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韶关市乐昌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19-11-29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每选对一小题得2分,共60分。)

  • 1. 为“感知”170万年前的生活,寻找远古人类的足迹。暑假中,小刚准备和同学一起去参观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古人类遗址,他们应该去(    )
    A、北京 B、陕西 C、云南 D、河南
  • 2. 我市某中学历史老师在讲授“我们的远古祖先”这一课时,出示了一幅图片(见下图)并介绍说:“能直立行走,使用打制石器,学会使用火。”请你判断此原始人类应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人
  • 3. 以下早期人类中,最早懂得人工取火的远古人类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蓝田人 D、山顶洞人
  • 4. 在下列图片中,反映长江流域河姆渡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①②
  • 5. 央视热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从最平凡的米饭,到普通的青菜,到各种山珍海味,不管是在哪一地方,蔬菜都是人们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食佳肴。以下远古人类中最早种植粟和蔬菜的是(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半坡居民 D、河姆渡居民
  • 6. 2015年9月大型原创动画连续剧《黄帝史诗》在央视少儿频道首播。自上映以来,全国各地观众反映强烈,剧中提到的黄帝被尊称为(    )
    A、治水英雄 B、人文初祖 C、兵家鼻祖 D、一代天骄
  • 7. 下图中的历史人物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成功治理了洪水,发展生产,使人民安居乐业,结束了中国原始社会的部落联盟状态,创造了奴隶国家,还划定中国版图为九州。这里的“他”是指(    )

    A、黄帝 B、 C、 D、
  • 8. “禅让”是传说中以相对和平方式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继承人的方法。下列部落联盟首领更替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A、禹→舜→尧 B、舜→尧→禹 C、尧→舜→禹 D、舜→禹→尧
  • 9. 禹死后,启继承父位,“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这标志着哪一制度的出现(    )
    A、禅让制 B、郡县制 C、分封制 D、世袭制
  • 10. 制作年代标尺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的展示出来。如图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①处历史事件应该是(     )

    A、夏朝建立 B、商汤灭夏 C、武王伐纣 D、国人暴动
  • 11. 受战乱、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商朝多次迁都,而最终把都城迁到殷的商王是(    )
    A、盘庚 B、吕尚 C、周公 D、纣王
  • 12. 关于下图,解释错误的是(    )

    A、商朝时期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B、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C、甲骨文使用象形、指事等多种造字方法 D、是研究商朝历史的唯一可信资料
  • 13. 商代是我国青铜器发展的灿烂时期。你认为目前世界上发现最大的青铜器是(    )
    A、四羊方尊 B、司母戊鼎 C、商朝虎耳铜鼎 D、青铜酒樽
  • 14. 文字是一种文化的载体,文字的出现是社会进入文明阶段的重要标志之一。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时期
  • 15. 下列是我国从原始社会到文明社会的使用工具,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打制石器    ②铁农具    ③磨制石器    ④青铜器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③④② D、①④③②
  • 16. 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    )
    A、变法改革,富国强兵 B、霸主尊王攘夷,扶助弱小 C、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D、周王室中兴,推广分封制
  • 17. 《三字经》有云:“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其中“五霸”中最早出现的霸主和“七雄”中最后胜出的诸侯国分别是(    )
    A、齐桓公魏国 B、晋文公齐国 C、齐桓公秦国 D、楚庄王秦朝
  • 18. 战国时期“三家分晋”中的“三家”指(    )
    A、韩、赵、魏 B、齐、燕、赵 C、魏、韩、楚 D、燕、赵、魏
  • 19. “秦民之见战也,如饿狼之见肉也。”秦国这一社会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商鞅变法(    )
    A、推行县制 B、奖励耕织 C、奖励军功 D、编制户口
  • 20. 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对下列哪几种人有奖励(   )
    ①书读得好的人 ②农业生产搞得好的人 ③仗打得好的人 ④生意做得好的人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 21. “它是世界文化遗产,是自然与文化、人类与环境、水利工程与山水风光和谐融合的千年奇观,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的效益,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材料中的“它”是指(    )
    A、长江 B、黄河 C、大运河 D、都江堰
  • 22. 作为一个时期的名称,“战国”因战争众多,交战激烈而得名。这一时期的著名战役有(    )

    ①城濮之战    ②桂陵之战    ③长平之战    ④牧野之战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23. 中华民族具有“和为贵”“亲仁善仁”的文化传统。先秦时期,提出“仁”“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家是(    )
    A、孔子 B、老子 C、墨子 D、韩非
  • 24. 以下对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百家争鸣”的连线,错误的是(    )
    A、庄子——道家——顺应自然和民心 B、墨子——儒家——“兼爱”、“非政” C、孟子——儒家——“仁政”治国 D、孙武一兵家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 25. 国家博物馆藏有一块秦代十二字砖,砖上刻有“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无饥人”的字样。根据我们学过的知识可以判断,这块方砖上的文字应该属于(   )
    A、金文 B、行书 C、小篆 D、隶书
  • 26. 中国银行行徽(图1)的外观设计灵感源自我国古代的一种钱币(图2),这种形状的钱币最早在全国统一使用是在(    )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
  • 27. 战国时期,形成七雄并立的局面,其中位于最西边的诸侯国是(    )
    A、燕国 B、齐国 C、楚国 D、秦国
  • 28. 胡适说:“孔子是了不得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哲学可以说是民主、自由的教育哲学,将人看作是平等的”。下列主张能突出体现孔子“将人看作是平等的”是(    )

    A、仁者爱人 B、因材施教 C、有教无类 D、温故知新
  • 29. 吕思勉在《吕著中国通史》中写道:“秦始皇,向来都说他是暴君,把他的好处一笔抹杀了,其实这是冤枉的。”“他的好处”包括(  )

    ①统一六国 ②焚书坑儒 ③推行郡县制 ④统一货币、度量衡 ⑤修建陵墓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⑤ C、②⑤ D、①③④⑤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3分,第32题13分,第33题14分,共40分。)

  • 30.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对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

    情境一: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

    情境二:同学们学完《百家争鸣》一课,商议着排练一段历史剧来表现当时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同学们纷纷要求扮演角色,并设计了以下的对话

    同学甲说:“我认为国君只要实行仁政,就能天下无敌了。”

    同学乙说:“我觉得国君要顺应自然和民心,国家自然就能治理好。”

    同学丙说:“我反对你们的观点,我以为国家要立法严厉明确,要树立君主的权威,这样就没有人敢犯法,国家才能治理好!”

    请回答:

    (1)、孔子是中国古代大思想家,他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又是大教育家,突出体现孔子“将人看作是平等的”的教育主张是什么?
    (2)、概括情境一中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
    (3)、同学甲反映的是那个学派的观点?这个学派在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是谁?
    (4)、同学乙和同学丙分别反映哪两个学派的观点?并分别写出它们在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
    (5)、秦统一中国后,采用了哪个学派的治国观点来加强对全国统治?
  • 3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诗·小雅·北山》

    材料二:西周等级示意图

    材料三: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从此我国进入春秋时期,王权衰落,周王统治出现了危机。一些诸侯国强大起来。为了争夺更多的土地、财产和人口,正当左右天下。支配别国的霸主,几个大的诸侯国之间展开长期的争霸战争。

    材料四:政治上: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严明法度,禁止私斗。经济上: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鼓励耕织,生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统一度量衡。

    (1)、材料一、二反映出西周实行什么政治制度?周天子为什么要实行这样的制度?
    (2)、结合材料三说出春秋三位霸主。
    (3)、材料四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一次著名的变法?秦孝公任用他进行变法的目的是什么?
    (4)、如果你生活在战国时期,要想获得爵位或土地,你应该怎么做?
  • 32.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它的许多措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七年级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围绕秦朝的相关历史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一起解决问题。
    (1)、【史料结合】

    材料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李白

    材料中的“秦王扫六合”指的是什么事件?有什么意义?
    (2)、

    【画图学史】

    上图是小明同学为方便知识的掌握制作的一张示意图,请你帮他把图中空缺的部分填写完整。

    (3)、【角色扮演】小磊在历史剧中扮演一位正在宣读诏令的官员:

    “统一度量衡;今后凡买卖交易统一使用(货币)。废除原六国的文字,以为全国规范文字。”

    (4)、【历史感悟】显赫一时的秦王朝在历史的长河里仅存在了短短的15年。它短暂而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学习了秦朝的历史,你得到了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