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江门市台山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19-12-02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 1. 有关量筒的使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量筒的刻度由下往上增大最下面的刻度为0,且刻度是下密上疏 B、量筒可用来测液体的体积,也可测不规则固体的体积 C、量取过程中必须放平倒入液体先快后慢,最后用滴管逐滴加到所需的量 D、读数时视线要跟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 2. 右图为某小组同学学习长度测量后讨论交流的情景,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测量时为了减小误差可以多估读几位 B、测量时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C、测量的数值和真实值可能完全相同,所以误差是可以避免的 D、由于眼睛不可能估计得非常准,所以没有必要估读
  • 3. 植树时,要想判断这行树直不直,采用的方法是:人站在第一棵树前面,如果后面的树都被第一棵树挡住,说明这行树栽直了,其理由是(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折射现象 C、光的发射现象 D、平面镜成像
  • 4.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耳听不到次声波,是因为响度太小 B、大声说话是为了提高声音的音调 C、用超声波清洗眼镜片,说明超声波能够传递能量 D、关于窗户可以减小窗外噪声的影响,说明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慢
  • 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耳听不到的声音都是超声 B、超声波产生的振动比可闻声更加强烈 C、超声波是传播速度超过可闻声传播速度的声波 D、在刮强台风时,我们听到的风声是次声
  • 6. 下列关于图中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不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 B、乙图中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 C、丙图中白光通过三棱镜会分解成多种色光 D、丁图中漫反射的光线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 7. 古诗中“潭清疑水浅”和”明月印秋池”描述的分别是光的(    )
    A、反射、反射 B、反射、折射 C、折射、反射 D、折射、折射
  • 8. 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在河岸边看到的水中的鱼是鱼升高了的实像 B、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是由于光的反射造成的 C、插入水中的筷子“折断”是反射现象 D、人潜入水中看到的岸边的树是树变高了的虚像
  • 9. 关于声学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控制噪声的措施有: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传播、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B、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每个人发出的声音频率不同来判断的 C、利用回声可以探测海水的深度 D、回声是声音的一种反射现象
  • 10. 如图所示,容器底有一探照灯S发出一束光线,投射到木板MN上,在B点形成光斑,当向容器中注满水时,光斑B将移向( )

    A、B的下方 B、B的上方 C、B的左边 D、B的右边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

  • 11. 月食现象是由于形成的;通过平面镜看到挂钟的指针情况如右图所示,则此时的时间应该是hmin。

  • 12. 如下图①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mm,木块的长度是 cm。如下图②所示,此时停表示数为s。

     

  • 13. 如下左图所示为相同时间内的两波形图,对比可知,图应为男中音歌唱家的声音波形图,另一图为女高音歌唱家的声音波形图。你判断的理由是。男、女歌唱家的响度(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 14. 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分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其中是折射光线,反射角等于 , MM'上方是(选填“空气”或“玻璃”)。

  • 15. 水牛“哞哞”的叫声和蚊子“嗡嗡”的声音相比较,的声音响度大。用小提琴和二胡同时演奏《二泉映月》,凭听觉就能分辨出小提琴和二胡,是因为二者的不同。
  • 16. 中秋的夜晚,皓月当空,繁星点点。我们漫步在林荫小道上,微风和煦,传来阵阵树叶的沙沙声。月光穿过层层叠叠的树叶,在大地上形成一个个圆形的光斑,好像在大地上撒了一地碎银……在这美好的夜晚,你可曾想到:
    (1)、树叶的沙沙声是由树叶的产生的,这个声音是通过传来的。
    (2)、地上的圆形光斑是月亮的(选填“实”或“虚”)像。
  • 17. ①人们挑选瓷器时,总要敲击几下,以判断瓷器是否有裂纹;②医生用B超获取病人体内器官的情况;③医生用超声波给人们洁牙;④中医通过“闻”来诊病;⑤医生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结石。以上事例,表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的是;表明声音可传递能量的是
  • 18. 如右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图中H点为凸透镜二倍焦距处,将光屏移到图中位置时,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这个像的性质是实像。

三、作用题(每小题3分,共9分)

  • 19.              
    (1)、如图所示,S'为点光源S在平面镜MN中的像,SA为光源S发出的一条光线,请确定平面镜MN的位置,并完成SA的反射光路。


    (2)、小罗在湖边看到了奇怪的现象:水中的鱼附近有只小鸟。如上右图所示,A点是小罗眼睛所在的位置,B'点是他看到的小鸟的虚像位置,C'点是他看到的鱼的虚像位置。请在图中画出


    ①小鸟的实际位置B。

    ②从鱼射入小罗眼中的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3)、如图所示,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射向凹透镜,请画出射向平面镜的入射光线和经过凹、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并在图中标出入射角的度数。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

  • 20. 小明做探究真空是否能传声的实验,如图所示。

    (1)、把正在响铃的电铃放在玻璃罩内,在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空气的过程中,会听到铃声逐渐变
    (2)、打开阀门,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置内,又会听到铃声逐渐变 。
    (3)、推理过程:玻璃罩内空气越少,传出的声音越;如果玻璃罩内抽成真空后,就听不到电铃响铃的声音了。
    (4)、结论:
    (5)、此实验用到的研究方法有
    (6)、小明还想利用家里的暖水瓶来探究真空能否传声。下图所示是暖水瓶的简易剖面图。他把音量大小不同的芯片放入瓶中,根据听到的声音进行判断。下列是他设计的几组比较因素,其中合理的是

    A.将同一个暖水瓶塞上瓶塞和不塞瓶塞进行比较

    B.用一个完好的和一个已经漏气的瓶胆进行比较

    C.将音量大小不同的芯片先后放入瓶胆中进行比较

    D.把同一个暖水瓶的瓶胆放在近处和远处进行比较

  • 21. 某同学在做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实验,如图是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光路。实验中发现,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通过实验还得到如下表所示的数据:

    入射角a

    15°

    30°

    45°

    60°

    反射角β

    15°

    30°

    45°

    60°

    折射角γ

    11°

    22.1°

    35.4°

    40.9°

    (1)、在探究中,该同学在清水中滴入几滴牛奶并搅匀,在水面上方的空气中熏了点烟雾。上面的做法是为了 。
    (2)、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

    ①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 现象。

    ②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 , 且折射角(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折射角等于零。该同学根据上述实验中的发现和结论②总结出了光的折射特点。

    (3)、请你对该同学通过上述探究实验得出光的折射特点的过程作出评价。是否存在不足?答:(选填“是“或”否“);请简要说明理由  。
  • 22.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实验装置正确安装并调节后,小芳同学某次实验的情景如图所示,

    此时她在光屏上看到了烛焰清晰的像是 的,生活中的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2)、实验过程中,如果用不透明的硬纸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光屏上的像

    A.只出现烛焰像的上半部分

    B.只出现烛焰像的下半部分

    C.出现烛焰完整的像,但像更小了

    D.仍然是完整的,且大小不变,只是变暗了

    (3)、如果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把光屏向右移一小段距离后,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可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放一个(选填“近视眼镜“或”远视眼镜“)。
    (4)、实验过程中,燃烧的蜡烛在不断缩短,导致光屏上的像向上移动,为了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中央,在不更换实验器材的情况下,请写出一种可行的方法:  。
    (5)、在(1)的基础上,将凸透镜与光屏交换,在光屏上可得到 的像,这一现象说明折射光路是的。

五、综合能力题(共20分)

  • 23.           
    (1)、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如右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2)、声音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为了认识声音,某实践活动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对声音进行了探究。

    实验一: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

    实验二:用细线把一个小钤铛悬挂在软木塞的下端,并放入烧瓶中,摇一摇瓶子,会听到清晰的“叮当”声。然后取下软木塞,点燃酒精棉球放入瓶中,等火熄灭后,迅速塞紧软木塞,再摇瓶子听到瓶里的响声比原来小很多。

    实验三:支起自行车,一只手转动自行车的脚踏板,另一只手则拿一张硬纸片并让纸片一头仲进自行车后轮的辐条中,随着车轮转速的加快,纸片发出的声音会越来越尖。

    以上三个实验中,实验    能表明发声体在振动。

    别外两个实验分别表明

  • 24. 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在本实验中适合做声源的是;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

    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材料

    衣服

    锡箔纸

    泡沫塑料

    距离

    较长

    响度

    较响

    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如上表所示,则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 。

  • 25.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小明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自制光具座上。凸透镜始终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的位置,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1)、正确调节蜡烛和光屏的位置,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的像,如图甲所示,则光屏上的像是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
    (2)、实验中,由于蜡烛燃烧变短,小明发现光屏上看不到烛焰完整的像了,为了使烛焰清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心,他可以将光屏向(选填“上”或“下”)调节。
    (3)、将蜡烛逐渐向透镜移动,当蜡烛位于焦点以內时,撤去光屏,从光屏一侧向透镜方向看去,看到了烛焰正立的像(A’为A点像的位置)。请你在图乙中画出两条人射光线经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4)、小明利用该凸透镜自制了一个模型照相机.如图丙所示,在纸筒M的一端嵌上这个凸透镜纸筒N的一端蒙上一层半透明薄膜把纸筒N套入M中,并能前后滑动。在较暗的室内把凸透镜对着明亮的室外,调节凸透镜和海膜之间的距离在薄膜上可以看到室外景物清晰的像,再把凸透镜正对着室内近处点燃的蜡烛为了使薄膜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应该 (填“拉长“或”缩短“)凸透镜和薄膜之间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