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温江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19-11-05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在陶瓷器生产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混合 B、成型 C、干燥 D、烧结2.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把“生态文明建设”首次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要求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A、合理开发环保洁净能源 B、研发易降解的生物农药 C、改进汽车尾气净化技术 D、全面关停所有化工企业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工业制氧,属物理变化 B、明矾净水,能杀菌消毒 C、油锅着火,可加水浇灭 D、煤气泄漏,点蜡烛查看4. 下列关于金属材料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用稀盐酸可以鉴别黄金和黄铜(铜锌合金) B、铁在干燥的空气中容易生锈 C、硬铝(铝合金)的硬度大于纯铝 D、金属资源的回收利用既保护了环境,又节约了金属资源5. 2018年3月22日是第26届“世界水日”,我国的宣传主题是“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建设节水型社会”。再生水的循环使用是城市节水的主要措施之一,“再生水”是城市污水经处理后达到国家水质标准的中水(中水是指介于自来水和污水之间的水)。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A、“再生水”用于农业灌溉有利于节约水资源 B、过滤不能将硬水转化为软水 C、“再生水”可能是纯净物 D、节约用水是每位公民的责任6.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验满二氧化碳 B、加热液体 C、液体体积读数 D、滴加液体7. 小明同学对探究分子性质的实验(图1)进行了改进,如图2所示,在T形三通管的粗玻璃管里,固定一根湿润的酚酞纱布条,将浓氨水滴入T形三通管的细弯管处,然后用橡皮帽封闭管口,一会儿就观察到ba段纱布条变成红色。以下有关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图1 图2
A、图2比图1的实验更环保、更节约 B、图2中bc段纱布也会慢慢变红 C、图1和图2的实验均能证明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D、若将图2中装有浓氨水的细弯管处浸入冰水中,纱布就不会变红8. 下列4幅图分别是实验室制备、收集、验满、验证性质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9. 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归纳总结正确的是()A、CO和CO2的化学性质相似 B、一种元素只能形成一种单质 C、CO和C都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 D、初中实验室制取O2和CO2可以使用相同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10. 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 ”表示硫原子,“ ”表示氧原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化合反应 B、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1:1 C、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D、每个甲分子含有3个原子11. 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下列行为错误的是( )A、城市交通推行共享单车 B、分类回收利用垃圾,减少资源浪费 C、推广使用一次性木筷,减少疾病传染 D、使用催化净化装置,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12. 根据化学方程式: ,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②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③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 ④水是由氧气单质和氢气单质组成
⑤反应前后氧原子和氢原子的数目没变 ⑥反应前后氧原子的质子数不变
⑦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微粒数目之比是2:1 ⑧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A、①④⑤⑦⑧ B、②④⑤⑥⑦ C、①③④⑥⑧ D、②⑤⑥⑦⑧13. 如图所示,在蒸馏烧瓶中加入几粒碎瓷片,再加入约 体积的自来水,连接装置进行制取蒸馏水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温度计在实验中经常使用,图中位置不对,水银球应该插入液态水中 B、实验时,冷凝管应适当倾斜,其进、出水方向是:b进a出 C、实验时,冷凝管应该用铁架台夹持固定 D、石棉网作用是使蒸馏烧瓶均匀受热,碎瓷片作用是防止加热时出现暴沸14. 铜元素有多种氧化物,如CuO、Cu2O.称取28.8g仅含Cu、O两种元素的固体样品,采用如图装置实验 (夹持装置省略),通入CO足量,反应完全后测得实验前后装置B增重8.8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装置B的作用是吸收反应生成的H2O和CO2 B、先CO通一段时间,目的是排除装置中的空气 C、根据实验数据进行计算,可以确定该固体中Cu和O元素质量比为9:1 D、若缺少装置C,则实验所得Cu、O个数比偏高二、填空题
-
15.(1)、镁条在空气中点燃剧烈燃烧:(2)、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3)、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化学方程式:(4)、①写出化学式的名称并标出加点元素的化合价:
SO3:名称 ,化合价 名称 , 化合价
②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钻石:干冰:碳酸氢钠:磁铁矿:
16. 地壳中的元素含量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含量居第一位的元素,其原子结构示意图是。(2)、含量居第二位的元素,生活中举其一用途是;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周期。(3)、用离子符号表示由氢、氧元素组成的常见原子团是。(4)、由碳、氧、钠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该物质的名称是 。三、综合题
-
17.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二氧化碳性质的装置图:(1)、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甲中仪器①名称是。如果用乙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应该将导管a与(填序号)导管连接。如果用乙装置检验二氧化碳,需要在集气瓶中装入部分溶液,将二氧化碳从(填序号)导管通入,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为。(2)、用软塑料瓶丙收集满一瓶二氧化碳,倒入图中所示体积的水,盖紧瓶盖,振荡后会观察到;取出瓶中部分液体装于试管中,滴加几滴石蕊试液,液体变成色。(3)、已知相同条件下气体的密度与其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根据图丁中的现象,可以推测气球中的气体不可能是________。A、空气 B、氧气 C、氢气 D、丙烷(CH)(4)、图戊中向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看到的现象是。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化学性质是。(5)、实验室如用甲装置制取48gO2 , 则需要H2O2多少克?(计算题,写出详细过程)
四、简答题
-
18. 如图为铁的冶炼和铁制品循环再利用的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1)、上述“①”、“②”、“③”过程中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填序号),写出一个工业炼铁原理的化学方程式。(2)、焦炭在高炉炼铁中的主要作用是燃烧提高炉温和。(3)、废旧金属“循环再利用”的意义是(写一点即可)。
五、推断题
-
19. 如下图甲、乙、丙、丁戊、已、庚及A、B是初中常见物质其中戊是天然气主要成分,B通电可得到A,甲为一种常见单质,乙、丙为气体,己为红色粉末(反应条件略去)。(1)、丙可用于戊泄漏引发火灾中灭火,灭火其实就是破坏燃烧的三个条件,三个条件分别是:。(2)、乙和黑色粉末生成己的化学方程式是:。(3)、如图丙生成丁可用于丙的检验其检验方法是:。
六、科学探究题
-
20. 课后查阅资料后,小丽和小明利用如图1所示装置对氯酸钾制氧气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学习。
资料:
①氯酸钾的熔点约为356℃,二氧化锰的分解温度约为535℃。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受热物质的温度一般约为400℃左右;
②不同配比是指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质量比;
③氯酸钾分解时,传感器得到氧气浓度随温度的变化示意图(图2)及不同配比时氧气浓度随温度的变化示意图(图3)如下:
(1)、分析图2,氯酸钾熔点(填“高于”、“等于”或“低于")其分解温度;(2)、分析图2,在氯酸钾分解前,传感器得到氧气浓度降低的可能原因是;(3)、分析图3,氯酸钾分解温度随物质配比变化的规律是 , 当物质配比为1:2时,氯酸钾分解温度约为℃;(4)、为证实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小丽利用如图4装置进行如表所示的实验: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I
检查气密性。
方法:
II
分别在“Y”形管两侧支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和氯酸钾,塞紧橡皮塞
不填
III
分别用酒精灯先后加热二氧化锰和氨酸钾,用带火星木条放在导管口。
加热左侧支管,可观察到 , 加热右侧支管,可观察到木条较长时间才能复燃。
IV
冷却后,将“Y"形管左侧支管中部分二氧化锰混入右侧支管中,振荡“Y”形管,加热,用带火星木条放在导管口。
加热后可观察到现象是
请回答:
①步骤I中检查气密性方法是:。
②完善步骤III中的填空:加热左侧支管,可观察到。
③步骤IV中,将二氧化锰混入右侧支管有余热的氯酸钾中的操作方法是。加热后可观察到现象是。
④小丽认为根据步骤IV的实验现象就能说明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但小明不同意她的观点,小明认为还需证明在此反应中二氧化锰的和不变。后来在老师的指导下,小丽完善了实验方案,最终验证了自己的结论,则氯酸钾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