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珠海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19-11-22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共25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 1. 大河文明诞生于大江大河流域,这些区域灌溉水源允足,地势平坦,土地相对肥沃,气候温和,利于农作物培植和生长,能够满足人们生存的基本需要,故农业往往很发达。以下大河与产生的文明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
    A、恒河一一古印度 B、黄河一一中国 C、两河流域一一古巴比伦 D、尼罗河一一古埃及
  • 2.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探究占尼罗河流域文明,形成了下列初步的认识,这些认识中正确的是(    )

    ①这一地区典型的建筑是金字塔  ②基督教产生于此

    ③产生了象形文字 ④创制了迄今已知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太阳历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3. 公元前18世纪某国土宣布“从今往后,任何一个受害者都可以走到我所立的这座“公正之主”石碑前(如下图),亲自读碑上内容,或者听别人念其中的条款,让我的石碑使他看清他所面临的纠纷,认清他所当得到的权利,从而获得安慰”。此国王是(    )

    A、古月夫 B、汉谟拉比 C、图特摩斯二世 D、秦始皇
  • 4. 2018年10月12日,印度电影《嗝嗝老师》在中国上映。影片通过一则励志校园故事,试图阐述印度社会阶级隔阂和教育现状,造成印度社会阶级隔阂的历史根源是(    )
    A、佛教教义 B、种姓制度 C、封建等级制 D、奴隶制民主制
  • 5. 雅典的一个家庭要去参加公民人会,选举首席将军。这个家庭有一名男主人、一名女主人、一名小男孩、一名小女孩、一名男奴隶、一名女奴隶。这个家庭可以投几票(    )
    A、1票 B、2票 C、3票 D、4票
  • 6. 在雅典城邦“行动前却要就各项措施的利弊展开辩论。”这话涉及了(    )
    A、将军抽签制 B、陪审法庭制 C、公民大会制 D、轮流执政制
  • 7. 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建市起横跨欧亚非的庞大帝国,史称亚历山大帝国。学者们认为,亚历山大大帝东征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文明交流,开启了东西方文化交融的新时代,这说明(    )
    A、战争在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传播 B、和平往来促进了文明的交融 C、地区冲突导致了文明的衰落 D、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来自于战争
  • 8. “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下列对于罗马政权体制沿革的排序,正确的是(    )
    A、罗马城邦——罗马共和国-罗马帝国——罗马分裂 B、罗马共和国——罗马城邦——罗马帝国——罗马分裂 C、罗马城邦——罗马帝国——罗马共和国——罗马分裂 D、罗马分裂——罗马帝国——罗马共和国——罗马城邦
  • 9. 有着“罗马法制建设第一步”之称的成文法是(    )
    A、《十二铜表法》 B、《民法大全》 C、《公民法》 D、《万民法》
  • 10. 古希腊的圣贤先哲从客观实际出发,俯察人生,对人的价值有许多独到的阐述,其中,苏格拉底的主要观点是(    )
    A、“神人同形同性” B、“认识你自己” C、“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D、“人是能够随心所欲地改变自己的”
  • 11. 古希腊的一部世界文学名著,再现了古希腊的社会图景,成为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史料。这部作品是(    )
    A、《俄狄浦斯下》 B、《天方夜谭》 C、《荷马史诗》 D、《神曲》
  • 12. 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犹太人受尽苦难,为此建立了一种宗教,这一宗教后被罗马统治者接受并定为国教。这里的宗教指的是(    )
    A、佛教 B、伊斯兰教 C、道教 D、基督教
  • 13. 关于扑克牌红桃K上的这个人物(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一项是(    )

    A、他统治期间,法兰克王国成为当时西欧最大的王国 B、征收“什一税” C、被称为“罗马人的皇帝” D、他就是法兰克王国的克洛维
  • 14. 在西欧庄园里,两个佃户因借贷问题发生纠纷,应该找谁来解决(    )
    A、其他佃户 B、国王 C、庄园法庭 D、教会
  • 15. 西欧中世纪庄园中有住房、作坊、耕地、教堂、法庭。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
    A、庄园是农村基本的经济组织 B、庄园是自给自足的经济政治实体 C、庄园是农村基本的社会组织 D、庄园是领主统治农奴的工具
  • 16. 有学者在描述中世纪时说:“在城市兴起的过程中,我们第一次在欧洲历史上写了‘平民的传记’,一个新社会集团出现了。”这个“新社会集团”指的是(    )
    A、农民阶级 B、封建贵族阶级 C、市民阶级 D、工业无产阶级
  • 17. 12世纪,西欧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的花朵” (    )
    A、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形成 B、西欧城市的兴起 C、大学的兴起 D、西欧庄园的兴起
  • 18. 小华正在通过因特网下载东罗马四分五裂、奥斯曼土耳其扩张、君士坦丁堡的沦陷等资料。由此我们可判断小华学习和探究的历史问题是(    )
    A、人化改新 B、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C、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 D、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 19. 646年,孝德天皇发布《改新之诏》,在各个领域进行了制度改革。下列关于这次改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效仿中国唐朝制度进行      ②在日本实行土地私有制

    ③改革的措施包括统一赋税    ④使日本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20. 武士道是一套展现武士阶层道德和行为的规范,武士效忠的对象是(    )
    A、国家 B、天皇 C、主公 D、幕府
  • 21. 伊斯兰教的复兴是阿拉伯半岛社会经济、政治和宗教发展演变的必然。下列符项与“伊斯兰教”无关的是(    )
    A、种姓制度 B、《古兰经》 C、真主安拉 D、穆罕默德
  • 22. 书籍《天方夜谭》生动描绘了下列哪一国家丰富多彩的生活? (    )
    A、古代埃及 B、古代希腊 C、古代罗马 D、阿拉伯帝国
  • 23. 中世纪后期,富裕农民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雇佣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他们建立的集中管理土地的机构是(    )
    A、庄园 B、租地农场 C、公民大会 D、分封土地
  • 24. 11世纪前后,意大利兴起了很多著名的工商业城市国家。这些城市中越来越多人通过发展工商业富裕起来,开始产生新兴的资产阶级。他们采用的生产组织方式是(    )
    A、手工作坊 B、手工工场 C、工厂 D、垄断组织
  • 25. 希腊、罗马建筑艺术特点突出,为后世的建筑风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下列世界著名建筑中属于希腊、罗马风格的是(    )
    A、 B、 C、 D、

二、材料题(共2题,26题13分,27题12分,共25分)

  • 26. 中世纪西欧逐渐产生新的文明,多元化是这一时期西欧社会的重要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罗马帝国衰亡之后,欧洲坠入了文化凌夷、学术凋敝的境地。罗马帝国末年兴起的基督教迅速在各个“蛮族王国”里取得了思想上的统治权。

    ——王晴佳《西方的历史观念——从古代希腊到现代》

    材料二:

    各个阶层的封君封臣的关系一旦形成,双方就有了封建的权利和义务。封君对封臣要尽一些义务或责任…封臣对封君履行的义务则更多。

    材料三:

    材料四:在人口和贸易量方面,中世纪西欧的城市同中国、印度或中东的城市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但是,由于拥有日益增长的自治权和政治力量,他们显得十分独特。

    ——斯塔夫里阿斯诺《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基督教在欧洲中世纪历史发展中有何作用?(从文化、政治两个角度分析)。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封君与封臣关系的特点。
    (3)、依据材料二,说说欧洲中世纪社会的基础是什么?图中的“直领地”由谁直接经营?“份地”是什么人的生活来源?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比中国同时期的城市,概括中世纪西欧城市有什么特点。
  • 27. 阅读材料,同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

    材料二:雅典公民人会由年满20岁的小邦男性公民组成,人约每10天在雅典卫城召开一次会议,在会上,公民都可以登台演说,发表自己的意见。人会演说通常是针锋市日对的激烈辩论。辩论结束后再对议案进行表决。表决用手或投石子、贝壳、陶片等方式进行,遵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裁决。雅典的重人事务就是这样在公民人会上决定的。

    材料三:他鉴于凯撒被刺的教训和罗马人极端憎恨君主制的实际,坚持为他的皇帝制披上共和的政治外衣。他不用君主的称号,而自称“元首”,即首席长老和国家第一公民,公元前27年1月13日,他在元老院的隆重会议上演出了最后一幕。

    ——《世界通史》

    (1)、材料一中的两位人物分别是谁? 
    (2)、阅读材料二,人物一在雅典实施了哪种制度管理国家?这种制度有什么进步性?有什么局限性?
    (3)、根据材料三,总结人物二开创了什么制度?从此罗马进入什么历史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