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19-11-25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 1. 2019年4月16日,法国巴黎圣母院突遭大火,在火灾现场发生的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木质屋顶燃烧 B、消防用水汽化 C、电线拉断 D、拱柱摔碎
  • 2. 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具有可燃性,可以支持燃烧 B、水生动物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氧气易溶于水 C、工业上利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 D、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常温下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 3. 将呼出的气体与空气相比较,含量明显降低的是()
    A、稀有气体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氮气
  • 4.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红光,有黑色固体生成 D、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 5. 下列关于CO2  与CO的不同点的比较,错误的是()

    A、构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 B、性质:CO2能溶于水,不能燃烧;CO难溶于水,但能燃烧 C、用途:CO2可用于光合作用、灭火等;CO可作气体燃料,还可用于人工降雨 D、危害:CO2排放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 6. 某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实验时,连接好装置并检査不漏气后再进行后续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用红磷要过量,以保证集气瓶内空气里的氧气能充分反应 B、在空气里点燃红磷后,应缓慢把燃烧匙伸入瓶内并塞紧橡皮塞 C、红磷燃烧时,要打开止水夹,以免因温度升高,气压较大,造成橡皮塞从瓶口脱落 D、仍用本装置,只把红磷换成木炭,能够更精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 7. 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湿衣服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容易干——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 B、液态水受热变为水蒸气时体积增大——温度升高,分子体积变大 C、固体碘和碘蒸气都能使淀粉溶液变蓝色——同种分子性质相同 D、过氧化氢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化学反应中分子发生改变
  • 8. 正确的实验操作对人身安全和实验结果都非常重要。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量取液体 B、加热液体 C、闻气体的气味 D、连接仪器
  • 9. 科学家研究得到一种物质,其分子结构像一只小狗(如图),于是取名叫狗烯,狗烯的化学式为C26H26 , 下列关于狗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狗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38g B、狗烯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相等 C、狗烯由26个碳原子和26个氢原子构成 D、狗烯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 10. 今年是元素周期表诞生第150周年。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从表中不能直接获取的信息是

    A、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B、原子的质子数 C、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D、原子的中子数
  • 11. 化学符号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对①~④所示化学符号的意义叙述正确的是(  )

    ①Ne②Mg③Mg2+④H2O2

    A、①表示一个氖分子 B、③表示一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C、④表示H2O2分子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D、②和③属于同种元素,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 12. 下列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蜡烛燃烧后,越来越短,最终消失 B、铁丝燃烧,其固体质量增加 C、潮湿的衣服在阳光下晒干 D、高锰酸钾受热后,固体质量减少
  • 13. 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物质

    X

    Y

    Z

    W

    反应前质量/g

    10

    3

    90

    0

    后应后质量/g

    3.2

    3

    待测

    3.2

    A、W可能是单质 B、Y可能是催化剂 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D、反应后Z物质的质量为86.4g
  • 14. 科学研究表明,氨气在常压下就可液化为液氨,液氨可用作汽车的清洁燃料,其燃烧时的主要反应为4NH3+3O2 __ 2X+6H2O。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氨气在常压下液化是物理变化 B、X的化学式为N2 C、液氨具有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 D、液氨属于混合物
  • 15. 今有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它们表示四种元素 B、②表示的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 C、④表示的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D、①④表示的是阳离子
  • 16.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石墨用作电极 B、氧气用于气焊 C、干冰用作人工降雨 D、用25%-50%的酒精给高烧患者擦拭身体退热
  • 17. 依据如图所示实验现象,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密度比空气大 B、不能燃烧 C、不支持燃烧 D、密度比空气小
  • 18. 下列是某化学学习小组在“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活动中提出的一些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
    A、证明呼出的气体含二氧化碳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判断呼出的气体含氮气的依据是:空气中含有氮气,而氮气不为人体吸收 C、证明呼出的气体含水蒸气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在玻璃片上结下水珠 D、证明呼出的气体含氧气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能使木条燃烧更旺
  • 19. 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最常用的方法是()

    A、分别测定它们的密度 B、观察颜色并闻它们的气味 C、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 D、将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
  • 20. 煤在空气中燃烧时,不仅产生二氧化碳和水,还会同时排放出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由此得到的关于煤的组成的推论正确的是(   )
    A、一定含有C,H,O,S元素 B、一定含有C,S元素,可能含有H,O元素 C、一定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O,S元素 D、一定含有C,H,S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

二、填空题(共22分)

  • 21. 学习了氧气的性质后,小浩和小亮同学想探究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实验步骤:取几根纱窗细铁丝,擦去表面的铁锈和油漆,拧成一束螺旋状绕在一根火柴上,点燃火柴,待火柴临近烧完时缓缓伸入盛氧气的集气瓶中,实验流程如图所示。问题讨论:

    (1)、以上实验步骤前,小浩同学在空气中进行过铁丝燃烧实验,发现铁丝不能燃烧,这是由于
    (2)、你认为小浩把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在铁丝上系一根火柴的目的是
    (3)、小浩同学实验前在集气瓶内装入少量的水,目的是 。
  • 22. 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爱护水资源,人人有责。

    (1)、如图所示,电解水的实验中,通电一段时间后,玻璃管a中收集到的气体是;通过实验可以得出水是由组成的。
    (2)、请列举一条日常生活中的节水措施
    (3)、下列做法会造成水体污染的是(填序号)。

    ①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②随意丢弃废旧电池

    ③提倡使用无磷洗衣粉④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4)、下列净化水的过程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
    A、活性炭可吸附水中的色素和有异味的物质 B、明矾可以使硬水转化为软水 C、自来水厂净化水的方法主要有沉淀、过滤、吸附、消毒杀菌 D、净水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蒸馏
    (5)、日常生活中,常用区分硬水和软水,实现 硬水软化的简单方法是 。
  • 23. 甘肃优秀学子、华东师范大学姜雪峰教授被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遴选为“全球青年化学家元素周期表硫元素代表”。硫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1所示,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

    (1)、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2)、图2中x的数值是
    (3)、硫元素和钠元素可形成硫化钠,其化学式为
    (4)、用正确的化学用语表示下列加点部分的含义。

    ①构成某硫单质的分子中含有8个硫原子 。

    ②硫原子易得电子形成硫离子 。

  • 24. 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

    (1)、该化学反应中,发生变化的是(选填“分子”或“原子”),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
    (2)、该反应的生成物是       (选择序号填空)。
    A、化合物 B、单质 C、混合物
  • 25. A-E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它们有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未给出),已知A、B均为黑色固体,D为红色固体单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请回答:

    (1)、物质B的化学式为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3)、反应②属于哪种基本类型 。

三、实验及实验探究题(共28分)

  • 26. 根据下列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题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为(选填装置编号,下同),收集氧气可选择D装置其原因是 ,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CO2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用F装置收集CO2气体应从处进入(选填导管口编号。
  • 27. 小亮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并填写下列空格:
    (1)、取一支蜡烛,观察它的颜色、状态、并嗅其气味,结果记录为 , 这些属于蜡烛的物理性质。
    (2)、用小刀切下一小块石蜡,把它放入水中,可观察到 ,由此得出的论是
    (3)、点燃一支蜡烛,在火焰上方罩一只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 , 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 , 由此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 。
    (4)、探究: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

    提出问题:蜡烛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它的成分是什么?

    提出假设:

    A.白烟是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

    B.白烟是燃烧生成的水蒸气

    C.白烟是石蜡蒸气凝成的石蜡固体

    实验探究:

    ①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   (填序号)。

    ②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冷而干燥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说明白烟不是 。

    ③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注意不要接触烛芯),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为假设提供了证据,可排除假设 ,因为 。

  • 28. 在“质量守恒定律”的课堂教学中,甲、乙、丙、丁四个小组的同学分别做A、B、C、D四个实验,他们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

    (1)、甲组同学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气球的变化是 , 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
    (2)、丙组同学认为C实验说明了质量守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2NaOH=Cu(OH)2↓+Na2SO4 , 请你从原子的角度说明质量守恒的原因 。
    (3)、乙、丁两组同学得到的错误结论是"B、D实验说明质量不守”。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了B、D两个实验的原因你认为B实验不平衡的原因是。实验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理论上镁条燃烧后的质量应该比反应前增重,原因是 。
    (4)、通过上述实验,你得到启示: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在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应该在装置中进行实验。

四、计算题。(共10分)

  • 29. 人体缺少钙元素会影响健康,因此每日需摄入足够的钙。市场上某钙制剂的说明书如图所示,请仔细阅读,并进行计算。

    (1)、葡萄糖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葡萄糖酸钙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3)、葡萄糖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是。(精确到0.1%)
    (4)、按用量服用每天摄入钙元素的质量是mg。(精确皮0.1mg)。
  • 30. 实验室加热氯酸钾(KClO3)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28.0g制取氧气,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18.4g,请计算:
    (1)、生成氧气的质量为g。
    (2)、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