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第二节人口合理容量同步训练
试卷更新日期:2016-02-16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
1. 根据下表,可知北京市( )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北京市)
规划专家提出的北京市人口数量
2000—201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年均)
0.35%
满足经济发展,维持较好的环境和生活质量
2 300万人
2000—2010年常住人口增加
604万人
充分利用北京的各种资源,最在可容纳
3 000万人
2010年常住人口
1 961万人
A、环境人口容量为2 300万人 B、人口合理容量为1 961万人 C、环境人口容量为3 000万人 D、人口合理容量为3 000万人2.读美国本土人口潜力面图(人/平方千米),美国东北部人口潜力面指数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壤肥沃 B、气候适宜 C、军事部署 D、工业发达二、综合题
-
3. 近100多年来,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所需时间越来越短。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世界人口急剧膨胀,这说明了( )A、世界人口增长过快,地球将会出现“人口爆炸” B、是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必然结果 C、人口快速增长与资源、环境是相适应的 D、人口快速增长对于发展中国家是必要的(2)、近年来,世界人口增长的曲线呈现( )A、“V”形 B、“S”形 C、“N”形 D、“J”形4.
某干旱半干旱地区人口持续增长。下图示意该地区25人/km2等人口密度线的变化。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对该地区人口分布的描述是( )A、西北多东南少 B、南多北少 C、东北多西南少 D、均匀分布(2)、若A地人口密度高于周边地域,其原因表述不正确的是( )A、水源充足 B、资源开发 C、交通便利 D、地势高峻5. 环境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1850年,清朝的人口为4.3亿。当地的学者汪士铎惊呼:“人多之害,山顶已植黍稷,江中已有洲田,川中已辟老林,苗洞已开深菁,犹不足养……”而今天的中国,不但养活了13亿人,人们的生活水平比那个时代还提高了许多。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以上文字表明,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是( )A、地区对外开放程度 B、人口的生活与文化消费水平 C、科技发展水平 D、蕴藏的资源数量(2)、随着人口不断增加,我国必须进行人口合理容量的估计,其主要意义在于( )A、限制高消费现象的产生 B、规划农业生产的发展规模 C、制定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 D、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6. 下表是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合理人口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表,读表回答下列问题。气候区
合理人口容量
(亿人)
合理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热带雨林气候区
28.00
200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9.30
100
地中海气候区
2.25
90
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及温带季风气候区
7.35
30
(1)、表中所列合理人口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测算主要考虑的是( )A、社会因素 B、自然因素 C、经济因素 D、历史因素(2)、按表格推算下列气候类型所在地区,远没有达到合理人口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的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B、地中海气候区 C、温带季风气候区 D、热带雨林气候区7.读最佳人口规模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关于图中人口规模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P为较低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 ②P′为环境承载力 ③P′为较高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 ④P为环境承载力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③④(2)、图中反映了( )①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 ②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 ③当人口规模低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呈正相关 ④当人口规模高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将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8. 我国黑龙江黑河至云南腾冲一线形象地反映了我国“东多西少”的人口宏观分布格局,被地理学界称为“胡焕庸线”。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我国人口分布的宏观格局不仅没有变化,反而“东多西少”的现象更加突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下列地区中,人口合理容量最高的是( )A、青藏地区 B、长江中下游地区 C、内蒙古地区 D、新疆地区(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东部的实际人口数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相当 B、我国西部的实际人口数量低于人口合理容量 C、若实际人口数量大于人口合理容量,则当地自然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 D、若实际人口数量等于人口合理容量,则人口与物质资源基本协调9.读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图(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对环境承载力的理解,错误的是 ( )①环境承载力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承载能力 ②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环境承载力在不断加大 ③人类应局部地改造环境,从而可使人口数量超越环境承载力 ④生态环境的平衡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人类改造自然的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2)、按照人与环境关系的理想程度排列,三种模式由优到劣的顺序应为( )
A、ⅠⅡⅢ B、ⅡⅠⅢ C、ⅢⅡⅠ D、Ⅰ Ⅲ Ⅱ10.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能够容纳的享有合理生活水平的人口数量,由于地理位置与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图示的四个城市人口容量也不同。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有人口学家采用下列公式估算理论人口容量,理论人口容量=a×b/c,其中a为耕地面积,b为熟制,c为每年人均粮食消费所需的耕地面积。假设图示耕地面积、年人均粮食消费量均大致相同,按照该公式估算,四市理论人口容量最大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2)、在各种自然资源中,对人口容量影响最为明显的是水资源。据下图判断,四市中人口数量尚未达到人口最大容量的城市代码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1.下图是每隔5年世界人口年龄构成变化图(含预测)。年龄分为未满15岁、15岁到65岁、65岁以上三个区间。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表示的是( )A、未满15岁的人口比重 B、15岁到65岁的人口比重 C、未满65岁的人口比重 D、65岁以上的人口比重(2)、人口负担系数是指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世界人口老龄化使得人口总负担系数逐渐升高 B、在图示的时间内老年人口数量和人口负担系数呈正相关 C、人口负担系数的变化趋势是先升高后降低 D、人口负担系数的变化趋势是先降低后升高12. 读表1、表2及有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未来某地区环境人口容量的最低消费量(表1)
耕地
森林面积
淡水(平均)
0.1公顷
0.1公顷
2 000 m3
某地区现有资源总量(表2)
人口
面积
耕地
森林面积
年径流总量(有效)
6 200万人
22万 km2
8万 km2
7.5 km2
5 105亿m3
根据该地区人口发展趋势,预计二十年后该地区人口将达到9 000万的人口高峰期。同时,现有耕地因建设用地和退耕还林还湖面积而减少8 000 km2 , 新造林面积1万km2。
(1)、未来对该地区环境人口容量限制最大的因素是 , 解决问题的途径是(2)、未来对该地区环境人口容量限制最小的是 , 但是这种资源应注意的问题是。13. 下表是我国某科研机构于1992年对我国各地的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的预计。据此回答下列问题。对我国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的预计(1992年)
潜力地区
年生物量/万吨
可承载人口/万
最大可能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大兴安岭北部
4 800
480
38
东北地区
105 100
23 000
229
华北地区、黄土高原东部、苏皖北部、辽南
87 900
22 000
279
长江中下游
88 600
22 000
395
江南丘陵、南岭、武夷山区、四川盆地、湘西—黔东
229 700
57 000
427
台湾中北部、福建东南部、两广东南部、滇南
91 900
22 900
460
台湾南部、雷州半岛、海南岛、西双版纳、藏东南
22 400
5 600
486
内蒙古、宁夏、吉林西部、河西走廊、新疆
85 600
8 500
32
青海、西藏
10 000
1 000
4
(1)、根据上表,我国最多可承载的人口数为。(2)、表中“最大可能人口密度”体现了人口容量的( )A、警戒性 B、相对性 C、差异性 D、临界性(3)、分析此表,说明研究人口容量有何意义。14.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据调查显示,被调查人口的意愿生育水平与国家所要求的政策生育水平尚有一定距离(见下表)。
被调查者按市、镇和乡划分的意愿生育子女平均数表
地区
有生育政策意
愿子女数(个)
无生育政策意
愿子女数(个)
城市
1.39
1.70
小城镇
1.53
1.78
农村
2.01
2.23
总体
1.78
2.04
(资料来源:《当代择偶与生育意愿研究——2002年城乡居民生育意愿调查》,中国人口出版社,2003年。)
材料三 如图。
我国人口出生性别比升高趋势
材料四 2000年人口普查反映出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0—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22.89%,比1990年人口普查下降了4.8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96%,比1990年人口普查上升了1.39个百分点。2020年,老年人口比重将从现在的7%增加到11.8%,预计当峰值到来时,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将高达23%。
(1)、读材料一和材料四,我国大陆人口现在已经超过 , 今后仍将维持趋势,到时达到基本平衡,在此过程中将先后迎来、、等三大高峰。(2)、读材料二,目前,我国每个家庭平均意愿生育个孩子,但城乡差别明显,说明社会环境因素中的是影响生育率高低的主要原因。(3)、材料反映现阶段我国的人口发展模式属于型,但同时还存在的隐忧,现在的低生育水平须依赖。(4)、材料三反映出我国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并持续升高,请你谈谈产生此问题的原因及由此产生的后果。15.读1995~1997年统计的世界和部分国家人口增长模式数据表,完成下列问题。
地区
人口出生率(%)
人口死亡率(%)
人口自然增长率(%)
全世界
2.4
0.9
1.5
A国
0.9
1.1
B国
1.5
0.6
0.9
C国
3.7
0.6
3.1
(1)、计算A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并填人表中。(2)、若表中三个国家分别是肯尼亚、德国、韩国,根据数据所示,B国是。(3)、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属于。(4)、按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发展进程,将C国的名称填入上图相应括号中。(5)、从上图可以看出,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发展进程表现为:首先是率下降,其次是率下降,最后导致率的下降。(6)、“三低”模式的人口死亡率反而比转变前有所上升,其一般原因是。1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我国1995年的人口数为12.11亿,则我国1995年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表明我国人口增长模式正逐步由型向型过渡。(2)、我国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年份是 , 该年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约是%,近30年以来,我国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都有大幅度 , 这是我国实行工作取得的成就。(3)、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现负增长的年份是 , 我国人口出现负增长的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