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莘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19-11-22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 1. 事实上某中学历史老师在讲授“我们的远古祖先”这一课时,出示了一幅图片并介绍说:“能直立行走,头部还保留猿类的某些特征,使用天然火。”请你判断此原始人类应该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人
  • 2. 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进行课题研究,列出的关键词是“黄河流域、半地穴房屋、粟”,请你判断他们研究的是(    )原始人群。
    A、元谋人 B、河姆渡人 C、半坡人 D、山顶洞人
  • 3.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文中“轩辕”指的是(  )

    A、黄帝 B、炎帝 C、秦始皇 D、汉武帝
  • 4. 《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鲤、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其中,“选贤与能”指的是我国古代的什么制度(    )
    A、分封制 B、世袭制 C、禅让制 D、宗法制
  • 5. 下列示意的现象开始于(    )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
  • 6.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说明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  )

    A、分割诸侯的兵力 B、保证国家的兵源 C、巩固周王的统治 D、保证国家财政收入
  • 7. 商鞅变法内容中,对秦国封建制度确立起决定作用的是(    )

    A、废除旧贵族的特权 B、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C、奖励耕战富国强兵 D、推行县制治理地方
  • 8. “工匠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正是古代工匠的追求极致、追求品质的精神,造就了如图两件绝世青铜精品。它们铸造于(   )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
  • 9. 他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他是 (     )

    A、齐桓公 B、秦穆公 C、楚庄王 D、晋文公
  • 10. 下列我国先秦历史朝代顺序的排列中,正确的是(    )
    A、夏→商→东周→西周 B、西周→东周→商→夏 C、西周→东周→夏→商 D、夏→商→西周→东周
  • 11. 阅读小明同学绘制的中国历史朝代(时期)更替示意图(局部),其中空白处应该是(    )

    A、夏朝 B、商削 C、战国 D、东汉
  • 12. 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    )
    A、周王室中兴,王权加强 B、诸侯国日益减少,七雄纷争 C、周王号令天下,诸侯臣服 D、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 13. 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时期 D、战国时期
  • 14.

    如图是《战国七雄形势图》,其中①②③④所示位置分别是(  )


    A、秦、楚、齐、燕 B、齐、楚、秦、燕 C、燕、齐、秦、楚 D、燕、齐、楚、秦
  • 15. 下图是西周实行的一种制度示意图,根据这种制度,图中第二层的人要为最上层的人尽的义务是(    )

    A、进纳贡物,服从调兵 B、管理土地和人民 C、监察百官,镇守疆土 D、修建城池,制定制度
  • 16. 图中,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    )
    A、 B、 C、 D、
  • 17. 改革变法是我国由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的重要途径,我国封建社会形成于(    )
    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秦朝时期 D、西汉时期
  • 18. 经典诵读已成为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弘场传统美德的重要方式。“始存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引自《三字经》,其中的“七雄”是指(    )
    A、齐、楚、秦、燕、赵、魏、韩 B、楚、秦、赵、宋、魏、齐、韩 C、晋、楚、齐、韩、赵、燕、魏 D、吴、魏、燕、赵、楚、秦、韩
  • 19. 《史记·楚世家》记载:(楚庄王)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材料主要反映出当时( )
    A、尊王攘夷,大国争霸 B、迁都频繁,异姓反叛 C、周室衰微,诸侯争霸 D、列国争战,诸侯兼并
  • 20. “文景之治”这一盛世景象出现的原因有(    )

    ①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

    ②注重发展农业生产,奖励耕作的农民,劝诚百官关心农桑

    ③文帝、景帝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

    ④重视“以德化民”,社会比较安定

    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用儒家思想进行统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 21. 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一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的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

    A、统一度量衡和货币 B、焚书坑儒 C、修筑长城 D、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
  • 22. 秦朝末年,民间流传着“阿房,阿房,亡始皇”的童谣。你认为导致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    )

    A、陈胜、吴广起义 B、秦朝的暴政 C、修建阿房宫 D、项羽、刘邦起义
  • 23. 公元前202年,刘邦率大军将项羽包围在垓下。他让士兵都唱起楚歌,楚军思念家乡,纷纷溃散。下列最能体现这,故事的成语是(    )
    A、四面楚歌 B、破釜沉舟 C、揭竿而起 D、打草惊蛇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l0分,每空l分。)

  • 24. 目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距今约万年;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建立于公元前
  • 25. 传说部落和部落联合在涿鹿打败了蚩尤部落 ,形成了日后的华夏。
  • 26.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著有一书。孔子思想的核心主张是
  • 27. 战国时期变法最彻底的是国的商鞅变法。公元前年,秦朝建立。
  • 28. 秦始皇为禁锢人们的思想言论,下令烧毁民间诸子百家书籍,又将提出非议的460多个儒生和方士全部活埋,史称“”;秦朝灭亡后,项羽和刘邦为争夺帝位展开争战,史称“”。

三、材料分析题材料:(本大题共40分。每小题8分)

  • 29. 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人类发展的追求之一。根据提示,完成下列探究学习

    【走进人与自然和谐的历史】

    (1)、图一、图二是我国原始居民适应自然、征服自然的结果。图一的房屋名称叫什么?居住图二房屋的原始居民叫什么?导致这两种不同房屋结构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2)、图一和图二都是想象图,但都是根据历史遗址还原的,因此具有较高的可信度,请问我们能够获得有效历史信息的途径有哪些?(列出两项即可)
    (3)、【认识人与自然和谐的事例】
    远古时期,人类为了生存,改造自然的成功事例是什么?
    (4)、【感悟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反思古人的做法与主张,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问题上,作为一名当代中学生应该怎么做?
  • 30. 材料:春秋战国时期,针对社会急剧变化和发展,有识之土纷纷发表各自的看法和主张。
    (1)、图一人物是谁?他创立了什么学派?

    (2)、小明同学考试考砸了,爸爸说要家法伺候。爷爷说:“这次考差了不全是坏事,知道差在哪了,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嘛!”爷爷的言论与哪幅图中人物的主张最为接近?说明理由
    (3)、材料中各个学派间相互争论和批判,又相互影响,形成了什么样的局面?
    (4)、以上四位人物,你最欣赏哪位?请说明理由
  • 31. 材料一:

    材料二:“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天子适诸侯,日巡……诸侯朝于天子,日述职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天子有巡视管理诸侯领地的权利,诸侯有朝觐天子的义务,一次不朝觐就贬斥爵位,两次不朝觐就削减封地,三次不朝觐就讨伐他。)

    材料三:公元前771年,大戎进犯镐京,诸侯不再派兵相救,幽王被杀,西周灭亡。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的哪种政治制度?这制度最早开始于哪一个朝代?实行这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说:“天子有巡视管理诸侯领地的权利”那么诸侯对天子应该尽哪些义务?结合所学知识同答问题。
    (3)、材料三中“诸侯不再派兵相救”反映了当时什么现象?
  • 3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材料二:分天下以为40多个郡,郡下设县,由中央直接管辖…,统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车同轨:指车辆和道路的宽度统一)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秦朝时,大兴土木,营造阿房宫、骊山陵墓,劳民伤财;赋税和徭役繁重,刑罚苛严。引起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回答问题:

    (1)、阅读材料一,请问:秦朝统一的时间是何时?谁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庞大帝国?
    (2)、“秦王扫六合”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3)、阅读材料二,归纳出秦始皇为巩固统治采取了哪些措施?(列出两项即可得满分)
    (4)、由秦帝国的兴亡,我们可以得到怎样的启示?(言之有理即可)
  • 33. 秦末爆发大规模农民起义,请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史记·高祖本纪》记载,高祖率军到达咸阳后,与士兵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使得秦人大喜,民心安定。最终大胜。

    (1)、材料一反映的是秦末的哪次起义?这次起义有何历史意义?
    (2)、材料二中的高祖是谁?他与谁进行了长达4年的较量,最终取得胜利?请写出这次战争的名称。
    (3)、通过材料二,我们可以获得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