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专题 第27讲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试卷更新日期:2019-10-23 类型:一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下列关于神经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元分为传入神经元和传出神经元两种 B、神经纤维是神经元胞体发出的长突起 C、多数神经元有一个轴突和多个树突 D、神经元的大小、形态有很大的差异
  • 2. 下列有关突触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突触前膜与突触后膜之间的突触间隙内有组织液 B、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有兴奋性递质、抑制性递质 C、兴奋在突触处只能由突触前膜传向突触后膜 D、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时发生的
  • 3. 下列不属于神经递质的是( )
    A、乙酰胆碱 B、多巴胺 C、去甲肾上腺素 D、性激素
  • 4. 图为人大脑皮层言语区示意图,某学生因病导致大脑皮层言语区发生障碍,医生对其进行检查,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语言文字功能是哺乳动物所特有的高级功能 B、若能听、说、写,但不能看懂文字,则说明H区受损 C、若能说、写、看,但不能听懂讲话,则说明V区受损 D、若能看、听,但不能写和说,则说明W和S区受损
  • 5. 神经元之间相互联系、传递信息的结构是(   )
    A、细胞体 B、突触 C、树突 D、轴突
  • 6. 如图A~F表示麻醉剂阻断神经冲动传导的可能位置,如果病人有感觉,但手不能动,那么阻断的位置是(    )

    A、A处 B、B处        C、C处 D、E 处
  • 7. 下图是人体神经调节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如果传入神经受损,其他结构正常,刺激感受器,大脑皮层依然有感觉 B、如果传出神经受损,其他结构正常,刺激感受器,大脑皮层依然有感觉 C、如果传入神经受损,其他结构正常,刺激感受器,效应器依然有反应 D、如果传出神经受损,其他结构正常,刺激感受器,效应器依然有反应
  • 8. 决定反射时间长短的主要因素是(     )
    A、刺激强度的大小 B、感受器的兴奋性 C、中枢突触数目的多少 D、效应器兴奋性
  • 9. 下列与人体高级神经中枢无直接联系的活动是(    )
    A、自习课时边看书边记笔记 B、成年人可以有意识的控制排尿 C、婴儿经常尿床 D、见到老朋友一时想不起对方的姓名
  • 10. 下列关于反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反射必须要大脑皮层参与 B、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中的效应器就是由传出神经末梢组成 C、反射活动不一定需要完整的反射弧 D、反射是在中枢神经参与下机体对刺激发生的规律性反应
  • 11. 下图①~⑤依次表示蛙坐骨神经受到刺激后的电位变化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①表示甲乙两个电极处的膜外电位的大小与极性不同 B、图②表示甲电极处的膜处于去极化过程,乙电极处的膜处于极化状态 C、图④表示甲电极处的膜处于复极化过程,乙电极处的膜处于反极化状态 D、图⑤表示甲乙两个电极处的膜均处于极化状态
  • 12. 离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适当刺激时细胞膜两侧会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化,如下图所示。a点、b点神经纤维两侧的膜电位表现为(    )

    A、内负外正  内正外负 B、内正外负  内正外负 C、内正外负  内负外正 D、内负外正  内负外正
  • 13. 下图表示神经-肌肉“接头”,其结构和功能与突触类似。当兴奋传导至突触小体时,突触间隙中的Ca2+通过突触前膜上的Ca2+通道内流,导致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突触小泡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 B、神经递质的释放说明细胞膜的结构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C、乙酰胆碱与肌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结合后引起肌细胞收缩,α-银环蛇毒能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当发生α-银环蛇毒中毒时,肌肉会出现痉挛现象 D、若肉毒毒素能特异性地与突触前膜上Ca2+通道结合,则能阻止兴奋的传递
  • 14. 下图为神经元结构模式图,电流计A1和A2的两极a、c、d、e分别接在神经纤维外膜上,在b、f两点给予适宜强度的刺激,则电流计的偏转情况为:(○代表神经元细胞体,<代表神经末梢,且ab=bc、ac=de)(     )

    A、在b点与f点刺激时,A1、A2各偏转两次,且方向相反 B、在b点刺激时,A1偏转两次,A2偏转一次;f点刺激时,A1不偏转,A2偏转一次 C、在b点刺激时,A1不偏转,A2偏转一次;f点刺激时,A1不偏转,A2偏转一次 D、在b点刺激时,A1不偏转,A2偏转两次;f点刺激时,A1不偏转,A2偏转一次
  • 15. 如图为突触的结构示意图,在a、d两点连接一测量电位变化的灵敏电流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示结构包括3个神经元,1个突触 B、如果刺激A,C兴奋,则兴奋处外表面呈负电位 C、若ab=bd,电刺激b点,灵敏电流计的指针不偏转 D、若ab=bd,电刺激c点,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偏转两次
  • 16. 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参与体温平衡的调节;②有调节躯体运动的高级中枢;

    ③与生物节律性有关;④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 17. 完成呼吸、膝跳、阅读反射的神经中枢依次位于(  )
    A、脊髓、大脑、大脑皮层 B、脑干、脊髓、大脑皮层 C、大脑、脊髓、大脑皮层 D、脊髓、脊髓、脑干

二、综合题

  • 18. 研究人员发现,当以弱强度的刺激施加于海兔的喷水管时,海兔的鳃很快缩入外套腔内,这是海兔的缩鳃反射。若每隔1min重复此种轻刺激,海兔的缩鳃反射将逐渐减弱直至消失,这种现象称为习惯化。下图1表示海兔缩鳃反射习惯化的神经环路示意图,图2表示习惯化前后轴突末梢模型。请回答:

    (1)、图1中有种神经元。图1中反射弧的效应器为
    (2)、若在图1中b处给予有效刺激,还可在图中点检测到电位变化,原因是
    (3)、由图2可知,习惯化后轴突末梢处内流减少,导致释放量减少。
    (4)、动物短期记忆的形成与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
  • 19. 下面的图甲为反射的模式图,图乙是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传递信息的图解。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的F所示的结构属于反射弧中的
    (2)、兴奋以局部电流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当兴奋到达突触E处时,在该结构中发生的信号转变是(用文字和箭头表示)。
    (3)、如果在B处给予适宜强度的刺激,则膜内的电位变化是
    (4)、图乙中的K表示的是 , 在图乙中兴奋的传递方向是(填“上→下”或“下→上”)。
    (5)、若适当增加某离体神经纤维所处溶液的KCl浓度,其静息电位的绝对值会(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 20. 下图表示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和传递过程的模式,回答有关问题:

    (1)、甲图中①~⑤代表反射弧的组成部分,其中效应器是(填序号),效应器由组成。
    (2)、若在甲图中①处给予适宜刺激,兴奋可传至效应器引起反应,则电流表A的偏转情况是 , 若在甲图中的④处给予适宜刺激,电流表A、B的偏转情况分别是
    (3)、乙图中代表未受刺激时的膜电荷分布是(填标号),形成此电荷分布的原因主要与的跨膜运输有关。
    (4)、若在丙图所示的⑤结构中给予某种药物,再刺激甲图中①,发现电流表B不偏转,但发现丙图⑤中的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予药物之前相同,说明该药物是抑制了(填标号)的功能。
  • 21.               
    (1)、为验证反射弧的组成与作用,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取蛙1只,捣毁该蛙的脑,将其悬挂后(如图甲)进行操作。请回答:

    Ⅰ.用1%H2SO4溶液刺激该蛙左后肢的趾端,发生屈腿现象,这种活动为 , 该过程的神经中枢位于

    Ⅱ.分离得到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用适宜强度刺激坐骨神经,用电流计进行检测(两个电极连接在两处膜外),如图乙,电流计指针发生次偏转,并观察到腓肠肌的收缩。

    (2)、当血糖浓度增加时,葡萄糖进入胰岛β细胞引起系列生理反应,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Ⅰ.当ATP升高引起ATP敏感的K+通道关闭,此时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此时触发了 Ca2+大量内流,进而促进胰岛素的释放,使胰岛细胞兴奋。该过程中细胞膜内侧的电位变化情况为

    Ⅱ.胰岛β细胞中具有生物学活性的胰岛素存在于由形成的小泡中,机体胰岛素浓度升高会引起靶细胞葡萄糖增加,从而降低血糖浓度。