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20课《创造宣言》同步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19-11-12 类型:同步测试

一、积累运用

  • 1. 给划线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lián

    dùn

  • 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塑相    六贤祠    哑口无言    山穷水尽 B、金刚    无字碑    走头无路    众叛亲离 C、卦辞    茅草房    画龙点晴    陷入绝境 D、封锁    安魂曲    自暴自弃    接二连三
  • 3.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作文时,我们一定要详略得当,绝不能添枝加叶,画龙点睛 B、小张被大家问得哑口无言 , 只有默默低头承认错误。 C、你如果因为这点挫折便自暴自弃 , 那这辈子都难有所成就了。 D、这堂诗歌鉴赏课,语文老师匠心独运,以画配诗,诗、画相得益彰 , 意韵无穷。
  •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能否制订一个合理的复习计划,是中考取得满意成绩的前提。 B、近期国际原油价格受诸多因素影响持续走低,国内参考的原油变化率持续下滑。 C、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有效的改正错误提高思想水平的方法。 D、据商务部统计,目前大约已有100个左右的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建设。
  • 5. 下列句子的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中国文字,却是不然。

    ②且如一个“天”字,本是苍苍的天,引申为最尊的称呼,再引申为自然的称呼。

    ③所以有《说文解字》《尔雅》《释名》等书,说那转注、假借的道理。

    ④若在他国,引申义,必有语尾变化,不得同是一字,含有数义。

    ⑤三义不同,总只一个“天”字。

    ⑥中国文字,与地球各国绝异,每一个字,有它的本义,又有引申之义。

    A、①②⑤⑥④③ B、⑥④①②⑤③ C、①②⑤③④⑥ D、⑥②⑤④①③
  • 6. 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
    A、真善美的活人是我们的神,是我们的石像,是我们的爱人。 B、蚕吃桑叶,尚能吐丝,难道我们天天吃白米饭,除造粪之外,便一无贡献吗? C、我们是要在平凡上造出不平凡,在单调上造出不单调。 D、点滴的创造像屋檐水一样,一点一滴,滴穿阶沿石。
  • 7. 填空。
    (1)、陶行知,安徽歙县人,教育家。主要教育思想是“”,代表作有《中国教育改造》《中国大众教育问题》等。罗丹,(国籍)雕塑家、艺术理论家,代表作有《》《青铜时代》等。歌德,(国籍)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代表作有《浮士德》《》等。
    (2)、《易经》又称《》,家经典之一,相传是(人名)在狱中所作。

二、综合题

  • 8. 请你参加以“坚持学习,强大自己”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1)、【活动一:倡勤奋】请在下面方格里找出一句体现勤奋学习的句子,并且正确、规范、工整地抄写在下面的田字格里。

    (2)、【活动二:悟精髓】下面是教育家陶行知的“四问五字”说,其重在强调什么?

        教育家陶行知在重庆创办育才学校的时候,要求全校的学生做到每天四问:第一问,你的身体有没有进步?第二问,你的学问有没有进步?第三问,你的工作有没有进步?第四问,你的道德有没有进步?其中促进学问进步,应该做到五个字,第一个字是“一”,专一的“一”;第二个字是“集”,搜集的“集”;第三个字是“钻”,钻进去的“钻”;第四个字是“剖”,解剖的“剖”;第五个字是“韧”,坚韧的“韧”。

    (3)、【活动三:明现状】下面这份调查结果统计表,反映了什么问题?

  • 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6年10月17日,我国“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两名航天员送上太空。10月19日凌晨。“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在距离地球393公里的太空相遇,两个比子弹速度还要快8倍的空中飞行器准确地对接在一起。景海鹏和陈东两名航天员进入了“天宫二号”,并按计划开展空间科学实验。

    材料二:下面是部分外国媒体对材料一的反应。

    英国广播公司:此次试验将引领中国进一步开展面向火星或月球的太空探索任务。

    西班牙埃菲社:此次飞行任务将为中国在2022年前后完成第一个空间站建设的计划夯实基础。

    新加坡《联合早报》:“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对接,将代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第二阶段任务已完成。

    韩联社:目前中国航天技术已经足以与美国、俄罗斯等老牌强国比肩,“神舟十一号”的发射将为中国实现建成空间站的目标奠定良好基础。

    (1)、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30字左右)
    (2)、请从材料二中整合出三条关键信息。

三、现代文阅读

  • 10.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生命是棵长满可能的树

    刘根生

        ①研究者观察花样滑冰运动员训练发现,相同情况下,普通运动员喜欢练习已掌握的动作,顶尖运动员更喜欢练习未掌握的动作。是停留在“舒适区”巩固技能,还是在困难中超越自我?选择,影响着结局。生命犹如一棵长满可能的树;走出舒适区,挑战“不可能”,人生才能抵达更高的境界。

        ②走出舒适区,必须勇于“再出发”。时年花甲的王泽山院士放下过往成就的包袱,苦苦实验二十载,解决了火炸药领域的世界性难题,第三次走上国家科技奖领奖台;周有光50岁前是经济学教授,50岁后主持拟定我国《汉语拼音方案》,100岁还不肯“逸我以老”,出版了多部著作。不为已有功名所累,变顶点为新起点,生命之树自然会挂满累累果实。

        ③走出舒适区,意味着敢于“求极限”。模拟太空失重条件训练,航天员若感到身体不适,可随时按下警报器终止,但中国航天员从未发出过警报。在模拟失重的水槽里,景海鹏一泡就是三四个小时,吃饭时连筷子都拿不动。古人云:“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使人痛苦者,往往蕴藏着促人强大的因子。

        ④走出舒适区,有时候需要“讨苦吃”。杨善洲说,如果说共产党人有职业病,这个病就是自讨苦吃。从云南保山地委书记位置上卸任后,他毅然扎进大亮山植树造林,把荒山秃岭变成了绿洲;广东湛江市政协原主席陈光保离休后,荷着锄头进山开荒,造福一方百姓。这般自讨苦吃,体现了心念苍生、以苦为乐,更以实绩彰显了行动的力量。

        ⑤哲人有言,有些人过了30岁就“死”了,因为之后的岁月里全在模仿自己,机械地重复习惯之事。模仿自己,就是待在舒适区的惯性使然。比如用新瓶装旧酒,反复显摆曾经的成果,如同照了相洗了很多张照片,底片却还是一张;比如习惯于守成、放弃了创新,在踟蹰不前中被他人超越;比如陷入工作怪圈,忙忙碌碌装样子,有难度的不愿干,没有先例的不敢干。不日新者必日退,模仿自己,难免会在舒适中“过早地死亡”。

        ⑥非洲有种蝙蝠,能把毛驴杀死。开始时,它会用舌尖轻轻地舔舐毛驴的脚踝,接着再咬个小口吸血,毛驴浑然不觉;一只只蝙蝠接力,毛驴终于轰然倒地。安逸享乐,会让人停留于表面的舒适区。这种舒适背后,隐藏着致命的陷阱。摒弃守成心态、抵制“舒适”吞噬,一个人才能在进取中不断赢得新优势,内心也方有长久的安宁。

        ⑦一个人之所以伟大,首先是因为他的目标伟大。高远的目标,寄托着理想和信仰,能激励精神、催人奋进。高原之上有高峰,目标远大者从不满足于某个特定高度,他们常常自觉选择离开舒适区,艰难地踏上新征程。面对生命这棵长满可能性的大树,只要肯努力,向上向善总有无限的拓展空间。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从全文来看,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简要分析第③段的论证思路。
    (3)、第⑤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 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学生的精神

    陶行知

        ①现在中国许多学生及一般教员,有一个很大的通病,就是容;易“自满”。不论研究何种学科,只有相当的了解,即洋洋自得、心满意足。中国“四书”上有两句话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真是千古不灭的格言,并且是两句不能分开的话。因为要“学而不厌”,才能够做到“诲人不倦”。所以学生求学,固然要“学而不厌”,就是当了教员,还是要继续“学而不厌”。这可说是我现在要讲的学生的精神的先决问题。

        ②现在开始来讲学生的精神了。学生的精神大约分为三点。

        ③学生求学须具有科学的精神。我们不论研究什么学科,总要看一个明白,想一个透彻,多发些疑问,切不可武断盲从。例如别人要我们信仰国家主义,我们必须明了国家主义的内容是否合于现代社会,才定信仰不信仰的方针。其他,社会主义亦然,无政府主义亦然……尤其我们研究科学之时,碰到了一个问题,“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因为我们自己知道自己不知的地方,那还有能够知道的一日;倘若不知的而认为知,那么,不知道的终究没有知道的日子了。这可说是自己斩断自己求学的机能。所以我们学生求学,第一步就要有科学的精神。

        ④要改造社会必具有委婉的精神。我们在任何环境里面做事,不可过于急进。譬如园了裁花木,倘只执一镰斧,乱砍荆棘,我相信花木亦必随之而受伤。务须从旁着想,怎样才能使荆棘去掉,那么,非用委婉的功夫不可。改造社会也是一样。尤其是我们学生,因为是领导民众的中坚分子,倘用快刀斩乱麻的手段,必使一般民众起畏惧之心,还怎样讲改造社会?所以我们要改造社会,也需要用委婉的精神,走到民众前头,慢慢地领他们向前走,并且还要告示他们向前走的方法。如此才有改造社会的希望。不然,任你如何轰轰烈烈倡导改造社会,社会还是不能改造的。

        ⑤应付环境必具有坚强人格和百折不回的精神。我们处在任何环境里面,必抱有坚强人格,不可自由摇动,尤其到了利害生死关头之时,必富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概。这才算得一个真正的大丈夫,真正的国民。现在中国学生在普通情形的时候,各人的性格,好像没有多大的区别。但到危急存亡利害相冲的关头,就看得清清楚楚,各人露出自己的本来面目。所以我们处在任何的环境里面,坚强不摇的人格及不屈不挠的精神,是绝不能少的,尤其在我们学生时代。

        ⑥学生的精神,大概分为上列三点。我觉得在今日的学生及教员,是必须具备的。

    (有删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第④段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分析其作用。
    (3)、下面的材料是原文中的事实论据,你认为放在哪一段最合适?为什么?

    明朝的方孝孺先生,当燕王朱棣篡位之时,使他起草“即位诏”,他大书“燕王篡位”四字,因此被诛十族。燕王篡位之时,势力胜过现在的任何军阀,但不能压倒方先生一笔锥。

    (4)、请梳理本文的论证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