每次回家,为了节省80元的路费,他宁愿坐夜班车回家。
⑮人生的经历让他成长。当他尝过生活百味,才终于明白父亲的爱。他们曾有过8年的战役,最终父亲用不离不弃的爱挽救了他。他深深地知道,在未来的岁月里,他要做的就是成为最疼父亲的那个人,就像父亲当年爱他一样。
(1)、 通读全文,父亲用哪些“不离不弃的爱”“挽救了他”?请分点作简要概括。(2)、结合语境,品味下列语句,回答括号中的问题。①但每天天刚蒙蒙亮,小巷深处一响起卖牛奶的敲梆声,父亲就会立即拿起缸子,轻手轻脚下楼,为他打上半斤新鲜的牛奶。(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有什么表达效果?)
②父亲举起的手在空中晃了晃,最终又无奈地放下。(从人物描写角度赏析人物心理)
(3)、“在穿着打扮上,他留最酷的发型,非名牌不穿;省城到家只三个小时的车程,每次也是必坐动车”这段话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4)、对于本文所说的“别欺负最爱你的那个人”,你是如何理解的?请结合你的生活经历或体验谈谈想法。9.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亲亲麦子
①麦子是一枝灿烂而实在的花朵,开在万里田畴之上,开在农民心坎上。
②麦子的颗粒很美,有土壤般朴素柔和的质地和本色。一粒麦子是美丽的,一颗麦子是美丽的,一地麦子还是美丽的。麦子生命的每一个过程都是美丽的。麦子原本是一粒种子,浸润了阳光、空气、水分,结出黄灿灿的麦粒,丰富了我们的血液和躯体。麦子用它的物质颗粒和精神内核书写着人类的历史。
③当秋阳拂照四野,耕耘完的田畴袒露出丰腴的肌肤,随着父亲手臂的挥动和铿锵的步伐,麦粒穿过深秋的空气落入土地。田野上空一阵又一阵金色的雨在秋阳里一闪一闪。父亲脸上荡漾着微笑的涟漪,把麦粒交给生命的家园。种子要想不丢失自己,就必须走回它生命的家园,走向疏松湿润的土壤,吸收大地的微温和芬芳。在秋雨的润泽下,绿色的剑刺破黑暗的泥土指向天空。嫩嫩的绿芽儿探出头来,它们挨挨挤挤地住在一起,以盛大的形式展开,以集体的力量显示其生存的意义。
④麦子从容地迈过冬天的门槛,第一个用绿色的手与春天紧握。清纯的麦苗相依相扶、牵牵连连,一直铺向遥远的远方。瞬间,万野绿遍,大地尽染。麦子在一望无际的田畴尽情地拓展绿色的海洋。大地融进了蓝天,蓝天陷进了绿海。此时的乡亲们忙着在麦海里除草施肥。麦子在人类的呵护下,展示着拔节吐穗、开花灌浆的生命过程。麦子和人类在和谐中相互期待、相互拥有。
⑤麦子把生命之花开在头部,最完美地接受阳光雨露。麦子终于完成了对生命的雕塑,不动声色地吐露出饱满的穗子。麦穗就是国徽上的那穗。麦穗是绝妙的艺术品。数十粒麦子团结起来,井然有序地排列成一个柱体。麦粒大头向下,小头尖尖向上,汗滴一般,而麦芒如剑直指蓝天。风来了,麦浪一波又一波,似乎整个大地都跳起了舞。父亲去看麦子的长势,怜惜地扯下几根麦穗搓着,然后眯起眼,吹起麦芒,将一手心鲜嫩的麦粒倒进嘴里。我去嗅麦子清香的味道,像掬起一捧水那样,用双手捧着几个麦,将脸贴在它们的上面,我手捧着它们表达我的亲近。在我心里,麦子就是我永远的亲人。
⑥看母亲割麦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镰刀闪着星月一般俏丽的锋芒。母亲一手抡开镰刀,一手揽麦入怀。镰刀贴着地皮,挥出一道优美的弧线。瞬间,麦子便倒进母亲温暖的怀里。顺手,母亲抽出一绺作要子,就势将麦子翻转过来,捆好。麦捆从腋间滑落下来,躺在田垄上。这一连串的动作一气呵成。农民为麦子备好行囊,走进炊烟袅袅的村庄。麦子收后的田野静静的。母亲细心地寻找麦子,唯恐遗漏一粒,像在寻找土里的珍珠。融入了阳光、雨露、汗水的麦粒,是大地之树结出的鲜亮的果子,是大地母亲分泌的乳汁,哺育着人类。麦子是芸芸众生生命的基本元素,锻造着我们的灵魂。
⑦麦子从容地走完真善美的一生,生根,长叶,开花,结果,奉献……麦子,普通而神圣的麦子,朴素而雅致的麦子,养育我们血脉和精神的麦子,弥漫着文化意蕴,流淌进海子纯洁的诗篇。面对你,我俯首膜拜,诚谢敬仰!
(选自《诗意的栖居》)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A、本文生动详细地记述了麦子生根、长叶、开花、结果的一生,运用准确细致又充满热情的语言,表达了对麦子的情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B、主要运用了叙议结合的手法以及拟人、对比、夸张等修辞手法,使作品生动形象,显得很有文采。 C、从字里行间不难看出,“我”的父亲种麦子很有经验,例如在第⑤段,他吃下鲜嫩的麦子就能判断麦子的长势。 D、本文安排文章的结构颇有匠心,如写父亲播种、母亲收割时各有侧重,行文富有变化。(2)、从以下两句中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句进行赏析。①田野上空一阵又一阵金色的雨在秋阳里一闪一闪。
②父亲去看麦子的长势,怜惜地扯下几根麦穗搓着,然后眯起眼,吹起麦芒,将一手心鲜嫩的麦粒倒进嘴里。
(3)、联系全文,探究作者主张“亲亲麦子”的理由。六、课内阅读
-
1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思。①不亦说乎 ②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③温故而知新 ④诲汝知之乎
⑤学而不厌 ⑥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③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4)、关于学习,孔子提出了哪些观点?请结合实际谈谈你获得的启示。七、语言表达
-
11. 根据语境,完成任务。
学校建设智慧课堂,为每位同学配置了一款pad。你的好朋友小飞上课时玩pad,老师及时发现后制止了他并收缴了pad,他对这位老师产生了抵触情绪。对此,你作为他的朋友,将如何劝说?
八、作文
-
12. 作文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岁月匆匆,十二三岁的我们已经走进花样的季节,站在由少年走向青年的门上,清点行囊,我们会发现自己多了一份成熟,少了一份幼稚;多了一份拼搏,少了一份幻想;多了一份感恩,少了一份淡漠;多了一份关爱,少了一份自私;多了一份责任、理想与憧憬……我们的行囊变得沉甸甸的,我们的道路正在向未来延伸。
请以“今天,我多了一份”为题,请先补充题目,使题目完整,写一篇500字以上的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要求:①请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③叙述清楚,中心明确,感情真挚,字迹工整。
④500字以上。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