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海市青浦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17-07-07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

  • 1. 下列物质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玻璃破碎 B、冰块融化 C、干冰升华 D、蜡烛燃烧
  • 2. 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酒精挥发 B、厨房里的菜刀生锈 C、冰受热熔化成水 D、用木炭消除冰箱中的异味
  • 3.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从分离空气的成分中不能得到的气体是(   )
    A、用作医疗急救的氧气 B、用作霓虹灯中填充气的稀有气体 C、用作食品防腐剂的氮气 D、用作清洁燃料的氢气
  • 4. 下列有关化合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NaCl和HCl里,氯元素均为﹣1价 B、在H2中,氢元素显+1价 C、FeCl2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D、非金属元素在化合物里,一定显负价
  • 5.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S+O2→SO2 B、Cu+2HCl→CuCl2+H2 C、Fe+CuSO4→FeSO4+Cu D、Ca(OH)2+2HCl→CaCl2+H2O
  • 6.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 7. 对分子和原子两种微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构成分子,物质只能由分子构成 B、同种原子可能构成不同的分子 C、化学变化中分子数目一定发生变化 D、分子质量一定大于原子质量
  • 8. 下列物质的用途,只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氢气用于冶炼金属 B、稀硫酸用于除铁锈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 9. 对含碳物质的用途与性质解释错误的是(   )
    A、书写档案规定使用碳素墨水﹣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B、石墨能够做电池的电极材料﹣石墨能够导电 C、焦炭可以把铁从它的氧化物矿石里还原出来﹣焦炭具有氧化性 D、制糖工业中用活性炭来脱色以制白糖﹣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 10. 右图是电解水时,水分子分解过程示意图.关于对该图理解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 B、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C、水分子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 11. 下列关于物质组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纯净物的组成中只含一种元素 B、混合物的组成中肯定含有多种元素 C、不同的物质可以含有相同的元素 D、含氧元素的化合物就是氧化物
  • 12. 现有a、b两种物质在t1℃的饱和溶液,将它们的温度分别升高到t2℃,a溶液有晶体析出而b溶液还可以继续溶解一些b晶体.则能表示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是(   )
    A、 B、    C、 D、
  • 13. 关于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氧气能与镁、铁等金属、某些化合物反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油锅着火,依据灭火原理隔绝空气,可用锅盖盖灭 D、可燃物燃烧一定需要氧气
  • 14. 一种焰火火药中所含的硝酸铜在燃放时产生绿色火焰,发生如下反应:2Cu(NO32→2CuO+O2↑+4X↑.则X 为(   )
    A、NO2 B、NO C、N2 D、N2O5
  • 15. 对如图实验的分析说明不正确的是(   )

    A、该实验说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 B、该实验说明生成物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C、该实验说明一氧化碳和氧化铜的反应需要加热 D、该实验可以防止有毒的一氧化碳气体对空气的污染,同时又可以充分利用能源
  • 16. 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把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的石灰水区分开来的试剂是(   )
    A、氧化铜 B、石蕊试液 C、碳酸钠溶液 D、氯化钡溶液
  • 17. 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a、b都属于易溶物质 B、在t℃时,a、b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升高温度能使饱和的a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D、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
  • 18. 现有甲、乙、丙、丁四种化合物,甲能跟BaCl2溶液反应生成两种盐;乙能跟NaOH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丙能跟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丁呈中性并能跟CaO反应生成碱.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甲是任何一种硫酸盐 B、乙一定是酸 C、丙是所有的非金属氧化物和碱 D、丁一定是H2O
  • 19. 1个铅(Pb)原子质量是34.419×1026Kg,一个碳﹣12原子质量是1.993×1026Kg,则铅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A、68.6 B、207.2         C、413.0         D、823.2
  • 20. 实验室里Na2CO3试剂可能混有Ba(NO32、KCl、NaHCO3杂质,今取10.6g样品,溶于水得澄清溶液,另取10.6g样品,加入足量的盐酸,收集到4gCO2 ,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样品中只含有NaHCO3 B、样品中混有KCl,也可能有NaHCO3 C、样品中有NaHCO3 , 也有Ba(NO32 D、样品中混有NaHCO3 , 也可能有KCl

二、填空题

  • 21. 生活中处处蕴含着化学知识,请回答:

    ①金秋十月,丹桂飘香.请从微观的角度解释该现象

    ②水是一种优良的溶剂,生活中用下列物质,通常能配成水溶液的是(填字母).

    A.淀粉       B.食盐         C.植物油         D.碳酸钙补钙片

    ③化肥中氯化钾和碳酸钾的作用相似,是因为都含有元素;检验该元素常用焰色反应,现象是

    ④金刚石、石墨、C60都由元素组成,它们的物理性质有较大差异的原因是

  • 22. 如表是氯化钠和碳酸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此表回答:

    温度/℃

    10

    20

    30

    40

    溶解度/g

    氯化钠

    35.8

    36.0

    36.3

    36.6

    碳酸钠

    12.2

    21.8

    39.7

    53.2

    ①由表中数据可知,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物质是 , 氯化钠与碳酸钠溶解度相等的温度范围是

    ②10℃时,分别配制表中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质量分数较大的物质是;20℃时,100g水最多能溶解gNaCl;

    ③向烧杯中加100g水和50.0g碳酸钠配成40℃的溶液,再冷却到20℃,烧杯中析出固体为g(不考虑结晶水);若在碳酸钠溶液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则分离的方法可采用

  • 23. 化学科技小组同学模拟工厂苛化法生产烧碱的示意图如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煅烧石灰石的化学方程式;操作2的名称是

    ②若反应器中纯碱全部反应,但结晶得到的固体烧碱中还含有少量的杂质,原因是 , 检验该杂质选用的试剂是 , 检验时观察到 , 说明结晶得到的固体烧碱确实含有少量杂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滤液C可加入反应容器循环再利用,目的是

    ④若投入反应容器中的纯碱为nmol,则为了确保纯碱全部转化为烧碱,投入生石灰的物质的量取值范围是

三、简答题

  • 24. 为了测定某铜锌混合物中锌的质量分数,某同学利用该合金与稀硫酸反应,进行了三次实验,所得相关的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所取合金的质量/g

    25

    25

    50

    所用稀硫酸的质量/g

    120

    160

    100

    生成氢气的质量/g

    0.4

    0.4

    0.4

    ①每一次反应中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是

    ②试计算该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③从上表数据分析,当所取合金与所用稀硫酸的质量比为时,表明合金中的锌与稀硫酸中的硫酸恰好完全反应.

  • 25. 湿法冶铜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硫酸和硫酸铜两种污染物,为测定该废水中各污染物的含量,环保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取废水500g,向其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测得沉淀质量与所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根据所得数据计算:

    (1)、500g废水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后,得到沉淀的物质的量是mol.
    (2)、该废水中硫酸铜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3)、该废水中硫酸的物质的量是
  • 26. 化学课上教师演示了加热炭粉(过量)和氧化铜混合物的实验,课后课外活动小组同学对教师演示中获得的灰红色粉末样品进行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图中铁架台等装置已略去,D中盛放的是固体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

    实验主要原理:称取样品粉末W g,放入C中;D中装入ag药品;反应结束,冷却后,称量D中药品质量为b g.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w(ba)×1244w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主要实验内容

    实验主要步骤

    实验现象

    有关化学方程式

    打开A的上塞、活塞,慢慢滴加溶液.

     B、E中有气泡

    对C进行加热.当C中药品充分反应后,关闭A的活塞,停止加热.

    C+O2  CO2  

    ②实验讨论

    装置E中盛放的试剂是 , 其作用是

    按上述实验,得到铜的质量分数不精确,你认为是(填:偏大、偏小、或不能确定),原因是 , 如果要得到了较正确的结果,对该装置改进的方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