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17-07-19 类型:中考真卷

一、积累运用

  • 1. 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是(    )

    A、(tián)  丽(xùn)  荟(cuì)  闲情致(yè) B、天(cēn)  镶(qiàn)  静(bì)  栩如生(xǔ) C、(bó)  恋(juàn)  温(xīn)  争斗艳(yán) D、逅(xiè)  意(xiá)  熟(xián)  玲珑透(tì)
  • 2. 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是(    )

    A、做任何事情都要按一定的步骤循序渐进 , 否则会让自己陷入效率低下的忙碌中。 B、毕业晚会即将举行,一向热衷集体活动的明明同学上蹿下跳 , 做着各种准备工作。 C、在青山绿水间浮光掠影 , 在名篇佳作中流连忘返,都能让我们领悟美的真谛。 D、如果不想迷失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我们就必须择善而从 , 在真理的引领下前行。
  • 3. 下列几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据调查,我国超80%左右的成年人全谷物摄入不足,导致维生素b、膳食纤维等的缺失。 B、这三年多来,一带一路建设从无到有、由点及面,进度和成果都超出了预期。 C、通过在扬州钟书阁举办的《人间送小温》首发式,使更多年轻读者深入了解汪曾祺。 D、我们不仅要学习巴西人“用脑踢球”的理念,但也要大力发展我国青少年的足球事业。
  • 4.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欣赏着瘦西湖的红桃绿柳,他由衷赞叹:“万紫千红总是春啊”!解说:这句话末尾的标点使用正确。 B、木    本    采    沐解说:这四个字的造字法相同。 C、繁花嫩叶    流水潺潺    爱好文学    赞叹不已解说:这四个短语的结构类型相同。 D、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韩盘虬卧龙般的枝干。解说:这句话的主干是“瀑布遮住枝干”。
  • 5. 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常识及内容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学作品中常有使人眼前一亮的“孩子”形象,如《皇帝的新装中》说真话的孩子,《社戏》中那一群活泼淳朴的少年儿童,他们身上,往往闪着人性美好纯真的光彩。 B、想象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审美愉悦,在老舍笔下,夕阳返照,山坡上的薄雪羞红了脸.在郭沫若眼中,流星划过,是牛郎织女提着灯在天街闲游。 C、作者的经历往往会在作品中留下印记,《小石潭记》中潭水映照出柳宗元被贬永州后内心的凄凉.《醉翁亭记》中琅琊山悦耳的鸟鸣反正出欧阳修被贬后消极循世的思想。 D、曲折的情节,有助于丰富人物的形象.强化作品主题,《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神秘的探险凸显了主人公的勇敢正直,《格列佛游记》以主人公航海的奇遇.折射出作者生活时代英国的社会现实。
  • 6. 根据拼音写汉字

    走进江淮生态大走廊,便能感受到扬州生态文明,触摸到城市文化记忆:在万福大桥上远(tiào) , 树影婆娑,花团锦(cù) , 看不够“七河八岛”那滴翠的绿和浓(yù)的红。在高邮湖上泛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绘不尽那湖面粼粼波光和点点帆影。在邵伯老街上徜(yáng) , 青石斑驳,庭院深深,写不完老宅里那尘封记忆和千古幽情。

  • 7. 默写

    (1)、落霞与孤鹜齐飞,。(王勃《滕王阁序》)

    (2)、欲穷千里路目,。(王之涣(登鹤雀楼))

    (3)、 , 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4)、会当凌绝顶,。(杜甫《望岳》)

    (5)、 , 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6)、稻花香里说丰年,。(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7)、枯藤老树昏鸦,。(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8)、“”是啊,只要方向正确,就不要在困难前却步,坚持就会有转机。

  • 8. 语文实践活动

    (1)、读新闻资料,概括“24小时城市书房”的特点

        参观扬州虹桥坊24小时城市书房后,中国新华书店协理事长赞叹:“阅读已成为扬州的又一道亮丽风景线!”24小时城市书房读者刷借阅卡就可以进入。书房里有自助办理借阅卡的机器,配置了二维码数字书刊借阅系统、自动借还机等设备。在这里,读者还可以享受到绿色环保节能的环境,以及免费饮水、自主饮料售卖等人性化服务。

    “24小时城市书房的特点”

    (2)、读名作选段,填空

        “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他使我坐在堂中间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的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的读下去……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

    以上情节出自朝花夕拾中的。“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是因为

    (3)、

    读漫画,写含义。

    含义

二、阅读理解

  • 9. 阅读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戏题盘石

    王维

    可怜盘石临泉水,复有垂杨拂酒杯。

    若道春风不解意,何因吹送落花来。

    注:①可怜:可爱

    (1)、适当想象,描绘一二两句的画面。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三四两句。

  • 10.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记王忠肃公翱三事(节选)

    崔铁

        公夫人甚爱女,每迎女,婿固不遣,恚而语女曰:“而翁长铨 , 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且迁我如振落叶耳,固吝者乎?”女寄言于母。夫人一夕置酒,跪白公。公大怒,取案上器击伤夫人,出,驾而宿于朝房,旬乃还第。婿竟不调。

        公为都御史,与太监某守辽东。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也。后公改两广,太监泣别,赠大珠四枚。公固辞。太监泣曰:“是非贿得之,公固知某不贪也。”公受珠,内所著披袄中,纫之。后还朝,求太监后 , 得二从子。公劳之曰:“若翁廉,若辈得无苦贫乎?”皆曰:“然。”公曰:“如有营,予佐尔贾。”二子心计,公无从办,特示故人意耳。皆阳应曰:“诺。”公屡促之,必如约。乃伪为屋券,列贾五百金,告公。公拆袄,出珠授之,封识宛然。

    注:①絟:量才授官②白:告诉③内:同“纳”放进④寻找太监的晚辈⑤贾:买

    (1)、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实词。

    而语女曰:

    ②内所披袄中:

    ③予而贾:

    ④出珠之:

    (2)、下列句中“而”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而固吝者何?

    A、学而时习之     (论语) B、吾恂恂而起     (捕蛇者说) C、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刻舟求剑) D、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核舟记)
    (3)、翻译句子

    ①公屡促之,必如约。

    ②但少闲人入吾两人者耳。

    ③呼而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4)、从文中概括一则实例,并据此写出王忠肃公的优秀品质。

  • 11.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全民阅读时代,读书越多越好?

    邓江波

        ①作为人类最悠久的文化活动之一,阅读的面貌正在被极大地重塑。如果只用两个字来概括新时代阅读的特点,无疑是“快”和“多”。

        ②阅读的“快”根植于信息技术的革新。传统的纸质书籍的阅读要逐字逐行完成,并且强调记忆和思维。然而,高度发达的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彻底打破了这种阅读逻辑。一方面,数字阅读不再局限于白纸黑字的纸面,而是延伸到电脑、手机甚至是智能家电和汽车等数字化场景。阅读的对象不再只是安静等待眼球来访问的文字图片,而是视频、音乐等各种多媒体元素。另一方面,从文化的视角来看,阅读资源不仅在数量上猛增,内容格调上也越来越“流行”。沉湎于唾手可得的享受,阅读变得越来越碎片化,可视化和娱乐化。

        ③对于阅读,现代人不仅求“快”,而且贪“多”。近年来,无论是在街头巷尾的言谈里,还是各路媒体的报道中,提到阅读的主题,最能引起共鸣的已经不再是“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造就灵魂的工具”这种温文尔雅的哲言,而是“一年读180本书,他还能让读过的每本书产生价值”“一年读不到100本书说明阅读还改变不了你”之类急不可耐的训诫。细看这些心得,会发现作者所读的多是“经世济用”甚至“即学即用”的工具型书籍,而所谓的阅读技巧很可能只是略读、跳读,甚至是“目录阅读”。这种“阅读”显然不是为了锻炼思考、健全心智,而是为获取能够有效转化为经济和社会利益的“文化资本”。

        ④说到“文化资本”,颇有讽刺意味的是,很多年轻人一面沉迷于数字世界,一面却又要强行与纸质书籍发生互动。比如,在午后的阳台上摆一杯咖啡一本书,拍照发到朋友圈;再如,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心血来潮网购一摞新书,半年都没翻开过几次,等等。从社会学的观点来看,与其说这是阅读,不如这说是一种“阅读表演”。

        ⑤贪“多”求“快”的阅读姿态背后,有着深刻的历史和社会成因。在今天这个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现代都市中的普通劳动者越来越清楚自己的危险处境:高度分化而替代性高的工作,快速更迭的科技和产业形态,不断升级的知识和技能需求,居高不下的教育培训成本,陷入阻滞的社会流动……层层叠加的外部压力促使人投身一场没有硝烟的“阅读竞赛”,而甘愿放弃本应拥有的闲暇——尽管那才是阅读的理想状态。

    (1)、写出本文题目的好处。

    (2)、简析第三段画线句运用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3)、概括第三段第四段中有些人“获取文化资本”的两种做法。

  • 12.

    后生可畏

    刘斌立

        ①我第一次去鉴睿律师楼,就注意到了前台旁边多了一张不怎么和谐的小桌子。一个大男孩模样的小伙子,睡眼惺忪地在那捧着厚厚的《刑法》,有一页没一页的翻着。

        ②我问律师楼的合伙人李信,他一脸嬉笑地回答:“这孩子他爸是我们律师楼的大客户,也是老朋友了。他想让他儿子考律师,非得要我们把这孩子安排在这打杂,一边让他看书备考。其实我们啥事也 没给他安排,让他自己在那天天待着呢。”

        ③“哦,这孩子看着还挺老实的。”我随口应和道。

        ④“老实!您可别小瞧这小子,听他爸说,他一心要当摇滚乐手,跟着一个不靠谱的摇 滚乐队干了两年的鼓手。”老李边说边摇着头。

        ⑤后来我再去律师楼的时候,都会下意识地看看这个叫常远的“摇滚 ”男孩,他也是经常应景似得挺朋克,一会夹克上带钉,一会头发颜色又变了。

        ⑥那年律考后没几天,我去律师楼办事,发现常远那桌子没了,人也没了踪影。问道老 李,没想到老李苦笑着说:“那小子跑了,据说和一个摇滚乐队跑到青海茫崖矿区那边,在矿区的一个小镇上的酒吧里演 出呢。他爹差点没气背过去,已经发誓不管他了。”

        ⑦我又惊讶又好笑,随着老李附和道“现在的年轻人啊”。

        ⑧一年以后一天,我突然接到鉴睿律师楼李信律师的微信。“还记得那个玩摇滚乐的男孩吗?他又回来了!这次主动来求我,要继续准备考律师,还在我这打杂看书。我也是服了!“

        ⑨“您就当浪子回头吧,兴许真考上了,您也是积德了。”我回复了微信,也不忘 调侃地加了几个坏笑的表情。

        ⑩之后,因为工作的关系,我离开了那座城市,也与律师楼和老李少了很多的 交集。

        ⑪青海茫崖的矿难,突然成为了这个国家的头条新闻。部分矿务局领导受贿私自 外包矿坑,私人小矿主违规野蛮开采,导致了一次灭顶的矿难。在矿难中死去的矿工遗孀,因为没有基本的合同和安全保险凭 据,无法获得赔偿,更无人愿意替他们去争取权利。

        ⑫就当矿难的悲哀正在褪去的时候,媒体上一个很不起眼报道终于被我看到了。 一个名叫常远的律师,带领着自己的小团队义务承揽下了所有死难矿工的索赔事务。这条很小的信息,却因为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而让我震惊。

        ⑬我立刻致电李信律师的时候,他确认道“没错,就是他,我也很佩服这小子。”

        ⑭“您觉得他接这个案子是为了出名吗?”我问道。

        ⑮“还真不是。你记得他曾经在青海一个矿区的酒吧演出过一段时间吧。”老李继 续说道。

    “那地方就在茫崖。听常远的爸说,常远在那生活的一段时间,很了解矿工们的生活 状况。他自己后来跑回来要继续考律师时就跟他爸说,以后要帮请不起律师的穷人打官司。”

        ⑯我听老李说完这些,沉默了许久,最后,我发自内心地说了一句:“后生可畏啊!”

        ⑰电话那头老李肯定地重复道:“后生可畏!”

    (选自《新华文摘》2016年第13期,有删改)

    (1)、文中写到常远的哪些经历?请按顺序补充完整

    ——被迫备考律师——————帮助穷人打官司

    (2)、读文中划线句子,完成题目。

    ①简析第一段中划线句子的描写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②第十二段中划线句子为什么说“我”对常远的名字熟悉而又陌生?

    (3)、联系内容分析,常远的哪些品质让“我”和老李觉得“后生可畏”?

    (4)、小说主人公是常远,作者却以大部分内容写“我”和老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三、作文

  • 13. “良言”好话,有益的话。比如师生间交心的话,家人间关切的话,朋友间规劝的话,陌生人宽容的话,书本上警策的话……好话还得好好说;长话可以短说,直白的话可以含蓄地说,严肃的话可以轻松的说……说好话,好好说话,都会让人如沐春风。

    以“良言如春”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②感情真挚,不得抄袭。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④请认真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