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浦东新区第四教育署2018-2019学年七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19-11-05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下列各组划线字的注音及字形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yàn)     (ruì)智       奔驰     道歉     义无返顾 B、(jué)     (chāng)痍     雄辨     享誉     风尘仆仆 C、(zhuì)    贫(jí)        澎湃     浩瀚     鼾然入梦 D、(wǔ)      (chù)立       惦记     震撼     神采焕发
  • 2.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对比的关键是同中求异,“同”是对比的前提和基础,“异”是对比的关键和重点。 B、通讯与消息相比,比较具体,新闻容量大,表现手段多,但时效性不及消息。 C、押韵是诗歌重要的语言特点之一,古代诗词要求比较严格,现代诗歌则相对宽松。 D、《女娲补天》《精卫填海》都是我国古代神话故事,分别选自《列子》《山海经》。
  • 3. 下列是给老人的生日祝辞,其中运用得体的一项是(    )
    A、室有芝兰春自韵,人如松柏岁常新 B、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D、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二、句子默写

  • 4. 默写。
    (1)、人生自古谁无死,。(《过零丁洋》)
    (2)、月下飞天镜,。(《渡荆门送别》)
    (3)、 , 天涯共此时。(《望月怀远》)
    (4)、春蚕到死丝方尽,。(《无题》)
    (5)、 , 明灭可见。(《小石潭记》)

三、诗歌鉴赏

  • 5. 阅读诗歌,完成下列题目。

    又呈吴郎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1)、本诗的作者是唐朝的著名诗人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作者过去放任邻妇扑枣,因为这位妇人没有吃的、也没有儿女;其实是暗示吴郎应该让她打点枣。 B、颔联紧接一二句,叙述邻妇扑枣是因为生活太贫困,目的是希望吴郎能够多多体谅,对邻妇更加亲善友好。 C、尾联看似与诗歌主题无关,实则欲借邻妇的诉苦,揭示当时百姓贫困的根源,表达诗人对苛政与战争的痛恨与不满。 D、本诗具有律诗的形式美、音乐美,在委婉曲折的夹叙夹议中展现诗人的心理和情感,语言沉郁顿挫而又不乏幽默。

四、文言文阅读

  • 6.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

    【甲】核舟记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乙】口技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 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1)、【甲】文与【乙】文都选自清朝人张潮编辑的《》一书。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划线词的含义。

    力拉崩倒声。

    (3)、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段选文突显了核舟雕刻人物繁多而又逼真。 B、【乙】段选文表现了各种口技声音繁多而又逼真。 C、【甲】段选文写视觉物品,【乙】段选文写听觉声音。 D、两段选文都表现了我国古代艺人精湛的技艺。
  • 7.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

        一屠暮行,为狼所逼。道旁有夜耕者所遗行室 , 奔入伏焉。狼自苫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不可去。顾无计可以死之。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爪下皮,以吹豕(shǐ)之法吹之。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遂负之以归。非屠,乌能作此谋也!

    (《聊斋志异》)

    【注】①行室:指农民在田中所搭的草棚。②伏焉:躲藏在那里。③顾:然而,可是。④吹豕:屠夫将猪杀死后,为了便于去毛,在后腿下端皮上斜割一口,用力吹,使膨胀如球。这里是活吹。

    (1)、解释划线词。

    ①惟有小刀不

    直不能屈

    (2)、翻译句子。

    非屠,乌能作此谋也!

    (3)、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

五、现代文阅读

  • 8.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洁身自好的莲花

        ①一提到莲花,人们会自然地联想到莲叶上滚动的露珠,也许还会想到宋代文人周敦颐的《爱莲说》,对“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格肃然起敬。

        ②20世纪70年代,德国植物学家在研究植物叶面时发现,光滑的叶子表面有灰尘,要先清洗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而莲叶等叶面却总是干干净净。他们利用人造的灰尘粒子污染玉兰、林山毛榉、莲花、芋、甘蓝等植物的叶面,然后用人造雨清洗2分钟,使雨滴滑落,再观察叶面灰尘粒子残留状况。实验发现,有些植物叶面残留的污染物多达40%,而莲花等植物叶面的污染物残留比例小于5%。这就是所谓的莲花效应。

        ③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莲花效应呢?

        ④通过电子显微镜,我们可以观察到莲叶表面存在着非常复杂的多重微米、纳米级的超微结构。莲叶表面上有一些微小的蜡质颗粒,并且覆盖着无数个约10微米的突包,每个突包的表面又布满了直径仅为几百纳米的更细的绒毛。在突包间的凹陷部分充满着空气,从而使得在尺寸上远大于这种结构的灰尘、雨水等落在叶面上,不会大范围直接接触叶面,而是隔着一层极薄的空气,并且其能接触的点也只是叶面上若干个凸起的点。

        ⑤这是自然界中生物长期进化的结果。正是这种特殊的超微结构,使得莲叶表面不沾水滴,可以保持清洁:当莲叶上有水时,水会在自身表面张力的作用下形成球状,风吹动水珠在叶面上滚动时,水珠可以沾起叶面上的灰尘,并从上面高速滑落。这种自洁能力对于防止病原体的入侵也有着特别的意义。像莲花这样的植物,就是生长在很“脏”的环境中也不容易生病。因为即使病原体到了其叶面上,一经下雨就会随雨水冲走;如果不下雨,叶面很干燥,病原体还是生存不了。

        ⑥莲花的这种自洁功能引起了科学家们的极大兴趣。他们努力模仿这种表面,使应用研究迅速发展。20世纪末,基于“莲花效应”的涂料陆续问世,在越来越多的建筑中得到应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周围将会出现不会脏的地板、墙壁和没有灰尘的无线电用品。

    (1)、文章第①段中写到宋代文人周敦颐《爱莲说》的作用是
    (2)、请根据第②段文意,用简洁的语言解释“莲花效应”的含义。
    (3)、第②段中划线词“总是”“均”这两个词在文中充分说明了
    (4)、请根据第⑤段文意,简要概括“莲花效应”给植物本身带来的好处。
  • 9.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父亲的口琴

        ①2005年与妻儿再次回到南太行老家,初夏山野,翠绿妖娆。父亲拉开抽屉,从柜子底层,拿出一个黑色的布包,一层层打开,捧出一只口琴。手牵着儿子,到树影斑驳的院子里,坐在一块红石头上吹奏。我大为惊诧。在此之前,我从来不知,也不会想到,大字不识一个的父亲竟然懂得音乐,会用嘴巴吹出如此美丽的声音。

        ②母亲说,父亲给村里放羊的时候,时常带着那只口琴,坐在山坡上吹。我想,那情景要是到了诗人眼里,一定是:青草浩荡,辉映天空,群山连绵,犹如屏障。可爱的羊只似飘动的云朵,父亲的姿势像是一尊鲜活的雕塑。口中琴声漫过岩石及其苔藓,草尖和悬崖下的阴影,乃至河谷间cóng  cóng流水与鸟雀们的翅膀。然而,父亲坐在山坡上的样子未必具有美感,琴声未必那么轻盈。那些羊只并非洁白,而是黧黑。河谷间早就没有了流水,鸟雀们的飞翔是为了生存觅食。那时候的父亲,也不过是为了生计。

        ③而此时,父亲吹着,儿子在一边听,一会跃跃欲试。我在旁边看着,蓦然感觉到了父亲的丰富。这样的一个人,竟然与高雅美妙的音乐发生过如此紧密的联系,竟然在无人处用一只口琴倾诉内心,排遣寂寞。父亲吹了一首我叫不出名字的曲子,好像是山西民歌。儿子抢过来,呜呜地乱吹一会儿,又给了父亲。父亲说,听爷爷给你吹。说完,便吹起了《朝阳沟》片段——我听得入迷,站在当地,不知是感动,还是惊诧,热泪一下子冲了出来。

        ④我想我一定被什么捕获了。长期以来,在我心里,父亲只是一个木讷、本分、孤独、苦难的农民,一个在山野之间劳作大半生,在苦难的风雨中只知道忍耐和吞咽的人,怎么会有如此的雅致兴趣和爱好呢?我可能真的小看甚至漠视了父亲,漠视了他作为父亲和农民之外的一切,比如他的内心精神和思想要求,比如他在苦难生活中某些自发的“消解”压力与悲怆的能力与智慧。

        ⑤第二天下午,忙忙碌碌的母亲一个人在外面喂鸡,其余的家人围坐在庭院里喝茶聊天,此时,我走到父亲身边,深情地说:“爸,你昨天口琴吹得真好,能否今天再给我们吹一首?”父亲听了,羞涩地咧开嘴巴,抖着胡须,呵呵笑着答应了。他顿了顿,甩了甩口琴,双手捧住,吹起了《梁祝》中“化蝶”那一节,乐声起落不止,悲怆与挚爱,绝望与生死,令人寸断柔肠,内心惊雷横冲,思维如潮水奔淌。而到最后,音乐忽然平缓,如乘青草沿坡下滑,如冰层暖流,如泉水浸岸,风吹花开。

        ⑥庭院里顿时鸦雀无声,苹果树和椿树上鼓噪的蝉,路口的家狗,也都若有所思,静默如斯。我情不自禁地鼓掌,然后是妻子、弟弟和弟媳妇,两个孩子也都学着我们的样子。一时间,父亲被我们的掌声围困,虽然不大,但很整齐,虽然稀少,但很热烈。

        ⑦父亲有些不好意思,低了下脑袋,然后又把口琴甩了甩。摸出一根香烟点着,把手中的口琴向他三岁的孙子递来。儿子接住,翻来覆去地看了好一会儿,放在嘴巴上,鼓着腮帮,却吹不出声音。父亲站起来,说这样那样才能吹出声音。

        ⑧几天后,父亲的那只口琴一直被孩子当作玩具,想起来吹下,想不起就当成了砸核桃的锤头。父亲看着,也不说什么,咧嘴呵呵笑。有时候帮着孩子们摘核桃和苹果,烧板栗,捉知了和刚出窝儿的小鸟。父亲的口琴,有时候被放在泥地上,锅台边,院门外,门槛上,沾上黑垢,灌了沙子。

        ⑨我们就要返回西北的头天晚上,父亲来到我的房间,坐在灯下,一边听我们说话,一边用毛巾擦拭那只口琴,偶尔抬头看看在炕上玩耍的孙子,防着他不小心摔下来。夜深的时候,在妻子建议下,父亲又给我们吹了一曲,竟然是腾格尔的《父亲和我》。这叫我们惊诧莫名。父亲坐在炕沿上,嘴唇不住挪动,像是舞蹈。夜色浓郁的乡村黑夜,父亲的琴声悠扬散漫,洋溢着一种催人泪下的哀伤和亲情。我和妻子忍不住流下眼泪,看着专注的父亲,觉得了惭愧和不安。

        ⑩第二天,太阳还没出来,父亲母亲送我们上车,我使劲抱了抱父亲。父亲没吭声,也没回抱我。车开走的时候,父亲只是脸色忧郁地看看我们,站在原地,哈着腰,不住地挥手。

    (选文有删改)

    (1)、为第②段的拼音写上汉字。

    cóng  cóng

    流水

    (2)、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表格。

    时间

    父亲吹奏的曲目

    作者的内心感受

    2005年初夏的一天

    《朝阳沟》

    《梁祝》

    (“我”)被吸引、震撼,从而由衷地敬佩父亲。

    要返回西北的头天晚上

    (3)、第⑤段画直线句子运用了的修辞手法,其作用为
    (4)、从写作角度出发,第⑥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描写,烘托出
    (5)、对本文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想象诗人眼里父亲在山坡上吹口琴的情景,主要反衬出现实中的父亲吹口琴缺乏美感。 B、在作者过往的印象中,父亲是一个木讷、本分、孤独、苦难的农民,琴声改变了这一印象。 C、作者对于长期以来漠视了父亲的内心世界以及思想要求而感到惭愧,并想对他有所弥补。 D、作者对父亲吹口琴时的神态、动作等进行细节描写,表现出父亲吹口琴时的娴熟和投入。

六、作文

  • 10. 题目:这里是我的舞台

    要求:①写一篇字数在600字左右的记叙文。②文中不能透露个人相关信息。③不得抄袭或使用本试卷中提供的材料。④请注意字迹端正,卷面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