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19-12-04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
1. 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他们按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北京人、元谋人、山顶洞人 B、元谋人、山顶洞人、北京人 C、山顶洞人、北京人、元谋人 D、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2. “薪火相传”这个成语的原意是柴烧尽而火种仍可留,下列远古人类中最先实践过这一成语的是( )A、山顶洞人 B、元谋人 C、北京人 D、半坡人3. 下列关于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生活的共同点的表述,错误的是( )A、都会建造房屋 B、都种植粟和水稻 C、都饲养猪和狗 D、都使用磨制石器4. 禹之所以被尊为“大禹”,并被舜帝选定为继承人,主要是因为他( )A、开垦农田,适时耕种 B、制定刑法,完善制度 C、治水有功,消除水患 D、联盟炎帝,击败蚩尤5. 战国时期的思想家荀子提出“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即历史发展有自己内在运作的规律。他所说的“桀亡”指的是( )A、商汤灭夏 B、武王征商 C、平王东迁 D、国人暴动6. 商代前期经常迁都,直到中期有一次迁都后其都城才基本稳定下来,这次迁都是将都城迁往( )A、亳 B、镐京 C、阳城 D、殷7. 下图是周初青铜器利簋上的铭文,上面有“武王伐纣”的记载,武王伐纣发生于( )A、公元前2070年 B、公元前1600年 C、公元前1046年 D、公元前841年8. 《国语·晋语》记载:“宗庙之牲(牛),为畎亩(田地)之勤。”由此可知春秋时期( )A、铁农具出现 B、陶器工艺发展 C、牛耕出现 D、青铜冶铸技术改进9. 下图四件青铜器中最能体现春秋时期青铜器铸造工艺的是( )A、二里头青铜爵 B、勾践剑 C、毛公鼎 D、司母戊鼎10. “战国”因“战”而名,是中国历史上一段较为特殊的历史时期。下列战役中不是发生在战国时期的是( )A、巨鹿之战 B、长平之战 C、马陵之战 D、桂陵之战11. 战国中期,秦孝公认为“诸侯卑(注:卑,轻视)秦,丑莫大焉”,于是任用商鞅进行变法。下列商鞅变法的各项措施中,直接使山东各国不敢“卑”秦并且对秦国闻风丧胆的是( )A、奖励军功 B、鼓励耕织 C、确立县制 D、废除井田12. 《史记》记载,“蜀守冰凿离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其中“穿二江”(意为,把江水一分为二)的是都江堰的哪一组成部分( )A、灌溉网 B、宝瓶口 C、飞沙堰 D、鱼嘴13. “朕”在先秦是一个普通的第一人称,就是“我”的意思,但自秦朝以后“朕”成了皇帝的专有自称。这一现象体现出皇帝制度的特点是( )A、皇位世袭 B、皇帝独尊 C、皇权至上 D、皇权神授14. 秦朝时期,民众稍有不慎即触犯法律,而且是一人犯法,亲族和邻里都要受到牵连。这反映出秦朝( )A、法律严苛 B、赋税沉重 C、思想禁锢 D、徭役繁重15. “公元前209年夏,900多个农民被征发去渔阳戍守长城。途中遇到大雨,不能按期到达,情急之下,他们当中的领队人杀死押队的军官,发动起义。”材料中的“领队人”是( )A、李斯、韩非 B、项羽、刘邦 C、陈胜、吴广 D、商鞅、李冰
二、辨析改错(每小题2分,共8分)
-
16.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用“正确”“错误”表示,并加以改正。(1)、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在政治上主张“以法治国”。
改正:
(2)、庄子的核心思想是“仁”,他提出“仁者爱人”,即要有爱心和同情心。改正:
(3)、韩非主张“兼爱”“非攻”,批判贵族的奢侈生活,提倡节俭。改正:
(4)、“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改正: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宇。
——摘编自《说文解字·序》
材料二:这些古文字材料的发现以及殷墟性质的推定,导致了1928年的殷墟发掘,从而有商一代成为信史。(注:“信史”即有文字可考的历史)
——摘编自《中国历史·先秦卷》
材料三:
(1)、仓颉生活在哪一位先王(部落首领)时代?根据材料一提炼出两种汉字的造字方法。(2)、根据材料二可知,“这些古文字”是哪一种文字?首次发现这些文字的清朝学者是谁?(3)、材料三展示的是汉字的哪一种字体?李斯所书的“皇帝”是如何推动中国的语言文字发展的?(4)、综合上述材料,请从语言文字的角度,谈谈对中华文明的认识。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摘编自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材料二:楚国北上中原,通过武装的、和平的方式,与中原各国结交,起到了南北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作用。
——摘编自周景巧《楚庄王洛邑问鼎再认识》
材料三:
材料四:五年,高祖与诸侯兵共击楚军,与项羽决战垓下。……项羽卒闻汉军之楚歌,以为汉尽得楚地,项羽乃败而走,是以兵大败。
——摘编自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
(1)、材料一中上古“诸族”之间“去小异而大同”的著名战争有哪些?(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春秋时期楚国北上与中原各国结交的主观目的是什么?客观上又产生了什么影响?(3)、材料三中的A、B、C、D分别代表什么诸侯国?(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项羽失败的原因。四、活动与探究(共17分)
-
19. 政治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时期产生的一种重要社会现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材料一: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当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曰巢氏。
——摘编自韩非《韩非子》
材料二:禹帝到东方视察,到达会稽就逝世了。他把天下传给益。……虽然把天子位传给益,但由于益辅佐禹时间不长,天下并不顺服他。所以,诸侯都离开益而去朝拜启,说:“这是我们的君主禹帝的儿子啊。”于是启就继承了天子之位,这就是夏后帝启。
——摘编自《史记·夏本纪》
材料三:周公(周武王姬昌之弟)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摘编自荀况《荀子·儒效》
材料四:等到了秦始皇的时候,向南夺取了百越之地,在那里设置桂林郡和象郡。百越的君主低着头,颈上捆着绳子,性命听凭秦的下级官吏处理。
——摘编自贾谊《过秦论》
(1)、根据材料一可知,远古人类住在什么地方?根据韩非的描述可知,远古人类为了生存选择了什么样的生活?(2)、材料二体现了哪两种政治制度?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其不同之处。(3)、材料三中的周公“立国”是中国古代哪一种政治制度运作的体现?“姬姓”之国居多的目的是什么?(4)、材料四反映的是秦朝推行的哪一制度?请根据秦朝政治运作模式分析,“百越的君主”为什么会“听凭秦的下级官吏处理”?这种政治运作模式有何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