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宜兴市丁蜀学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19-12-06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雨露滋润禾苗壮”和“种瓜得瓜”分别说明生物具有(   )
    A、生长和遗传现象 B、生长和变异现象 C、呼吸和繁殖现象 D、营养和变异现象
  • 2. 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花开花落 B、潮涨潮落 C、孔雀开屏 D、北雁南飞
  • 3. 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一些基本特征。下列不属于生物基本特征的是( )
    A、生物都能繁殖后代 B、生物都能适应一定的生活环境 C、生物都能运动 D、生物都能生长发育
  • 4. 已知四台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的倍数如下,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少的显微镜可能是(   )
    A、5× 、10× B、10×、40× C、5×、40× D、10×、10×
  • 5. 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观察到甲、乙视野。下列正确的是(   )

    A、图一所示显微镜的最小放大倍数为26倍 B、图二中,由甲换到乙需要转动转换器和细准焦螺旋 C、图二中,甲视野的放大倍数比乙小,视野也较暗 D、下降显微镜镜筒时,眼睛应注视目镜
  • 6. 显微镜是生物实验中重要的观察工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光线暗时用平面镜 B、观察的材料应薄而透明 C、用餐巾纸擦拭镜头 D、放大倍数越小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少
  • 7. 收集和分析资料是科学探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资料的形式包括(   )
    A、文字、图片 B、数据 C、音像资料 D、以上都是
  • 8. “草盛豆苗稀”体现了草和豆苗之间的关系是(  )
    A、合作 B、捕食 C、竞争 D、共生
  • 9. 下列描述的情境中,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C、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D、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 10. 茂密灌木丛的湿度比裸地大,这说明(   )
    A、生物能影响环境 B、生物都能适应环境 C、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 D、生物因素与非生物因素密不可分
  • 11. 养金鱼时,常在鱼缸中放一些水草的主要作用是(   )
    A、增加养料 B、提供能量 C、增加二氧化碳 D、增加水中氧气
  • 12. 下列各项中,能体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的是(   )
    A、大树底下好乘凉 B、莲藕的茎是中空的 C、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D、蚯蚓的活动使土壤更加疏松
  • 13. 极地狐与大耳狐的耳朵大小明显不同,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   )
    A、温度 B、水分 C、光照 D、空气
  • 14. 湖北神农架地区生长着一种“神农野菊”,它的花能散发出阵阵芳香。但如果将其移植到其他地方,则它失去香味。这一现象说明(  )

    A、生物能影响环境 B、环境能影响生物 C、生物能适应环境 D、环境能适应生物
  • 15. 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太湖中的鱼和虾 B、黄山上的松树 C、东海中的生物 D、公园里的池塘和其中的生物
  • 16. 下列各组生物中,属于生产者的一组是(   )
    A、海葵和水稻 B、蘑菇和水草 C、海带和紫菜 D、玉米和蚯蚓
  • 17. 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生物圈是指整个地球 B、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全部生物 C、生物圈是指生物生活所需要的环境 D、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和它们生活所需要的环境
  • 18. 某同学使用显微镜时,看不到白亮的视野,分析其原因不可能的是(     )
    A、使用了低倍物镜 B、物镜没有对准通光孔 C、反光镜角度不对 D、光圈没有对准通光孔
  • 19. 我们把绿色植物称为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原因是绿色植物(    )
    A、是绿色的 B、制造有机物 C、吸入氧气 D、产生二氧化碳
  • 20. 下列各项中,反映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关系的是(   )
    A、虎吃野猪 B、野猪吃蛇 C、蛇吃蝗虫 D、蝗虫吃草
  • 21. 影响生长在农田里的青蛙的环境因素是(   )
    A、农田里的植物和昆虫、蛇等除青蛙以外的动物 B、阳光、空气、水、土壤等 C、上述A和B的总和 D、上述A和B的总和再加上农田里其他的青蛙
  • 22. 设计对照实验时,应遵循的原则是(   )。

    A、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变量都不同 B、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变量都相同 C、所有变量都不同 D、所有变量都相同
  • 23. 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影响水稻生活的生物因素有(   )

    ①阳光  ②杂草   ③水分   ④空气  ⑤蝗虫

    A、①③④ B、①③ C、②⑤ D、①②③④⑤
  • 24. “低碳生活”已成为时髦的话题,保护植被和大面积绿化是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有效方法,对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有重大意义,其原因之一是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够(  )

    A、吸收二氧化碳 B、吸收水和无机盐 C、生产有机物 D、释放二氧化碳
  • 25. 光合作用的实质是(    )
    A、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 B、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 C、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D、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 26. 一般来说,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主要是(  )

    A、 B、 C、 D、
  • 27. 如图装置先暗处理,然后用铝箔纸将甲叶片全部包裹,乙叶片不包裹。在连续光照数小时后,摘下甲、乙叶片,去除叶绿素并漂洗,再滴加碘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包铝箔纸的目的是为防止水分散失 B、该实验证明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C、滴加碘液之后,甲叶片呈蓝色,乙叶片呈黄白色 D、该实验是一组对照实验,实验过程中酒精必须隔水加热
  • 28. 大棚种植的西瓜喜获丰收,合成西瓜中甜味物质的原料是(    )
    A、二氧化碳和水 B、二氧化碳和氧气 C、水和有机物 D、氧气和无机盐
  • 29.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在 “落红” 转化为 “春泥” 的过程中,发挥重要 作用的是(    )
    A、植物根部的吸收作用 B、花瓣本身的呼吸作用 C、细菌、真菌的分解作用 D、细菌、真菌的合成作用
  • 30. 进行科学探究时,若实验结果与假设不符,处理的方法是(   )
    A、修改结果,使其与假设相符 B、依据实验结果下结论 C、修改实验过程,使其与假设相符 D、提出新的假设,重新做实验

二、新添加的题型

  • 31. 下图所示的是“探究阳光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的实验,请据图回答问题。

    (1)、请把上述实验步骤正确排序(用图中数字和箭头表示)。
    (2)、步骤③对植物进行黑暗处理是为了将原有的运走耗尽。
    (3)、实验选用的叶片,一部分遮光,另一部分未遮光,目的是设置
    (4)、步骤⑤水浴加热装置中,装有酒精的烧杯是(填大烧杯或小烧杯)。
    (5)、用染色后,部分变成蓝色,目的是检验叶片中是否产生
    (6)、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三、判断题

  • 32. 影响水稻生长的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水、空气、温度、土壤和稗草等。
  • 33. 为了便于看清楚物像,应紧闭右眼,同时用左眼对准目镜观察。
  • 34. 调查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调查时只需如实详尽地做好记录即可。
  • 35. 进行测量时,若因时间等因素限制,可以只测量1次,也能获得可靠的数据。
  • 36.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不仅表现在形态结构方面,还表现在生理和行为等方面。
  • 37. 地球上生态系统的类型多种多样,这些生态系统不是孤立的,而是有着密切的联系。
  • 38. 海尔蒙特的柳树实验中,海尔蒙特认为柳树生长需要的物质是水。
  • 39. 合理密植可以提高植物光合作用的效率。
  • 40.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海洋生态系统。

  • 41. 所有的植物细胞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四、综合题

  • 42. 完成下面有关光合作用的式子。

    (1)、①
    (2)、光合作用包含两种变化:一种是转变,另一种是转变。
  • 43. 如图表示的是一个生态系统各成分间的关系,请据图回答:

    (1)、能够制造有机物的绿色植物叫做 , 图中编号为;直接或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的叫做 , 图中编号为;细菌真菌叫做 , 图中编号为
    (2)、要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要有部分。
  • 44. 如图为中学实验室中常用的显微镜,请回答:

     

    (1)、使用显微镜对光的正确程序是:_____。
    A、选遮光器上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B、转动转换器,使物镜对准通光孔 C、注视目镜转动反光镜调节出一个圆形的光屏
    (2)、观察时应先选用物镜。(填“高倍”或“低倍”)
    (3)、显微镜下视野较暗,这时应转动调节视野的亮度,如果物象不够清晰,调节使物象更清晰。
    (4)、现有一台显微镜,它有两个目镜(放大倍数分别是5×和10×),两个物镜(放大倍数分别是10×和40×),那么这台显微镜的最大放大倍数是倍。如果物像在视野的左下方,要使物像向视野中心移动,应将载玻片向移动。
    (5)、视野中若有一个污点,擦拭目镜和移动装片时污点都未移动,说明污点很可能在上。
    (6)、将写有字母“P”的载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在视野中看到的图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