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政治必修4第二单元第六课第二框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同步训练

试卷更新日期:2016-02-24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即使像1+1=2这样简单的公式,也有它不成立的地方。例如在布尔代数中,1+1=0。而布尔代数在电子线路中却有着广泛的应用。这说明(   )

    A、人的认识只能是近似正确的 B、真理的客观性是相对的 C、真理是有条件的、具体的 D、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
  • 2. 泰戈尔说:“真理之川从他的错误之沟渠中流过。”这说明(   )

    A、真理与谬误相互区别 B、真理与谬误相互融合 C、真理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 D、真理以谬误为基础而存在
  • 3. “是否自主招生”一直是我国教育界争论的焦点,专家、教师、家长等各持己见,莫衷一是。从认识论角度看,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   )

    ①不同认识主体对同一事物的认识总是不同的②真理总是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③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需要一个过程④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会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4.

    观察漫画《鲁班落聘》招聘者的主要错误在于(   )

    ①没有看到真理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②没有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③没有正确处理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④没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5.

    在《集安高句丽壁画》一书中,作者称图一为“剁肉图”,把古人右手所持工具看作菜刀;后有研究者结合该书图二“烤肉串”和图三“厨师煽风”,认为古人右手拿的都是史称“便面”的中国古扇,因此图一应叫“烤肉图”。对文物图像命名中存在的不同见解,应坚持的正确观点是(   )

    图一                       图二                    图三


    A、真理是客观的,是对客观对象的认识 B、对同一确定对象的认识,真理只有一个 C、真理是有条件的,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 D、真理是具体的,是相对特定的过程而言的
  • 6. 十年前,科学家只把几十种基因突变与疾病挂上钩,现在已经把三千种左右基因突变与疾病对上号,但要搞清所有基因突变与疾病的关系尚需时日。这是因为(   )

    ①认识总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③认识对象本质的暴露与展现有一个过程

    ④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 7. 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离不开计时,而要做到准确方便计时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从“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到“立杆测影,划分一日”,从“滴漏计时”到机械钟,从石英钟到原子钟……人类对时间计量技术和方法的探索历程表明(   )

    ①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决定了追求真理是永无止境的②真理的发展是一个超越自身而不断完善的过程③人类认识的反复性决定了真理探索的过程性④人类认识的无限性决定了人能够获得全部真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8. 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的协调发展,通俗地讲,就是要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某地在实践中对这“两座山”关系的认识经过了三个阶段:一是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二是既要金山银山,也要保住绿水青山;三是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这一认识过程(   )

    ①每一阶段的特点相同

    ②是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

    ③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

    ④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达到了更高境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9. 一位诗人曾用生动的语言表述了“错误”的自白:“我不是魔鬼,不是恶棍,每个喜欢探索和追求的人都是我终身相许、棒打不散的情人。我总是先给他们一分荒谬,两分不幸,再给他们三分收获,四分欢欣,我总是在阵痛中分娩着聪明。”从这一自白得出的结论是(   )

    ①真理与谬误既对立又统一,谬误从反面推动真理的发展②对每一个认识的个体来说,犯的错误越多,所获得的真理就越多③找出所犯错误的原因,意味着接近了真理④谬误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真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10.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首诗所蕴含的认识论道理是(   )

    A、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B、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C、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无条件的 D、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 11. 罗马诗人卢克莱修曾说:“站在岸上看船在海上颠簸是一件乐事,站在一座堡垒的窗前看下面的战争和它的种种经过是一件乐事,但是没有一件乐事能与站在真理的高峰目睹下面谷中的错误、漂泊、迷雾和风雨相比拟的了。”这表明(   )

    ①追求和探索真理比占有真理更有意义②追求到终极真理是人生乐事③认识要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和不断发展④认识的最终目的就是获得和占有真理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12. 分配制度的改革从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社会主义按劳分配——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多种分配方式为补充——“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变革过程。当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主要解决收入差距过大,实现社会公平的问题。我国对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调整的过程,主要说明(   )

    A、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真理与谬误有明确的界限 B、真理是标志客观与主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具有条件性 C、人们对同一确定对象会产生不同的认识,真理不止一个 D、真理都是具体的,人们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 13. 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功能的基本要素。以往人们通过食物获取这些微量物质,科学的发展使人们能够通过服用某种或某几种维生素来弥补食物摄取方式的不足。一些科学家认为,大量服用某些维生素有益于身体健康,但另一些科学家警告说,服用过量的维生素可能对健康造成损害。关于维生素问题的争论表明(   )

    ①人们获得的正确认识总是有条件的和不完善的②人们获得的正确认识仅在一定时期内是真理③人们获得的正确认识不具有终极真理的性质④人们的认识不能正确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 14. 20多年来,我国从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确定到法制政策的制定和完善,从改革教育管理体制到西部“两基”攻坚,从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这一系列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推动了我国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转变,促进了教育公平和民生改善。这说明(   )

    A、认识是对客观对象的正确反映 B、认识推动人们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 C、认识是实践的根本目的和归宿 D、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 15. 胡锦涛在党的十八大会议上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材料体现的哲理是(   )

    ①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循环往复不断向前发展②真理是相对的、有条件的,而不是绝对的、无条件的③实践的发展决定了人们不可能真正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④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 16. 人们在基因工程方面的成果,引发了“绿色”革命。高产优质物种培育成功使富足成为事实,然而由此带来的大批物种的灭绝,造成严重的生态和道德方面的问题,给人们带来新的困扰、新的课题。这表明(   )

    ①人们的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②人们的认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③认识的无限性表明人们无法正确认识事物的本质④世界是无限发展的,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也是没有穷尽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7. 在平面内,若直线a⊥c,直线b⊥c,则a∥b;在空间中,若直线a⊥c,直线b⊥c,则直线a与直线b不一定平行。这说明(   )

    A、人们难以完全正确地认识客观事物 B、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具有反复性 C、真理具有客观性 D、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 18. “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这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外科医学奠基人裘法祖的“座右铭”。其中“做事要知不足”,是因为(   )

    A、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B、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 C、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D、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 19.

    人们对木星充满无限遐想,为了解木星的形成、进化和结构等,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计划于2011年8月发射“朱诺号”探测器前往木星进行探测。这说明(   )

    ①人类的好奇、兴趣和遐想是推进有关木星认识的直接动力②现代科技和探测手段的发展推动对木星认识的深化发展③实践发展提出的客观需要是推进有关木星认识的根本动力④严密的逻辑、精心的准备能确保木星探测实践的如期成功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20. 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表明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   )

    ①圆圈式的循环运动②波浪式的前进③直线式的上升④螺旋式的上升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二、综合题

  • 2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近年来,随着非典、禽流感、甲流等的暴发,病毒对我们来说不再陌生,但对于病毒所属的庞大家族——微生物,人们却知之甚少。微生物主要包括病毒、细菌、真菌、酵母菌、放线菌、立克次体、支原体、霉菌等等,其起源不仅远早于人类,也早于植物和动物,但却是生命世界中被人类认识最晚、目前了解最少的一类生物。自列文虎克在显微镜下发现微生物300多年来,已发现和定名的微生物有10万种之多——据说这些还不到微生物总量的5%,人类目前仅能对1%的微生物进行人工培养。令人振奋的是,科学家发现了许多对人类有益的微生物,并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广泛应用。随着科学的进步,对于引发各种动植物和人类疾病的病毒、细菌等,人类也会找到制服它们的办法,与之和平共处。

    (1)、说明上述材料体现的“辩证唯物论”道理。

    (2)、运用有关“认识论”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认识。

  • 2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2013年7月25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尹成基在回答记者关于延迟退休年龄的问题时表示,作为一项重要的、关系每个人切身利益的重大政策.一定要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认真研究,充分论证,慎重决策。

    材料二:处于不同背景下的社会大众往往会基于各自利益和各自考虑问题的角度对延迟退休问题持有截然不同的立场。有人认为,延迟退休既能解决国家的养老压力,又能让有一技之长的老人发挥余热;也有人认为,若一刀切地将退休年龄推迟,将不利于年轻人就业。会加剧职场竞争。

    (1)、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知识,说明你是如何正确认识围绕是否延迟退休年龄而产生的争论的?

    (2)、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假如你是争论的一方,在争论中应该怎样坚持这一原则?

  • 23. 一部改革开放史,就是正确认识与处理政府(计划)和市场关系的历史。下表是“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历史发展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改革开

    放前

    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完全由政府通过国家计划进行资源配置

    1978~

    1984年

    形成并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思想

    1984~

    1988年

    确认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1988~

    1992年

    逐步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1992~

    2012年

    强调要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十八

    届三

    中全会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请结合材料,就我国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探索历程,说明“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 24.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过程中产生的伟大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断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丰富了这个理论体系,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运用真理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党对待马克思主义态度的正确性。

  • 25. 阅读“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有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3年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这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随着近年来我国金融改革的稳步推进,金融机构自主定价能力不断提高。企业和居民对市场化定价的金融环境也更为适应。当前我国的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价格形势基本稳定,我国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宏微观条件已基本具备。

    此次改革没有进一步放开对存款利率的管制,主要是考虑到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影响更为深远.所要求的条件也相对更高。从国际上的成功经验来看,放开存款利率管制需要根据各项基础条件的成熟程度分步实施、有序推进。

    (1)、运用有关“运动与规律”的知识,说明“此次改革没有进一步放开对存款利率的管制”的正确性。

    (2)、结合“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知识,分析我国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所体现的哲学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